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类

合集下载

酰胺醇类抗生素

酰胺醇类抗生素

抗菌药分类--酰胺醇类(氯霉素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Chloramphenicols)也称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有氯霉素、甲砜霉素及氟苯尼考,现用化学合成法大量生产。

1、抗菌谱属于抑菌性广谱抗菌药,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有效。

2、抗菌机制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可逆),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组织肽链延伸,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氟苯尼考最不易产生耐药性(甲砜基,F)。

3、常见品种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类别: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因为氯霉素对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有杀菌作用,性状:白色或无色至微带黄绿色,针状或片状结晶,性状极其稳定,水溶液经5h 煮沸也不失效。

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丙二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水、乙醚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pH值:4.5-7.5(25mg/ml混悬液)光学异构体:氯霉素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中左旋异构体具有抗菌作用。

血药浓度:氯霉素在胃肠道吸收良好,口服后1-2h在血中即可达最高浓度(10-13ml/L),半衰期1.5-3.5h,可通过血脑屏障。

弊端:可导致再生性障碍贫血和免疫抑制。

敏感菌: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

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

配伍禁忌:1.忌强酸强碱;2.与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拮抗;3.干扰青霉素类的杀菌效果;4.与VB6和VB12拮抗。

禁用情况: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将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其制剂禁止在所有食品动物中添加。

结构式:琥珀氯霉素:②甲砜霉素类别:抑菌性广谱抗菌药(合成)。

系氯霉素的甲砜衍生物。

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抑制肽链的形成,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介绍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介绍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介绍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介绍:
氯霉素:两个手性c,四个异构体,1r,2r【d-(-)苏阿糖型】有活性。

无水乙醇右旋,乙酸乙酯左旋。

性质:
1、白或黄绿色晶状结晶;
2、性质特稳定,耐热,强酸强碱水解——苯腙;
3、与氯化钙和锌粉还原,铁成络合物应用:治疗伤寒、副伤寒等。


期损害骨骼的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甲砜霉素:合成的氯
霉素类似物。

将硝基换成强吸电子基甲砜基(HCOS-),混旋与左旋基
本一致。

第六节其他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林霉素。

总结:右旋体: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具旋光性水合茚三
酮反应:(a-氨基酸)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稳定:氯霉素(强酸强碱水解)、氨基
糖苷类(可成水液)、头孢氨苄(ph8.5以下稳定)。

-内酰胺酶高度
稳定:替莫西林:-CHO头孢噻肟钠:甲氧肟基;二氨基噻唑,广谱酸中不稳定:红霉素、青霉素。

生物合成:青霉素、红霉素除钠盐几乎都不溶于水。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常见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畜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

如果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有氯霉素类药物,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进行准确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一、氯霉素类药物的常见种类和用途氯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常见的氯霉素类药物包括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畜禽养殖中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疾病,可以有效地保障动物的健康。

但是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在动物体内积聚,最终导致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这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中残留有氯霉素类药物,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据研究表明,长期摄入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动物食品,会引发人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可能产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等不良后果。

合理监测和控制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检测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生物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通过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含量,并对不同类型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分析。

四、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监测标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国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监测标准非常严格。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限量》(GB31650-2019)规定,不同类型的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标准是不同的。

_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_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2. 灰婴综合征 表现:腹胀、呕吐、进行性苍白、微循环障 碍、呼吸浅表等。因苍白和循环障碍 突出,故称为 灰婴综合征 。
原因:因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 同时肾排泄能力差,使血药浓度过高 引起。
注意: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3. 其它:二重感染,消化道反应等。
小结
四环素
氯霉素
抗菌谱
广谱
抗菌机制 与细菌核蛋白体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服药时多饮水 2. 二重感染:※※※※※ 定义: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使敏感菌受到抑
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生长繁殖,造成 新的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表现:1)念珠菌性口腔炎——抗真菌药;
2)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难辨梭状菌感染)
不良反应
3、影响骨骼及牙的生长发育 “四环素牙”以及骨发育不良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长期用药: 二重感染和伪膜性肠炎(难辨梭
状芽孢杆菌感染)
万古霉素类
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抗菌谱】
窄谱杀菌药,仅对G+菌有强大作用,对 厌氧的难辨梭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耐药性】一般不易产生
【体内过程】口服难吸收,肌注疼痛和组织坏死。 宜稀释后缓慢静滴。
2. 分布:吸收后分布比较广泛。
(1)可沉积在骨和牙组织中(可能与Ca 2+络 合有关),注意不良反应发生。
(2)胆汁中浓度较高:可在肝中浓缩排入胆 汁, 形成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 10—20倍,可用于胆道感染。
3. 排泄:
(1)部分以原形由尿排泄,故尿中浓度高, 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2)由于肝肠循环,部分可从肠道排泄。
二、抗菌作用 1. 抗菌谱广 (1)对G +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2)对G -菌作用不及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 (3)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某些螺旋 体作用强。 (4)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氯霉素

氯霉素
广谱抗生素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一 四环素类抗生素(Tetracyclines)
OH O OH O OH O NH2 OH H3C OH N(CH3)2
基本母核:氢化骈四苯(菲烷) 基本母核:氢化骈四苯(菲烷)
能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肝肠 能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排入肠道, 循环
1、四环素(tetracycline) 、四环素( ) 土霉素( 土霉素(terramycin;oxytetracycline) ; )
抗菌特点
广谱快速抑菌剂 G( + )<青霉素、头孢 青霉素、 ( 青霉素 G( - )<氨基糖苷、氯霉素 氨基糖苷、 ( 氨基糖苷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衣原体病、支原体 病及螺旋体病的临床治疗
肾外感染伴肾衰竭者及胆道感染 其他感染:酒糟鼻、痤疮等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舌炎、口腔炎和肛 门炎 ;易致光毒性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3、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 甲胺四环素) 甲胺四环素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率100%,2~3h达 峰浓度 脂溶性最大,组织渗透性好(中枢),肝、 胆、肺、扁桃体、泪、痰和唾液等均能达有 效治疗浓度,对前列腺组织穿透性更好,也 能进入乳汁、羊水和脊髓,在脑组织和脑脊 液也可达到较高浓度
Minocycline
抗菌作用最强,对四环素耐药菌仍敏感 对G+>G- ,对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立 克次体等有较好抑制作用 主要用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病、淋病、奴 卡菌病和酒糟鼻 易穿透皮肤,适应于痤疮 肝代谢,尿和粪排出原形药物较少 可逆性前庭反应:多见,运动失调,一般不

氯霉素类

氯霉素类
➢ 消旋体必须是两个对映体独立存在的消旋混合 体,消旋体的溶解度应比任何一种对映体大, 在单旋体结晶析出时,消旋体仍留在母液中, 达到分离目的。
琥珀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succinate
O HN CHCCll O
O2N
O
OH
O
OH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稀碱液,丙酮和乙醇,微溶于水
紫红色络合物
Drug Effects
对G+、G-都有抑制作用,但对G-效力更强
治疗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等;百日咳、沙 眼、细菌性痢疾、尿道感染
副作用:长期多次应用可损害骨髓的造血功能,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性造血功能障碍
二氯乙酰基在体内发生脱卤素的代谢过程,生成 酰氯中间体
酰氯中间体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很大,可对体内一些重 要酶的蛋白发生酰化作用,产生毒性,造成再生性造 血功能障碍
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硝基在代谢还原过程中,被cyp450酶系硝基还原酶催 化代谢,先经历亚硝基、羟胺等中间步骤,最终还原成 胺基
还原过程的中间体苯基羟胺毒性大,降低了线粒体内膜 上铁螯合酶的活性,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骨髓 中红细胞内空泡形成,引起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这是抑 制骨髓造血系统的化学原因
H3C
抗菌作用比林可霉素强4~8倍, 并可口服
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溶血性链 球菌、肺炎球菌引起的皮肤软 组织感染、上下呼吸道感染等
CH3 N
CH3
H C Cl
O
NCH H
HO OHO
克林霉素
SCH3 OH
在强碱、强酸性溶液中引起水解
结构因素:二氯乙酰胺基
O2N O2N
O Cl HN CH Cl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

为防止造血系统毒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对可用其它安全、有效抗菌药控制病情时, 绝不要使用氯霉素。 作为备选药物治疗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 目前多用于畜牧业 治疗伤寒,目前多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药物,但因氯霉素成本低廉,一些不发达国 家和地区仍用于伤寒 作为眼科的局部用药,由于量少,能安全有 效地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眼内感染,沙眼和 结膜炎
氯霉素的构型(苏/赤式和D/L表示法)
NO 2 NO 2 NO 2 NO 2
HO H
C C
1R 2R
H NHCOCHCl
2
H Cl 2HCCOHN
C C
1S 2S
OH H
H H
C C
1S 2R
OH NHCOCHCl
2
HO Cl 2HCCOHN
C C
1R 2S
H H
CH 2OH
CH 2OH
CH 2OH
第五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NHCOCHCl2
氯霉素结构
HO O 2N
O 2N
﹡ ﹡ CH CH
OH
CH2OH
1 H (R) (R) 2
HN H O Cl H
3
OH
﹡ 含2个 C

Cl
既可天然提取,又可人工合成
关于氯霉素的构型
由于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则氯霉素的
构型有两种表示方法: R/S表示法:用两个手性碳的各自构 型所表示。 苏/赤式和D/L联合表示法:苏/赤式 常用于表示双手性碳化合物的初步构 型,随之用D/L法明确该双手性碳化 合物的构型。
氯霉素的物理性质


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 或结晶性粉末,味苦; 在甲醇、乙醇、丙酮或丙二醇中易溶,水 中微溶。在醋酸乙酯中呈左旋性

药理学-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药理学-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假膜性肠炎 由四环素耐药的艰难梭菌感染所致表现为剧烈 的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渗出甚至休克 死亡;立即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
●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类药物与新形成 的骨骼和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 棕色色素沉着(俗称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是酸、碱两 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 破坏,药用其盐酸盐。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相 似,属快速抑菌药。 ●药物分类
天然品: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 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作用特点】
药理学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 Chloramphenicols
内容提要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药物属广谱抗生 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快速抑菌 作用,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具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四环素类尚可抑 制某些螺旋体和原虫。
内容提要
1. 四环素类
四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③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体内药物浓度降。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四环素类药物仍可作为下述疾病的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感染); ●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某些螺旋体感染(回归热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肉芽肿鞘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
●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原虫无效。
第二节 氯 霉 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作用:
• 1.临床表现为贫血,并可伴白细胞和血小 板减少. • 2.与剂量无关的骨髓毒性反应,常表现为 严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3. 长程治疗可诱发出血倾向.
前药-成酯
• 琥珀氯霉素 -注射液 • 棕榈氯霉素 -无味氯霉素
OH N OO O2N O Cl Cl
OH N
Cl Cl OO OH O
D( -) 苏阿糖
CHO HO H H OH
L( +) 苏阿糖
CHO H HO OH H
D( -) 赤鲜糖
CHO H H OH OH
L( +) 赤鲜糖
CHO HO HO H H
氯霉素立体构型
O 2N

NHCOCHCl2
﹡ ﹡ CH CH
OH
CH2OH
构型:1R,2R(-);D(-)苏阿糖型;活性最强 命名:母核选者以1,3-丙二醇 或二氯乙酰胺 名称:1R,2R-(-)- N-[α-(羟基甲基)-
β-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
理化性质: • 1.白色或黄绿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 • 2.性质稳定,干燥情况下可保持抗菌活性 5年以上。
氯霉素的药理
• 本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强于阳性 菌。 • 临床主要治疗伤寒、副伤寒等。对百日 咳、沙眼等也有效。 • 长期应用会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引起再 生障碍性贫血;味苦。
O2N
O
琥珀氯霉素
棕榈氯霉素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抗菌谱相似 HO H 抗菌活性>氯霉素 H3CO2S (-)与(+)活性相似
Thiamphenicol
HN H O Cl
O O S CH3
H
OH
Cl
由氯霉素结构中的-NO2 被甲基亚砜
HO H
C C
1R 2R
H
H
C C
1S 2S
OH H
H H
C C
1S 2R
OH
HO
C C
1R 2S
H H
NHCOCHCl 2 Cl2HCCOHN
NHCOCHCl 2 Cl2HCCOHN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D-(-)-Threo
L-(+)-Threo
D-(+)-Erythro
L-(-)-Erythro
第五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Chloramphenicol Antibiotics)
NHCOCHCl2
氯霉素结构
HO O 2N
O 2N
﹡ ﹡ CH CH
OH
CH2OH
1 H (R) (R) 2
HN H O Cl H
3
OH
含2个 ﹡ C
Cl
一种具有旋光活性的酰胺醇类抗生素
氯霉素的立体结构
NO2 NO2 NO2 N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