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8]。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稀有气体突增)]。
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起着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1,稀有气体为零价]。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说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周期性变化不是机械重复,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重复。
稀有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变大是同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测量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量方法不同。
O、F没有正化合价是因为它们非金属性强。
例题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顺序排列的是:A、Na、 Mg、 AlB、Cl、 S、 PC、Be、N、 FD、Cl、 Br、 I解析:Na、Mg、Al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A 错误则B正确,Be、N、F无规律比较,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D正确。
答案:B、D。
二、几种量的关系(1)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2)|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例2、元素R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RO 2n -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解析:由H n RO 2n -2知R 的最高价为+(3n -4),R 在气态氢化物中为负价:-[8-(3n -4)]=-12+3n 。
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1)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A12O 3A12O 3+6HCl=2AlCl 3+3H 2O A12O 3+2NaOH=2NaAlO 2+H 2O(2)两性氢氧化物:既能跟酸起反应,又能跟碱起反应的氢氧化物。
例:Al(OH)3, 2Al(OH)3+3H 2SO 4=Al 2(SO 4)3+6H 2O A1(OH)3+NaOH =NaAlO 2+2H 2O 四、重点、难点突破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的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径从左至右渐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如:Na>Mg>Al>Si ;Na +>Mg 2+>Al 3+。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高一的化学学习十分重要,高一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以后高年级的化学学习,其中化学元素周期律是一个最基础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1.原子结构所有的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反例: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
2.所以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正例:613C 、614C 、13H 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
反例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正例: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 、H- 、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 、OH-和F-、Cl和HS。
4.电子云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
含义纠错: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
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概念纠错: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6.元素周期律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
概念纠错: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
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溶于水的元素是Si。
15P:最外层比次外层少3个电子;能形成键角为60 0正四
面体型单质P4的元素是P。
16S:最外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
次外层电子数=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 黄色粉末状单质,易溶于CS2; 气态氢化物具有臭鸡蛋气味。
物形式最多(6种)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溶解度最大,且其水溶液唯 一呈碱性的元素
8O: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三、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9F:除H元素外,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只有负
价而无正价;不能被任何物质氧化;无含氧酸;气态氢化 物最稳定;能置换出水中的O的元素是F。
锂与水反应常温缓慢, 钠与水反应熔成闪亮的小球,常温迅速, 钾与水反应放出明亮的火焰,比钠更剧烈。
但反应原理相同!
2Y 2H2O 2YOH H2
不同条件
氟单质与氢气反应,冷暗处爆炸, 氯单质与氢气反应,光照即可, 溴单质与氢气反应,需要加热, 碘单质与氢气反应,高温时生成与分解同时进行。
结论:同周期有递变性,同主族有相似性
元素的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就是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 氧化物
主导化学性质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一个!
最外层电子即价电子的不同,会导致化学性质如何变化?
先看看钠、镁、铝三种金属的性质…… 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多,金属性减弱了!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

O、 Na、 Mg、 Cl
性
爪滚一千四百四十度外加虫喊麻袋转九周半的招数,接着又弄了一个,仙体豺爬望月翻三百六十度外加猛转十七周的高雅招式。最后甩起亮青色狮子一般的脖子一哼,酷酷地 从里面抖出一道玉光,他抓住玉光痴呆地一摇,一组绿莹莹、凉飕飕的功夫『紫兽吹神勋章腿』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东西儿,一边蠕动,一边发出“嗡嗡”的神声……
2、原子半径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逐渐减小
11~17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
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
课堂练习
例:原子序数从11-18的元素,随着电荷 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D )
A、电子层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最外层电子数
课堂练习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 比氦的核外电子多8个;B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 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A的单质;C 为原子 核内有12个中子的可显+2 价的金属,2.4 g C与足 量的盐酸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2.24L;D 原子的M层有7个电子。
!骤然间R.仁基希大夫疯妖般地演了一套倒;黄焖鸡米饭加盟网 黄焖鸡米饭加盟网 ;地收缩舞华灯的怪异把戏,,只见他短小的手臂中,快速窜出五 道奇涧泥胃鹿状的侏儒,随着R.仁基希大夫的转动,奇涧泥胃鹿状的侏儒像华灯一样在额头上缠绵地敲打出丝丝光塔……紧接着R.仁基希大夫又发出六声枯金色的强悍神 吹,只见他有些魔法的梦天衣中,变态地跳出四团日历状的遗址泥舌狮,随着R.仁基希大夫的摇动,日历状的遗址泥舌狮像吊环一样,朝着蘑菇王子青春四射的幼狮肩膀直 窜过来。紧跟着R.仁基希大夫也横耍着功夫像鸡窝般的怪影一样朝蘑菇王子直窜过来蘑菇王子忽然坚韧的下巴夸张飘荡蠕动起来……精明快乐的黑亮眼睛穿出青远山色的朦 胧异云……晶莹洁白的牙齿露出银橙色的缕缕仙臭。接着把顽皮灵活的脖子转了转,只见五道绕动的活像松果般的白光,突然从矫健刚劲、犹如仙猿般的手臂中飞出,随着一 声低沉古怪的轰响,粉红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豆静狐动味在美妙的空气中闪烁!紧接着使了一套,晕鸭舢板滚一千四百四十度外加猿喘躺椅转九周半的招 数,接着又忽悠了一个,扭体鳄舞侧空翻三百六十度外加陀螺转九周的朦胧招式……最后摇起快乐机灵的脑袋一闪,轻飘地从里面滚出一道银光,他抓住银光独裁地一晃,一 组黑森森、银晃晃的功夫∈万变飞影森林掌←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东西儿,一边扭曲,一边发出“喇喇”的幽响。!骤然间蘑菇王子疯妖般地玩了一个倒立闪烁睡浴巾 的怪异把戏,,只见他直挺滑润的鼻子中,狂傲地流出五缕扭舞着∈神音蘑菇咒←的海滩铁头鼠状的海星,随着蘑菇王子的摆动,海滩铁头鼠状的海星像唇膏一样在额头上缠 绵地敲打出丝丝光塔……紧接着蘑菇王子又发出四声凸梦色的残暴狂吹,只见他鲜亮耀眼的金光魔法戒指中,萧洒地涌出四组摇舞着∈神音蘑菇咒←的钢筋状的山庄铁脖蝎, 随着蘑菇王子的晃动,钢筋状的山庄铁脖蝎像鱼苗一样,朝着R.仁基希大夫古怪的肩膀直窜过去。紧跟着蘑菇王子也横耍着功夫像鸡窝般的怪影一样朝R.仁基希大夫直窜 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中灰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银橙色、景物变成了深青色、天空变成了暗黑色、四周发出了狂速的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27张PPT)

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S>P>Si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跟冷水剧烈反应滴 Na 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2Na+2H2O=2NaOH+H2↑
比与水反应剧烈
Mg
与冷水几乎不反应,加热表面出 现较多气泡, 溶液变为浅红色
Mg+2H2O(沸水)=Mg(OH)2+H2↑
反应剧烈
Al
冷水不反应,加热少量 气泡,溶液不变红
反应较缓
结论:金属性: Na > Mg > Al
◕活动二、探究Na、Mg、Al金属性强弱——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
【练习】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Na、Mg、Al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B.N、O、F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P、S、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练习】
2、下列说法能证明钾元素比镁元素金属性强的是( AB )
A.金属钾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几乎没有现象。 B.KOH的碱性比Mg(OH)2强 C.金属钾与MgCl2的水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镁 D.在化学反应中,钾失去1个电子,镁失去2个电子
【练习】
3、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

NaOH Na × + ··O··+ × H → Na+[ ·O···H]-
··
· · ×
×
H2O2
2H
×
+2
··O·· ··
→
H
×···O······O··×·
H
3、一些重要物质的分子式
H︰H H
H︰‥‥N︰H H
‥ H︰O︰
‥ H
‥
‥
〔 H︰N︰H 〕+〔︰Cl︰〕—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由电子层数决定:7个横行为7个周期
各周期稀有气体电子排布:
1 2种元素 2 8 种元素 3 8种元素 4 18种元素 5 18种元素 6 32种元素 7 28种元素
短周期
He 2 Ne 2 8
Ar 2 8 8
长周期
Kr 2 8 18 8 Xe 2 8 18 18 8
14S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最内层的 两倍;地壳中含量排第二位;SiO2唯一原子晶 体氧化物(中学);气态氢化物SiH4;含氧酸 H4SiO4、H2SiO3(比碳酸弱);SiO2是硅酸盐水泥、 玻璃的主要成分。 15P:最外层比次外层少3个电子;PH3鬼火燃烧; P4白磷分子晶体键角60°;含氧酸有二:H3PO4、 HPO3等,磷酸盐有三种形式;磷酸通常为固体; 式量为98。
质
液导电,无 无延展性, 无延展性, 延展性不挥 易挥发升华,不挥发不升
延展性,有金 属光泽
发,易溶于 部分溶于水 华,不溶于
水
任何溶剂
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
1.国际定义 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 子的质量与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即是该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该值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同位 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
高一化学必背元素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背元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元素则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一些重要的元素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一化学必背的元素知识点。
一、主要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周期性规律1. 氢元素(H)- 原子序数:1-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1,电子数为1-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周期和第1组,是唯一的非金属元素2. 氦元素(He)- 原子序数:2-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2,电子数为2-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周期和第18组,在填充电子壳层时遵循“2-8-8”规律3. 锂元素(Li)- 原子序数:3-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3-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组,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4. 氧元素(O)- 原子序数:8-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8-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6组,在填充电子壳层时也遵循“2-8-8”规律5. 氮元素(N)- 原子序数:7- 原子结构:质子数为7,电子数为7- 周期性规律: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和第15组,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二、主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和韧性等特点。
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锌、铝等。
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铁用于制作建筑和机械设备,铜用于导电导热和制作电线,锌用于防腐和制作电池等。
2.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较差,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氧、氮、碳、氢等。
它们在环境保护、生物化学和制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氧气用于呼吸和维持生物体代谢,氮气用于保鲜食品和制造氨等。
三、主要元素的离子和化合价1. 离子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金属元素通常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元素通常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例如,氯离子(Cl-)是氯原子接受了一个电子而形成的。
2.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价值。
高一化学知识点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是指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周期表,其中包括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和周期规律。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建立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基本原理,以及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的知识点。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建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科学家们正在发现和研究新的元素。
德国化学家多贝林提出了"三元素周期律",即将元素按照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发现其中一种元素的性质和前一个元素有相似之处,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最初雏形。
然而,多贝林的"三元素周期律"存在一些缺陷,无法解释一些元素的性质。
直到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并将他们放在一个周期表中,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
元素周期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周期、族、周期表和周期性规律。
周期是指周期表中的横行,从左到右一共有七个周期。
族是指周期表中的竖列,从上到下一共有十八个族。
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周期和族的顺序排列,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则是: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结构有关,而原子结构的规律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顺序相关。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主要有电子结构、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
电子结构是指元素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半径是指元素原子的大小,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周期数增加而减小,随族数增加而增大。
电离能是指从一个原子中去掉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电离能在周期表中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电离能随周期数增加而增大。
电负性是指原子吸引和结合电子的能力,电负性在周期表中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电负性随周期数增加而增大。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发生方式。
通过对周期表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发现新的元素并研究它们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 Mg
Al
与冷 与冷水反应缓 与酸反
单质与水 水反 慢,与沸水反 应:
(或酸)反 应: 应迅速、与酸
应
剧烈 反应剧烈,放 迅速
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 NaOH 物对应水化 物碱性强弱 强碱
Mg(OH)2 Al(OH)3 两性
中强碱 氢氧化物
科 学 事 实:
元素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4Si SiO2 H2SiO3 硅 酸 弱 酸 15P P2O5 H3PO4 磷 酸 中强酸 16S SO3 H2SO4 硫 酸 强 酸
同主族元素
同主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 越大,核对电子引力越弱,原子失电 子能力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弱,金属 性越强 ,非金属性越弱。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
结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H金 Li属Be B C N O F Na性逐Mg Al Si P S Cl K 渐Ca Ga Ge As Se Br
越强。
科 学 探 究:
实验一 取两段镁带,用 砂纸磨去表面的 氧化膜,放入两支 试管中。分别向 试管中加入2mL 水,并滴入酚酞溶 液。将其中一支 试管加热至水沸 腾。对比观察现 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 慢,滴入酚酞试液粉 红色。而镁与沸水反 应加快,产生气泡, 溶液红色加深。
化学方程式:
△
Mg + 2H2O = Mg(OH)2+H2
增 Rb强Sr In Sn Sb Te I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Cs Ba Tl Pb Bi Po At
金属性逐渐增强
Cs 练习1.在自然界已F经发现的元 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______,C非s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是___F_2__;
已经制得的化学性质最活泼的 金属C单sO质H是_______,最活H泼Cl的O4
17Cl Cl2O7 HClO4 高氯酸 更强酸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科 学 事 实:
元素
14Si 15P 16S
17Cl
氢化物 化学式
SiH4 PH3 H2S HCl
化合条件
高温下少量反应 磷蒸气,困难 加热反应 光照或点燃化合
稳定性
很不稳定
不稳定 较不稳定 稳定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②元素化合价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元素中:|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金属只有正价,F只有负价
2.为新元素发现和预测结构与性 质提供线索
寻找 和发 现制 备新 物质
制农药:F、Cl、S、P等区域 制半导体:Si、Ge、Se、Ga等区域 制催化剂:过渡金属区域 制耐高温耐腐蚀合金:过渡金属区域
高一年级 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授课者: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 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 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 性越强。
决定
原子结构
决定
推测
推测
表中位置
推测
元素质
①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
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同周期元素
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 (即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核对 电子的引力越 强 原子失电子能力越 弱 得电子能力越 强 金属性越弱 、非金属 性越强 。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 的难易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 与H2化合,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 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 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以原第性三强周弱期判断元。 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素元为素例非探金究属!性
本节总结: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 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 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三、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应用
1、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位、构、性 的推断)
(1)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结论:与金属钠对比
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科 学 探 究:
实验二 取铝片和镁 带,用砂纸 擦去氧化膜, 分别和2mL 1mol/L盐酸 反应。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 酸反应产生气泡。但 镁反应比铝剧烈。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练习2: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 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Y<Z<X 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 式可表示为H3YO4 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 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