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鱼的繁殖技术要点
宝石鲈

套养大规格鲢 、鳙各数十尾。饲料投喂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 ,蛋 白质含量范围 3% 3%。投饲分上 、下午 2 2 8
次进 行 , 日投饵 量为 鱼体 重 的 3 5 %~ %,投 饵应 做到 定时 、定 点 、定 质 、定 量 。养殖 期 间坚 持 每天巡 塘 ,观察 鱼种 活动和 水质变 化情况 ,及 时冲水 、增氧 。当温度 低于 l℃时 ,需 盖大棚保 温越 冬 。 6 嚣
生长特性 :生 长速度 较快 ,养殖 6 l ~ 0个月体 重可 达 05 g . 的商 品规格 。 k
繁殖特性 : 性成熟年龄雄鱼 3 4 , ~ 龄 雌鱼 4 5 ,繁殖季节在夏季。一次产卵 ,卵飘浮性。怀卵量与个体 ~龄
大小 呈正相 关 ,范围在 600 2 00 00 ~ 300粒之 间 。 养殖 技术 要点 :适合 于池 塘 、网箱 和工 厂化养殖 。池塘 养殖 面积 以 3 7亩 为宜 ,水 深 l ~ .m。水 质有 一 ~ 。 2O 5 定肥 度 ( 明度 宜 4 c 透 0m左右) 。种 苗要求 大 于 5m,规 格整 齐 。参考 放养 密度 :10~ 00尾 / ,另外 适 当 c 5 0 20 亩
生 产 技 术
广 东养殖品种
宝
学 名 :高 体 革 俐 Sot aco cr m b r ,俗 称 u o 宝石 斑 、宝 石鲈 、佳 帝鱼 。
分 类 与产 地 :隶 属 于 鲈 形 目、 鲈 亚 目 、
石
鲈
科 、革 俐属 。原 产 于澳 大利 亚爱 尔湖 、布 罗一 本
凯 那水 系 ,2 0 :栖息 水体 浑浊 、水流 缓慢 的河 流
或湖湾 的 中下层 。
适温性 :生存水温为 1~ 8 0 3 ℃,摄食水温为
宝石斑鱼人工育苗及养成试验技术总结

孵出俩花7 尾。具体情况 见表2 5
寝2 催产蚊乘及孵 化情 况
进行强化培育。每年春季后至5 月份以前,每个月检杏 次亲鱼的性腺发育情况,5 月份以后每月榆夼两次。
() 3 来鱼选择:雌性亲龟.体霞达 1 0 20 0  ̄10 党, 0 鱼版部膨大,较松软,卵巢轮廓较明显。摊性亲钮.轻
) 【 日) 儿
椎
批 6 2
~
2 1 7 地
产.
3 5
d
1 l 5l
: 30
g 8
68 .
2 2
.
批 2 5 2 8
.
2 — 8
产
l 8
4 0
6 I日 月 4
1 :0 1 2
8 R
6 l 7
6 l 9
1 0
2 8
j批 2 6 H 厄 . 2 7 R5 堪没
() 2 鱼茁孵化 :亲鱼产完卵后,即将鱼卵收集计数
后放 到毹 陌孵化 环道 进行 流水孵 化 。除正常 流水 外,在
环道中坍加充气。以挺高水中 溶解氧。产卵后ld ̄汁 O, 算鱼卵受精宰。口常管理疗法与家鱼孵化相同。 4 鱼苗计数 鱼苗出膜后发育琏腰点出现 .能平 . 游后投喂蛋黄1 天,在将僻莳移出环道时进行计数 ~2 5 催产及鱼苗孵化用水与水温 产卵池和孵化 . 用水采用地 F 水掺池塘水,利用地下水挖制水温,使水
压腹部即柯乳n包柑液流出。 2 人工催产 经挑选的待产雌亲鱼衙注射催产激 . 索两次,两次注射间隔时间为6 8 ~ 小时。第一次雌龟往
射 LIA 荆最 为05 兜/ 克伽 体 .雄 鱼 注 制 :第 R . t .微 千
孵化水 采包产 卵 卵数 俩俯m腆 受桁 茼} 虾 fm m ¨ l J 批 搬 湖 ( 愦 ℃) ( 粒) 时问 j 糟时叫 ( 】 毫 I 玎
红宝石鱼怎么养?红宝石鱼如何繁殖?

红宝石鱼怎么养?红宝石鱼如何繁殖?
红宝石鱼怎么养?
红宝石鱼的食量比较大,并且也是比较容易饲养的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红宝石鱼脾气比较粗暴,喜欢摄食别的鱼的幼鱼,所以建议单独饲养。
红宝石鱼身体强壮,摄食量大,容易饲养,对水质无严格要求,喜欢中性水,在20℃以上的水温中,它们能很好地生长。
红宝石鱼不择食,喜欢吃动物性饵料。
平游后的仔鱼用蛋黄作开口饵料,培育5天后开始逐渐加入配合饲料粉末开始驯食。
食性驯化的方法是:把蛋黄和配合饲料加水混合成浆糊状,第一天蛋黄与饲料粉末的重量比为3:1,第二天2:1,第三天1:1,第四天1:2,第五天1:3,第六天全部用配合饲料粉末投喂。
经过20天全部培育成稚鱼。
红宝石鱼如何繁殖?
饲养红宝石鱼,建议不要饲养在水草箱内,由于红宝石鱼有挖掘的习惯,所以建议底砂要用专门的底砂,并且种植的水草也要非常注意,避免被红宝石鱼挖掉。
与大多数慈鲷科鱼类一样,它的繁殖特性是自行配对繁殖,且表现出强烈的护幼行为。
繁殖的最佳条件为pH值7.0~7.2,硬度7~9,水温25~28℃。
喜欢把卵产在平滑的石块或光滑的平板上。
红宝石鱼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比较合适中性的水质,弱酸性和弱碱性水质并不太合适。
繁殖这种鱼并不很困难。
这种鱼不同于其他非洲慈鲷,它们不是采用口孵方式而是采用开放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的时候雄鱼
会在平滑的石头上打扫出一块产床,并引导雌鱼在其中产卵。
卵呈环形布置,数量约为250-300枚。
亲鱼会照顾鱼卵大约3天后就可以孵出小鱼,再经过5-6天仔鱼就会自由游动。
亲鱼会一直照顾它们知道幼鱼可以自由的捕食。
池塘养殖宝石鲈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宝石鲈技术要点
曲春娟;汤二红;姜晓龙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10(000)020
【摘要】宝石鲈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名贵淡水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和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其养殖效益高,市场前景广。
我们从广东引进3-5cm苗种进行示范养殖,通过生产实践认为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合理放养选择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2.0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曲春娟;汤二红;姜晓龙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渔业局,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4.3
【相关文献】
1.澳洲宝石鲈池塘养殖试验 [J], 陈福才;梁克;苏叶琳
2.澳洲宝石鲈池塘养殖技术 [J], 吕梅良;顾志华;赵伟政;俞林
3.宝石鲈池塘养殖新技术 [J], 宋理平
4.山区池塘养殖澳洲宝石鲈高产技术 [J], 邓水妹
5.杂交宝石鲈\"澳洲斑\"与宝石鲈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J], 李本旺;黄永强;李希国;王晓斌;萧劲松;许仰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宝石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红宝石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红宝石鱼是一种色彩斑斓的热带小型鱼类,非常适合养殖。
本文将介绍红宝石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繁殖技巧等方面,帮助读者成功养殖这一美丽的鱼种。
正文:导语:红宝石鱼,也被称为红帽珍珠鱼,是一种迷人的小型热带鱼类,因其闪亮的红色体鳞而得名。
养殖红宝石鱼不仅可以欣赏其优雅的姿态和绚丽多彩的色彩,还能调节水体环境和提供室内装饰。
本文将为您介绍红宝石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水质管理1. 水温:红宝石鱼适应温度范围为24-28摄氏度,需要保持水温稳定。
使用恒温器控制水温,以确保鱼群的舒适度和生长发育。
2. pH值和硬度:红宝石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通常在酸性至中性的水质环境中适应最佳。
要测试水质的pH值和硬度,根据需要采取调节措施来保持稳定。
3. 滤水设备:使用高效的过滤装置,如外置过滤器或底部过滤系统,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定期更换滤芯和清洗过滤设备,以减少鱼缸内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二、饲料选择1. 主食:红宝石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以软体动物、昆虫、藻类等为食。
可以选择优质的颗粒状鱼食,如蚕蛹、血虫和鱼肉颗粒等,作为主要饲料。
2. 补充食物:适量添加植物性食物,如蔬菜、藻类、水果等,以提供鱼类所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3. 饲喂次数和量:根据红宝石鱼的胃口和需求,合理控制饲喂次数和食物量。
通常每天分两次,每次饲喂量不宜过多。
三、繁殖技巧1. 选种挑选:选取具有健康体态、鲜艳色彩和活力充沛的红宝石鱼进行配对繁殖,可以提高繁殖鱼群的品质。
2. 繁殖环境:搭建适合红宝石鱼繁殖的环境,例如设立假山或植物隔断,提供隐蔽和产卵场所。
3. 繁殖水质:为红宝石鱼提供适合繁殖的水质环境,调节水温至28-30摄氏度,稳定酸碱度和硬度。
4. 孵化技巧:将红宝石鱼的卵放置在孵化盘或托盘中,并使用浅水,提供鱼卵合适的孵化环境。
孵化期大约为24-48小时,育苗期则需要额外注意。
澳洲宝石鲈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繁殖期宝石鲈卵巢为长圆形浅黄色 , 末端左右合并
通向生殖孔 。成熟卵粒中有大量卵黄沉积 , 在卵巢 中紧
密挤 压 成多 角 圆形 , 大小 不 同的卵 鲜 明可见 , 粒有 大 、 卵 中 、小 3 不 同直 径 ,靠 近主 血管 和生殖 孔端 的卵直 径 种
2 . 亲鱼挑 选 .1 2
宝石 鲈 第二 性征 不 明显 ,外形 难 以 区
分 。成 熟 良好 的亲鱼根 据 以下判 断 :雌鱼 在外 形上 腹部 膨大 、下腹 松软 、泄殖 孔稍 外突 ,可选 作催 情用 鱼 ;雄 鱼 当轻 压其 下 腹部 时 有入水 即散开 的乳 白色精 液 流 出 , 方可 选用 。自然 产卵 , 雌雄 比可 为 l ; : 人工 授精 时雌 、 l 雄
宝石鲈生存水温 1 ~3 ℃, 3 8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 O~
收稿 日期: 0 8 0 一 l 20— 3 l
明显偏大。 宝石鲈的精巢为乳 白色 , 圆筒形 , 左右各一 , 表面分布大量粗细不等的微血管 ,饱满而且有光泽,末
・1 ・ 5
维普资讯
宝石鲈生长速度快 , 可当年养成。当水温上升至 2 O
℃时 ,投放 当年 3 5 m 苗种 ,饲养 管理 得 当 ,一 般经 ~ c 4 5 月的时间 , 1月 中上旬就 可达到每尾 40 50 ~个 至 O 0~0 g
刺; 体披栉鳞; 背鳍鳍基长 , 鳍棘和鳍条连接处明显 , 尾 鳍短而宽, 微凹。 侧线清晰可见 , 位于鱼体中部偏上 , 连 接并与背鳍平行向后延伸到尾鳍基部。体色银亮 ,腹部 白色, 体侧有多个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及多个黑
鱼 、宝鱼 ,属 鲈形 目、 科 、革 属 。
鲈耗氧率与温度及体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 2 2 ℃以下时 耗氧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 , 6 2 ℃以上时 , 耗氧率随体重
澳洲宝石鲈高效精养技术

池塘回水几天后 , 池塘 内的枝角类 、 桡足类 、 轮
虫和水蚯蚓等繁育达到高峰 , 此时正是投放夏花鱼
种 的最 佳 时 机 。一 般 在 5月 中 、 旬 , 塘 水 温 达 下 池
域要求溶 氧在 2 5 gL以上, .m / 工厂化集约养殖要求
溶氧在 35 / .  ̄ L以上,H值在 55 85 r p . — . 之间。宝石 鲈对硫酸铜、 硫酸亚铁较敏感 , 因此用药时要注意。
夏花鱼种浅水下池 , 一方面可提高池塘单位水 体的饵料密度, 有利于鱼种摄食 ; 另~方面可提高水 温, 有利于促进鱼种生长 , 随着鱼种 的快速生 长, 逐 步加深池水 ,4 后水深加 到 15 以后 7 换水 1 1d .m, d 次, 每次换水量为池水 的 15 / , / —16 每天早 中晚巡 塘3 , 次 观察鱼种的摄食 、 活动、 生长及池塘水质变
病的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实践证 明 , 经过 3d时间 0
水质清新无污染 ,H值 68 . , p . 7 5 溶解氧 4 5 gL .m /
以上。池塘四周用水泥板护坡 , 每池配备水泵 1 台。
2 2 池 塘准 备 .
的精心培育 , 宝石鲈鱼种规格全长可达 9 5r 以上 , .e a 这时要及时将鱼种扦捕到成鱼养殖池( 内转入成 箱)
维普资讯
杭 州农业科技
20 年第 4 06 期
・2 3・
澳洲宝石鲈高效精养技术
冯晓 宇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 302 ) 1 4 0
澳洲宝石鲈又称 宝石鱼 、 宝石斑 , 原产澳大利亚 墨累河,o 2 世纪未成为 当地人 工养殖的优 良品种 , 是澳大利亚名贵 的淡水鱼 ,0 1 20 年引入我 国进行 养 殖 。由于鱼体两侧生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黑色斑
澳洲宝石鲈土池养殖技术

但具体情况要灵活掌握 ,具体方法是在投饲中发现鱼m 集 中成群抢食到部分鱼吃饱 离开鱼群时即停 l投喂 。二 L
随水 流 入池 内。注 水后 即 向池 中施 基 肥 以培养 天 然生 物
饵料 。施肥宜在鱼苗下塘前4 天进行,基肥用量应考 ~5 虑气候、肥料种类、池水现状等因素 。一般每亩可施粪 肥2 0 o 千 克左右 ,或使用 生物制剂肥水 。老塘少 5 ~5 0 用 ,新塘施足 。施基肥 1 天后 ,池 中浮游生物初步繁 0 殖,半个月左右可达到高峰。 () 3 夏花放养 梭鱼的鱼种培育 ,可单养 ,也可与
种放 入浓 度 为4 的盐 水 中浸 泡 3分 钟 。放养 时将 水温 差 % O
霉病的鱼达到 白愈的 目的;③治疗上采用全池泼洒二氧 化氯0 3 米。 . 克/ ,每天1 次,连用 3 天。
2 溃 疡 病 .
控制在T C以内,方法是在鱼种到达 目的地后 ,在运输
() 因:病原体为细菌 ,主要因饲养密度大、水 1病 质不 良等 素引起 。 () 2 防治方法:①保持水质 良好;②用漂 白粉 1 克/ 米。 全池消毒,每半月左右 一 次;③治疗上采用 霉素拌 卜
鲈就能正常摄食生长 ;对p 适应范围也较广,为6 5 H .~
8. 3。
邮编
4 O 0 2 0 3
养殖结果表 明,宝石鲈在养殖条件下很容易被驯
郴 州市 鱼病 防治 中心
周 元 盛
浮游生物的数量及 时追肥。一般每5 天左右追肥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石鱼的繁育技术要点
宝石鱼属非洲三湖慈鲷类的非洲慈鲷,体形较短,该鱼的特点在于全身靓丽的蓝色斑点和尾柄前面的大型黑斑。
红宝石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繁育期间会出现艳丽的红色,实际上红宝石鱼仅少数全身艳红的个体,市面上很少见。
1繁育前的准备工作
1.1亲鱼的选择和配对
1.1.1雌雄鱼鉴别和挑选
雄鱼选择要求:形态雄伟,体色艳丽,体表基本无伤;雌鱼选择要求:在同批雌鱼中个体较大,体型宽大饱满,体表无伤。
1.1.2捞取自然成对的亲鱼
一群宝石鱼性成熟后,可能出现一雌一雄独占鱼缸一隅,不允许其它鱼靠近,这样的一对鱼便是情投意合的配偶,即首选亲鱼。
1.2繁育材料的准备
宝石鱼的繁育箱一般规格为60厘米×35厘米×30厘米,需配备增氧和过滤设备。
繁育箱设置直径在20公分左右的产卵盘、红色火砖或瓷瓦片数个,繁育期间其周围用报纸遮光,使缸内光线逐渐转暗,以让亲鱼安静。
2亲鱼培育
2.1亲鱼的产前培育
投喂精饲料加适量的活饵料,如河虾、饵料鱼和面包虫等,保证雌雄亲鱼充足的营养供应,必要时可加入维生素E,确保亲鱼性腺发育良好,以便产出的卵粒晶莹饱满。
2.2亲鱼的日常管理
加大气石曝气量,增加溶氧量,保证水体溶氧充足,日常注意水体清洁,每日排换少量水(一般不超过鱼缸水的1/6),并将鱼缸水温控制在28℃为佳。
3人工繁育
3.1清理产卵盘
当温度控制在28℃时,繁育缸内宝石亲鱼即开始配对。
若亲鱼出现打斗,则需及时将亲鱼捞出,重新配对。
配对时,两天内亲鱼未出现打斗,即可确认配
对成功。
届时只需精心等待,细心观察,不久后便可见宝石雌鱼开始用嘴清理产卵盘,雄鱼在旁协助,雌鱼的泄殖孔开始外露,雄鱼守护一旁。
出现这种情况,雌鱼一般三天内便会产卵,此时,可将过滤器关闭,换用水妖精。
若雌鱼迟迟未见产卵,可以用兑新水的方法来刺激鱼体,达到促进雌鱼排卵的目的,但要注意每次兑水不得超过鱼缸总水量的1/6,以尽量保持水质的稳定。
3.2产卵授精
宝石鱼习惯在橙黄色的瓷砖板背面或火砖上产卵,事前需备好瓷板或火砖,并清洗消毒以供亲鱼产卵用。
产卵前,雌鱼的泄殖腔开口处突出一条较长(0.3厘米)的输孵管,雄鱼的泄殖腔开口处也会突出一条稍短略细的射精管。
雌鱼先在瓷盘上排卵,雄鱼紧跟其后射精,排卵授精交替进行,产卵量一般为300~800粒不等,整个过程约在2小时内完成。
3.3人工孵化
宝石鱼受精卵一般采用人工孵化,宝石鱼繁育期间,极为敏感,外界噪音和水质变化,都有可能促使亲鱼吞食鱼卵。
所以当卵受精后,需将亲鱼及时捞出,精心饲养为下一次的繁育做准备,同时向孵化缸内加入50单位/升的硫酸庆大霉素预防受精卵发生水霉交叉感染而造成损失,孵化水温建议控制在28℃,这样可减少被霉菌感染的机会。
一般44小时便可孵出小鱼,孵化期间一般停止喂食,以免污染水质。
当仔鱼全部从鱼卵伸出短而尖的尾巴,便会静静地伏在孵化板上,细心观察可见鱼尾在抖动。
4鱼苗培育
受精卵孵化后,需将水妖精的气体调小。
刚从鱼卵中孵出的仔鱼,体质相对较弱,经不起水流的激烈涌动,更经不起外部环境突然变化的冲击,所以仔鱼在生长初期的水温水质需保持恒定。
刚孵出的仔鱼依靠自身卵黄囊供给营养,仔鱼在3天后才开始平游并从外界摄取食物。
仔鱼前期投喂蛋黄水或洄水(观赏鱼爱好者业内的行话,指的是自然界中湖泊或坑塘里富含大量草履虫的水体),一天五次,观察喂食后的仔鱼,如腹部鼓起呈淡黄肉色,水中无残饵,水质依旧清新透明,表示投饵量正常。
若水体有残饵,极易引起水质变坏,此时需用虹吸管将缸底污物吸出,再沿着缸壁慢慢注入同温度同水质的新水,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刚孵出的鱼苗约0.2厘米左右,经过二十天蛋黄水或洄水投喂,规格普遍达到0.6
厘米;然后开始改投喂丰年虫,投喂十天,鱼苗达到1厘米;再改喂红虫浆水拌粉末饲料,必要时可加入维生素E 和中草药增强鱼体免疫力。
5总结
亲鱼配对需细心观察,繁育期间亲鱼对外界因素相对敏感,在繁育过程中需保证繁育室内相对安静,水温水质相对平稳。
由于幼鱼的食欲旺盛,代谢产物也随之增多,氨氮容易过高,所以要经常换水,但每次的换水量不得超过鱼缸总水量的1/6。
宝石鱼的繁育较为容易,一般初学者都能成功。
附图:繁育过程图片
开始配对
配对成功
产卵前期(清理卵盘) 产卵期(雌雄鱼交替产卵授精)
产卵结束(隔离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