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研究
简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

简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
广播电视媒介是媒介学中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媒介,它指令视听传播媒体,它指发射电视、广播信号,使该信号形式传输到社会各个角落,使大众接收到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视频、新闻、政府宣传等。
首先,广播电视媒介拥有传遍大众的能力,因为它可以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向全国
的收听者传送消息,例如向百姓及时报道自然灾害、政治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
其次,广播电视媒介具有令人信服的功能,它可以传递明确的内容,使大众受到文化
熏陶,对社会负责任,增强公民意识。
继而,广播电视媒介具备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可以使消息得到更迅速的传播,传播范
围更广,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因观看电视节目而得到知识,增长智力。
ntly,广播电视媒介还具有宣传的重要性,比如政府宣传一些政策和法规,向大众宣
传社会福利,向人们介绍现代家庭生活和文化信仰,有力地唤起人们的公民意识。
最后,广播电视媒体能够提供一种直接的交流方式,可以有效地传播信息,有效地引
导观众,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总而言之,广播电视媒介作为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承担着社会的重要职责,可以说,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是丰富的和多样的,为社会的发展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电视媒介

电视媒介电视技术和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纵观电视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机械黑白电视,电子黑白电视,电子彩色电视及数字电视四个阶段。
现如今电视给我们带来众多的信息,已成为我们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中国电视已经形成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覆盖网络。
电视媒介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发展自有其必可比拟的优点。
电视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最重要的一点是电视跟报纸广播一样都是由不同栏目和节目滚动相间构成的一个板块,但它集报纸和广播的优势于一身,并且改善了报纸的那种静止画面,而成为象现实生活一样逼真的连续运动。
电视把伴随着声音的形象直接呈现在了观众面前:风景有声有色,人物栩栩如生。
所以,电视虽然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但是其主体其实是视觉,而听觉往往处于附属地位。
事实证明,媒体对人的听觉注射所造成的影响远远小于视觉注射所产生的影响。
而电视所带来的视觉传播可以使活灵活现的形象直接跃入接受者的眼帘,使观众在受到震撼的同时念念不忘,也就是说视觉传播能产生一种更加直接而且富于力度的接受效果。
淡然任何事物都是两方面的,电视传播也有其缺点:首先监管不力会导致信息泛滥误导观众,就如前不久湖南卫视停播的《百科劝说》中的张悟本事件对电视观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再者,制作复杂,费用较高;现在有许多的父母限制孩子过多的看电视究其原因是电视节目不变的重复,影响逻辑思维,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创造性思维;传统的模拟电视现在正受到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网络的不断且快速发展,电视因播放广告和节目较多,容易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现如今不少的电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已将目光转向电脑,分流的电视媒介的传播影响力,所以传统电视正向数字化时代发展。
电视传播有区别于报纸、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特色:即电视是即时性现场传播、双重信息传播、媒介兼容传播、线性连续传播四个方面。
即时,是从传播的时效上来看特性。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一、本文概述1、全球化的背景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艺术形式以及传播媒介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交融与碰撞。
全球化不仅加速了经济的流通,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使得各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跨越国界,进入其他文化语境。
这一变革对于文化传播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化语境下,其跨文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使得中国电视剧有机会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适应不同文化语境、如何进行有效传播的问题。
全球化的背景为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传播渠道的拓宽上,更体现在文化认知和价值观念的交流上。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观众对于电视剧的需求和审美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希望看到更多元化、更具深度的文化内容,这也促使中国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要考虑如何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
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不仅能够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及国际传播现状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剧诞生之初,便以短小精悍的剧集形式和贴近生活的题材,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电视剧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飞跃,更在题材、制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电视剧的制作逐渐走向专业化、产业化,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作品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简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

简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广播电视媒介是指使用广播、卫星和有线电视等电波,把新闻、节目、宣传等信息传播至全球各地的一种媒介手段。
它是当今世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它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
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媒介来更好地理解世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一、广播电视媒介的优势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由于广播电视媒介使用的是电波的传播技术,结合现代高科技发展,传播速度极快,范围也极其广泛,可以把信息传播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2、影响力大,影响人数多。
广播电视媒介采取多种形式、以各种方式把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给大众,影响程度极大,影响人数也极多,能有效地影响公众对政府政策、社会问题、文化活动等的认知。
3、有效地传播新闻和公共政策。
广播电视媒介可以把有价值的新闻和公共政策及时地传播给全体民众,从而及时地掌握信息,更好地了解政府政策。
4、能拓展新的商业机会。
广播电视媒介可以为商家和企业提供有利的宣传和推广机会,以有效地拓展新的商业机会,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广播电视媒介的功能1、推动文化及艺术交流。
广播电视媒介通过播放文学、音乐、戏剧、电影、舞蹈、体育等节目,让观众可以更多元化地了解世界的艺术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也推动着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2、表达新观念、新思想。
广播电视媒介能够表达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开拓社会发展,也是教育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
3、拓展社会参与度。
广播电视媒介对个体的思维影响大,可以拓展社会的参与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共同的决策中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4、教育推广。
广播电视媒介还可以把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传播给普罗大众,给人们以启迪,提高社会文化水平,促进社会教育推广。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媒介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传播媒介,它不仅能够影响公众对政府政策、社会问题、文化活动等的认知,还能推动文化及艺术交流,表达新观念、新思想,拓展社会参与度,教育推广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也是当今世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手段。
电视文化的功能及影响分析

电视文化的功能及影响分析【摘要】电视文化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电视作为一种具有多元特征的文化,具有娱乐、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资讯服务、知识教化、艺术审美等功能。
【关键词】电视文化;功能;影响1、电视文化的概念关于电视文化,有着多种的定义。
传播学家施拉姆把电视文化视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传播方式。
“电子传播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潜在的信息渠道,这些渠道可以通向多的难以置信的受众,可以冲破国家图书馆的栅栏,向平民百姓传播信息,可以通过示范表演,来教授复杂的技巧。
可以在演讲时几乎得到面对面的传播效果。
”社会学家麦尔卡尔则将电视文化看成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现实。
霍文华认为是电视文化是全能语言的文化时代。
2、电视文化的功能电视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使电视节目有着无限兼容的多维视角。
从政治到艺术,从市井小事到国家大事。
电视可以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喉舌,也是各类艺术家驰骋的天地,艺术传播的中心,既可以作为商业化运作的文化产业,也可以作为具有文化使命感的传播媒介。
首先,电视文化具有娱乐游戏功能,能使受众在闲暇时间有更多的娱乐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电视娱乐节目进行观看。
说到电视文化,我首先能想到的是其娱乐的性质。
娱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类文化进程中,始终充溢着某种游戏娱乐因素。
自从电视出现以来,就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娱乐方式。
可以说,娱乐功能是电视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
尤其是青年人,他们更喜欢娱乐性节目。
最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之一是有着很高收视率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其受众多是面对年轻人。
节目以搞笑欢乐为主题。
给观众展现轻松快乐的氛围。
以此能在周末给观众们带来无限欢乐。
其次,电视文化的舆论导向功能,不仅在大量的信息中引导正确的舆论,还能起到监督作用,通过舆论影响实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对社会行为的监督,对企业工作的监督。
我们国家提倡电视“喉舌论”,主张的是电视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研究

第33卷第1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2 2012年12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201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研究田连友谢商精(怀化广播电视台,湖南 怀化 418000)摘 要: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促使媒介融合成为必然。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传播效力无疑受到了新的影响,迎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挑战,要增强电视新闻传播效力,必须对媒介融合带给媒介的形态变化有足够的认识,有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电视新闻科学评估体制。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效力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2-0212-03当今社会,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正悄然兴起,它不仅使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为传统媒体如何增强自身的传播效力带来了新的影响与挑战。
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力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媒介融合:改变媒介生态的“催化剂”“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
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 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径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所谓“媒介融合”,也叫“媒体融合”,是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传播平台融合和接收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演化过程。
媒介融合,加速改变了当代的媒体生态环境。
(一)新闻信源无限化媒介融合意味着传统媒体之间的媒介壁垒将被打破,一个包含所有媒体的一体化传媒市场正在形成。
在这种市场内,不仅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有门户网站、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也有私媒体、自媒体等草根媒体,还有不久即可能出现的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传输信息的全媒体等,使市场主体呈现出无限多样性的态势,这收稿日期:2012-10-05作者简介:田连友(1973-),男,苗族,湖南怀化人,怀化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记者,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电视的跨文化传播分析解析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书
年级学制
姓名学号
学院(部)传播学院
专业名称传播学
专业代码
指导教师林晓光
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
二○○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撰写要求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通过者,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一、开题报告内容
1. 选题的目的和来源,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和应用价值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2. 选题的基本内容、构思、创新点及初步见解;
3. 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4. 课题研究程序、实验方案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5. 论文写作进度安排及所需提供的条件、设备和经费来源。
二、开题报告会由导师指导小组(3-5人)进行集体评议,写出评语,评定考核成绩,并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三、开题报告后,研究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备案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四、开题报告后,如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的基本内容时,需重新进行开题报告并按程序重新审批。
五、《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一式两份,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字迹端正清楚,学院(部)、研究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附件: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2.《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可加附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报告
可加附页。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备注:预计答辩二个月前提交学位论文,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5月份进行。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

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是什么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既开创了当代文化研究的传统,也同时为媒介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比如雷蒙德·威廉斯,他对“文化”一词的重新定义对当代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威廉斯扩展文化的意义,将文化由原来人们认定的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的“整个生活方式”,把文化视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同义的”⑶(前言第7页),这就将大众的生活方式纳入到了“文化”的范畴之内。
而在事实上,媒介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威廉斯扩展文化的含义,也就为媒介文化研究确立了理论的合理性。
文化研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受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其另一重要成员斯图亚特·霍尔“特有的贡献,就是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式与受众的解码策略联系起来”⑷(第60页)。
霍尔着力探讨社会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如何借助传媒的力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意识形态,他充分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意识形态播散过程中的重要性,看到编码解码所呈现的复杂性:“这完全进入到争夺意义的斗争之中——语言中的阶级斗争”⑶(第352页)。
霍尔使意识形态成为文化研究包括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的概念之一。
2.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研究是当代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也理所当然是媒介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大众文化是依大众传媒相伴而生的。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将大众文化视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无论是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对“文化工业”的批判,还是马尔库赛“单面人”的隐忧,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倾向。
而被称为“庶民文化的乐观者”的约翰·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不是从文化生产而主要是从文本接受的层面解读大众文化,认为大众具有对抗宰制的能动性,他由“快感”的分析中对大众文化作了积极的理解。
法兰克福学派和费斯克等人分别为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企业文化·企业政工 2011年12月
167
关于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研究
于化鹏
(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长春,130000)
摘 要:电视媒介文化传播功能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形成社会属性,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电视媒介无疑是最好的媒介渠道。
关键词:电视媒介 文化传播 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167—01 一、何为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
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是指的是媒介传播文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电视节目在满足人们感官享受需要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能否通过娱乐给人以启示,能不能对社会生活或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传播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电视为文化提供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平台,文化也将带着电视的色彩传播出去。
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
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
”
二、当下我国电视媒介传播中发挥文化传播的现状 作为观众的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电视节目、电视频道越来越多,但是让人们喜欢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少,充斥电视屏幕的除了质量水准日益下滑的电视剧之外,更多的是那些档次较低、低级无趣、哗众取宠的电视文艺节目。
像有那些演艺明星们反串的搞笑节目,因缺乏精心策划和编导排练,常常被弄成恶搞或恶作剧之类的闹剧,看了令人哭笑不得;一些文艺节目临时临时拼凑,急于应付,急于赶场,内容缺乏编排,观众一看生厌;那些粗制滥造、毫无新意、相互重叠重复的电视剧,也常常因缺乏创意而遭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唾弃,电视文化的缺失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内电视业界的一大通病。
1.存在一些好的节目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很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
《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于2001年,该栏目秉承“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数以万计的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收视率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不只是影响力的扩大,它在文化传播、知识传播、媒介的社会效应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文化传播功能,成为近年来媒体和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第一次看《回家》这个栏目就很喜欢,看的是余光中的那期,喜欢节目中那种静谧的乡音乡情,喜欢亲人团聚时的浓浓的亲情,《回家》这个栏目是吉林省广电局和吉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播了出5年来,《回家》一直以其始终不变的文化精神和品质,坚守着高雅文化的阵地,紧扣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回家》利用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出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怀旧探亲、寻根祭祖以及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而是上升到一种文化的行为,那就是嘉宾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更新、更深意义上的解读与品味,透过这种解读,让人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是始终与民族的兴衰连在一起的,让人在更高的层面上去体味“国和家”二个字。
2.一部分的节目忽视文化传播
当下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的电视节目还是在不断追求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水准,而不仅仅是拿收视率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好的电视节目观众会喜欢,国家广电总局也会积极的支持,而不好的一味追求收视率的节目,开始是是会得到暂时的较高的收视,但是从长远来看,不惜任何代价而追求高收视的节目必将得到大众的唾弃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叫停,最近两年被叫停的电视节目屡有出现,出头鸟就是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国家广电总局以“内容格调低下”为由叫停了这一选秀节目。
而从当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除了那些不了解《第一次心动》节目内容和性质的人,96.4%的受访者给广电总局此举投了赞成票。
最关键的是这种情形在以往的广电总局的“叫停令”中并不多见。
与此相应,9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电视节目存在低俗化趋势。
《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
重庆电视台对现场转播极不负责,对现场混乱不堪局面未作任何有效处理,任其随意表现,放弃了播出机构的责任。
以上是广电总局的通告,这是广电总局对选秀节目的违规行为做出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处罚。
还有用一档节目就是深圳卫视的《情感对对碰》节目,是一档情感类大型综艺栏目,以青年男女交友为主题,栏目已多次蝉联深圳卫视娱乐节目的收视冠军。
节目板块包括心动六十秒、超级斗“秀”场、超级选择、超级解码及真情告白等,特邀名人嘉宾进行点评。
对此广电总局的通报说:该栏目部分节目选手、主持人言行不妥,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等。
以上两个节目无一例外是哗众取宠的感觉多过期自身所想追求的文化价值也好还是艺术价值也好,电视节目品味不高、内容低俗、太过庸俗、缺乏艺术性、可观赏性是这两档节目无一例外的问题之所在,广电总局的这一叫停大大的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泄愤心理,不具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电视节目终将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蒋心和.新媒体读者年均增幅达30%[N ].中华新闻报,2007-4-18(B03)
[2] 柴永强.专家: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宽带网络建设[EB/OL ].http :///news/tech/2011-04/29/content_22462725.htm , 2011-04-29/2011-04-29
[3] 刘军.试论影响媒体语言的流变[J ].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2.26
[4] 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CD/OL ].中央电视台.2003.6.18
[5] 刘俊.新新媒体之我见[J ].广告大观,2006.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