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练习题汇编

合集下载

专题02 物态变化(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2 物态变化(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2物态变化1.【物理观念·生活情境】(2024·湖南·中考真题)2024年初,几场寒流来袭,让湖南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见的冰挂(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挂熔化时,需要吸热B.冰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冰是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小2.【科技创新·古代科技】(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

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3.【新中考·生活实践】(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热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4.【新中考·科技创新】(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

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⑴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⑴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1)(3)C.(2)(4)D.(3)(4)4.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⑴;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⑴,现测得气温为17⑴,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A.18⑴B.20⑴C.17⑴D.25⑴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6.下列有关生活谚语解释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升华吸热形成的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小昌同学在26⑴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⑴B.先下降,后上升到26⑴C.低于26⑴D.等于26⑴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致敬抗疫英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用酒精擦拭消毒后皮肤发冷是因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所致C.喷酒消毒剂后,离得远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眼罩内的雾气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10.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11.夏天用同样多的0⑴的冰和0⑴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少.此过程中A处于(选填“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选填“增大”“减少”“不变”).1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物态变化易错真题汇编中考物理复习

物态变化易错真题汇编中考物理复习

物态变化(易错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3•北京)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

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A.10℃B.30℃C.50℃D.60℃2.(2023•泰安)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滴水成冰B.气凝结霜C.冰雪消融D.浓雾消散3.(2023•广州)小明将凝固点为47℃的某液态合金放在室温为25℃的实验室中,该合金从70℃降至47℃并保持一段时间再降至35℃,合金在此过程( )A.对外放热,内能一直减少B.存在液化现象,内能一直增加C.温度保持47℃时,不吸热也不放热D.存在凝固现象,内能先减少后不变再减少4.(2023•自贡)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流成溪B.盛夏,冰棒周围出现“白气”C.金秋,阳光照射迷雾散去D.寒冬,双溪水库水面结冰5.(2023•武汉)在清晨,人们经常看到湖面上大雾逐渐散去,这是( )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熔化现象6.(2023•德州)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7.(2023•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

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8.(2023•长沙)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是( )A.熔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汽化现象9.(2023•镇江)能用纸锅烧开水吗?小华带着疑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

她惊奇地发现:水真的能烧开!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水烧开时水中的气泡是液化形成的B.水面上方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C.水烧开时纸锅底部温度低于水的温度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纸没烧着10.(2023•南通)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11.(2023•沈阳)小组同学做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冰块。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试题汇编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

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汽化2.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3.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A.凝固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 (1)(3) D.(3)(4)5.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 0 -39 -117 -114沸点/℃ 100 357 78 35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华C .汽化D .升华7.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A.升华、熔化、液化B.凝固、汽化、凝华C.熔化、汽化、升华D.液化、凝固、凝华9.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A .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C .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 12min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0.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A. 蒸发B. 凝固C. 升华D. 液化2. 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会经历升华过程?A. 冰块在室温下融化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C.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D. 水沸腾后变成蒸汽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液化C. 凝华D. 蒸发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物态变化?A. 霜的形成B. 雾的形成C. 雪的融化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当水蒸气遇冷时,会_________成小水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6. 冰变成水的过程是_________,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给出每种过程的名称。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封闭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容器内的温度从20°C升高到100°C时,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百分比?(水的比热容为4.18J/g·°C,水的密度为1 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B. 凝固2. B.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气体3. C. 凝华4. D. 植物的生长二、填空题5. 凝结,液化6. 熔化,凝固三、简答题7.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包括:- 熔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 凝固:液态物质变为固态- 蒸发:液态物质变为气态- 冷凝:气态物质变为液态- 升华: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态- 凝华:气态物质直接变为固态四、计算题8. 首先计算水吸收的热量:Q = mcΔT,其中m是水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变化。

由于水的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成正比,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热量来估算体积变化。

假设水的质量为m,体积变化为ΔV,那么ΔV = (Q/m) / ρ,其中ρ是水的密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体积变化的百分比。

请注意,上述计算题的答案需要具体的数值来完成计算,这里仅提供了计算方法。

物态变化练习题

物态变化练习题

物态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凝华?A. 雪融化成水B. 露珠的形成C.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D. 水蒸气液化成水2.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气态?A. 氧气B. 水银C. 铁钉D. 食盐3. 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 液化B. 凝固C. 熔化D. 凝华二、填空题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_。

2.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______,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_。

3.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______,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_____。

三、判断题1. 水蒸气在遇冷时会直接凝华成冰晶。

()2. 液化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

()3. 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四、简答题1.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

2. 简述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液化现象。

五、综合题1. 小明在冬天发现,放在室外的水桶里的水结成了冰。

请分析水结冰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况。

2. 某地区夏季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大。

请解释为什么夏天会有“地上湿漉漉”的现象,并说明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3.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现象。

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观察现象要详细描述。

六、匹配题请将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热量变化和实例匹配:物态变化: A. 熔化 B. 凝固 C. 汽化 D. 液化 E. 升华 F. 凝华热量变化: 1. 吸热 2. 放热实例: 1. 冬天树枝上的雾凇2. 夏天冰块融化成水3. 水烧开时产生的水蒸气4. 雾天的湿气在窗户上形成水珠5.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6. 水在冰箱中结成冰七、计算题1. 如果将10克冰加热至完全熔化,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冰的熔化热为334 J/g。

2. 某物质在汽化过程中吸收了2000 J的热量,如果该物质的汽化热为450 J/g,求汽化的物质质量。

物态变化练习题

物态变化练习题

物态变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夏季,同学们打扫教室后,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所经过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消融B.白雾茫茫C.霜打枝头D.滴水成冰()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雾的形成B.河道结冰C.冰冻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4.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5.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33℃B.35℃C.37℃D.39℃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属于升华现象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属于凝固现象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汽化现象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B.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C.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8.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现象的是()A.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B.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出现水珠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二、填空题11.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_____现象,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_____现象。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物质的三种基本物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2. 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融化B. 凝固C. 升华D. 汽化3. 下列哪个不是物态变化的例子?A. 冰融化成水B. 沸水变成冰C. 铁生锈D. 香蕉变熟4. 借助加热,下列哪个物质能发生升华?A. 水B. 酒精C. 糖D. 干冰5.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升华B. 凝固C. 汽化D. 冷凝二、填空题1. 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2.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4.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5.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三、问题解答1. 请简要说明物态变化的原理。

2. 请举出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描述其原理。

四、综合题某实验室进行了一项物态变化的实验,过程如下:1. 取一固态物质X,加热使其转变为液态。

2. 将液态物质X放置在常温下,观察其逐渐变为固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实验中物质X的初始物态是什么?2. 实验中物质X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3. 描述物质X由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

4. 描述物质X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

5. 实验中物质X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4. D5. C二、填空题1. 融化2. 凝固3. 汽化4. 凝固5. 冷凝三、问题解答1. 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由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导致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

2. 实例一: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原理是水分子在受热后速度增加,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形成水蒸气。

实例二:冰融化成水,原理是冰晶格结构受热后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形成液态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辅导资料4:物态变化、知识结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做
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

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
95 °C。

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 °C。

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 °C时,实际温度是
()
A. 27 C
B. 30 C
C. 32 C
D. 37 C
3. 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B )
A.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A. 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
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5、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A、熔化、液化、汽化 B 、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 、凝固、液化、凝华
6、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7、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D )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 .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4、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区别
8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
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 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 丙图可能是明矶熔化图象
D. 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5、考点:晶体熔化实验
[■题—T舷f涓應
LLI二时间时间D
10、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 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 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 读取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2) 图16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 态,
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o°c 的房间内,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水全部结成冰 冰全部化为水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o c 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
能不能继续熔
13、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A.密度不同
B.体积不同
C.熔点不同
D.沸点不同
, . &考点:沸腾的条件
14、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试管装水后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水 的容
器内。

乙试管所置的容器有密圭寸的盖子。

若对容器加热使 容器内的
水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甲乙两试管的水都不
沸腾
C. 甲管内的水沸腾,乙管内的水不沸腾
D. 甲管内的水不沸腾,乙管内的水沸腾
9、 考点: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10、 考点:沸腾实验
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 的
操作图。

A 是操作过程,
B 是读数过程,
C 是读取的温度。

(只填写序号)
t 时=10min 时海波处于 _______
图16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C
11、
12

A.
B.
C.
D.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
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可原因:
16、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D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17. 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17、在28C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例22、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

这种现象属于()
A.升华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例23、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A、液化B、汽化C、先熔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18、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B 、升华C 、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
19、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
20、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E.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
C.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一)填空题
1、将湿衣服挂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液体的 _____ ,从而加快衣服上水分的蒸发.
2、“神舟三号”发射时,“长江二号”捆绑式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
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探究方案中
(a) (b) (c)
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_____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3、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不能适应时,会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眩晕、恶
心等中暑症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可以缓解症状,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
4、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 和________ :
5、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 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 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
空中水蒸气气便____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 为
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的汽化的现象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是樟脑汽化的结果
D只有达到100C,水才能沸腾
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A 熔化、液化
B 凝固、熔化
C 汽化、升华
D 凝华、汽化
3、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洒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B 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4、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提高液体的温度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C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D :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5、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6、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 认清它的
时间(分)12345678
温度「C)9294969798989898
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_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