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近三年高考真题汇编及详解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3 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013广东卷)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2013四川卷)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B【命题思路】本题借“稻田生态系统”创设情境,实际考查《稳态与环境》中的知识理解推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属于能力立意题。
【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故B错误;C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故C 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D正确。
(2013全国卷大纲版)33.(11分)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试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 全册习题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及比例⎩⎪⎨⎪⎧ :约占2/3:约占1/32.内环境。
(1)概念:由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组成及关系:(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点拨:(1)血浆不同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因而血浆仅是血液的液体组成成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尿道等虽位于人体内,但它们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体内暂存,不属于体液。
答案:1.(2)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2.(1)细胞外液 (2)①血浆 ②淋巴 (3)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异同。
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类似于海水。
答案:1.蛋白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2.蛋白质3.盐溶液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___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______ 越高越少越小______(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2.酸碱度。
(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
(2)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章综合检测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岀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02、CO?、血红蛋白都是内坏境的组成成分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是内环境的一部分[答案]C[解析]血液、血红蛋白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屮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答案]c[解析]人体的某些液体如消化道中的液体、胆汁、泪液、汗液等属于外界环境,不能称为细胞外液。
3.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强将酸奶饮入胃屮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D.洗澡时耳中进水[答案]B[解析]胃和耳与外界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红细胞不属于内环境;而病人点滴的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4.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答案]C[解析]组织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产生和维持,同时它们的正常代谢又依赖于内环境的稳态。
由于内环境中有很多成分,只要有一种物质的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稳态就会遭到破坏,A、B、D三项只是有可能成立,但不是必然结果。
5.下列有关人体内坏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寒冷时出现寒战现象不属于内坏境稳态失调[答案]B6.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答案]c[解析]小肠内的消化液属人体的外分泌物,膀胱腔内的尿液是人体的一种排泄物,它们与肺泡腔内的气体都属外环境中的物质。
2013高考生物真题必修3(答案和解析)

2013高考生物必修3真题汇编一、选择题1.(2013海南卷·T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B】【解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糖原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2.(2013海南卷·T20)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D】【解析】细胞外液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B正确;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
3.(2013北京卷·T3)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答案】A【解析】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但分泌抗体的只能是浆细胞,A错误;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体液-神经调节,使体温稳定,B正确;摄入高糖食品,血糖增加,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血糖水平回落,C正确;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向光弯曲,D正确。
【试题评价】此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
4.(2013山东卷·T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由图可知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要呈递给T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识别、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高考生物试卷真题(7套)必修三内容汇总含答案

高考生物试卷(7套)必修三内容汇总(全国1卷)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全国1卷)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学=科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全国1卷)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全国1卷)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全国1卷)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生物必修三高考真题专题整理含答案

专题1内环境及其稳态1. (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D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 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 为高原性肺水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含量偏高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2. (20如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图是人体稳态调行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
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 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 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 __________ (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行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 I 体温下降I 库吸收增加11血压下降甲状腺肾脏 ④ 血管 心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 ,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激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3.(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i端;■可! n揣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II端比【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II端比【端胰岛素含量高4. (2020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模拟)人在饥饿时或遇到寒冷刺激,机体会进行一系列稳态调行活动。
2018高考生物真题人教版必修三(带答案)

(2018海南)3、植物激素对植物得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得就是( C )A、色氨酸可经一系列反应转变为 IAAB、激素得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C、赤霉素对果实得发育有抑制作用D、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得脱落酸(2018海南)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得就是( D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2018海南)9、下列属于内环境得就是(A )A、淋巴管内得液体B、输尿管内得液体C、汗腺导管内得液体D、消化管内得液体(2018海南)11、向实验狗得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得现象就是( B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2018海南)1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得生物学效应就是( C )A、糖得分解代谢降低 B、碘得需要量增加C、饥饿感增强D、TSH 分泌增加(2018海南)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得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得“小鸟” 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D )A、小鸟啄击扑打得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得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得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得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得信息D、激怒小鸟得信息就是直接来自非生物得化学信息(2018海南)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得食物网,鲫鱼与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得叙述,错误得就是( D )A、鲫鱼既就是初级消费者又就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得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得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得能量(2018海南)21、对于一个结构与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得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得就是( D )A、适当得物质与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得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得提高,系统得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得生态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可接近受损前得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得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2018海南)22、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得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B )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2018海南)25、将相等数量得硝化细菌与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得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中生物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 神经调节(2013全国卷大纲版)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 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难度较低。
(2013四川卷)3.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C【命题思路】本题借“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人工电刺激”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考查《稳态与环境》中的兴奋传导方向的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属于能力立意题。
【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且是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互变,故选项A 和C 正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且膜内电流方向代表了兴奋的传导方向,故选C 。
(2013海南卷)18、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答案】B m]【解析】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合成并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A 正确;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说明没有兴奋的传递,所以不合成,B 错误;突触小体为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的杯状小体,即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C 正确;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3近三年高考真题汇编及详解1.(2018•海南)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A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A中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液,属于内环境;BCD 中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内的液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考查方式:判断人体内哪些液体属于内环境难易程度:简单2.(2018•海南)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答案:B解析:盐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水盐调节考查方式:外界条件变化对体内有何影响,如何调节。
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难易程度:适中3.(2017•新课标Ⅲ)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血浆无机盐浓度为0.9%,静脉注射0.9%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血浆量增加;水盐代谢平衡要进多少出多少,所以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考查方式:外界条件变化后,内环境理化性质如何变化。
难易程度:适中4.(2016•浙江)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B解析: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水从细胞内更多的流向细胞外,所以细胞内液的量会减少。
B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细胞内浓度增大,细胞吸水导致细胞体积增大。
C炎症肿胀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及组织细胞破裂,组织液蛋白质增多,吸收水分造成组织液增加。
D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内负外正,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大,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所以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兴奋的传导考查方式: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判断正误。
难易程度:难度较大5.(2018•天津)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答案:A解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存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消灭入侵病原体的是免疫调节。
考点:神经调节考查方式: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是否正确,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基本特点的掌握情况。
难易程度:简单6.(2018•江苏)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答案:C解析:A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身高不再增加;B只有胰岛素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D神经中枢也可以分泌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考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考查方式:判断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和关系的相关说法是否正确难易程度:简单7.(2017•海南)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答案:A解析: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血压升高时,调节导致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反馈调节考查方式:给出一段过程,判断属于哪种调节方式难易程度:适中8.(2017•海南)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A解析:A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能量,缺氧影响能量的合成。
考点:神经调节考查方式:判断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说法是否正确难易程度:适中9.(2017•新课标Ⅱ)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B解析:B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所以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可以完成考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考查方式: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实例,说法是否正确。
难易程度:适中10.(2016•海南)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
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个过程包含体液调节。
考点:激素调节考查方式:对胰液素和胰液的产生和调节的是否做出判断。
难易程度:适中11.(2016•海南)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答案:A解析:A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有关,所以与Na+和Cl−都有关。
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消耗ATP,属于被动运输。
考点: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考查方式:细胞内外离子的相关说法是否正确。
难易程度:适中12.(2018•江苏)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A中K+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中Na+大量内流,顺浓度梯度,属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D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
考点:细胞膜内外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考查方式:识图判断动作电位各阶段电位变化情况难易程度:适中13.(2018•新课标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解析:静息状态时细胞外Na+浓度高,细胞内K+浓度高考点:细胞膜内外电位情况考查方式:选择静息时细胞内外离子正确的分布特征难易程度:简单14.(2017•浙江)新生小鼠的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A、K+浓度升高B、K+浓度降低C、Na+浓度不变D、Na+浓度升高答案:A解析:神经元受损,K+外流,故溶液中K+浓度升高。
考点:细胞膜内外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考查方式:给出场景,判断离子浓度变化难易程度:适中15.(2017•江苏)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①为线粒体,但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④膜电位的变化是由于Na+内流,所以与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考点: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考查方式:识图判断说法是否正确难易程度:适中16.(2017•海南)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也参与体液调节考点:脑的高级功能考查方式:判断相关说法是否正确难易程度:简单17.(2017•浙江)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效应器肌梭收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B、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答案:D解析:A、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存在感受器上,A错误;B、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收缩,B错误;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舒张从而完成膝反射,C错误;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考查方式: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难易程度:适中18.(2016•上海)如图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A、胃肠蠕动加速B、血糖升高C、呼吸加速D、心跳加快答案:A解析:恐惧反射将导致机体血糖升高、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慢。
考点:反射的过程考查方式:结合图考查恐惧反射的过程难易程度:简单19.(2016•上海)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A、灯光刺激+食物B、仅食物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答案:A解析:条件反射,灯光刺激加食物才是完整的条件,否则反射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