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表现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包括多个方面。

为了进行准确诊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八个方面,包括联想障碍、妄想、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幻觉、怪异行为、意志减退及内向性、阴性症状、社会退缩和内心痛苦体验。

1.联想障碍联想障碍是指思维联想过程的中断或扩展困难。

患者思考问题时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出现言语和行为的紊乱。

这种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表现之一。

2.妄想妄想是一种持续的、系统的错觉,通常涉及外部世界、自身或周围环境。

患者对现实感知出现扭曲,导致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

例如,患者可能会坚信自己被跟踪、被诽谤或被某些组织迫害等。

3.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情感淡漠是指情绪反应的缺乏或不足,情感反应不协调是指情绪反应的异常。

患者会对周围事物和自身状况表现出异常的情感反应,例如缺乏悲伤、欢乐、愤怒等基本情绪,或者出现情绪极端的波动。

4.幻觉幻觉是一种感知觉障碍,表现为感知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对象或事件。

例如,患者可能会看到、听到或嗅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景象、声音或气味等。

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5.怪异行为怪异行为是指与正常行为规范不一致的行为表现。

患者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言行举止,让人感到十分怪异。

例如,患者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动作或说出一些荒谬的话语,或者行为变得毫无目的性。

6.意志减退及内向性意志减退是指意愿和动机的缺乏,内向性是指关注自我和内心世界,避免与外界接触。

患者会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变得异常内向。

同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原有的意志和目标,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缺失。

7.阴性症状阴性症状是指缺乏情绪反应的症状。

患者在受到外部刺激时,往往表现出情绪反应迟钝或缺乏。

他们可能情感淡漠、缺乏兴趣、缺乏活力,言语少而单调。

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8.社会退缩社会退缩是指回避社交场合,独自呆着的行为表现。

患者会变得孤立、离群,缺乏社交能力。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

精神分裂症的性格特点与人际关系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

除了这些明显的症状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一、性格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表现为情感冷漠、社交退缩、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等。

他们常常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对于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往往无法产生共鸣。

这种冷漠的态度可能源于他们内心的混乱和对现实的疏离感。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社交退缩的倾向。

他们可能会避开人群,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这种退缩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的不信任以及对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的担忧。

患者常常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被他人嘲笑或拒绝。

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他们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种自我中心可能是由于他们内心的混乱和对现实的疏离感所导致的。

最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常常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突然出现情绪波动,从极度兴奋到极度沮丧。

这种情绪波动可能是由于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存在问题所导致的。

二、人际关系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格特点,他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常常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他们往往难以建立和维持亲密的关系。

由于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起深入的情感联系。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被孤立,进而加重了他们对现实的疏离感。

其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社交回避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避开人群,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这种回避行为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增加了他们与他人之间的隔阂。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中心也给人际关系带来了困扰。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种自我中心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抵触,进而影响他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不稳定也给人际关系带来了挑战。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在医学领域中,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

它会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早期的识别和了解症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以便更多人了解并尽早寻求帮助。

综合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其早期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然而,以下的一些症状可能会在患者身上出现,是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

1. 思维紊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通常很难分清真实和幻觉之间的界限。

他们可能会出现思维跳跃、难以理解、语言混乱或用词不当等情况。

这些症状可能会使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困难。

2. 幻觉和妄想: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常常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他们可能会听到声音、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或者相信某些错误的观念或思想。

这些幻觉和妄想可能会造成恐惧、困惑和不适。

3. 情感失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状态常常不稳定。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感高涨或低落,以及情感的迅速转变。

情感失调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了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4. 行为异常: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寻常的行为举止。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自我伤害、自闭、冷漠或情绪爆发等。

这些行为迹象也可能对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早识别和干预。

5. 社交退缩: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出现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减退和社交退缩的倾向。

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他人交流,表现出与周围环境疏离的行为。

这种社交障碍可能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加重。

以上列举的症状是早期精神分裂症的常见表现,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确实患有这种疾病。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这些症状,请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和心理支持,以确诊和获得有效治疗。

总之,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及早识别和干预。

通过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存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寻求相应的治疗方式。

精神分裂症的文化差异与症状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文化差异与症状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文化差异与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文化差异与症状表现,并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差异的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情感障碍等。

然而,不同文化对于这些症状的理解和解释可能存在差异。

在某些文化中,幻觉和妄想被视为超自然现象或灵性体验,而在其他文化中,这些症状可能被视为疾病或精神错乱。

二、文化差异的症状表现1. 幻觉和妄想在一些非西方文化中,幻觉和妄想的内容可能与宗教、神话或超自然现象有关。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患者可能声称与神灵对话或被神明附体。

这与西方文化中对幻觉和妄想的理解有所不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将这些症状视为疾病的表现。

2. 社会交往困难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交往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然而,这种困难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方式。

在一些文化中,患者可能被视为与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不符,导致他们被边缘化或排斥。

而在其他文化中,患者可能被视为有特殊能力或受到尊敬。

3. 情感表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表达可能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一些文化中,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平淡或迟钝的症状,而在其他文化中,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过于激动或不稳定的症状。

这些差异可能与文化对情感表达的期望和规范有关。

三、文化差异的原因1. 信仰和价值观不同文化对于宗教、灵性和超自然现象的信仰和价值观可能影响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解释。

在一些文化中,幻觉和妄想被视为与神明或灵性世界的联系,因此被认为是正常的体验。

而在其他文化中,这些症状则被视为疾病或精神错乱。

2. 社会支持系统不同文化中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表现。

在一些文化中,家庭和社区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而在其他文化中,社会支持可能不足,导致患者更加孤立和困惑。

3. 语言和文化框架语言和文化框架对于症状的描述和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见于15-25岁的年轻人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定义、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脑部神经疾病,表现为认知和感知能力的障碍,以及幻觉、妄想、语言障碍等症状。

二、症状1. 幻觉。

患者可能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感觉到味道等听觉、视觉、嗅觉幻觉,这些幻觉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2. 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迫害、影响或控制的妄想。

他们可能觉得某个组织或个人在盯着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与神灵或超自然存在交流。

3. 语言障碍。

患者可能表现出言语紊乱,如断句、韵律异常、语速变快或变慢等。

4. 情感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无法感受愉悦等负面情绪。

三、原因精神分裂症的确切原因仍未明确,但研究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因素:1. 基因遗传因素。

多个基因可能会影响患者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没有单一基因能够使患者患病。

2. 生物因素。

如脑部结构异常,谷氨酸系统不平衡等。

3. 心理社会因素。

如童年早期关系、高度压力、药物滥用等。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等,不良反应较多,具有一定的风险。

2. 心理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适应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症状。

如认知行为治疗、个体心理治疗等。

3. 个性化治疗。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个性化治疗应该成为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让我们一起关注精神疾病,关注精神健康。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和情感失调等症状。

尽管这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普遍存在,但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发病率、症状表现和疾病进程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一、性别差异的发病率研究显示,男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上略高于女性。

据统计,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4倍。

这一差异可能与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早发病的情况,而女性患者则更倾向于晚发病。

此外,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二、性别差异的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患者常常表现出更严重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和情感冷漠等。

此外,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也更容易出现情感不稳定和自伤等行为。

三、性别差异的疾病进程研究发现,男性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进程上更为严重。

他们往往比女性患者更早出现首次发病,病情进展更快,并且更容易出现负性症状。

此外,男性患者的病程也更为不稳定,复发风险更高。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的疾病进程相对较缓慢,症状也更容易受到药物治疗的控制。

四、性别差异的病因机制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清楚。

然而,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男性患者往往伴有更高的遗传风险,一些基因变异与男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可能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的保护作用,这些激素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炎症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总结起来,精神分裂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症状表现更为严重且疾病进程更快。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症状,病程相对较缓慢。

这些性别差异可能与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但具体的病因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和征兆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和征兆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和征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感知和思维过程的异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和情感失调等症状。

早期的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和征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并识别这一疾病。

一、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减退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呈现出一系列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减退的症状。

他们可能变得难以集中精力,经常感到分散和困惑。

在执行任务时,他们的思维速度可能变慢,难以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这种认知能力差异可能会导致个人和职业生活的困难,因此被视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早期征兆。

二、社交退缩和情感失调另一个精神分裂症早期的征兆是社交退缩和情感失调。

患者可能开始避免和他人交流,对与他人的互动感到不安或困惑。

他们可能会抽离家庭成员和朋友,避免参与社交活动。

此外,他们的情感表达可能变得异常,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情感平淡或情感过激的情况。

三、幻觉和妄想幻觉和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核心特征之一。

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幻听,即听到别人无法听到的声音。

他们还可能出现幻视,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妄想,即坚信与现实不符的事实。

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早干预。

四、情绪不稳定和行为改变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还包括情绪不稳定和行为改变。

患者可能突然变得极度激动或深陷抑郁,情绪起伏不定。

他们也可能展现出奇怪的行为,如穿着不合时宜的衣物、语言和行动不连贯、重复某些动作等。

这种突变的行为可能让患者在社交场合和工作环境中感到尴尬和困惑。

五、社会和职业功能下降最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还包括社会和职业功能的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减退,影响他们在学校或工作中的表现。

他们也可能出现兴趣减退和興趣範圍收窄,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

这些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患者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感到挫败和无助。

总结: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和征兆包括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减退、社交退缩和情感失调、幻觉和妄想、情绪不稳定和行为改变,以及社会和职业功能下降。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对现实的解释和感知的严重扭曲。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是指患者在正常人群中不常见的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和言语紊乱等。

幻觉是患者感知到不存在的事物,如听到无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体。

妄想是患者坚信虚构的观念或信念,如被迫害妄想或被特殊使命妄想。

思维紊乱表现为患者的思维逻辑混乱、跳跃或不连贯。

言语紊乱则表现为患者的言语内容难以理解或缺乏连贯性。

阴性症状是指患者在正常人群中常见的功能缺陷,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语言贫乏和意志缺乏等。

情感平淡指患者缺乏情感表达或情感反应迟钝。

社交退缩则表现为患者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减退或回避。

语言贫乏是指患者在交流中使用的词汇和语法减少。

意志缺乏则表现为患者缺乏目标导向的行为和动力。

除了阳性和阴性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包括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缺陷、信息处理能力的下降以及学习和记忆困难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和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在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有些患者可能只表现出轻微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经历严重的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和表现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患者可能面临社会孤立、就业困难和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

他们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神经化学因素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更多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总结起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和表现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支持。

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环境和神经化学因素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的分型
在精神分裂症的充分期,临床医生为了治疗与护理的方便,常把典型表现的病人分为四种类型。

一、单纯型
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l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
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

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

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衰退。

充分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此期为精神分裂症明显显露特征性病状时期,其表现如下:1.思维障碍也称联想过程障碍,较轻病状时为思维散漫,病者讲
话或写文章时,每句话文法结构尚通顺,但上下句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连贯性,因而整段讲话或文章使人无法理解其中心内容。

病状严重时加重思维破裂,不仅句与句之间无联系,每个语句也不完整,好象语词的杂拌或语句的堆积,紊乱得支离破碎,好象一个文盲的人乱按打字机所打出来的文章。

有的可表现为思维中断,与人谈话时突然停顿片刻,再接下讲时己转变了话题。

此外还有思维涌现,即脑子内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连串毫无联系语句,有如泉水一般涌出,病者想压也压不住。

有时又觉似被别人施加外力把一些思想插入或挤入脑袋中,是别人强加于自己的,这种感觉叫强制性思维。

还有的表现为思维贫乏,与他坐在一起,如果你不提出问题就只有相对无言,对问话的回答也非常简单,多重复单调地答“是”或“不是”。

另有些病者向你叙述事情时仅讲了三言两语就认为表达了许多含意,认为别人已详纫了解其要说的内容了,这称为病理性简述。

病人对事物的思考和推理常缺乏逻辑性,对事物的判断分析不符合现实规律,不符合一般情理,却自认为很有道理。

缺乏逻辑性的表现形式有语词新作和病理象征性思维。

病人创作一些图案、符号、文字或动作,以表示他自己才能理解的概念。

如写“女男”表示结婚,举起弯曲的末指表示欢迎。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因为病者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事物混淆不清。

如一男青年经常保持双膝关节不屈以表示坚强,坚强是抽象概念,双膝关节的位置是具体事物,两者混为一谈。

还有一中年工人不准许女儿买
黑毛线回家打毛衣,妥买只能买红的,以表示他这家人走“红线”(革命路线)不走“黑线”。

思维障碍还包括思维内容的障碍的部分病者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妄想,以被害及关系妄想最多见,其次夸大、嫉妒、等妄想也常见。

这些妄想可以单一或多种同时存在且互相影响。

例如有一青年搭公共汽车时旁边坐着两位解放军,下车后在马路上行走前后都有摩托车,则推想自已是个大人物,不然为什么上街有解放军保护和有摩托车开路。

在家听到邻居在打扑克,传来断续的声音说:“枪毙……糟了……出错啦……”,又推想“他们嫉妒我是个大人物,给我加上犯错误的罪名,要拉我去枪毙了”。

这个病者同时存在夸大、关系、被害三种妄想且互相关联及渗透。

2.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病者在安静时表现冷淡,对周围事物无兴趣,不关心,与亲人疏远,告知重大事件时无动于衷,喜欢一人独坐房中,甚至连吃饭也不与亲人一起吃。

有时会出现兴奋激动或焦虑抑郁等反应,但大多与周围环境无联系而是受幻觉妄想所支配,有时其情感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为亲人开追悼会的时候他却站在一旁自笑。

其情感也常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笑嘻嘻的叙述她的悲惨遭遇。

3.意志行为障碍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如要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行。

病者无论对学习或工作都无责任心,抱无所谓的态度,对近期或远期的打算也不考虑,整天无所事事地呆坐、卧床或无目的地徘徊,甚至日常生活的吃饭、洗脸、换衣
服、梳头理发等也是被动的。

有时可因幻觉妄想的影响而自语、自笑或作出打人毁物、自伤等行为。

以上提过的病者在思维、情感与行为三方面不协调也是主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常从病者日常的事例可以找得到。

精神分裂症的五种治疗
一、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和慢性精神症状,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缓解率;缓解期内坚持维持治疗者多可避免复发;在防止精神衰退治疗中常发挥出积极作用,目前已有40余种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药物有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并发氯丙嗪为首选药物,氯丙嗪、氯氮平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氟哌啶醇具不明显的抗幻觉和妄想作用,并能减轻或消除孤独退缩症状,适用于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

过去较常用的三氟拉嗪,氟奋乃静、利血平等,现已很少使用。

长效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不仅有利于拒药患者的治疗,而且方便了解缓期患者的维持治疗,从而降低了复发率。

口服长效制剂主要有五氟利多,口服量30-60mg的治疗作用可持续一周。

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注射长效制剂有氟奋乃静癸酸酯和安度利可(氟哌啶醇癸酯酯),一次注射的持续作用时间各为3周和4周。

二、精神治疗是指广义的精神治疗,那种纯精神分析治疗不适用于本症。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该法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疗效,适用于妄想型和精神因素明显的恢复期患者,行为治疗有利于慢性期患者的管理与康复。

三、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对紧张性兴奋和木僵、兴奋躁动、伤人、自伤和消极情绪严重者的疗效显着。

症状控制后应配合精神药物治疗。

四、胰岛素昏迷治疗对妄想型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

由于治疗方法复杂,需要专门设施和受过为训练的人员监护。

由于疗期长等因素的限制,该治疗法现在几乎已被方便、更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取代。

五、精神外科治疗是一种破坏性治疗措施,适应症应从严掌握,仅作为应用其它方法久治无效,危及社会和周围人安全的慢性维治患者的最后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