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给水工程规划

合集下载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完全版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完全版

目录第一章设计资料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三章用水量计算第四章界限流量计算第五章管网定线第六章水力计算第七章管网平差计算及校核第八章清水池容积计算第九章参考文献资料第一章设计资料一.设计题目:某市给水管网设计二.原始资料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50002.城市总人数6.5万人,用水人数:100%3.城市属于二区4.城市平均房屋层数:5层,折旧系数为5%5 城市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1)甲工厂,生产用水量1000吨∕天,工厂人数12000人,分三班工作,其中热车间人数占60%,一般车间人数占40%,热车间人数中使用淋浴者占90%,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10%(2)乙工厂,生产用水量500吨∕天,工厂人数7000人,分两班工作,每班3500人,一般车间每班人数1000人,热车间每班人数2500人,热车间人数中使用淋浴者占90%,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10%三.设计资料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2 .给水工程教材四.设计成果1.给水管网说明书一份2 .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一张第二章设计要求一.根据所给资料,确定取水建筑物和净水建筑物的地点。

二.分析全城用水量和一天内流量变化情况,确定清水池容积。

三.确定城市主要供水方向,并进行管网定线。

四.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管径。

五.进行管网平差。

六.按平差结果确定水泵扬程七.绘制管网平面图。

八.整理报告,装订成册。

第三章用水量计算一.城市最高日用水量的计算:城市总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设计年限内该给水系统所供应的全部用水;居住区综合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浇洒道路用水和绿地用水以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其中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厕,洗澡等日常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商业,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但不包括城市浇洒道路,绿化和市政用水。

1.城市居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Nfq—最高日生活用水量,/(d•人)查附表1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40L/人〃d,这里取200 L/人〃dN—设计年限内规划人口数, 6.5万人f—自来水普及率,100%∴=qNf=200××6.5×10000×100%=13000/d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①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城市中甲工厂生产用水量1000吨∕天,乙工厂生产用水量500吨∕天∴工业企业生产用水Q2=1000吨∕天+500吨∕天=1500/d②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职工生活用水标准:热车间取35L/人〃班,淋浴用水量为60 L/人〃班,冷车间取25L/人〃班,淋浴用水量为40 L/人〃班甲工厂工厂总人数12000,热车间人数为7200人,一般车间人数为4800人,热车间使用淋浴人数为6480人,一般车间使用淋浴人数为480人。

景观工程给水工程施工方案

景观工程给水工程施工方案

景观工程给水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城市的给水工程景观设计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域。

该项目的施工将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更新和改善,同时在工程区域内进行景观设计,使得城市供水工程与环境景观相结合,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1.2 项目概况本项目共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为给水工程,主要包括给水管道、水泵、水箱等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另一部分为景观设计,主要包括绿化、景观水池、喷泉等景观设施的建设。

1.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更新和改善,同时通过景观设计提升城市环境,打造具有艺术感和生态性的供水工程景观。

第二章工程设计2.1 给水工程设计2.1.1 给水管道建设根据城市规划及供水需求,本项目将对部分老旧给水管道进行更换和升级,同时进行新的给水管道的建设。

新建给水管道将采用材质优良、密封性好的材料,保证供水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2.1.2 水泵改造本项目将对现有的水泵进行状况检修和改造,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对新建的供水管道进行水泵布置设计,确保水泵的功效最大化。

2.1.3 水箱建设根据供水需求,本项目将在适当位置建设新的供水水箱,以储备充足的给水量,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供水。

2.2 景观设计2.2.1 绿化设计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将以绿化为主,通过植被的选择和布置,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景观。

2.2.2 景观水池设计在工程区域内设置多个景观水池,增加城市的湿地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环境。

2.2.3 喷泉设计在重要节点设置多个喷泉景观,结合水池和植被,打造出具有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景观。

第三章施工计划3.1 给水工程施工计划3.1.1 给水管道施工根据城市道路的情况,合理安排给水管道的施工,避免对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

3.1.2 水泵改造施工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水泵的改造施工,确保对城市供水的影响最小。

3.1.3 水箱建设施工根据工程进度,科学安排水箱的建设施工,保证水量储备的连续性。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水资源是十分重要、又很特殊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中,水质水量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发生变化。

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经济合理地开辟、利用、保护水资源,如何选择用最低的基建技资和至少的经营管理费用,满足各用户用水要求,避免重复建设,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考虑到城市发展、人口变化、工业布局、交通运输、供电等因素,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根据国家法规文件编制(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保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①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辟利用规划,应优先保证城市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究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②开辟水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研究。

在水源不足地区应当限制城市规模和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的发展。

③给水工程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水源可靠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就近水源。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净水工艺和水厂平面布置,尽量不占或者少占农田、少拆民房。

新建水厂应配套建设, 除备用能力和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场地及施工复杂部位留有发展余地外,不宜在工艺设计参数上再留有挖潜余地。

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应与水厂建设规模相适应。

④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应依靠科学进步,推广先进的处理工艺,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尽量降低能耗,降低药耗,减少水量漏失。

⑤城市供水应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制定节约用水发展规划。

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①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目标等确定城市供水规模。

②根据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用水要求、功能分区, 确定水源数目及取水规模。

市政工程规划 第2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市政工程规划 第2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h
15
2.3 水源选择和水源保护
一、水源选择
(一)城市给水水源分类 城市给水水源分为
地下水 地表水
上层滞水 潜水 承压水
江河水 湖泊水 水库水 海水
h
16
一、水源选择
(二)城市水源选择遵循的原则 1.给水水源应有足够的可用水量。 (1)地表水源 当采用地表水源时,河流的最枯流量按设计枯水
流量保证率为90%~97%考虑。 (2)地下水源 当采用地下水源时,应进行地下水储量计算。 地下水储量分为天然储量和调节水量。 天然储量包括静储量和动储量。
一般日变化系数Kd 为1.1
水量。m3/d
~1.5
(2)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Qd/24,
2) 时变化系数Kh 一般日变化系数Kd 为1.3 ~1.6
(2)用水量变化曲线 表示一天24小时的变化情况
m3/h (3)平均日用水量Qad:用水量最
多一年内平均每天的用水量。 (4)最高时用水量Qh:用水量最多
h
29
2.4 净水工程规划
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与用地要求
(一)城市自来水厂厂址选择应遵循的原 则
1.应选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不受洪水威 胁,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能力较大, 湿陷性等级不高的地方。
2.水厂的位置,一般应尽可能地接近用水 区,特别是最大用水区。
3.水厂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输配电线路 短的地段。
(一)地面水源各级保护区卫生防护规定如下: 1.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的水域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
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应设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2.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置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 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沿岸农田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 活污水灌溉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 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二)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二)

4. 城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和非生活饮用水管 网连接,严禁和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供水 系统连接。
(三)给水管网的自由水头
自由水头:配水管网中的压力高出地面的水柱高 度。 要求某建筑物的自由水头必须能够使水送到 建筑物的最高用水点,且应保证取水龙头的放水 压力。其数值取决于建筑物的层数,一般规定: 一层建筑为10m,二层建筑为12m;三层以上每 增加一层增加4m自由水头。
布置形式:树枝状和环状网
树枝状管网特点:管线构筑简单,投资少,节省 管材;但供水安全性差,管段末端因用水量少, 水质易变坏。适用于:小城镇和小工矿企业初建 阶段以及人烟稀少的地区。
环状管网特点:供水可靠性高,可降低管网中的 水头损失和水锤造成的影响;但是工程投资高。 适用于:人口密集及供水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方 。
Q1 q1 q2 q5 q7
Q4 q9
A q2 Q2 q4 q6 Q3 q8 q10
B




ql qt
A B
qt+αql
qt+ql
A B
qt
(1-α)ql
αql


1
2
3
4 8
5
6 10
7 11 12
9

Q2 Q0 q1
Q3 q2
Q5
1
Q1
2
3
Q
城市给水工程 规划(二)
市政工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任务及工作程序 城市用水量预测 给水水源规划 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给水管网规划
第四节 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 二、城市取水工程设施规划 三、净水工程规划
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布置

2.城市给排水

2.城市给排水

三级处理 随情况而定。 如:医院及制革工业等污水, 排放前要进行消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目的: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 估算城市总用水量; 制定给水系统的组成; 选择水源,确定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选 择水厂位置及水质处理方法; 输配水管道 布置、估算管径和水泵提升能力;给水方 案比较、各方案的论证、估算工程造价和 年经营费、选定方案。
第二章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
生活饮用水标准 序列号 1 2 3 4 5 6~10 11 ~15 16 ~17 18~24 25~30 31~33 34~35 项目 感官性状 色 混浊度 臭和味 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 PH值 铁锰铜锌等元素 化合物如硫酸盐,氯化物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氰化物 砷,硒,汞,镉,银 杀虫剂 细菌学指标 细菌总数 放射性指标 alpha,beda 放射性 标准 不超过15 度 <3度(1mg/L硅藻土——1度) 无 无 6.5 ~8.5 0.1 ~10mg/L以下级别 250mg/L以下级别 0.05~1.0mg/L 以下级别 0.001~0.05mg/L 以下级别 mmg/L以下级别 3~100/L 以下级别 0.1~1Bq/L 以下级别
排水制式的选择 环保、建设投资、维护管理、施工
四、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 (一)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a)正交截流式 (b )平行式 (c)分区式 (d)放散式
(a)正交截流式
(b)平行式
(c)分区式
(d)放射式
(二)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管道尽量以最短距离并以重力流方式排泄 到污水处理厂; 利用地形,平行于地面的自然坡度埋设, 以减少管道埋深; 沿城市街道布置 ,避免穿越河道、铁路、 地下建筑及其障碍物; 污水管的水力坡度和地面坡度尽量一致; 管道布置应简捷。

XX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文本

XX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文本

文 本目 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给水工程规划 (3)第三章供水检测能力和智能化建设规划 (10)第四章节约用水规划 (11)第五章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规划 (12)第六章供水服务规划 (14)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项目 (15)第八章工程投资匡算 (21)第九章供水远景规划 (22)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23)第十一章附则 (24)附表 (24)第一章总则第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兰陵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为保障兰陵县城市供水可持续发展及供水水质安全,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城市供水规模、水源、水质和水压,对现状取水、输水、水厂工程及配水管网工程进行整合和统一规划;提出工程的智能化建设、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供水服务规划、节水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以及近期实施计划等,为兰陵县城市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可行的供水规划方案。

本规划自兰陵县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成为指导兰陵县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工作的法律性文件。

第3条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的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给水部分,均应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4条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1月1日起实施)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006 年4 月1 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8.《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10.《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1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14年版)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1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17.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与改造技术指南(建科[2009]149号)18.《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19.《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 号文)20.《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1.《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23.《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4.《节水型企业(单位)目标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5.《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26.《山东省城市供水专业发展规划编制暂行技术规定》(鲁建发[1999]10号)27.《山东省城市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鲁建城字[2013]9号)28.《山东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导则(试行)》(鲁建城字[2013]7号)2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3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13号)|30. 山东省《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31.《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技术大纲》32.《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33.《山东省城市再生水设施建设管理规定》3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的通知》35.《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36.《山东省城市生活用水标准(试行)》37.《兰陵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38.《苍山县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39. 其他有关法规、规范以及相关基础资料第5条规划原则1.以《兰陵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为指导,结合城区供水现状,采用统一规划设计,分期实施、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城市给水工程效益;2.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合理配置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兼顾;3.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原则;4.制定切实可行的供水目标,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遵循“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用水战略,统筹考虑供水、节水和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1.给水管网布置原则(自己看,了解)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布置 (2)主次明确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关系 (5)保证供水安全可靠 (6)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 (7)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8)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第11页/共58页
2.给水管网布置基本形式
(1)树状网: 特点:
时,应位于取水构筑物下游,并保持100 m以上的
距离。
(2)出水口不应设在回水区,以防止回水污染。
(3)污水厂要位于河流下游,并与出水口尽量靠近,以
减少排放渠道的长度。 第29页/共58页
(4)污水厂应设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 市、工矿企业和农村居民点保持300 m以上的卫生防 护距离。
往污水厂集中处理,这
样就由分散式发展成环
污水厂
绕式布置。
特点: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少。基 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小。
第26页/共58页
2.4.2 污水管网布置
主要内容包括:
• 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 • 选定污水厂和出水口的位置; • 进行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 • 确定需要抽升区域的泵站位置; • 确定管道在街道上的位置等。
向周围倾斜,四周又有多处排 水出路时,各排水流域的干管 常采用辐射状布置,各排水流 域具有独立的排水系统。
特点: 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浅,便于污水灌
溉等,但污水厂和泵站(如需设置时)的数量将增多。 适用:在地势平坦的大城市
第25页/共58页
(6) 环绕式:
可沿四周布置主干管,
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
第22页/共58页
(3)平行式:
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
倾斜的地区,可使干管与等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3、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
-
14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4、单位其他用地用水量指标
-
15
广州市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 万m3/(k ㎡·d)
-
16
2.1.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一、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涉及到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
在短期内难以准确确定,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校核 城市用水量预测的时限一般与规划年限一致,有近期
-
Hale Waihona Puke 42.1 城市用水量预测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一、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城市中每个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水量范围称为居民生
活用水量标准,单位常用L/人.日计 相关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
5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 公共建筑用水包括娱乐场所、宾馆、集体宿舍、浴室、
在《规范》中,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规划期内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水量的总和
第二部分为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总和。 其中应包括: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 境用水与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 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
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 公共设施用水量:宾馆、饭店、医院、科研机构、学
校、机关、办公楼、商业、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等用 水量 其他用水量:交通设施用水、仓储用水、市政设施用 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特殊用水 (军营、军事设施、监狱等)等水量
生产用水:指工业生产工程中的用水 市政用水:主要指道路保洁,绿化浇水,车辆冲洗等
用水 消防用水:指扑灭火灾时所需要的用水,一般供应室
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等
-
3
2.1 城市用水量预测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标准是计算各类城市用水总量的基础,是城市给 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并对城市用水管理也有 重要作用
-
20
2.1.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三、用水量变化
城市用水量受人们作息时间的影响,总是不断变化的, 通常所说的用水量标准是一个平均值,不能确定城市 给水系统的设计水量和各项单项工程的水量
1、日变化系数
一年中每日的用水量随季节和生活习惯等不同而有所 变化。在规划设计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一日,叫最 高日用水量
2、单位用地指标法 确定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的用水量指标后,根据规划的
城市用地规模,推算出城市用水总量 相关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18
2.1.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8、分类加和法
分别对各类城市用水进行预测,获得各类用水量,再 进行加和
基本分类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 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管网漏水
商业、学校、办公等用水 相关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
6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三、工业企业用水量标准
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标准,根据车间性质决定;淋 浴用水标准,根据车间卫生特征决定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工程的要求确定, 可采用单位产品用水量、单位设备日用水量、万元产 值取水量、单位建筑面积工业用水量作为工业用水标 准
第一章 给水工程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黄铎
-
1
相关资料: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以下简称《规范》 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戴慎志
-
2
2.1 城市用水量预测
2.1.1城市用水分类
根据用水目的不同,以及用水对象对水质、水量和水 压的不同要求,城市用水可分为四类
生活用水: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 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5年)和远期(15~20年)之分 各种预测方法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水量预
测和计算
-
17
2.1.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1、人均综合指标法
人均综合指标是指城市每日的总供水量除以用水人口 所得到的人均用水量,合理确定本市规划期内人均用 水量标准是本法的关键
相关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
9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规范》2.2.3: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用水量预测应
采用表2.2.3-1和表2.2.3-2[综合指标法 ]
的广 指州 标按 计照 算一
区 , 特 大 城 市
-
10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规范》2.2.4: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综合生活用水 量的预测宜采用表2.2.4[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广州市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 (L/cap·d)
-
11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规范》2.2.5: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估算城市给水工程 统一供给的给水干管管径或预测分区的用水量时,可 按照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确定[不同性质用地指 标法]
1、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
-
12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2、单位公共设施用地用水量指标
通常把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用水称为综合生活用水
比如:生活用水量 + 工业用水量+ 公建用水量;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生活与公建) + 工 业用水量
-
19
2.1.3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预测方法的选用 充分分析判别过去的资料数据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注意人口的增长流动 掌握城市用水的变化趋势 应注意城市自备水源的水量
相关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TJ36-79); 《工业用水量定额》
-
7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四、市政用水量标准
用于街道保洁、绿化浇水和汽车冲洗等市政用水,由 路面种类、绿化面积、气候和土壤条件、汽车类型与 路面卫生情况等确定
五 消防用水量标准
消防用水量按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的用水 量确定。其用水量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建筑物耐 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体积、风向频率及 强度有关
相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8
2.1.2城市用水量标准
《规范》2.2.1:城市第一部分用水量由城市给水工程统 一供给,包括以下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