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一、图书(一)天然产物化学一般理论1. 林启寿编著, 中草药成分化学, 科学出版社, 19772. 徐任生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 科学出版社, 19973. 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 杨其菖编. 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5. R. D. H. Murray. 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 Springer Wien New York, 2002(二)成分提取分离1. 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2. Richard J. P. Cannell. Natural Products Isolation. Humana Press, 19983. Raphael Ikan. Natural Products -- A Laboratory Guide (Seco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14. J. B. Harborne. Phytochemical Methods -- A Guide to Modern Techniques of Plant Analysis (Three edition). Chapman & Hall, UK, 1998(三)化合物结构解析1. 梁晓天. 核磁共振. 科学出版社,19762. 洪山海. 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803. 赵天增. 核磁共振氢谱.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4. 沈其丰. 核磁共振碳谱.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5. 姚新生主编.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6. D. H. Willeams等著. 王剑波, 施卫峰译.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7. 苏克曼, 潘铁英, 张玉兰. 波谱解析法.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8. E. Pretsch, P. Buhlmann, C. Affolter. 荣国斌译. 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9. 宁永成编著.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科学出版社, 199910. 于德泉, 杨峻山主编. 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11. 丛浦珠.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8712. Biemann K. 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Second edition). Berlin; New York : Springer-Verlag, 198913. Crews, Phillip. Organic structure analysi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14. Robert M. Silverstein and Francis X. Webster. 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6th ed.) New York : Wiley, 1998.15. Joseph B. Organic structural spectroscopy. Prentice Hall, 1998.16. Laurence M. H., Timothy D.W. Introduction to organic spectroscop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7. Meier, Bernd Zeeh.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organic chemistry. New York : G. Thieme,1997.18. Eberhard Breitmaier ; translated by Julia Wade. Structure elucidation by NMR in organic chemistry : a practical guide. New York : Wiley, 1993.19. Field L. D., Sternhell S., Kalman J.R. Organic structures from spectra. (2nd ed.) New York : John Wiley, 1995.20. Erno Pretsch. Spectra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New-York: Cambridge: VCH, 1997.21. Pretsch. [et al.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K. Biemann]. 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9.22. Robert V. Hoffman. Organic chemistry : an intermediate tex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3. Gerhard Quinkert, Ernst Egert, Christian Griesinger. Aspects of organic chemistry : structure. Cambridge : VCH, 1996.(四)化合物查询1. 江纪武、肖庆祥编著.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2.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化室编译. 黄酮类化合物鉴定手册, 科学出版社(1981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724. 黄天守编. 化学化工药学大辞典. 台北市大学图书公司出版, 19825. Dictionary of Natural Products on CD-ROM.(五)生物活性检测药理实验H. G. 沃格尔, W. H. 沃格尔编著. 杜冠华, 李学军, 张永祥等译. 药理学实验指南——新药发现和药理学评价. 科学出版社, 2001(六)中药材1.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上, 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 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33. 刘寿山编著.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共四册). 科学出版社4.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著. 中国海洋药用生物. 科学出版社, 19785. 候宽昭编著.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 科学出版社, 1982(七)其他王北婴、李仪奎编. 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二、期刊1.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办2. 中国药理学报, 中国药学会主办3.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会主办4.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主办5.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主办6. 中草药, 中草药信息中心站、天津药物研究院主办7.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主办8. 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天津)主办9.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中国中医研究所情报研究室主办10. Phytochemistry11. Planta Medica12.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13.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4. Natural Product Letter15. Natural Product Peport16.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17.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8. Lipid19. Sterol三、检索工具1.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2. 中国药学文摘3. Chemical Abstracts4. The Merck Index5. 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6. CRC Handbook of Data Organic Compounds7. Index Chemicus8. The Sadtler Standard Spectra Total Spectra Indes。
范颖如,2011131206.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蛇舌草范颖如学号2011131206 20111312班摘要: 蛇舌草是潮汕人的最爱。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
可以治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肿瘤。
《潮州志·物产志》和《闽南民间草药》都有记载蛇舌草的功效。
《潮州志·物产志》:“茎叶榨汁饮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
”;《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所以潮汕地区的人喜欢用它作为凉茶饮用。
关键词:蛇舌草、潮汕地区、凉茶、价值、化学活性、在潮汕地区喝凉茶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景观。
在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可以看见很多的凉茶铺,因为从古到今,南岭一带气候炎热潮湿,湿毒之气甚重,被中原地区的统治者称为蛮姨之地喝凉茶可以清热解毒解渴,四季皆可饮用。
久而久之,喝凉茶已经成为潮汕人民的生活习惯。
蛇舌草可是算是潮汕地区被用最广,功效最多,最受潮汕地区人民喜爱的凉茶植物之一。
1、蛇舌草的基本概况蛇舌草是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
根细长,分枝,白花。
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
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cm,宽1-3mm,先端极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稍粗糙,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
柱头2浅裂呈半球形。
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
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其成药味苦、淡,性寒。
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
天然产物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是2010年04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湘、汪秋安。
该书概述了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开发意义,介绍了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对各类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生理活性进行了系统讨论。
最后介绍了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简述了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刘湘等著图书:内容简介全书共分12章,每章均附有习题,书后附有测试题及习题参考答案。
《天然产物化学(第2版)》适合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和药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参考。
图书目录第1章绪论11.1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内容11.2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11.3 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31.4 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5习题9第2章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10 2.1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与提取10 2.2 色谱分离分析方法262.3 结晶和重结晶322.4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34习题43第3章糖和糖苷453.1 单糖的立体化学453.2 糖苷的分类473.3 糖苷的性质493.4 糖苷的提取与分离513.5 糖苷的结构测定52习题56第4章生物碱584.1 概述584.2 生物碱的分类594.3 生物碱的性质614.4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624.5 生物碱的鉴定和结构测定644.6 有代表性的生物碱65习题70第5章黄酮类化合物715.1 概述715.2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745.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76 5.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785.5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81习题84第6章萜类化合物856.1 概述856.2 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856.3 萜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876.4 单萜化合物896.5 倍半萜、二萜和二倍半萜化合物94 6.6 三萜化合物976.7 四萜化合物101习题105第7章甾体类化合物1067.1 概述1067.2 甾体化合物的性质1077.3 甾醇、甾体激素和胆汁酸1127.4 甾体皂苷1187.5 强心苷122习题125第8章醌类化合物1268.1 概述1268.2 醌类化合物的性质1298.3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308.4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1318.5 代表性含醌类天然产物134习题136第9章香豆素和木脂素1389.1 香豆素1389.2 木脂素145习题149第10章其他类型天然产物15110.1 有机酸15110.2 鞣质15410.3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15710.4 植物激素、昆虫信息素和农用天然产物159 10.5 海洋天然产物163习题166第11章生物转化在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167 11.1 概述16711.2 生物转化应用于甾体药物合成16811.3 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173习题179第12章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180 12.1 托品酮的合成18312.2 喜树碱的合成18412.3 利血平的合成18612.4 维生素A1的合成18712.5 石竹烯的合成18812.6 紫杉醇的合成190习题193附录195各章习题参考答案195天然产物化学基础测试题(一)201 参考答案203天然产物化学基础测试题(二)205 参考答案207天然产物化学基础测试题(三)210 参考答案212参考文献215。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谷维素和阿魏酸对喂食高脂食物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Myoung Jin Son, Catherine W. Rico, Seok Hyun Nam, and Mi Young KangAbstract:实验探究了谷维素和阿魏酸对膳食高脂肪食物小鼠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C57BL/6N 型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NC 组喂食正常饮食,HF 组喂食高脂膳食,HF-O组和HF-FA组喂食高脂膳食同时在饲料分别加谷维素和阿魏酸。
所有老鼠可以自由取食取水。
经测量实验结束后,HF-O组和HF-FA组比NC组和HF组小鼠血糖水平、G6pas、 PEPCK活性显著降低,而糖原、胰岛素浓度以及GK活性显著降低。
此研究表明谷维素和阿魏酸能减少胰岛素和控制一些酶的活性。
Keywords:糖尿病, 阿魏酸,高脂肪喂食小鼠, 降血糖功能,谷维素简介:长期食用高脂肪食品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产生密切相关。
科学研究表明脂肪的过多摄入导致肥胖并影响血糖调节。
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而高血糖会使机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从而导致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特别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少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像流行一般迅速增高。
2001年世界范围内被报道的糖尿病病例大约1.71亿例,然而这个数字到2030年将会达到3.66亿例。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普遍性增加使研发治疗该疾病的药剂显得更加强烈和迫切。
目前大量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然而各种副作用和高比例失效影响了当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有效性。
因此,找到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天然药物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焦点。
最近植物素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成为科研的热点。
天然的酚类化合物,如谷维素和阿魏酸,已知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谷维素是阿魏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脂和植物固醇的混合物,最初是由大米麸皮中提取。
阿魏酸广泛的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包括香蕉、西兰花、米糠以及柑橘类水果中。
天然药物化学文献总汇

SCI收录的有关植物化学化学方面的杂志介绍★什么是SCI?▷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 即科学引文索引。
▷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SCI的地位▷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位于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ISSN▷ISSN(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计算方法: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植物化学相关的具体杂志简介杂志目录: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3.159Planta medica 2.037Tetrahedron 3.219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4.802Natural prducts reports 9.202Chemical communication 5.504Carbohydrate research 2.025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822Fitoterapia 1.363Chemistry&biodiversify 1.926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879Heterocycle 1.074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0.608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0.643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4.101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777Phytochemistry 3.104Organnic letters 5.420Tetrahedron letters 2.660Steriods 2.905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8.580Cpb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698Lipids 2.382Helvetica chemica acta 1.435Food chemistry 3.146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1.027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 0.810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0.572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 0.498AJCM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1.422下面具体介绍这些杂志★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JNP )天然产物杂志出版商:ACS(美国化学会)影响因子:3.159Print Edition ISSN: 0163-3864Web Edition ISSN: 1520-6025▷天然药化方面的老牌杂志。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

科类理科学号 2010312199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Research Advances of Nicotine in T obacco in China黄奥雄指导教师:邓维萍职称: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学院: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年级:2010级论文提交日期: 2012.12.11 答辩日期: 2012.12.11答辩委员会主任:邓维萍云南农业大学2012年 12 月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黄奥雄(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昆明 650201)摘要总结了我国烟草废弃物的概况和利用状况,对烟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简要概括,重点介绍了烟碱的物理化学性质,综述了目前国内烟草研究所使用的提取分离、检测方法,并对烟草的研究利用价值进行了展望,论述了我国低次烟叶综合利用的重大意义,为烟草和烟碱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废弃物;生物碱;烟碱;提取检测Research Advances of Nicotine in T obacco in ChinaHuangAoxiong(College of Basic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 of Y 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Kunming 650201)ABSTRACTThe overviews and utilizations of nicotion in tobacco waste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tobacco we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cotine were highlighted. 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and detection of tobacco recently in domestic were reviewed. At the same time, the value of using and rearching of tobacco was prospect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 of discarded tobacco leaves was probed, 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obacco and nicotine.Keywords:tobaccowastes;alkaloids;nicotine;extractanddetect1 前言 (5)2 我国烟草废弃物现状 (5)3 烟草中生物碱及其性质 (6)4 烟碱的提取、检测方法 (6)4.1 提取方法 (6)4.1.1 水蒸气蒸馏法 (6)4.1.2 溶剂萃取法 (7)4.1.3 超临界萃取 (7)4.1.4 连续逆流提取法 (7)4.2 辅助提取手段 (8)4.2.1 超声波辅助浸提 (8)4.2.2 微波辅助浸提 (8)4.2.3加酶辅助浸提 (9)4.3 分析检测方法 (9)4.3.1 重量分析法 (9)4.3.2 分光光度法 (10)4.3.3 滴定分析法............................................................. (10)4.3.4 色谱分析法 (10)5 前景展望 (10)6 参考文献 (11)我国烟叶中烟碱的研究现状1 前言烟草(Nicotianatabacum L),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
药用天然产物全合成 - 合成路线精选

药用天然产物全合成 - 合成路线精选药用天然产物的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和生物合成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和合成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精选并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药用天然产物的合成路线,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1. 阿奇龙乙素(Artemisinin):阿奇龙乙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它是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
阿奇龙乙素的合成路线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条路线是以Joseph P. Kutney和Dale L. Boger为代表的美国团队于1992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提出的。
该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包括天然产物青蒿素与亮氨酸的环氧化反应和芳基碳碳偶联反应。
参考文献:Dale L. Boger et al. J. Am. Chem. Soc., 1992, 114, 10997-10998.2. 罗汉果苷(Ginsenoside):罗汉果苷是从人参中提取得到的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罗汉果苷的合成路线较为复杂,但对于某些主要成分,已经有一些经典的合成路线被提出。
例如,某些C-20型罗汉果苷(如Rb1和Rc)的合成可以通过芳烃的酸催化芳位弛豫插入反应和β-糖苷键的构建反应完成。
参考文献:Li He et al. J. Org. Chem., 2012, 77, 11564-11571.3. 银杏内酯(Ginkgolide):银杏内酯是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生物碱,具有抗炎、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
银杏内酯的全合成路线也有多种,其中一条经典的路线是由G. Stork和Y. Kobayashi等科学家于1979年提出的。
该合成路线的核心步骤包括以D-麦芽糖为原料开展的酮糖转化和溴化反应。
参考文献:G. Stork et al. J. Am. Chem. Soc., 1979, 101, 7074-7075.4. 阿剌伯糖苷(Araloside):阿剌伯糖苷是从阿拉伯树脂中提取得到的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天然药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一、中文参考书《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三册,上册收载中草药3093味,下册收载2663味,1977年版,第三册为附编,主要收集上下册所收药物的各种索引及成分、药理、临订的参考文献出处。
全书均以中药的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物、栽培、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功用主治临床报道等条。
《中草药成分化学》林启寿编著(1977),科学出版社。
本书按天然成分化学类型分章讨论中草药各类成分的化学,包括理化性质,鉴别方法,结构测定以及提取分离方法,生物活性等方面内容,是植化工作者常用参考书。
《全国中草药汇编》“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共分三册,上册收中草药1000种(1975),下册收载中草药1202种(1978),第三册为中草药彩色图。
《中草药学》南京药学院编,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科技出版社。
本书共分三册,上册论述中草药理化鉴别,中草药各类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中药制剂学等方面内容(1987)。
中册与下册为各论,收载中草药九百余种,按中草药植物系统编排。
本书每药及成分的主要内容附有文献来源,中册(1976),下册(1980)。
《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1983),上海科技出版社。
本书以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某些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实例,实践性较强,是植化工作者的常用参考书。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197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涉及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别及含量分析等内容,是植化工作者的常用参考书。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沙世炎,徐礼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共分两册,上册(1982),下册(1984)。
上下两册收载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方法等内容。
共收集常用中草药约200种,并附有中草药名称索引,化学成分索引(中文)及中草药拉丁名索引,中草药成分英文索引,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产物化学常用参考文献
一、图书
(一)天然产物化学一般理论
1.林启寿编著,中草药成分化学,科学出版社,1977
2.徐任生主编,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1997
3.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杨其菖编.天然药物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5.R.D.H.Murray.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Springer Wien New York,2002
(二)成分提取分离
1.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Richard J.P.Cannell.Natural Products Isolation.Humana Press,1998
3.Raphael Ikan.Natural Products--A Laboratory Guide(Second Edition).Academic Press, 1991
4.J.B.Harborne.Phytochemical Methods--A Guide to Modern Techniques of Plant Analysis(Three edition).Chapman&Hall,UK,1998
(三)化合物结构解析
1.梁晓天.核磁共振.科学出版社,1976
2.洪山海.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0
3.赵天增.核磁共振氢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沈其丰.核磁共振碳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姚新生主编.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6.D.H.Willeams等著.王剑波,施卫峰译.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苏克曼,潘铁英,张玉兰.波谱解析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E.Pretsch,P.Buhlmann,C.Affolter.荣国斌译.波谱数据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9.宁永成编著.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科学出版社,1999
10.于德泉,杨峻山主编.分析化学手册第七分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11.丛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87
12.Biemann K.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Second edition).Berlin;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
13.Crews,anic structure analysi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4.Robert M.Silverstein and Francis X.Webster.Spectro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6th ed.)New York:Wiley,1998.
15.Joseph anic structural spectroscopy.Prentice Hall,1998.
urence M.H.,Timothy D.W.Introduction to organic spectroscop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7.Meier,Bernd Zeeh.Spectroscopic methods in organic chemistry.New York:G.Thieme, 1997.
18.Eberhard Breitmaier;translated by Julia Wade.Structure elucidation by NMR in organic chemistry:a practical guide.New York:Wiley,1993.
19.Field L.D.,Sternhell S.,Kalman anic structures from spectra.(2nd ed.)New York:John Wiley,1995.
20.Erno Pretsch.Spectra interpret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New-York:Cambridge: VCH,1997.
21.Pretsch.[et al.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K.Biemann].Tables of spectral data fo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2nd ed.)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
22.Robert anic chemistry:an intermediate tex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3.Gerhard Quinkert,Ernst Egert,Christian Griesinger.Aspects of organic chemistry: structure.Cambridge:VCH,1996.
(四)化合物查询
1.江纪武、肖庆祥编著.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植化室编译.黄酮类化合物鉴定手册,科学出版社(1981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72
4.黄天守编.化学化工药学大辞典.台北市大学图书公司出版,1982
5.Dictionary of Natural Products on CD-ROM.
(五)生物活性检测药理实验
H.G.沃格尔,W.H.沃格尔编著.杜冠华,李学军,张永祥等译.药理学实验指南——新药发现和药理学评价.科学出版社,2001
(六)中药材
1.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全国中草药汇编(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3.刘寿山编著.中药研究文献摘要(共四册).科学出版社
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著.中国海洋药用生物.科学出版社,1978
5.候宽昭编著.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科学出版社,1982
(七)其他
王北婴、李仪奎编.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二、期刊
1.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办
2.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学会主办
3.药学学报,中国药学会主办
4.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学会主办
5.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会主办
6.中草药,中草药信息中心站、天津药物研究院主办
7.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主办
8.国外医学植物药分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天津)主办
9.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中国中医研究所情报研究室主办
10.Phytochemistry
11.Planta Medica
12.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
13.Chemical&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4.Natural Product Letter
15.Natural Product Peport
16.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17.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8.Lipid
19.Sterol
三、检索工具
1.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
2.中国药学文摘
3.Chemical Abstracts
4.The Merck Index
5.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
6.CRC Handbook of Data Organic Compounds
7.Index Chemicus
8.The Sadtler Standard Spectra Total Spectra In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