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百变团花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团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团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团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怎么制作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团花是一种富有民间特色的剪纸艺术,它是通过对折、剪刻等方法制作而成的。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对称形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示范如何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团花,并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2)学生根据主题,发挥想象,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团花。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团花作品。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完成的团花作品贴在展示区,进行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称形的特点和团花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并发挥了学生的创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创作一幅团花作品,要求运用对称的方法,富有创意。
六、板书设计课题:《7百变团花》1. 对称形的特点2. 团花的制作方法3. 发挥创意,创作团花作品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二年级美术《百变团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百变团花》是二年级美术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团花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团花的文化内涵,提高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
他们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愿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但同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
在《百变团花》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易于操作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团花的起源、发展,认识团花的文化内涵。
2.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美术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团花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花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团花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团花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欣赏评价法: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团花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团花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团花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团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团花的美丽,引导学生认识团花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团花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开始制作团花。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团花制作后,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制作经验和技巧。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制作具有个性化的团花。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百变团花▏人美版

教案设计:教案名称:《百变团花》年级:二年级教材版本: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学习团花的制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2. 创作自己的团花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难点:如何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团花模板、剪刀、胶水、彩纸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样式的团花,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团花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Step 2:教学演示(10分钟)教师演示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Step 3: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制作自己的团花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4: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创新。
板书设计: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1. 选择团花模板2. 剪下团花图案3. 将团花图案粘贴在彩纸上4. 装饰团花作品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团花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制作团花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学生对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设计和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一、导入环节(5分钟)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样式的团花,让学生对团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七课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七课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团花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定义:团花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通常用于喜庆节日、寿辰、婚礼等场合,寓意吉祥、幸福。
2. 团花的制作方法:讲解并示范团花的制作步骤,包括折叠、剪切、展开等。
3. 团花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传统团花进行创新,融入自己的设计元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团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团花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彩纸、胶水、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团花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团花的定义、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团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传统团花进行创新,融入自己的设计元素。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百变团花2. 板书内容:团花的定义与寓意团花的制作方法团花的创新设计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团花作品,要求融入自己的设计元素。
2. 写一篇关于团花的调查报告,了解团花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寓意。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不足:在创新设计环节,部分学生仍较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7百变团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7百变团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团花的定义、特点、历史背景,掌握团花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 团花的历史背景3. 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4. 团花的创新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 教学难点:团花的创新设计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实物投影仪、团花作品展示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团花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团花的定义、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新课:讲解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示范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团花的定义和特点2. 团花的历史背景3. 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4. 团花的创新设计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团花作品2. 尝试进行团花的创新设计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4. 学生参与度如何5. 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一、团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1. 材料准备:在制作团花之前,需要准备好彩纸、剪刀、胶水、铅笔和橡皮等基本材料。
彩纸可以选择各种颜色,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视觉效果。
2. 设计图案:在制作团花之前,需要设计好团花的图案。
可以根据团花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图案。
设计图案时,需要注意图案的对称性和美观性。
3. 制作花瓣:团花的花瓣是团花的核心部分,也是制作过程中最需要技巧的部分。
制作花瓣时,需要将彩纸剪成花瓣的形状,然后通过折叠、卷曲等方式,使花瓣呈现出立体感和层次感。
4. 组装团花:在制作好花瓣之后,需要将花瓣组装成团花的形状。
组装时,需要注意花瓣的排列和组合,使团花呈现出和谐美观的效果。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

7百变团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引导学生运用剪纸的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团花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团花的历史与文化2. 团花的结构与特点3. 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4. 团花的创新与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团花的创新与设计。
2. 教学难点:团花的设计与剪裁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团花的历史与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团花的结构与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团花的组成部分,了解团花的寓意。
3. 示范:教师示范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讲解剪纸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团花的制作要领。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团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团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与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团花的制作技巧与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团花,发挥创意,设计出独一无二的团花作品。
2. 家长参与孩子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团花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
3.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学生安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团花的历史与文化,掌握了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团花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以及“团花的创新与设计”。
2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百变团花

忽略了中心点。
(4)再次尝试剪出完整的团花的大框外形。
欣赏最早的团花剪纸:南北朝时期的《对马团花》、《菊花团花》
(1)对比分析:我们剪的团花和南北朝时期的团花比有什么缺点?该怎么改进?
增加图案纹样
(2)哪些图形适合做团花纹样。
归纳总结:基本图形、传统纹样、动植物、水果
课 时 教 学 笔 记
课题
百变团花
内容
剪出大小、花纹、外形有变化的团花
课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的结构特点,能折、画、剪出完整的团花图案,会用不同图形设计组合成团花纹样。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体验,观察分析中学会团花的折剪方法。通过尝试设计,对比分析,欣赏评述等方法学会团花图案丰富的纹样组合设计。
1、分析
2、欣赏
3、探究
4、示范
艺术实践
小结
尝试体验,识图剪纸:
仔细看图,用你最快的速度剪下,看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案。
引出课题:团花
(1)认真观察,团花图案有什么特点?
外形:圆形
图案:重复,对称。
(2)为什么团花会有这样的特点?
方法:折、画、剪
对边折两次得到四个重复对称的图形,对角折一次决定了每个花瓣都是对称形,而团花的外形取决于边缘线。
(3)选择花朵图形,你能把它设计到我们的团花折纸中吗?
(4)对比找问题,找出正确设计团花纹样的方法:
定点沿边,点边二选一
(5)对比找问题,找出美观的团花的设计方法:
纹样丰富。
(1)跨组别团花纹样组合示范
(2)用团花装点我们周边的生活,出示教师作品花瓶。
学生观看教师制作过程。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

百变团花(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一、设计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人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主要围绕“团花”主题展开。
本设计旨在通过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团花的特点和意义,并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团花的由来和意义;2.掌握团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3.绘制团花,并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1.团花的由来和意义;2.团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3.绘制团花,并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重点1.掌握团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2.绘制团花,并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方法1.听课模式:通过讲解的形式介绍团花的由来和意义,讲解团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示范演示:教师演示绘制团花的过程,并让学生观摩;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属于自己的团花,并通过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内容详细说明1. 团花的由来和意义团花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象征,象征着青年团员的紧密团结和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
团花是中国共产党为团员设计制定的一个标志,代表青年团员与共产主义的亲密联系;同时,团花还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花鸟、草虫经典题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2. 团花的形状和颜色特点团花的形状主要是八瓣、五瓣、四瓣和三瓣的,颜色以红色为主色调,还有其他的明亮鲜艳的颜色。
3. 绘制团花,并表现出自己对团花的理解和感悟绘制团花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铅笔绘制轮廓用铅笔绘制团花的轮廓,轮廓一定要清晰,划线要有起伏和落差,以突出花瓣的形态和层次感。
步骤二:勾勒花瓣纹理画好轮廓后,用铅笔勾勒出花瓣的纹理,装饰花瓣的新生色素,并用折线将各个花瓣连起来。
步骤三:涂色涂色是绘画中最关键的一步,这里应注意色彩搭配、色彩协调,以及色彩的明暗度,使画面颜色丰富而不重。
步骤四:加强勾线在涂完色之后,应该用细笔将轮廓线条、花瓣纹理和折线加强,让画面更加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百变团花
百变团花
执教者: 后乐园街小学林青
一.教材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
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
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同学感知,考虑,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和提高同学动手
能力
2.隐性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五.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2.通过师生一起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六.教学战略:本课以同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
把同学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
鼓励同学经过探究,自身发现知识,同学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七.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
课件,展示安排
八.教学过程:
1.欣赏:a.导入—大家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b.出示课件,问:上面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寓意呢?
2.探究:你也想来做一个团花吗?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a. 剪外形:请同学出来剪各种外形
b. 剪花纹:请同学出来师生一起演示(提示还可以剪什么花纹)
3.练习:同学对不同形状的团花进行设计和制作.
4.展示作品(展示各种不同的物品,同学用团花装饰)
5.延伸:你还可以用团花来装饰什么呢?
6.评比,小结
百变团花
执教者: 后乐园街小学林青
一.教材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
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
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同学感知,考虑,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和提高同学动手
能力
2.隐性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五.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2.通过师生一起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六.教学战略:本课以同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
把同学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
鼓励同学经过探究,自身发现知识,同学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七.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
课件,展示安排
八.教学过程:
1.欣赏:a.导入—大家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b.出示课件,问:上面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
什么寓意呢?
2.探究:你也想来做一个团花吗?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a. 剪外形:请同学出来剪各种外形
b. 剪花纹:请同学出来师生一起演示(提示还可以剪什么花纹)
3.练习:同学对不同形状的团花进行设计和制作.
4.展示作品(展示各种不同的物品,同学用团花装饰)
5.延伸:你还可以用团花来装饰什么呢?
6.评比,小结
百变团花
执教者: 后乐园街小学林青
一.教材分析: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
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
取一张纸,用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只需一会儿功夫,便可剪出令
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有意识地培养同学感知,考虑,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和提高同学动手
能力
2.隐性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五.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2.通过师生一起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六.教学战略:本课以同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
把同学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
鼓励同学经过探究,自身发现知识,同学的实践活动贯穿
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七.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
课件,展示安排
八.教学过程:
1.欣赏:a.导入—大家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b.出示课件,问:上面有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寓意呢?
2.探究:你也想来做一个团花吗?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同学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a. 剪外形:请同学出来剪各种外形
b. 剪花纹:请同学出来师生一起演示(提示还可以剪什么花纹)
3.练习:同学对不同形状的团花进行设计和制作.
4.展示作品(展示各种不同的物品,同学用团花装饰)
5.延伸:你还可以用团花来装饰什么呢?
6.评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