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标准)安全技术操作标准全部

合集下载

最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全检查标准

最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需要制度保证,需要技术支撑,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建设部颁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对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以及施工工艺、安全操作要求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坚实的基础。

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遵循和落实以上要求。

第一节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十个方面的内容,(插入评分汇总表)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作,也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综合体现。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生产安全事故的分析中有89%都不是因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因违章等原因而造成(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

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总体情况)根据建设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与2006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3.27%,死亡人数下降了3.44%,其中共发生建筑施工较大及以上事故(一次死亡3人及3人以上事故)35起、死亡144人(其中重大事故2起,死亡21人),与2006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0.26%,死亡人数下降了1.37%,具体如图1.1和图1.2。

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对比表明:虽然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整体状况有所好转,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下降幅度趋减;三是重特大事故多发。

这表明我国仍处在建筑施工频繁发生的时期,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又将面临新的考验。

(多年的统计数据及变化规律在有关文献上有分析)(一)事故多发的主要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

(图)(二)事故发生部位(图)(三)发生事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一)安全生产责任制•(1)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落实企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履行的职责和应负的责任。

(技术规范标准)起重吊具与索具安全技术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起重吊具与索具安全技术标准

4.2 吊具与索具的基本要求4.2.1 结构应力求简单、受力明确、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4.2.2 承载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4.2.3 吊具上外露有伤人可能的活动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4.2.4 检验合格的吊具与索具,其适当位置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记,并具有合格证书。

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检验标志、生产编号、制造日期、制造单位;合格证书内容应包括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4.2.5 应使用有合格证书的吊具与索具,并建立及健全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规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4.3 钩取、夹取、抓取取物装置4.3.1 吊钩4.3.1.1 一般要求a 吊钩缺陷不得焊补;吊钩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锐角等缺陷。

b 吊钩内部不得有裂纹和影响安全使用性能的缺陷;不得在吊钩上钻孔或焊接。

c 在吊钩(不含板钩)开口最短距离处,选定二个适当位置打印或镶嵌不易磨损的标志,测出标志间的距离,作为使用中检测开口度是否发生变化的依据。

4.3.1.2 C形吊钩见图a 应能保证在承载和空载时保持平衡状态。

b C形吊钩应有使卷材在吊运时不受损伤的保护措施。

4.3.2 板钩板钩一般应采用GB700中规定的Q235-A、Q235-B或GB1591中规定的16Mn钢制造。

钩片的纵轴,必须位于钢板的轧制方向,且钩片不允许拼接。

板钩钩片应用沉头铆钉连接,而在板钩与盛钢桶耳轴接触的高应力弯曲单位不得用铆钉连接。

叠片间不允许全封闭焊接,只允许有间断焊。

4.4.10.6 转锁、搭钩的开闭指示装置、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失灵。

4.5 吊索4.5.1 一般要求4.5.1.1 吊索基本结构型式a.单肢吊索;b.环形吊索;c.双肢吊索;d.三肢吊索;e.四肢吊索a.吊链;下端部配件;b.卸扣;c.链环;d.环眼吊钩;e.C形环眼吊钩4.5.1.2 下端部配件,一般应有自锁倾向或防止吊重滑落性能。

4.5.1.3 主环内宽应不小于所用起重机械承载吊钩截面最大宽度的1.2倍。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一、机械安全风险评估在进行任何机械设备操作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机械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风险评估应考虑设备的操作环境、使用频率、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因素。

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预防措施。

二、金属切削机床防护金属切削机床应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网等,以防止切屑飞溅。

操作机床时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耳塞等。

机床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磨削机械安全规程磨削机械应安装砂轮防护罩,防止砂轮碎裂造成的伤害。

磨削时应保持适当的砂轮转速和工作液供给,避免砂轮过热。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磨削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联锁装置设计选择联锁装置应确保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危险源,保护人员安全。

联锁装置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特定工作条件和操作要求。

联锁装置应定期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其可靠有效。

五、普通磨具安全规则使用磨具前应检查其完整性,确保无裂纹、无损坏。

磨具的转速应与设备匹配,不得超速使用。

磨具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避免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

六、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整有效。

防护装置的设计应合理,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

操作人员应了解防护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防护装置。

七、砂轮机安全防护砂轮机应安装防护罩和防护网,防止砂轮碎片飞溅。

砂轮机的安装应稳固可靠,不得有晃动或振动现象。

操作砂轮机时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等。

八、冲压安全管理规程冲压设备应配置合适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光电保护、双手操作等。

冲压作业前应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冲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九、木工平刨床管理规程木工平刨床应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挡板等。

操作平刨床时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耳塞等。

平刨床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刀具锋利、设备稳定。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首先,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它是根据生产企业的特点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和运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能够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安全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运行的安全生产工作模式。

其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是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依据。

通过制定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的扩散。

同时,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还可以提供各类设备的安全使用指导,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最后,安全操作规程标准是对各类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可以明确各类作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降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和疏忽带来的安全风险。

同时,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还可以确保各类作业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提高安全生产作业效率和质量。

总之,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证,它涵盖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三
个方面。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只有通过标准化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现行主要建筑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目录.doc

现行主要建筑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目录.doc

附件 10现行主要建筑安全技术规范目录一、综合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 201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86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 — 2010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 - 2013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2006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 2001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2009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 2011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 - 201112、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 292-20121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 12523-201115、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JGJ/T 204-201016、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JGJ/T 272-201217、露天建筑施工现场不利气象条件与安全防范QX/T 154-20121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ZBBZH/GJ 12二、土石方及基坑支护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 2009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 - 20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 200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 2009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012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 2009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20088、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9、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T 300-201310、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 5256-201011、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259-201012、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规程DL/T 5272-201213、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1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 : 969715、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 08-1961-199716、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 08-2001-200617、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 50739-20111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 YB 9258-199719、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 311-2013( 2014- 01- 01 即将实施)三、施工用电1、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 -2008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 - 9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3787 - 2006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 - 2005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1 部分:总则 GB14048.1 - 2012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2 部分:断路器 GB14048.2 - 200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 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14048.3 - 20089、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 1 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 GB14048.5 - 20081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 - 200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四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 )的特殊要求 GB7251.4 - 200612、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13960.1-200813、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单轴立式木铣的专用要求GB 13960.10-200914、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型材切割机的专用要求GB 13960.11-200015、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斜切割台式组合锯的专用要求GB 13960.13-200516、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圆锯的专用要求GB 13960.2-200817、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摇臂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3-199618、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平刨和厚度刨的专用要求GB 13960.4-200919、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台式砂轮机的专用要求GB 13960.5-200820、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带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6-199621、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 :带水源金刚石钻的专用要求GB 13960.7-199722、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 :带水源金刚石锯的专用要求GB 13960.8-199723、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 :斜切割机的专用要求GB 13960.9-1997四、高处作业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2、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JGJ168- 20093、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AQ5205 - 20084、座板式单人吊具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23525 - 20095、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 20086、高处作业吊篮GB 19155-20037、生产区域高处作业安全规范HG 30013-2013 (2014-07-01 即将实施)8、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JB/T 11699-2013 ( 2014-07-01 即将实施)五、脚手架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 20084、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 20105、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 20086、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 20097、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 2006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 20109、直缝电焊钢管 GB/T13793 -200810、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54-201111、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 583-200812、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 08-19905-199913、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TJ 08-2002-200614、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GB 24911-201015、门式钢管脚手架 JG 13-199916、模板脚手架租赁企业等级划分规范SB/T 10545-200917、 WDJ 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构件TB/T 2292-199118、建筑脚手架用焊接钢管YB/T 4202-2009六、模板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 20082、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20133、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 20094、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 — 20055、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T50214 — 20136、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 20037、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 20118、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 20109、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 08-20016-200410、租赁模板脚手架维修保养技术规范GB 50829-2013七、建筑机械1、塔式起重机GB/T5031 - 20082、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 - 20063、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 20104、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 20095、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26557 - 20116、施工升降机齿轮锥鼓形渐进式防坠安全器JG121- 20007、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 20108、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 2010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T189-200910、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 - 200911、钢丝绳夹GB/T5976 - 20061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12602 - 200913、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 - 8514、起重机吊装工和指挥人员的培训GB/T23721 - 200915、高处作业吊篮 GB19155 - 2003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20121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 200818、建筑卷扬机 GB/T1955 - 20081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 1 部分:总则 GB6067.1 - 201020、重要用途钢丝绳 GB8918 - 200621、一般起重用 D 形和弓形锻造卸扣GB/T25854 - 201022、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旋挖钻机成孔施工通用规程GB/T 25695-201023、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26545-201124、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人力移动式液压动力站GB/T 28391-201225、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移动式破碎机 GB/T 29009-201226、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履带式建设废弃物处理机械GB/T 29010-201227、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液压式钢板桩压拔桩机GB/T 29011-201228、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打桩设备GB/T 7920.6-200529、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三排柱式回转支承JB/T 10837-200830、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单排交叉滚柱 (锥 )式回转支承 JB/T 10838-20083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单排球式回转支承JB/T 10839-200832、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筒式柴油打桩锤JB/T 11108-201033、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旋挖钻机伸缩式钻杆JB/T 11168-201134、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干混砂浆搅拌机JB/T 11185-201135、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干混砂浆生产成套设备(线 ) JB/T 11186-201136、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输送管型式与尺寸 JB/T 11187-201137、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38、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 305-201339、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 5248-201040、门座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 5249-201041、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 5250-201042、水电水利工程缆索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 5255-20114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挖掘机 DL/T 5261-201044、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推土机 DL/T 5262-201045、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装载机 DL/T 5263-201046、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DL/T 5265-201147、水电水利工程缆索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DL/T 5266-201148、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凿岩台车 DL/T 5280-201249、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程第一册单斗挖掘机 DLJS 2-1-198150、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二册推土机能源部 DLJS 2-2-198151、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三册装载机能源部 DLJS 2-3-198152、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四册潜孔式钻机能源部DLJS 2-4-19815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五册凿岩台车能源部DLJS 2-5-198154、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六册汽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能源部DLJS 2-6-198155、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七册门式起重机能源部DLJS 2-7-198156、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八册塔式起重机能源部DLJS 2-8-198157、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九册缆索起重机施工机械安全技术DLJS 2-9-198158、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册汽车能源部 DLJS 2-10-198159、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二册采砂船能源部 DLJS 2-12-198160、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三册混凝土拦和楼能源部DLJS 2-13-198161、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四册混凝土运用泵能源部DLJS 2-14-198162、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五册空气压缩机能源部DLJS 2-15-19816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六册柴油发电机组能源部DLJS 2-16-198164、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十七分册电气维护能源部DLJS 2-17-198165、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 1 部分:总则 GB/T 24818.1-200966、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 2 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 24818.2-201067、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 3 部分:塔式起重机 GB/T 24818.3-200968、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 5 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 24818.5-200969、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术语和定义 GB/T 18576-200170、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第 1 部分:术语与商业规格 GB/T25637.1-20107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泵第 1 部分:术语与商业规格GB/T 25638.1-2010八、危险作业1、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 20042、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 -20063、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 1999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20035、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 - 2008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 20007、常用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 -1995九、安全防护1、安全网GB5725 - 20092、安全带GB6095 - 20093、安全带测试方法GB/T6096 - 20094、安全帽GB2811 - 20075、安全帽测试方法GB/T2812 - 20066、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 20097、坠落防护安全绳GB24543 - 20098、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GB/T23468 - 2009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 - 2008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 2011GB2894 - 20081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12、安全色GB2893- 2008十、其他1、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2009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CECS266-2009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 20064、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 20095、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 2009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2011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 -20038、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GB50715-2011。

工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工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工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种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安全,各个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规范工作流程和确保工作安全。

在建筑行业,施工工人是最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的人群之一。

因此,建筑行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十分严格。

比如,对于悬挂作业的工人,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并接受相关的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对于高空作业的工人,必须佩戴好安全头盔和防坠器,进行严格的安全操作。

而在化工行业,因为工作环境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的风险,对于化工工人必须进行专门的防护培训,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面具和服装,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导致中毒。

此外,对于搬运和储存化工产品的工人,也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发生泄漏等意外。

在机械制造行业,操作规程也非常重要。

对于机械操作工人来说,必须熟知每一台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以避免操作不慎导致意外伤害。

总的来说,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

只有严格遵守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意外发生,保障每一位工人的安全。

工人们必须牢记安全第一,时刻做好自我保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完善各种安全设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达到人机和谐的发展。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改扩建、大中修公路工程。

1.0.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1.0.4 公路工程施工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0.5 公路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因素或状态。

2.0.2 危险源辨识发现、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0.3 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2.0.4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2.0.5 风险评估对工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及其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6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2.0.7 特殊作业人员从事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的从业人员。

2.0.8 危险性较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工程。

2.0.9 警戒区作业现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的区域。

3 基本规定3.0.1 公路工程施工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具相应资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0.2公路工程施工应进行现场调查,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于附录A中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见附录B),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范文(5篇)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范文(5篇)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立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的管理机制,规范公司安全工作的开展,提高安全工作的水平和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岗位及相关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和承包商等。

所有在公司从事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三、安全技术标准管理1. 安全技术标准的编制(1)由公司安全部门牵头,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与安全相关的技术标准。

(2)编制过程中必须确保标准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相关部门及专家的评审和审批后方可正式发布。

2. 安全技术标准的升级和修订(1)技术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遇到新的安全问题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进行升级和修订。

(2)修订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评审和审批后方可正式发布。

3. 安全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培训(1)安全技术标准应及时向公司内部和相关合作方进行宣传和推广,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

(2)公司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技术标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

四、安全规范管理1. 安全规范的制定和发布(1)公司安全部门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安全相关的规范,确保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按照规范进行工作。

(2)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评审和审批后方可正式发布。

2. 安全规范的执行和监督(1)所有员工都应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严禁违反规范进行操作。

(2)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定期对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3. 安全规范的更新和修订(1)规范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遇到需要修改和更新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订。

(2)修订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评审和审批后方可正式发布。

五、操作规程管理1. 操作规程的编制和发布(1)各部门应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能够按规程进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属切削1.机床工一般安全操作标准1. 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应扎好袖口,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女工长发应挽在帽内,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2.要检查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电气部分有可靠的防护装置,否则不准开动。

3.工、夹、刀具及工件必须装夹牢固。

4. 机床开动前要观察周围动态,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部位,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金属屑飞溅。

5. 机床开动后,不准接触运动着的工件刀具和传动部分。

禁止隔着机床转动部分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6. 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具和刀具,以及擦拭机床时都要停车。

7. 机床导轨面上,工作台上禁止放工具或其他东西。

8. 不准用手直接清除金属屑,应使用专门工具清扫。

9. 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台机床上工作时,必须有一人负责安全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使用吊车时必须和司机配合好。

10. 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11.不准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岗位,因故要离开时,必须停车并切断电源。

2.普通车工安全操作标准(普通、六角)1.装卸卡盘及大的工具、夹具时,床面要垫木板,不准开车装卸卡盘,卡盘上要装有安全螺丝。

装卸工件后立即取下扳手禁止用手刹车。

2.床头小刀架,床面上不得放置工、量具或其他东西。

3.装夹工件要牢固,禁止用手捶敲打,卡盘卡爪滑丝不准使用。

4.加工细长工件要用顶针、跟刀架,顶针一般针芯滑面不得伸出全部的二分之一,床头前面伸出部分不得超过工件直径的20~2倍、超长时,必须应用顶针或中心架。

床头后面伸出超过300毫米时,必须加托架,必要时装设防护栏杆。

5.用锉刀光工件时,锉刀必须有手柄。

应右手在前面,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

禁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砂光。

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

用砂布光内孔时,不准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去打磨。

6.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须加平衡铁,并要坚固可靠,刹车不要过猛。

7.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或板梯)一手开车,机床开动时,禁止用布或用手试横内孔,及内外螺纹等。

8.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卸下砸断,以免切断时掉下伤人。

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接。

9.机床需要变速、挂轮、修理、调节工卡具、及使用测试量具时必须停车或切断电源。

3.数控工安全操作标准1.必须熟练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掌握正确的操作程序及维护和一级保养的职责和方法。

2.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

3.开机前检查油标是否合格,电压是否稳定。

4.开机后首先进行回零操作。

5.装夹工件,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所用的扳手必须符合标准规格。

6.在机床上进行上下工件,紧固刀具,调整变速及测量工件时,必须停车,二人工作应协调一致,有主有次。

7.工作台上不得放置工、量具及其他物件,切削中头、手不得接进铣削面,装卸工件时,必须移开刀具后进行。

8.严禁用手摸或用棉纱搽拭正在转动的工件和机床的传动部位。

清除铁屑时,只许用专用工具,禁止用嘴吹。

9.对刀时必须慢速进刀,正在走刀时不准停车。

10.使用吊车吊运件和重的工夹具时,要选择好吊绳,并与吊车司机配合好。

11.加工进行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请有关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12.不准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工作岗位,需要离开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13.工作结束关闭各开关、清理设备,保持工作现场整洁。

4.立车车工安全操作标准1.操作前,先检查保险装置和防护装置是否灵活好用,妨碍转动的东西要清除。

工具、量具不准横放在横梁或刀架上。

2.装卸工件、工具时要和吊车司机、挂钩工密切配合。

工件、刀具要紧固好,所用的千斤顶、斜面垫板,垫块等应固定好,并经常检查防松动。

3.工件在没夹紧前,只能点动拨正工件,要注意人体、旋转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严禁站在旋转工作台上调整机床和操作按钮。

4.使用的扳手必须与螺帽或螺栓相符。

夹紧时,用力要适当、注意旋转方向有无障碍物,以防止滑倒碰伤。

5.加工外型超出卡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碰撞立拄、横梁或把人撞伤。

6.对刀时必须缓速进行。

自动对刀头距工件40~60毫米,应停止机动,要手摇进给。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未退离开工件不准停车。

加工偏重件时,要加配重铁,保持卡盘平衡。

7.切削过程中,禁止测量工件,变换工作台转速及方向必须停车不准隔着回转的工件取东西或清理铁屑。

8.发现工件松动、机床转动异常、对刀过猛时应立即停车检查调整。

9.大型立车两人以上操作时,必须明确主操作人负责统一指挥,互相配合。

非主操作人不得下令开车,加工过程中不准离开机器。

5.镗工安全操作标准1.工作前,要检查机床各系统是否安全好用,各手轮摇把的位置是否正确,快速进刀有无障碍,限位挡块应安设正确牢固。

2.每次开车及开动各移动部位时,要注意刀具及各手柄是否在需要位置上,扳快速移动手柄时,要先轻轻开动一下,看移动部位的方向是否相符。

严禁突然开动快速移动手柄。

3.机床开动前,检查镗刀是否把牢,工件是否卡牢固,压板必须平稳,支撑压板的垫铁不宜过高或块数过多。

4.安装刀具时,紧固螺丝不准凸出镗刀回转半径。

5.机床开动时,不准量尺寸、对样板或用手摸加工面,镗孔扩孔时,不准将头贴近加工孔观察吃刀情况,更不准隔着转动的镗杆取东西。

6.使用平旋刀盘式自制刀盘进行切削时螺丝要上紧,不准站在对面或伸头查看,以防刀盘螺丝和斜铁甩出伤人,要特别注意防止绞衣,造成事故。

7.起动工作台自动回转时,必须将镗杆缩回,工作台上禁止站人。

8.两人以上操作一台镗车时,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并由主操作人统一指挥。

装卸大工件时必须和吊车司机密切配合协作,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停车处理。

9.工作结束时,关闭各开关,把机床各手柄板回空位。

6.钻工安全操作标准1.工作前对所用的钻床和工、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工件夹紧必须牢固可靠,钻小件、薄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

工作中严禁带手套。

3.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

手动进刀时,一般按照逐渐增加和逐渐减压原则进行,以免用力过猛。

4.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风吹、手拉,要用铁钩清除。

5.精绞深孔时,拔取圆器和销棒,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

7.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有障碍物。

工作前横臂必须卡紧,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放物件。

8.工作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紧。

7.铣工(立、卧、万能)安全操作标准1.装夹工件、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所用的扳手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2.在机床上进行上、下工件,刀具紧固,调整变速及测量工件时,必须停车,两人工作应协调一致,有主有次。

3.工作台上不得放置工、量具及其他物件。

切削中头、手不得接近铣削面,装卸工件时,必须移开刀具后进行。

4.高速切削时,必须装防护挡板,操作者要戴防护眼镜。

5.严禁用手摸或用棉纱擦拭正在转动的工具和机床的传动部位。

清除铁屑时,只许用专用的工具禁止嘴吹。

6.对刀时,必须慢速进刀,刀接近工件时,需要用手摇进给,正在走刀时不准停车。

铣深槽时要停车退刀,注意手柄伤人。

7.吃刀不能过猛、自动走刀必须脱开工作台上的手轮,不准突然改变进刀速度,有限位撞块应预先调整好。

8.使用吊车吊运工件、分度盘、圆盘或重的工、夹具时,要选择好吊绳,并应和吊车司机配合好.8.牛头刨床刨工安全操作标准1.工件装夹牢固,不得用铁榔头敲打扳手。

2.刀具不得伸出过长,刨刀要装牢。

工作台上、下不得放置刀具。

3.调整牛头刨床冲程要使刀具不接触工件,用手摇动经全程进行试验后方可正常工作,滑象前后不许站人。

4.机床调整好,随时将摇动手柄取下。

5.刨削过程重中,头、手不要伸到刨刀前检查,不得用棉纱擦拭工件和机床的转动部位。

滑枕不停稳,不得测量工件。

6.清扫铁屑只允许用专用工具,禁止用嘴吹。

7.装卸较大件和夹具时,应请人帮助,防止滑落伤人。

9.磨刃工安全操作标准1.检查砂轮片,如有裂痕或其他缺陷,应及时报废并做以标志以防混用。

2.法兰盘及胶、纸、皮垫等必须符合标准,砂轮孔和机器轴配合适当,严禁冲击敲打。

3.砂轮机要装有牢固托板,而托板与砂轮外径保持到6~8毫米间隙,不得过大过小,并认真的校正砂轮的平衡。

4.砂轮机开动之前必须取下砂轮和托板上的一切浮动物品,待试转1~3分钟后方可使用。

5.磨削中操作者,必须站在砂轮的侧面,脸部躲开砂轮旋转方向,并严格遵守以下各项:①严禁两人同时使用一片砂轮。

②被磨工件必须拿牢把住,顺着砂轮工作面移动。

③不准冲击或用力过猛。

④不是侧面砂轮,不准在侧面磨削,合金砂轮不准磨普通物件。

⑤禁止磨极小、较大、过量或非金属,更不许磨铁丝点烟。

6.砂轮必须存放在干燥地方,如受潮、水浸、油泡都不能使用。

在工作中发现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通知当班负责人待危险因素解决后再继续进行工作。

10.拉床工安全操作标准1.在工作过程中要集中思想操作,通过观察压力表变化,声音变化以及振动、爬行等现象来对机床和刀具作检查和调整。

2.在拉削过程中,不许用手直接接触刀具刃部位,以防割伤手,严禁对着拉刀站立,以防拉刀和斜铁折断崩出伤人。

3.停车后,取出拉刀,清除铁屑,小心刀刃伤手。

4.机床导轨面不许存放工、量具并应保持清洁。

5.工件要堆放整齐,防止堆放过高倒塌伤人,刀具用完应吊放在专用刀架上。

6.工件完毕后,拉杆要退回缸体内,各操作手柄应处在停止或空挡位置。

地面油污应及时清除。

二.吊车、电梯1.吊车工安全操作标准1. 吊车司机须经培训考试,持有操作证并熟悉“起重机安全管理规程”经医生检查证明可以从事吊车驾驶工作者,方能独立操作。

未经过培训和考核不得单独操作。

2.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机械、电气部分和防护保险装置是否完好可靠。

如果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主要附件失灵,严禁吊运。

3.必须听从挂钩起重人员指挥,吊车司机得到指挥信号后才能进行操作。

吊车启动时应先鸣铃,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停车。

4.操作控制器手柄时,应先从“0”位转到第一挡,然后逐渐增减速度,换向时必须先转回“0”位。

5.当接近卷扬限位器,大小车临近终端或与临近吊车相遇时,速度要缓慢。

不准用倒车代替制动,限位代替停车,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6.应在规定的安全走道,专用站台或扶梯上行走和上下,大车轨道两侧除检修外不准行走,小车轨道上严禁行走。

不准从一台吊车跨越到另一台吊车上。

7.工作停歇时,不得将起重物悬在空中停留。

运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时应鸣铃警告。

严禁吊物在人头上通过,吊运物件离地面不得过高。

8.两台行车同时起吊一物件时,要听从指挥,步调一致。

9.运行时,行车与行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严禁撞车,同壁行吊车错车时,行车应开动小车主动避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