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9课时 连加 连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第【1】篇〗二年级《连加》教学设计二年级《连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师:小朋友们,今天谭老师去数学王国游玩,你们谁想去呀?(生:想。

)我们就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准备出发吧!1、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小朋友们,我们认真算对每一道题才可以上车哟!你们能行吗?)太棒了!你们个个都是口算小高手!2、动画演示,欢迎进入数学王国。

(看!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欢迎小朋友们走进数学王国。

)(过渡:首先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农场,爱劳动的小明连忙跑过去帮叔叔喂鸡呢!)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1、课件演示,说图意。

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

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 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鸡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2)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2、看图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板书:5+2+1)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3、揭示课题师:看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二单元第9课时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9课时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第9课时连加、连减(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 连加、连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 出示例题:3 4 5,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是一个连加算式。

b. 引导学生总结连加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

c. 讲解连加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相加。

(2)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a. 出示例题:9-2-3,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是一个连减算式。

b. 引导学生总结连减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减,叫连减。

c. 讲解连减的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相减。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略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合作学习效果良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连加、连减。

(教材第2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竖式的写法。

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1.连加。

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

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

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

由于数据的特点,第(2)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生1:喜欢第(2)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

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连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本内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汇总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23+41+9= 27+36+3=25+29+17= 30+23+31=55+6+10= 49+23+11=2+56+8= 2+22+16=35+41+1= 52+7+1=13+6+10= 12+13+31=66+7+15= 3+59+16=5+9+36= 14+37+3=11+6+16= 7+52+7=57+5+11= 80+4+1=6+2+54= 50+46+2=7+56+20= 13+15+4=11+56+10= 6+42+29= 43+43+5= 36+16+22=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2+27+41= 3+43+29= 19+64+6= 54+26+12= 36+5+25= 4+20+48= 47+31+10= 6+41+51=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1=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 81-16-3= 95-6-62= 92-17-7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75-16-46= 42-8-13= 10+68-39= 59+31-51= 82-69+77= 46-26+14= 81+13-44= 62-57+94= 64-39+3= 99-34+18= 1+99-68= 80+12-9= 97-36+32= 77+17-20= 77+15-54= 7+26-8= 77-64+67= 13-7+6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98-35+27= 5+88-8= 38+34-59= 51+29-67= 74-59+20= 20-16+33= 48+28-15= 4+80-15=6+86-69= 67+2-52= 88-83+48= 35-21+11= 70-36+24= 59-16+19= 10+75-29= 44-12+11=。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九课-连加连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九课-连加连减-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二单元第九课-连加连减-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中的第二单元第九课,主题为“连加连减”。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特别是连续加或减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连续加或减的计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进行连续加或减的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连续加减的运算逻辑,特别是在面对连续多个数字进行加减时,如何保持计算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连续加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实际问题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连续加减运算的特点。

2. 新授:详细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规则,通过例题示范如何进行连续加减运算。

3.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连续加减的计算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连续加减运算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例题,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通过图表和颜色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连加连减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连加连减题目,鼓励学生独立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等。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地方,通常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背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x《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汇总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23+41+9= 27+36+3=25+29+17= 30+23+31=55+6+10= 49+23+11=2+56+8= 2+22+16=35+41+1= 52+7+1=13+6+10= 12+13+31=66+7+15= 3+59+16=5+9+36= 14+37+3=11+6+16= 7+52+7=57+5+11= 80+4+1=6+2+54= 50+46+2=7+56+20= 13+15+4=11+56+10= 6+42+29= 43+43+5= 36+16+22=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2+27+41= 3+43+29= 19+64+6= 54+26+12= 36+5+25= 4+20+48= 47+31+10= 6+41+51=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1=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 81-16-3= 95-6-62= 92-17-7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75-16-46= 42-8-13= 10+68-39= 59+31-51= 82-69+77= 46-26+14= 81+13-44= 62-57+94= 64-39+3= 99-34+18= 1+99-68= 80+12-9= 97-36+32= 77+17-20= 77+15-54= 7+26-8= 77-64+67= 13-7+6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98-35+27= 5+88-8= 38+34-59= 51+29-67= 74-59+20= 20-16+33= 48+28-15= 4+80-15=6+86-69= 67+2-52= 88-83+48= 35-21+11= 70-36+24= 59-16+19= 10+75-29= 44-12+1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9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9课时  连加、连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9课时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练习题。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计算器,出示一些连加、连减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

-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点评并总结。

- 引导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如: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或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 学生尝试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巩固练习- 出示一些连加、连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连加、连减的计算法则。

2. 简便方法的运用。

3. 注意运算顺序。

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连加、连减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调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说课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说课课件)

2.写上正确的数。 27+( )+33=74 64-38+( )=36 50-( )-15=10 3.选一选。 (1)47加上15,再减去25,结果是多少?列式是( )。 A.47+15+25 B.47+15-25 C.47-15-25
4.植树。
(1)班 (2)班 (3)班 总数
四年级 26 29 35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 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连减》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单元的课时内容《连加、连减》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 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 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温故而知新
1. 口算:
30+10+20= 60-20-10=
30+7+3=
15-7-8=
7+8+30=
17-10-2=
提问其中两道题“你是按什么顺序算的?”
师:也就是这些题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算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题。(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说教材
《连加、连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与 减法(二)》单元的第三部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的连加、 连减。连加、连减这部分内容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 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 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 两位数的后面,一方面是对两位数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 也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