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合集下载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心理学第三章感觉和知觉知识点。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2.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皮肤觉)(2)内部感觉(饥觉、渴觉、内脏的通觉)(3)本体感觉(动觉、平衡觉)3.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2)社会知觉(个人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错觉在生活中的运用:服装、工艺、军事伪装)4.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感受能力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同类刺激量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成反比的关系(2)适应现象①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黑暗的电影院出来,刚开始我们会觉得两眼发眩,什么也看不清楚,可经过几秒后,我们的视力又恢复常态)②暗适应:由明到暗(如:刚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的适应现象)所有感觉中,唯有痛觉不能适应(3)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吃了糖果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之间由于刺激的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如:弱光刺激可以提高听觉感受性;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如:看见红、橙、黄产生暖的感觉)③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其它感觉会给予补偿(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听觉特别好)5.知觉的规律(或称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如:“人脸双关图”每个人对一幅图的解读不同,是因为知觉的选择不同)(2)知觉的整体性: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该事物的全面知觉(如: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就能在头脑中产生一辆汽车的知觉)(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如:一面红旗,在白天与晚上明度发生变化,但人们依旧会知觉旗是红色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人的评价方向)(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当前所知觉的对象,总是以个人的过去经验加以认同和解释(例:在知觉斑点图形时,如果有人用语言提示一下、哪怕只讲一个“狗”,人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是狗的侧影图)6.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2)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3)知觉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和知觉是两个有关联又不同的概念。

感觉是指感觉器官接受外部刺激后产生的感受,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

感觉是人体与外部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我们通过感觉,能够感知外界的存在、形态、颜色、声音、味道和气味等。

而知觉则指个体对外部感觉刺激的解释和组织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通过感觉获得信息后,根据个体的经验、学习、文化、社会背景等进行意义编码、分类、组合,形成有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通过视觉感觉到一个黑色的物体是一只小狗,这个过程就是知觉。

因此,感觉和知觉相互依存又有所区别,感觉是建立在外部环境和刺激物上的,而知觉则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需要加入了内在经验、文化等因素。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 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 人的感官。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 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 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 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 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 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

因此,要了解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必须从感觉、知觉开始。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当人们认识一种事物时,首先认识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硬度等个别属性。

客观事物的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中,大脑便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所以,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而且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感觉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体而独立存在。

因此,人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物体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物体同时被反映的。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属性和物体间关系的经验,而且也形成了物体各属性间关系的经验。

当物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象,这就是知觉。

因此,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指对事物各种感觉刺激的简单总和,而是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

感觉和知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

首先,感知觉是人们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来自直接经验,或者来自间接经验,都是先通过感知觉获得的。

人类的知识无论多么复杂,也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觉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没有感知觉,没有直接的经验,就不能认识世界,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

其次,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感觉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 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感觉类型: 第一类: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
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这与室内 设计的关系最为密切。
光亮的物体的刺激强度大,特别是光亮度不断变化或 闪烁的物体,最容易使大脑两个半球的有关部位形成 最优越的兴奋中心,同时这种兴奋中心会对其它部位, 发生负诱导的作用,这就产生了高度的指向性和集中 性,这就是人的向光性。
私密性
私密性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 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私密性也是人的本能。 它可使人具有个人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在没有 他人在场的情景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深圳仙湖别墅,栅栏标志着领地占有行 为,使小区景观得到保护
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是个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对这范围的侵 犯和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它随着个体 活动而移动。它和领域概念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是生 理和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心理学家索姆尔(R·summer)提出的。
半私密空间:如开放式办公室、车站休息室和贵宾 室等。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指的是在空间中创造 各种活动的有效界限,否则就会引起冲突。
3.私密空间
指的是只对一个或若干个人开放的空间。如卧室、 浴室和私人办公室。
四、领域和个人空间
领域
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人的领地性有两个重要表现,一 是捍卫领地的天性,二是对于自 己领地的热爱。 捍卫领地是人的一种天性,空间 环境的设计者应该针对这一点进 行开发和利用。

论述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美学原理

论述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美学原理

感觉和知觉是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人们对美的认知和体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感觉和知觉的通联与区别进行论述,以揭示其在美学原理中的重要性。

一、感觉和知觉的定义与特点感觉是人类接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体验。

它是一种基本的、原始的感知方式,可以通过五官来感知世界的存在。

感觉是一种直接的、不经过思维加工的知觉方式,其产生是一种非自主的生理过程。

人类通过感觉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对外界的客体进行认知和理解。

知觉是人类对外界客体进行感知、认知和理解的心理过程。

它是感觉活动的结果,是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和整合产生的心理体验。

知觉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需要经过思维的加工和整合,是一种自主的心理过程。

通过知觉,人类可以对外界客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形成对事物的观念和认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通联感觉和知觉是紧密通联在一起的两个概念。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通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没有感觉作为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无法产生的。

感觉为知觉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信息,是知觉的基础和前提。

2.知觉是感觉的延伸和加工。

知觉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进一步认知和理解。

它是对感觉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和整合的结果,是对感觉的延伸和加工。

3.感觉和知觉相互作用。

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感觉提供了知觉的材料,知觉对感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对外界的认知过程。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尽管感觉和知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和相互作用,但它们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1.感觉是直接的、原始的认知方式,是一种非自主的生理过程。

而知觉是一种高级的、自主的认知活动,是感觉的结果和延伸。

2.感觉是对外界客体的直接感知和接受,是一种生理反应和心理体验。

知觉是对感觉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和整合,是对外界客体的深入认知和理解。

3.感觉是基础和前提,知觉是延伸和加工,两者存在着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关系。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的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的生理基础知识点归纳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一、概念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3、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绝对感受域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4、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5、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6、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7、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有的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8、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0、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11、知觉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12、*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4、感受野——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发现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时候,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以揭示该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形成对 世界的完整认识。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 加工和组织,感觉信 息是知觉的原材料。
感觉与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取外界信息,进而形成对世 界的认识和理解。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行为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影响个体的行为反 应。
个体能够觉察到的刺激的微小变化量。
差别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02
知觉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的,是对感觉信息进行 组织、解释、构建和整合 的过程。
知觉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需要人的大脑参与对感觉 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感觉和知觉是人类情感的基础,通过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引发个体的情感体 验和情绪反应。
04
感觉与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是引起感觉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光、声、气味等。它们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被接 收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受器
感受器是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殊结构,如眼睛对光线的感受、耳朵对声音的感受等。 感受器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解释。
质量控制
在工业和工程领域中,感觉与知觉原 理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控制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产品进行快速 、准确的判断,保证产品质量。
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心理治疗
通过感觉与知觉的干预手段,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 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康复。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利用感觉与知觉原理,了解患者的认 知和情感状态,采用相应的咨询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解决 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 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 度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 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 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 知觉两大类。
(二).感觉适应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 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二).感觉适应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二).感觉适应
3、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 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 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 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 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一)、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 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3、联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 调……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选择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 的物理强度。 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 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 色。 例如 ,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 一小部分,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80%。
饱和度(saturation)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它取决于光波成 分的复杂程度。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 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越鲜艳,即饱和度 高。反之,则饱和度低。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 皮肤觉(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 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 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 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显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
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 带绿色。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 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的现象。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 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一).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 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 解性)。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 用。
达尔马提亚狗
(二).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 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 的整体性。
嗅 觉
温冷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 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 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则是在 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 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2.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3. 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 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 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 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 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 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 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 象。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 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2)颜色视觉
②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主要包括色弱和色盲两类。
2.听觉(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 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 1000~4000HZ。 (2)听觉的基本特性: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音调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 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联系:
1.
2.
感、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 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 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一)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 觉。 (二)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二)、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 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 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三)、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 情况称作错觉。

1.物体知觉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 物体知觉。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 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视觉(vision)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 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 %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1)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
米的光波(电磁波)。
可见的光谱


500
绿
黄橙
600 700
几何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3.错觉 (4)错觉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后象
(二)感觉适应 (三)感觉对比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一).感觉后象
1、定义: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 不立即消失,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 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 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一).感觉后象
2、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图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 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 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一).感觉后象
3、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 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 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 是不同的。 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2)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是指引 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
两歧图形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1)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 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 性;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2)
3)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到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 觉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 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二).感觉适应
4、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定义: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 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感觉对比
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先后对比) 图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

返回
2.社会知觉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 叫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如:言谈、举止、仪表、相貌等,此外,对 他人知觉也受到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


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A.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D.刻板印象

400
波长(毫微米)
(2)颜色视觉
①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 经验。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色调(hue)

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不同的光波 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它决定于光波 的波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