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3、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自行搜索整理、自行组织设计、自行分析探究,老师只作引导和点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4、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小组之间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健康人格。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能用文字、图片、图画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互助合作搜集资料,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陶冶学生情操。
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为理解莲花形象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四、品莲
1、《品味莲的象征意义》
——莲花意义品味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板书内容待定)
七人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陶冶情操。
五、延伸拓展
教师补充图片及材料
学做一道用莲子做材质的粥。
1、学生展示各组同学收集的莲花图案。
2、由两位学生主持竞赛。每组派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从这里起程与莲相识、相知、相爱。让学生不仅收获莲的知识,而且得到美的享受。
三、赏莲
1、《咏莲诗文欣赏》——莲花诗文会
教师评价
展示教师收集的诗文。
1、展示学生收集的诗文。
2、接力式背诵,其他同学补充。
课题名称
莲文化的魅力
科目
研究型学习

《莲文化的的魅力》教学设计

《莲文化的的魅力》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分别查找关于莲花的知识、诗词等知识,并摘抄下来。

[活动过程]一、欣赏莲花展示一组莲花图片,让学生欣赏莲花高洁、脱俗的风姿。

二、解读荷花莲花是如此的美丽,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以提问形式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1 莲的历史:据考证,荷花的老家在印度等热带地区,印度人还将它作为自己的国花。

2 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

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莲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它以其独特的习性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了。

荷花属睡莲科,莲属。

3 莲的名称:荷花、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华、玉环①以其外形特征命名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

”芙蓉:亦称“夫蓉”。

《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

”《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②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以“水”字起头。

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③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

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

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 对莲的科学探究之“藕断丝连”之谜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

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2021年八年级语文教案《莲文化魅力》

2021年八年级语文教案《莲文化魅力》

八年级语文教案《莲文化魅力》八年级语文教案《莲文化魅力》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收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莲文化魅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莲文化的魅力》是本单元的综合综合性学习。

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通过对文章的诵读来体会 ___所表达的主题。

2、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定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有所借鉴,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境界。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为:(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莲文化的知识,理解并背诵相关的诗文。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实践学习的目的性为出发点的。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含义来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我认为新一轮课程 ___的实效性与时代性,应该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教师共同追求的东西,为此本课的.情感目标也是我最终的理想教学目标。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经的实践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

难点: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多数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且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任意一篇课文时都能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莲文化的魅力) 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莲文化的魅力) 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教学设计【目标定位】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以八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科学知识、莲与现实生活、莲与文学艺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

提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搜集、整理材料:(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美食和药用(4)莲的名胜古迹(5)莲的诗文、故事、传说(6)莲与佛教的关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7)结合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及积累的材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出手抄报,或制作幻灯片,或制作网页,来展示集体的成果。

【课堂展示】指导学生成果汇报,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莲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导入:(3分钟)穿越时空,她撷着淡淡的清香,娉娉婷婷地向我们走来,和着清风流水,袅娜地绽放在碧波之上。

她以美丽的舞姿翩跹于诗文篇章之中,为文人墨客所钟情,又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花,走进莲文化,去感受荷风莲韵的魅力!(幻灯片循环播放莲花的图片,背景音乐为《江南采莲曲》)二、展示交流:(40分钟)(一)环节一:荷香初嗅――访莲(5分钟)同学们都利用书籍或网络对于莲的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请第一个小组来展示他们设计的“走进莲的世界”谈话节目。

一名同学作为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名同学作为研究莲的专家,通过对话的方式介绍莲的科学知识(比如莲的名称与历史,莲与佛教的关系,莲的品种,有关莲的美食和药用价值,赏莲的名胜古迹等)第一组同学的精彩表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的莲的科学知识与历史渊源,而我们每一个组的同学都做了精心地准备,有的以手抄报的形式,有的制作了网页,有的制作了赏心悦目的幻灯片,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示探究的成果。

八年级上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的】1、对中国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体验、感悟。

2、学会分工与合作,掌握一点研究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积淀文化素养。

【活动准备】1、亲密接触:请生物、美术、音乐老师配合,先分科进行准备。

⑴观荷,了解荷的栽培历史、生物特性及用途。

⑵画荷,自己亲手画荷花,传递自己眼中荷的神韵。

⑶咏荷,歌唱关于荷的歌曲,试着为咏荷的诗文谱曲。

2、踏破铁鞋:各尽所能,收集关于莲的诗、文、图等资料。

3、各领风骚: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探究小组,自定研究课题。

课题研究角度(教师提供以下范例,学生可选用可自定):莲与科学:莲的历史/莲的品种/莲的栽培/莲的`用途/莲的分布/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千年古莲发芽之谜/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莲为何“香远益清”?/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科学道理/莲蓬为何长成平台状/莲是最早出现在世界上的开花植物之一吗?/莲花茎上为何长满小刺?/为莲产品撰写产品说明书/为莲产品的深加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莲与佛教:⑴为什么莲花会成为佛国的象征与圣花?⑵与佛教有关的含“莲”的典故:“步步生莲花”“拈花一笑”“拈花示众”⑶在密宗佛修道场,莲花为何成为观想的对象?⑷在佛教经典中,为何说“莲花已经自成一个庄严世界”?⑸请你解释《哪吒传奇》中“哪吒再生”现象(哪吒剔除肉身还父母之恩,其师用莲组成他的身子,让他复活)。

莲与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象征着怎样的品格?寄托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文说明。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活动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活动课的过程:(一)导入: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默默地感动,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格外的引人注目,那就是莲。

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莲花自况,借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

看来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踏上莲之旅列车,去感受莲文化的魅力!本次活动分四个部分:图片欣赏、莲文化举例、诗词欣赏、知识竞答。

(二)图片欣赏:亭亭玉立的荷花,飘飘荡荡的荷叶,丝丝缕缕的清香,组成了一支清新的夏日乐章。

身置其境,看薰风翻背,赏黛玉交映,我们无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陶醉于眼前的清凉世界。

莲让我们见识了它形象的魅力,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莲的文化。

(三)莲文化举例:莲又叫荷,莲的名称有好多种,如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这些富有诗意的名字是根据莲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的。

有关莲,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通过这些美丽的传说我们可以想象莲这种植物的存活至今应有着悠久的历史。

的确,莲早在恐龙之前就出现了,它是一种距今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古老植物,原产于中国。

莲属睡莲科莲属。

其中最大的莲叫王莲,它的叶子载重能力十分惊人,七岁的小孩都可以坐在叶子上面。

莲的用途极广,自叶至茎、自花至实,都有用。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莲花的生长、繁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中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了解莲花的基本知识1.观看莲花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莲花的生长习性、分类和分布规律等知识。

2.利用关键词检索莲花相关的资料,形成学习笔记。

第二步:观察莲花的生长过程1.制作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莲花的花朵、叶子、茎和根等部位。

2.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桌分享观察体验。

第三步:模拟莲花的繁殖过程1.分组进行莲花的繁殖模拟实验,包括种子发芽、插枝播种等。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步:欣赏莲花的文化意义1.分享莲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画、诗词、故事等。

2.制作与莲花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表达对莲花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集体展示各小组的观察笔记、实验结果和手工艺品。

2.在班级、学校展览或校内外比赛中展示成果。

活动评价本次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既能让学生了解莲花这一自然珍品的生长过程和品种分类,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莲花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从观察莲花的生长到模拟莲花的繁殖,再到制作手工艺品和分享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同时,活动设计注重多元发展,涉及学科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是一次值得推广的教育活动。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莲文化的魅力》教案篇1一、教育目标:1.通过品莲、议莲等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理论依据:由课文《爱莲说》引发的探索“莲文化的魅力”,学习莲的高洁品质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前期准备: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指导探索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以五到七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和探究。

(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图片。

(4)莲的美食和药用(5)莲的名胜古迹(6)莲的诗文、故事、传说(7)莲与佛教的关系(8)通过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__;或画一幅画;(9)以手抄报或制作幻灯形式介绍具有莲品质中华名人小故事。

(10)用三两句话来谈谈我该如何继承并发扬的莲文化。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四、教育过程:(一)导入:(二)板块一:《我心目中的莲花》——学生作品展学生美术作品展:书法、图画等(三)板块二:《莲花知识知多少》——莲花知识赛(四)板块三:《“莲花”诗画会》——品莲之脱俗(五)板块四:《莲与生活》——议莲之高洁五、活动后续:以《我心目中的莲花》为题,写一随笔。

《莲文化的魅力》教案篇2目标分析1.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探讨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用文字、图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情景创设对于居住在南粤的学生而言,莲花属不常见植物,因此举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参观公园里的莲花,为学生提供一次身临其境观察莲花、欣赏莲花的机会。

活动课程设计一、准备阶段请全班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莲花的资料,注重搜集“莲文化的历史”“咏莲诗文”“莲花的别名”“莲花植物特性”“莲花名胜”“莲花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以语文活动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形式展示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苏教版【活动设计理念】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莲文化则是这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

听说读写融于一体,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预期达成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

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和诵读能力;培养语文
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预期活动重难点】
1.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初步了解莲与中华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宗教的关系以及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诵读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配乐朗诵有关莲的诗文,提高朗读鉴赏能力。

4.学生放飞思绪,我手写我心,由对“我心中的莲花”的真情告白,培养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观莲
(导语):不经意间,落叶已经将秋天的门推开了,但夏日荷塘里那亭亭玉立的莲花和丝丝缕缕的莲香,依旧在每个人的心间流连,令人神往。

今天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莲,去感受莲文化的魅力!(板书课题)
接下来,由对夏日荷塘的美好追忆导入课题,通过赏析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歌,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心中莲进行描述,从而引发学生对夏日荷塘美
景的憧憬,在此创设的情境中欣赏视频作品《荷花颂》,在一片悠扬的旋律中师生共同掀启莲文化那神秘的面纱。

二、追根溯源:解莲
一池清莲,一池美丽。

让我们进一步走近莲、了解莲,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都了解哪些有关于莲的知识呢?并通过屏幕展示莲的历史、用途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们多方面了解莲,积累丰富与莲相关的知识。

(屏幕展示)莲花,又名荷花、水芙蓉、玉环,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记载。

民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的生日古人定为“观莲节”。

莲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莲叶都可入药,称得上雅俗共赏。

莲与佛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花文化中又被誉花中的君子、花中的仙子!
二、品读诗赋:品莲
(过渡):有了对莲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美的语言,美的思维去品味莲,去品味莲花那丰富的精神内涵。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画中莲”的美!(屏幕:展示“品莲”环节)同时屏幕上的展示莲的四幅图片。

(屏幕:展示“画中莲”链接的四幅精美的图画)。

让同学们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能选出最喜欢的一幅给它拟一个别致的名字吗?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

(分组活动,老师也参与
其中)
随着学生们对莲探究的深入,目光渐渐由莲本身转移到莲的人文价值,通过“画中莲”这一环节设计“自主命名”的活动,大家有了对莲的初步了解,接下来就用美的语言,美的思维去品味莲,去品味莲花那丰富的精神内涵,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为莲花图片起名,并由此过渡到古往今来咏荷的诗句,在学生们踊跃回答后,(总结):在众多咏荷的名句中,将莲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的,恐怕还要属周敦颐的《爱莲说》了,难怪后人这样评价他“怜君独自高格,爱莲谁若敦颐”,就让我们齐声背诵其中的经典名句,再次品味莲高尚的人格魅力!(让生齐诵)
至此在“诗中莲”环节中展示了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表现、歌诵“莲”的诗句,来感受穿越诗经楚辞唐风宋雨而来的诗歌氛围:(屏幕展示)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诗经.郑风》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古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鲁迅《莲蓬人》
然后让学生诵读诗词歌赋经典,来感悟莲花那深植于文人们的血脉中的正直质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最后推荐给学生与莲相关的中外美文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美文欣赏中进一步感受莲的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四、感悟升华:颂莲
(过渡):通过品味“诗中莲”不仅让我们领略了莲的清纯脱俗,也领略到了莲的圣洁高雅,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

正因为莲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魅力,世人争相歌颂她,赞颂她,脚步从来没有没有停歇过,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只要我们留心到处都可以觅到莲的踪迹,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美的声音,美的感情去解读莲的精神家园,歌颂我们心中最美的莲花。

(屏幕展示:诵莲)
在浩如烟海的现代荷诗莲文中精选了四篇抒情散文:《荷塘月色》、《雨荷》、《清荷莲韵》、《清净之莲》,向大家展示的四篇短文,并请各小组分别选出最喜欢的文章,充满感情的读一读,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屏幕:展示散文《荷塘月色》、《雨荷》、《清塘荷韵》、《清净之莲》以及相应的链接)
让学生小组间展开美文朗读竞赛,让学生感受到了合作竞争的喜悦,并且展示了台湾作家席慕容的佳作《我愿为莲》,通过师生配乐朗读,师生品评,生生品评等多种形式,用声音用心灵去解读莲的精神家园,静静到倾听彼此心田上花开的声音。

五、放飞思绪:绘莲
“我愿为莲,因为我对这莲爱的深沉!”让学生们放飞思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尽情地歌颂和描绘心中这朵圣洁的莲花,请同学们以“心中的莲”为题用一段文字来尽情地歌颂和描绘这朵心中的莲花,我感觉到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莲的精神所深深地打动了,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我感觉到这朵美丽的莲花正在你我的心田上悄悄地绽放!(背景音乐缓缓响起)
让同学们以“心中的莲”为题用一段文字来尽情地歌颂和描绘这朵心中的莲花吧!在这悠扬的旋律中,老师静静地等待大家心田上花开的声音!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心中的那朵莲花?并鼓励他们课下可以将它续写成一首“爱莲诗”,课后把你们手中还没有完成的“心灵独白”完成,让它时时激励大家在攀登的路上前行!
最后,由教师进行知识链接,概括梳理这节课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首先,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去欣赏了一池清莲,收获了一池的美丽;接着我们用美的语言,美的思维去品味出了莲文化的精神内涵;又用美的声音,美的感情诵读出了莲的心声,去解读了莲的精神家园;最后又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对莲的挚爱之情,而此时的这朵莲花应是大家心中的最美!
(结束语):衷心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成为一名象莲花一样正直高洁的君子!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聆听一曲《采莲曲》,在这优美的旋律
中再次感受莲文化那无穷的魅力!
(屏幕:播放莲花的风姿,并在一曲优美的《采莲曲》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师生共同倾听彼此的心灵之声,升华莲的人文魅力,感受莲文化那无穷的魅力!27212 6A4C 橌25703 6467 摧j34995 88B3 袳J}20430 4FCE 俎222578 5832 堲u25788 64BC 撼32485 7EE5 绥35611 8B1B 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