我国目前常用的电源技术标准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199 3)Generic specification of uninterruptiblepower supply for information technical equipment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其他场合使用的不间断电源可参照本标准,本标准是制定型号产品标准的依据。
2 引用标准GBl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42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3.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GB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4857.5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垂直冲击跌落试验方法GB4943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3 术语3.1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由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成的一种电源设备。
这种电源无论交流输入电源中断与否,电压、波形符合供电要求与否都能保证向信息技术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电源。
这种电源设备输出的电压波形是连续的正弦波。
3.2 非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由逆变器、蓄电池组成的一种电源设备。
这种电源能够在交流输入电源中断或电压低于预定值时自动取代交流输入电源向信息技术设备供电。
电源插头标准

电源插头标准电源插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配件,它们连接电器设备与电源插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然而,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电源插头的标准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源插头标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您使用的电源插头。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大陆地区常见的电源插头标准。
中国大陆地区通用的电源插头标准是GB 2099.1-2008,它采用了两孔或三孔的设计,适用于额定电压250V、额定电流10A的交流电源插座。
在使用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器设备时,需要注意选择符合GB 2099.1-2008标准的电源插头,以确保安全可靠地使用电器设备。
除了中国大陆地区的标准外,香港和澳门地区采用的电源插头标准也有所不同。
香港地区通用的电源插头标准是BS 1363,它采用了三孔的设计,适用于额定电压250V、额定电流13A的交流电源插座。
而澳门地区则采用了与中国大陆地区相同的GB 2099.1-2008标准,因此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使用电器设备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头。
除了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标准外,台湾地区采用的电源插头标准也有所不同。
台湾地区通用的电源插头标准是BS 546,它采用了三孔的设计,适用于额定电压250V、额定电流15A的交流电源插座。
在台湾地区使用电器设备时,同样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头,以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除了以上介绍的地区标准外,国际上还有一些通用的电源插头标准,如欧洲的CEE 7/7标准、美国的NEMA标准等。
这些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因此在国际旅行或跨境使用电器设备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头,以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总的来说,电源插头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电源插头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标准选择合适的电源插头,以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您使用的电源插头,为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PC电源的技术标准

PC电源的技术指标一、电气性能电气性能方面业界一般采用I ntel 的《ATX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和《SFX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这里还可参考公司标准“微机用开关稳压电源”,其它的见以下的“电源应符合的标准与规”,这里只介绍一些常用的基本技术指标。
1、交流输入:1.1相数:PC电源现在采用的是单相3线制,即火线、零线和线。
1.2额定输入电压和电压变动围:日本配电电压有AC 100V和200V,美国是AC 110V,欧洲是否AC 200V ~ 240V,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差异,变动围一般是±10%,但考虑配线和各国不同的电源情况,其变动围多为-15%~ +10%。
开关电源几乎都以电容输入平滑方式作输入方式,所以会出现由高谐波失真引起的电压波动的问题,不过一般可用正弦波保证上述围,输入电压失真大时要标明。
日本出口设备的输入电压多采用AC 85V ~ 132V(向AC100V ~ 120V地区出口)和AC 170V ~ 264V(向AC 200V ~ 240V地区出口)两种,以适用于世界各国,中国国输入电压为AC 180V ~ 264V,出口电源的输入电压均采用AC 85V ~135V(向AC 100V ~ 120V地区和国家出口)和AC180V ~ 264V(向AC200V ~240V地区和国家出口)两种,当然,也有特殊地区和国家的输入电压围,要作相应的输入电压设计线路了。
为了方便生产和安装,对于使用不同输入电压的地区和国家,电源统一在输入线路部分安装了切换开关,作以上两种输入电压的切换,这就要求,必须明白出货地点的输入电压规格,以免出错,同时,对于安装了此切换开关的电源,一般要求在输入线路中安装输入电压异常保护器件―――吸收器件(如压敏电阻、负温电阻等),以保护后面线路的正常,从而保护电源所接机器设备的安全。
1.3频率:一般输入电压频率为47Hz ~ 63 Hz,PC电源对频率变动围等特性影响不大,但要注意因增加输入滤波器的电容电流和输入整流二极管的损耗会使效率下降以及EMI指标等问题。
国家电压标准

国家电压标准国家电压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供电系统中的电压等级和电压波动范围的标准。
电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家电压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
首先,我国国家电压标准主要包括了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两个方面。
在交流电压方面,我国电压标准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220V、380V和500V。
其中,220V为家庭用电的标准电压,380V为工业和商业用电的标准电压,500V为特殊用途的标准电压。
这些标准电压的制定是根据不同用电需求和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
其次,国家电压标准对于电压波动范围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范围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障用户设备的正常使用。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压的合格范围,对于电压的上下限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些规定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因为电压波动过大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另外,国家电压标准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到国际标准的统一。
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电压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各国之间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标准统一。
我国在电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国际标准的影响,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以便于我国的产品和设备能够更好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总的来说,国家电压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用户设备的需求以及国际标准的影响。
我国国家电压标准的制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设备的正常使用。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电压标准也将会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发展。
国标电源线标准

国标电源线标准国标电源线标准是指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有关电源线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电源线是指连接电源设备和电器设备的导线,是电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标电源线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标电源线标准对电源线的材质和结构进行了详细规定。
电源线的导体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能够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下不产生过热现象。
此外,电源线的绝缘材料也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漏电和短路事故的发生。
电源线的结构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弯和抗压性能,能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其次,国标电源线标准对电源线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电源线应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包括室内、室外、潮湿环境等,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和耐腐蚀性能,能够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
电源线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此外,国标电源线标准还对电源线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
生产电源线的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电源线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国标电源线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电源线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源线产品,才能有效保障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电源线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坏。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源线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
同时,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电源线产品。
国标电源线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电源线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促进电器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通信电源产品的标准

我国通信电产品的标准通信电产品种类繁多,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标准化工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立既符合WTO规则,又能有效、合理保护我国产业与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通信电标准体系分为三大组成部分:通用标准、系统标准、产品标准。
通信电技术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及协会的领导与各成员单位的努力下,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标准的研究,完成了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顺应了通信电的发展趋势并逐步满足电生产与应用的需要。
一、我国已颁布通信电产品的标准★ 通用标准YD/T 282-2000《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规定了通信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一般原则、程序和试验方法。
YD/T 638.3-1998《通信电设备型号命名方法》规定了通信电设备的型号组成、型号组成内容的代号及意义,适用于通信电设备的型号命名。
YD/T 944-1998《通信电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正在修订)规定了与电力网相接的通信电设备有关防雷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 983-1998《通信电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通信电设备(不包括发电机和电池)生产的电磁骚扰的限值和通信电设备对抗扰性的要求,同时规定了电磁骚扰及抗扰性的测量方法。
★ 系统标准(1)YD/T 1051-2000《通信局(站)电系统总技术要求》规定了各种通信局(站)电系统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通信电工程设计,设备引进、研制、生产、安装和维护的技术依据。
进入通信局(站)的各种通信设备对交流和直流电的要求也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YD/T 1058-2000《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正在修订)适用于直流输出电压为48V(24V),直流输出电流不大于1000A的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可作电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及质量检验的依据。
YD/T 1073-2000《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适用于以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主供电,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整流器、监控器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电压稳定装置等构成的向通信设备供电的组合电设备。
电源适配器标准

电源适配器标准电源适配器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配件,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为了确保电源适配器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规范电源适配器的设计、生产和测试。
首先,电源适配器的标准主要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电流、效率、安全性等方面。
在输入电压范围方面,标准通常规定了适配器能够适应的输入电压范围,以确保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时都能正常工作。
而在输出电压和电流方面,标准则规定了适配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应符合设备的需求,并且在额定负载下能够稳定输出。
此外,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标准通常规定了适配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效率要求,以减少能源浪费。
安全性方面,标准通常包括了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内容,以确保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输出,保护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源适配器标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欧洲的电源适配器标准通常采用CE认证,美国则采用UL认证,而中国则采用CCC认证。
这些认证标准在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认证流程上都有所不同,因此生产厂家在选择标准时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
再次,对于电源适配器的测试方法也是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标准通常会规定适配器在输入电压波动、输出负载变化、温度变化等条件下的测试方法和要求,以确保适配器在各种工作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工作。
同时,标准还会规定适配器应具备的电气安全性能,如绝缘电阻、接地电阻、耐压强度等测试要求,以确保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最后,电源适配器的标准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用户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同时,对于用户来说,购买符合标准的电源适配器可以更加放心使用,避免因为电源适配器质量问题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电源适配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产品质量、用户安全和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源适配器标准

电源适配器标准电源适配器是一种用于将电源转换为特定电压和电流输出的设备,用于给各种电子设备供电。
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要求不同,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电源适配器标准,以确保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兼容性。
本文将就电源适配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电源适配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电流、效率、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等。
其中,输入电压范围是指电源适配器能够适应的输入电压范围,一般来说,标准的电源适配器应能适应全球范围内的输入电压,包括100V至240V的交流电。
输出电压和电流则是指电源适配器提供给电子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规格,这一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电子设备来确定。
效率是指电源适配器将输入电能转换为输出电能的效率,一般来说,效率越高的电源适配器意味着能源损耗越小。
安全性是指电源适配器在工作过程中对使用者和设备的安全保障,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载保护等功能。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源适配器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的电磁辐射。
其次,针对不同的电子设备,制定了不同的电源适配器标准。
比如,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通常采用的是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标准,这一标准规定了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输入输出规格、尺寸和安全性要求。
而手机充电器则需要符合手机充电器标准,这一标准对于输出电压和电流、充电接口等都有详细规定。
此外,还有一些通用的电源适配器标准,比如USB充电器标准,这一标准规定了USB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范围,以及兼容性要求。
再次,电源适配器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电源适配器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对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电源适配器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电源适配器标准也有助于促进电源适配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最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电源适配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目前常用的电源技术标准
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电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中电源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加推动了相关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发展。
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现代电子战争,电源系统作为其动力源,其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我国电源产品的质量,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此,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尽快使我国电源产品的质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是我们所有从事电源研制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电源是一种量大面广、通用性强的电子产品,几乎从事电子科学研究、生产、教学的各部门都要使用电源,在其它各个行业及日常生活中,电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了解目前我国有关电源标准的制修订情况,积极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电源技术的发展,提高电源的产品质量,增强各电源生产厂家的产品之间的可比性,为用户提供一个科学的、衡量电源质量优劣的统一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标准的制定也为统一和规范电源市场提供了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经制定了一些有关电源的标准,如直流稳定电源标准:IEC478.1-1974《直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IEC478.2-1986《直流输出稳定电源额定值和性能》;IEC478.3-1989《直流输出稳定电源传导电磁干扰的基准电平和测量》;IEC478.4-1976《直流输出稳
定电源除射频干扰外的试验方法》;IEC478.5-1993《直流输出稳定电源电抗性近场磁场分量的测量》。
这一套标准颁布实施的时间较早,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尚未颁布。
而有关直流稳定电源的电子行业标准SJ2811.1-87《通用直流稳定电源术语及定义、性能与额定值》、SJ2811.2-87《通用直流稳定电源测试方法》已发布实施13年了。
长期以来,这两份标准对我国直流稳定电源的科研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0年颁布了IEC686-80《交流输出稳定电源》,参照该标准制定的我国国家标准GB/T《交流输出稳定电源通用规范》已经报批完成,该标准中的术语、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参照了IEC686,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环境试验要求及试验方法、质量评定程序、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使其成为一个能指导交流电源研制全过程的一个完整的技术规范。
1994年,原电子工业部颁布了电子行业标准SJ/T10541-94《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通用技术条件》和SJ/T10542-94《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该标准由中国电源学会交流稳定电源专业委员会及国内相关的电源生产厂、所及检测机构等负责编制,对普通型和抗干扰型交流稳压电源的技术要求、环境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该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在交流稳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它一些标准,如与IEC443-1974《测量用稳定电源装置》对应的我国电子工业部标准SJ/Z9035-87《测量用稳定电源装置》等也在一定
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近些年兴起的开关电源及不间断电源,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如GB/T14714-93《微小型计算机系统设备用开关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93《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等,在相关的领域中应用也十分广泛。
原四机部标准SJ1670-80《电子设备电源名词术语》距今已20年了,许多名词术语的解释都已与现行的标准产生了矛盾,因此,今年信息产业部标准化所组织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保留了一些原标准中仍适用的术语,对该标准的分类方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这次修订标准的宗旨就是增强标准的适用性,因此,我们根据现代电源领域中最常用的几类电源进行分类,给出各自的术语及定义,通用的部分单列一章,每一章中的术语及定义都参照相应的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今年底该项标准上报完成。
目前我国军用电源系统存在的问题较多,电源系统整体现状是可靠性较低,可维修性差,电磁兼容问题较为突出,不能实现互通性、互换性等,而且目前还没有电源系统方面的军用标准,这就造成了各生产厂各行其事,所生产的电源产品不能兼容,装备配套的电源非规范化、非专业化、非标准化,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军用装备整体的可靠性及其发展。
因此,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军用电源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军事装备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电源系统不能满足战备需要的矛盾,尽快制定出军用电源系统的国家标准已是当务之急。
总之,标准的制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水平,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电源标准体系,加速其制修订进程,必将促进电源生产厂家在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等方面获得较快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使我国电源技术水平向国际先进标准靠拢,为我国电源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奠定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