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及套铣工具操作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常用井下工具介绍

常用井下工具介绍

使用方法与打捞原理 提放可退式倒扣打捞矛由矛杆(带换位键槽、椎体和
扭矩键)、卡瓦套、连接套等组成。矛杆下端鱼顶扭矩键起 换位和传递扭矩等作用,上部的键为与连接套内孔花键配 合,连接套用端面牙嵌与上接头相连。卡瓦为筒形,下端 分为三瓣,筒体上部有内壁有滑动键起旋转定位用。
使用方法是:矛杆头伸入鱼腔内,由于卡瓦外径略大 于落物内径,下压钻具使卡瓦套沿矛杆椎体上行滑动并逐 渐收缩,当顶住连接套下端面时,卡瓦被迫进入鱼腔。上 提钻具矛杆上行,卡瓦套进入长轨道并在椎体作用下,卡 瓦被挤胀咬住落鱼内壁,此时,旋转钻具施以扭矩,则通 过工具上节头的牙嵌,连接套内花键矛杆上的椎体键把扭 矩传至卡瓦使落鱼倒扣。
自由状态下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当 工具进入鱼腔时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 使卡瓦贴紧落物内壁,上提时卡瓦上的锯齿形
捞 矛
进行打捞 的打捞的
螺纹与芯轴斜坡互相吻合使卡瓦产生的径向力 外张,咬住落鱼实现打捞。
需退出工具时,下击钻具,使卡瓦解除外
可退式工
张紧力,旋转上提退出落鱼. 可退式打捞矛分为左旋与右旋。
用于从油管,
提 放 式 打 捞 矛
钻杆,配水器

等有内腔类落
物内部进行打

捞的打捞的可 退式工具,其

退出功能依靠

矛杆上的长短 轨道实现,强

度较低。

用于从油管, 钻杆等杆管类 落物的外壁进 行打捞的可退 式工具.适用 于鱼头为圆形 的落物,其退 出功能依靠筒 体上的长短轨
道实现。强
度较低。
一.打捞工具
在大直径套管内打捞时,为便于定心找中,可以安装引 鞋筒等。
使用方法是:公锥进入落鱼内腔孔后,加压并旋转钻具,迫 使造扣打捞牙吃入落鱼内壁造扣,形成“连接”,上提捞获 落物或进行其它相关工作。

常用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及套铣工具操作注意事项

常用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及套铣工具操作注意事项

常用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套铣工具及段铣工具操作注意事项钻井打捞技术服务公司技术部2000年1月10日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及套铣工具是为了预防和处理井下事故而设计的工具,但在过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主、客官原因,造成工具破坏、落井等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井眼报废,使公司及客户蒙受巨大损失,为了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在以后的操作中应注意如下事项:一.打捞工具1.打捞矛〈1〉使用前必须保养、检查好各关键部位。

〈2〉运输时,必须把矛瓦包好,防止磕碎。

〈3〉下井前各连接部位按要求紧扣,防止把工具拉变形或扣不紧,造成工具落井。

〈4〉丝扣连接部位严禁电、气焊。

2.打捞筒〈1〉选用捞筒规格必须与所用井眼相匹配。

〈2〉下井前各配件必须按要求装配好,丝扣连接部位按要求紧扣,防止紧扣力矩过大,造成筒体变形,工具报废。

〈3〉筒体各连接部位严禁电、气焊。

〈4〉捞鱼时要卡好方入,防止下放过多,鱼顶顶住捞筒上接头,造成退鱼困难。

〈5〉捞鱼后需要循环,必须在下井前装好捞筒密封盘根。

二.磨铣类工具1.磨鞋〈1〉磨鞋外径必须与井眼尺寸相匹配。

〈2〉带引子磨鞋磨铣时要根据井下情况卡好时间,通常8~10小时,防止引子落井。

2.高效磨铣鞋磨铣时要保证泥浆性能良好,泵排量合适,满足悬浮、携带铁屑的要求,防止卡钻。

三.震击类工具1.超级震击器〈1〉震击器上井前必须在室内试验架上做好试验,合格的才能上井,防止把不工作的震击器下井。

〈2〉震击器下井前按规定扭矩紧扣,本体部位丝扣不要随意紧卸,防止把压力体等部位紧账扣,造成工具非正常损坏。

〈3〉震击器工作吨位不应超过其最大震击吨位,震击时先从低吨位开始,逐渐加大,每震击一周(5次左右)要停一段时间(15分钟),活动钻具,使震击器液压油得到冷却,延长其使用寿命。

〈4〉震击器各连接部位严禁焊接。

2.地面震击器〈1〉震击时严禁接方钻杆,防止把水龙头震脱。

〈2〉震击调节吨位时,应由低吨位开始工作。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打捞工具使用方法1. 简介打捞工具是用于打捞水下物体或救援人员的工具。

它们通常由船舶或潜水员使用,可以帮助打捞遗失物品、救援溺水者或拖曳漂浮物。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打捞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常见的打捞工具2.1 钩型打捞工具钩型打捞工具是最常见的打捞工具之一。

它们通常由金属制成,具有弯曲的钩状设计。

使用钩型打捞工具时,可以将钩部分插入水下物体上方,然后用力向上拉动,以将物体拉升至水面。

2.2 长臂夹具长臂夹具是一种能够延伸到水下的打捞工具。

它们通常由可伸缩的金属杆和夹具组成。

使用长臂夹具时,可以将夹具部分伸展至水下物体旁边,然后用夹具夹住物体,并通过杆子的伸缩功能将物体提起。

2.3 网囊式打捞工具网囊式打捞工具是一种利用网囊来捕捉水下物体的工具。

它们通常由金属框架和网囊构成。

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时,可以将网囊张开并将其覆盖在水下物体上方,然后用力向上拉动,以将物体捕捉在网囊内。

3. 使用方法以下是打捞工具的一般使用方法:3.1 准备工作在使用打捞工具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穿戴合适的潜水装备(如潜水服、潜水面罩等);- 了解水下环境,包括水流情况和能见度等;- 熟悉打捞工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确保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或松动部分。

3.2 使用钩型打捞工具使用钩型打捞工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选择合适的钩型打捞工具,根据物体的大小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工具;2. 将钩部分插入水下物体上方,确保钩部分牢固插入;3. 用力向上拉动打捞工具,以将物体拉升至水面。

3.3 使用长臂夹具使用长臂夹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伸展长臂夹具的金属杆至需要的长度;2. 将夹具部分伸展至水下物体旁边,确保夹具夹住物体并紧密抓住;3. 通过杆子的伸缩功能,将物体提起至水面。

3.4 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使用网囊式打捞工具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 将网囊式打捞工具张开,并将其覆盖在水下物体上方,确保物体被完全覆盖;2. 用力向上拉动打捞工具,以将物体捕捉在网囊内;3. 检查网囊是否紧密封闭,并适当调整打捞工具的位置。

打捞工具介绍

打捞工具介绍

打捞工具介绍一、磨鞋此磨鞋为套筒磨鞋,又叫外引磨鞋。

如果落鱼的鱼头不规则、如变形、破裂、弯曲或鱼顶不齐,妨碍打捞工具进入或无法造扣,就需修鱼顶,使其符合打捞工具的抓捞要求,以便打捞。

绝对禁止用平底磨鞋或锅底磨鞋去修整鱼头,防止把事情弄的更糟。

套筒磨鞋作用在于它面积大,容易套柱鱼头,可以防止鱼顶偏磨。

如果鱼顶在套管内,它还可以起到保护套管的作用。

套筒磨鞋就是在平顶磨鞋外围加焊套筒,套筒的强度要高、焊接要牢固。

套筒内径要大于鱼头外径10毫米以上。

以上三种都为外引磨鞋,第一种为带内修整鱼头的外引磨鞋;第二种为带引鞋的外引磨鞋,便于拨鱼,更好进入套筒内;第三种为短套筒磨鞋,外引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两种磨鞋为平底磨鞋和锅底磨鞋。

平底磨鞋和锅底磨鞋一般用于磨铣井底落物时使用,通过磨铣把井底落物磨碎。

使用磨鞋磨时要考虑井底落物的形状和大小、地层的强度等因素。

磨鞋主要是由上接头和镶有硬质合金或堆焊耐磨材料的磨鞋体组成。

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平底或锅底磨鞋:用来磨碎落井的钻头、牙轮、刮刀片等大块落物;套筒磨鞋:一般用来修平鱼顶;锥形磨鞋:类似于铣锥,用来修复变形鱼顶及进行井下特殊作业(如开窗),硬质合金镶在锥度翼瓣面和右旋侧面上。

领眼磨鞋:又叫内引磨鞋,用于如鱼顶胀裂,或环形空间太小,不便下入套筒磨鞋时,可以下入内引磨鞋修整鱼顶。

由平底磨鞋和导引杆组成。

导引杆的直径应根据鱼头内径来决定,比鱼头直径小10毫米,长度15到20厘米为宜,顶部做成笔尖状,便于进鱼,导引杆强度要能满足需要。

二、母锥母锥是由高强度合金钢锻造、车制并经热处理制成。

母锥分为右旋螺纹与左旋螺纹两种,右旋螺纹用于正扣钻杆,左旋螺纹用于反扣钻杆。

母锥内部螺纹为8扣/25.4毫米、锥度1:16或1:24。

母锥是从落鱼外部打捞的一种工具,它不受落鱼管壁厚薄的限制,但却要受井眼直径的限制,一般要求母锥最大外径要小于钻头直径10-20毫米,这就限制了母锥的使用范围。

常规打捞工具操作方法

常规打捞工具操作方法

SY/T5587.12-2004 打捞落物附录A 常规打捞工具操作方法用公、母锥打捞:下探至打捞方入,确认达到造扣方入时,加钻压20kN~30kN,以10r/min~20r/min转速造扣,造扣5~10圈上提,若指重表悬重增加,则起钻。

若指重表悬重未增加,重复上述做法。

造上扣起钻,如遇卡且采取活动、弊压、旋转等措施仍不能解卡,则上提钻具至设计倒扣载荷进行倒扣,若指重表悬重逐渐下降到原悬重或稍大且扭矩下降,证明已捞上或倒开,缓慢上提至正常载荷后,正常起钻。

滑块卡瓦打捞矛操作指南:工具下至距鱼顶1m~1.5m时,记住指重表悬重并慢慢下放,若碰鱼方入遇阻,将钻具旋转不同角度,待工具进入鱼腔后,慢慢上提,抓住落物,若指重表悬重增加,则捞获起钻。

如遇卡且经活动等措施仍不能解卡,则上提钻具至设计倒扣载荷进行倒扣,若指重表悬重逐渐下降到原悬重或稍大且扭矩下降,证明已捞上或倒开,缓慢上提至正常载荷后,正常起钻。

可退式捞矛操作指南:边冲洗、边旋转、边下放,指重表悬重有下降显示时,逆时针旋转钻具1~2圈(视具体情况也可多转几圈),缓慢上提钻具,若指重表悬重增加,则起钻。

如需退出工具,用钻具下击,顺时针旋转钻具2~3圈,同时慢慢上提,即可退出。

倒扣捞矛捞筒操作指南:工具下至鱼顶1m~1.5m,边旋转边下放,待指重表悬重稍有下降,上提至设计载荷倒扣,若悬重逐渐下降到原悬重或稍大,证明已倒开,可起钻。

如需退出工具,用钻具下击,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即可退出。

油管接箍捞矛操作指南:工具下到距鱼顶1m~2m时,边旋转、边下放、边循环,待指重表悬重下降10kN~20kN,泵压升高,慢提钻具。

若悬重增加,即捞获起钻。

水力捞矛操作指南:边旋转、边下放至打捞方入,开泵憋压。

当泵压上升到一定值不变时,慢提钻具。

若指重表悬重增加,则起钻。

若井深,落物重量轻而使悬重难判断时,可重复上述操作打捞3~4次后起钻。

可退式卡瓦捞管操作指南:接近鱼顶边旋转、边下放、边循环至打捞方入,待泵压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慢慢起钻具,若悬重增加,则捞获起钻。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打捞工具使用方法简介常见的打捞工具1. 抓斗:抓斗是一种常用的打捞工具,它通常采用机械手臂的形式,通过机械牵引来实现物品的抓取和拖动。

抓斗适用于打捞大型物品和在深水区域工作。

2. 钩索:钩索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打捞工具,它通常由铁链和钩组成。

使用时,将钩索固定在打捞物上,然后通过机械装置或人力将物体抬升到水面上。

3. 水下:水下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操作,它可以下潜到深水区域进行打捞工作。

水下通常配备摄像头和机械臂,可以实现对水下物体的观察和抓取。

打捞工具的使用步骤1. 确定打捞物的位置:在使用打捞工具之前,需要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

可以通过水下探测设备或者浮标等方式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准备工作:根据打捞物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例如,如果需要使用抓斗进行打捞,需要检查抓斗的工作状态和机械臂的运动是否正常。

3. 抓取物体:将打捞工具准确地放置在目标物体上方,然后进行抓取。

根据打捞物的大小和重量,可以选择合适的抓取方式和力度。

4. 抬升物体:当物体被抓取后,需要将其抬升至水面上。

根据打捞物的重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抬升力度,并慢慢将物体抬升至水面。

5. 固定物体:将物体抬升至水面后,需要将其固定在船只或者岸边,以防止物体下沉或者飘走。

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打捞工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

必要时,可以佩戴救生衣和其他安全装备。

2. 遵循规定:在进行打捞工作之前,要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

3. 注意环境:在进行打捞工作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造成额外的污染或破坏。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打捞工具是使用机械力进行操作的,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结论打捞工具是进行水中救援和海洋工程的重要装备,正确使用打捞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使用打捞工具时,需要了解各种打捞工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简版修正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简版修正

打捞工具使用方法1. 简介打捞工具是一种专门用于打捞和回收在水中的物体的设备,主要用于海洋救援、事故场所清理和水域环保等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打捞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的打捞工具2.1 钓鱼竿钓鱼竿是最常见的打捞工具之一,尤其适用于小型物体的打捞。

使用钓鱼竿打捞物体的步骤如下:1. 将钓鱼竿插入水中,保持竿尖浸入水中,以便快速反应。

2. 轻轻摇动钓鱼竿,吸引物体注意,准备钓鱼线和鱼钩。

3. 当物体咬钩时,迅速拉起钓鱼竿,将物体提起。

2.2 鱼篓鱼篓是一种适用于打捞大量物体的工具,通常用于捕鱼和海洋救援。

使用鱼篓打捞物体的步骤如下:1. 打开鱼篓的顶部,并拉开鱼篓的底部。

2. 将鱼篓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

3. 等待一段时间,让鱼篓吸引周围的物体。

4. 迅速拉起鱼篓,并关闭顶部和底部。

2.3 鱼网鱼网是一种用于捕鱼和打捞较大物体的工具,常用于水域环保和清理工作中。

使用鱼网打捞物体的步骤如下:1. 将鱼网完全展开,并保持平整。

2. 将鱼网放入水中,以便将物体困住。

3. 迅速拉起鱼网,将物体从水中提起。

4. 将鱼网收拢,并将物体倒出。

3. 使用技巧为了提高打捞效率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使用打捞工具的技巧: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根据物体大小和重量进行选择。

注意使用方法,遵循正确的打捞步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坏或伤害。

确保工具的质量和可靠性,以保证工作效果和操作安全。

注意环境因素,如水流力度、天气条件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对。

4.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打捞工具时,务必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使用工具前,检查工具是否损坏,确保工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2. 在使用钓鱼竿时,避免在人群密集或狭小空间内使用,以防意外伤害。

3. 使用工具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水流情况,以防被悬挂或被冲击。

4. 在使用打捞工具时,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救生衣、手套等。

5.打捞工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备,在海洋救援、事故场所清理和水域环保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井下打捞工具手册

井下打捞工具手册

一、公锥1名称型号:GZ105-1公锥2、用途: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筒、封隔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主要用于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类落物。

3、结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有正反扣标志槽,便于归类与识别。

4、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内孔之后,加适当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物内壁进行造扣。

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GZ105-1 (2)外形尺寸:Ø105mmx535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㈠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㈡抗拉极限:大于等于932Mpa. ㈢冲击韧性:大于等于58.8S/cm3. ㈣打捞直径:54-77mm。

6、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打捞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增加扶正找中接头或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7、注意事项: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行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母锥1、名称型号:MZ/NC31-1母锥2、用途:母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无内孔或内孔堵死的圆柱形落物进行打捞。

3、结构: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

上接头有正反扣标志槽(一道槽为正扣。

两道槽为反扣),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套铣工具及段铣工具操作注意事项
钻井打捞技术服务公司技术部
2000年1月10日
打捞工具、磨铣工具、震击工具及套铣工具是为了预防和处理井下事故而设计的工具,但在过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主、客官原因,造成工具破坏、落井等事故,有的甚至造成井眼报废,使公司及客户蒙受巨大损失,为了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在以后的操作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一.打捞工具
1.打捞矛
〈1〉使用前必须保养、检查好各关键部位。

〈2〉运输时,必须把矛瓦包好,防止磕碎。

〈3〉下井前各连接部位按要求紧扣,防止把工具拉变形或扣不紧,造成工具落井。

〈4〉丝扣连接部位严禁电、气焊。

2.打捞筒
〈1〉选用捞筒规格必须与所用井眼相匹配。

〈2〉下井前各配件必须按要求装配好,丝扣连接部位按要求紧扣,防止紧扣力矩过大,造成筒体变形,工具报废。

〈3〉筒体各连接部位严禁电、气焊。

〈4〉捞鱼时要卡好方入,防止下放过多,鱼顶顶住捞筒上接头,造成退鱼困难。

〈5〉捞鱼后需要循环,必须在下井前装好捞筒密封盘根。

二.磨铣类工具
1.磨鞋
〈1〉磨鞋外径必须与井眼尺寸相匹配。

〈2〉带引子磨鞋磨铣时要根据井下情况卡好时间,通常8~10小时,防止引子落井。

2.高效磨铣鞋
磨铣时要保证泥浆性能良好,泵排量合适,满足悬浮、携带铁屑的要求,防止卡钻。

三.震击类工具
1.超级震击器
〈1〉震击器上井前必须在室内试验架上做好试验,合格的才能上井,防止把不工作的震击器下井。

〈2〉震击器下井前按规定扭矩紧扣,本体部位丝扣不要随意紧卸,防止把压力体等部位紧账扣,造成工具非正常损坏。

〈3〉震击器工作吨位不应超过其最大震击吨位,震击时先从低吨位开始,逐渐加大,每震击一周(5次左右)要停一段时间(15分钟),活动钻具,使震击器液压油得到冷却,延长其使用寿命。

〈4〉震击器各连接部位严禁焊接。

2.地面震击器
〈1〉震击时严禁接方钻杆,防止把水龙头震脱。

〈2〉震击调节吨位时,应由低吨位开始工作。

〈3〉震击时吊卡、大钩要绑好,防止大钩脱钩或吊卡活门震开。

3.开式下击器
〈1〉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呈关闭状态,防止震击杆弯曲变形。

〈2〉任何部位均不许加焊。

四.套铣类工具
1.套铣作业前,必须保证井眼通畅,泥浆性能满足套铣作业要求。

2.严禁用套铣管划眼。

3.长井段套铣时,每套铣200~300米,要用钻头通井。

4.引鱼时,若进鱼困难,不要硬套,要分析原因,防止把鱼顶套坏,造成打捞困难。

5.不同规格套铣管下井长度要求如下:
6.铣管上、下钻台要戴好护丝,防止碰坏丝扣。

7.用大钳上、卸铣管时,钳头规格一定要合适,钳牙不能咬在螺纹部位,以免损坏铣管。

8.套铣井较深时,下铣管时要分段循环泥浆,严禁一次将铣管下至鱼顶位置,造成开泵困难,蹩漏地层和卡套铣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