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教案1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眼睛和眼镜的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眼睛和眼镜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眼睛和眼镜的教案1一、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用眼卫生及眼睛保健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三、学习用具:眼睛模型、近视镜、老花镜四、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爱动脑筋的小明和爷爷都戴着眼睛,平时他有这样的观察和体会:爷爷看书读报时必须戴上眼镜,而看远处的物体时可以摘下眼镜;而自己看远处的物体必须戴上眼镜,而看书时可以摘下眼镜;视力正常的爸爸却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那么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眼是如何看见周围物体的呢?小明和爷爷患各有怎样的眼睛疾病?他们各自佩戴的眼镜有什么特点呢?(二)自主探究眼睛是一个既复杂又奇妙的“照相机”,它帮助我们认识身外的世界。
那么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观察图5.4-1眼球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了解眼球是由哪些部分构成。
2.眼球好像一架,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量。
3.小组讨论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是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像有何特点?4.认真观察图5.4-2,小组讨论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近处和远处的物体的?5.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成了近视眼,有些人成了远视眼,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吗?(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2)成因及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自远处的光汇聚在视网膜的方。
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提前发散,在眼睛前方放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眼睛和眼镜》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2. 让学生了解眼镜的种类和作用,学会正确选择和佩戴眼镜。
3. 培养学生爱护眼睛,注意眼部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基本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 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眼镜的种类:近视镜、远视镜、散光镜、老花镜等。
4. 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眼镜:根据视力状况选择合适的镜片,定期检查视力,及时更换眼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眼睛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眼镜的种类及正确佩戴方法。
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眼镜的正确选择和佩戴。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眼睛和眼镜的相关图片、模型等教具。
2. 准备视力表、眼镜等实物的演示。
3. 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眼睛和眼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 知识讲解:讲解眼镜的种类和作用,教授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眼镜。
4. 案例分析:分析眼部健康护理的重要性,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学生互相检查视力,学习如何正确佩戴眼镜。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眼睛和眼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八、作业设计1. 绘制眼睛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各个部分的功能。
2. 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眼睛的文章。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的视力状况,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案:《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2.使学生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眼睛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眼睛的构造。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2.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眼睛的构造,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了解视觉形成过程。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1)教师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吗?(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
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吗?(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5.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眼镜模型,让学生尝试为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选择合适的眼镜。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交流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复习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2.思考:如何预防近视眼和远视眼?3.为家人或朋友选择合适的眼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眼睛模型、图片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掌握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之一: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觉形成过程。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眼睛模型,谁能告诉我眼睛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A:“老师,眼睛有角膜、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
物理《眼睛和眼镜》教案

物理《眼睛和眼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眼镜的原理和种类。
3. 培养学生爱护眼睛,关注视力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2. 视觉形成过程: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结构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眼镜的原理:凹透镜、凸透镜及其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4. 眼镜的种类: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等。
5. 爱眼护眼知识:正确的用眼姿势、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眼睛的结构、视觉形成过程、眼镜的原理和种类。
2. 难点:眼镜的原理和种类,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眼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利用模型或实物眼镜,讲解眼镜的原理和种类。
3.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护眼知识和经验。
4. 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眼镜的佩戴和选择。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眼睛的结构:借助多媒体展示眼睛的结构图,讲解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3. 讲解视觉形成过程:结合图片和实例,讲解光线如何经过眼球形成视觉。
4. 讲解眼镜的原理:介绍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作用,解释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成因。
5. 讲解眼镜的种类:区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和散光眼镜,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眼镜。
6. 护眼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视力健康,分享护眼方法和技巧。
7. 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佩戴不同类型的眼镜,体验眼镜的作用。
8.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视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眼睛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享护眼经验和眼镜选择技巧。
3. 实践作业:检查学生对眼镜佩戴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眼镜。
《眼睛和眼镜》优教教案1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核心素养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1)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调节。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制作眼睛模型,通过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眼镜的矫正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凸透镜、烧瓶、水、牛奶或墨水、平行光源或多媒体课件、凹透镜。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2.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才能看清物体?(二)进行新课优教提示: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1.整体感知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
2.教学互动互动1眼睛就好似一架照相机,你知道是如何看物体的吗?(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眼球的结构”)明确利用眼球模型(或多媒体课件、挂图)观察分析,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互动2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远眺时眼睛的调节”)(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近观时眼睛的调节”)明确讨论分析,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调节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互动3探究近视眼的矫正。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近视眼及其调节”)明确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5.4眼睛和眼镜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4 眼睛和眼镜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以及眼镜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以及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眼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 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眼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难点:眼睛的光学原理,眼镜的制作和保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眼球模型、眼镜、放大镜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图片和一张模糊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视觉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眼睛和眼镜。
2. 讲解:利用PPT展示眼球的构造和功能,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视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副眼镜,了解眼镜的制作过程,并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眼镜。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眼睛的构造和功能,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活动难点:眼睛的光学原理,眼镜的制作和保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掌握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以及学会了正确使用和保养眼镜。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眼球模型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的视力状况,分析近视眼的成因,并提出保护视力的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眼镜的发展历史,了解眼镜的种类和功能。
《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

《眼睛和眼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眼睛和眼镜的兴趣和关注。
2. 帮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 介绍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眼睛,并分享他们对眼睛的了解。
2. 教师讲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3. 学生小组讨论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眼睛的构造,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 解释眼睛的功能,包括光线聚焦、图像传递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眼睛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眼睛的构造。
2. 教师讲解眼睛的功能,并使用实例或动画进行解释。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小组讨论的展示。
第三章:眼睛的疾病和问题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睛疾病和问题。
2. 培养学生对眼睛健康的关注和预防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眼睛疾病和问题,如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等。
2. 分析眼睛疾病和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常见的眼睛疾病和问题,并分享相关案例。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预防和保护眼睛健康。
3. 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如正确的用眼习惯、定期检查眼睛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小组讨论的展示。
第四章:眼镜的种类和选择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眼镜和其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眼镜选择和佩戴的重视。
教学内容:1. 介绍不同种类的眼镜,如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散光眼镜等。
2. 解释眼镜的作用和正确佩戴的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眼镜,并讲解其作用和适用人群。
《眼睛和眼镜》教案通用

《眼睛和眼镜》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十一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以及眼镜的种类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掌握眼镜的种类和作用,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眼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眼镜的种类和作用,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眼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睛模型、眼镜样品、投影仪。
2. 学具:学习资料、眼镜选购指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眼睛模型,引发学生对眼睛的兴趣,提出问题:“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这个世界的?”2. 新课导入:讲解眼睛的构造与功能,让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近视眼和远视眼经历,讨论这两种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视力问题。
5. 随堂练习:发放眼镜选购指南,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眼镜。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构造与功能眼球壁:外膜、中膜、内膜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近视眼:眼球轴过长,角膜曲率过大远视眼:眼球轴过短,角膜曲率过小矫正方法: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3. 眼镜的种类和作用近视眼镜:凹透镜远视眼镜:凸透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眼睛的构造与功能。
请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请根据眼镜选购指南,为自己选择一副合适的眼镜。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眼睛的构造与功能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健康,开展“爱眼周”活动,如眼保健操比赛、视力检测等,提高学生保护眼睛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眼睛和眼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
2.通过类比照相机原理知道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3.通过实验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前面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知识准备
1.比较手中三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观察它们的焦距f与厚薄的关系,能得到什么规律?规律:直径一样的三个凸透镜越厚,焦距越_____;越薄,焦距越______。
2.完成下列光路图,分析比较又能得到什么规律?
规律: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__;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__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眼球的结构及视物原理】
仔细观察课本100页图5.4-1眼球的结构图,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眼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
2.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_____________,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3.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4.视网膜的作用是。
总结: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二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阅读课本101页的相关内容,找出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因:
思考: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
探究实验:模拟矫正近视和远视的过程
1.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
取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和近视眼镜。
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下图所示摆好,调节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使得在光屏上得到一个蜡烛的缩小实像。
我们用白
纸板模拟眼睛的视网膜。
上述实验,表示正常眼看物体时,能在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像。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此时蜡烛的实像不再落在光屏上,光屏上蜡烛的
形象变得模糊,用另一张白纸在光屏前移动,可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这个实验模拟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视网膜的前方。
将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前,模拟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这时
物体发出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凸透镜),可以看到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蜡烛像。
2.矫正远视的模拟实验方案:(模仿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说出此方案,
并实际做一做)
【三眼镜的规格】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焦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
位)倒数的l00倍.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例如:-300度镜片,其物理意义是:
(1)是凹透镜片,可作近视眼视力矫正用;
(2)焦距的大小是:
四、小结 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拓展测试): 五、达标检测 1.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2)(1)
B.(3)(1)
C.(2)(4)
D.(3)(4)
2.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症状 产生的原因 成像的位置 矫正的方法
近视眼 只能看清_____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视网膜____方 配戴____透
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_____物体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____方 配戴____透
镜
B.近视眼眼睛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
D.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3.某人戴的眼镜如图所示,则()
A、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近视眼
B、此人的眼睛一定是远视眼
C、照相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D、幻灯机镜头与该眼镜属同种类型的透镜
4.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类似,请将下列人眼结构与照相机的组成对应用线连接起来.
5.下面左图所示的装置是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右图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近视眼和矫正的方法光路图,其中能达到近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
他,小明
应该拿
图中的
哪一副。
7.琳琳的爷爷在不戴眼镜时,看近处物体眼睛的成像如图,则琳琳的爷爷看远处的物体( ).A.需戴远视镜 B.不需戴眼镜 C.需戴近视镜 D.戴与不戴没区别
8.琳琳过去使用的是-100度的眼镜,现在时常感到使用眼
镜仍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爸爸带琳琳到眼镜
行验光后,工作人员说需改戴-300度的眼镜,请你帮助琳琳一同分析下面三个问题.
(1)琳琳配戴的是什么类型的眼镜?
(2)新配戴的眼镜的焦距是多少?
(3)琳琳的视力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为了保护好视力,请你提出两条好的建议.
9、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
的原理.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
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
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__是凸透镜,___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10、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_____,光屏看作________。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时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起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