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名言名句
屈原名言名句

生平介绍:
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3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相关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名言名句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政治家、爱国者、公民意识先驱、楚国民族英雄。
他是楚国的感召者、楚文化的象征,被誉为“楚国之魂”。
【屈原的简介资料】屈原是南楚国陵江里(今湖北省秭归县)人,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他从小聪明伶俐,博学多才,尤其善于作诗,并凭借自己的才华被任命为南楚君主聘请的官员和文学家。
公元前278年,秦国侵略楚国,南楚君王熊心由向秦国投降。
在这个时候,屈原甘愿倾国而降,为了保卫楚国的独立和尊严,他写下了《离骚》这首气吞山河的伟大诗篇,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但是,他的呼吁并没有得到支持,最终他失望、绝望,投江自尽,结束了一生的传奇人生。
屈原的出现,使楚国文化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历史宝藏。
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名言名句】屈原是一位有着深刻人生感悟和思想智慧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艺术性和哲学性,堪称中国文化的瑰宝。
以下是屈原的名言名句:1.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3.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4. 被骗者心知肚明,骗人者千方百计。
5. 众人拾柴火焰高,零星之火不成炎。
这些名言名句,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离骚》这首诗,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里面也蕴含着很多的哲理。
它描绘了一个爱国者的悲壮命运,也表达了屈原对虚伪艳华和权力斗争的厌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总之,屈原作为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巨大人物,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思想家。
他的名言名句、诗歌和思想,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同时,他的一生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为国家的文化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名言名句古诗大全

名言名句古诗大全:
名言名句:
1.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 鲁迅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7. 拿破仑的“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8. 爱因斯坦的“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保持平衡,就必须不停地在动”。
9. 莎士比亚的“不要借人钱,也不要问别人借钱,借人钱的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10. 培根的“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
古诗:
1.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5. 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离骚》中的名言名句

《离骚》中的名言名句《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由屈原创作,并被誉为中国古代辞章的巅峰之作。
《离骚》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名言名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下面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离骚》中的经典名言名句。
1. “情至深时泪纵横,意欲穷时悔无穷。
”这一句描述了屈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痛之情,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悔恨。
2. “寄言则无穷,观察则短。
听而详则异,听而博则拙。
”这句话反映了屈原的思维方式,他强调了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认为仅仅听一些是不够的,还需要观察和详细思考。
3. “自求多福,因应无期。
”这是《离骚》中的名句,强调了人们要主动去争取幸福,而不是一味地等待机缘降临。
4. “既替余以蕉心,则余以报之。
以其无適,褒姒之民也。
”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于褒姒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褒姒的无能和背叛。
5. “非余之罪也,言是求罪。
”这句话强调了屈原并非有罪之人,他愿意承担责任,但同时又表达了他的无辜和冤屈。
6. “男儿有志,立天地之正位。
”这是《离骚》中的名句,强调了男子汉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使命感,为社会和天地做出贡献。
7. “射不主皮。
”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社会现状的痛心,他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败坏,没有了价值观的底线。
8. “采石砾,获金玉。
”这句话讲述了屈原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到了珍贵的财宝,强调了发现价值的眼光和能力。
9. “泽畔留竹,剪刀余编。
”这句话以极富想象力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困顿时的无奈和辛酸,也表达了屈原对生活的迷惘和不满。
10. “执热则劣,抱阴则冰。
”这句话以矛盾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他认为人们要保持适度的热情和冷静,不过火也不过冷。
11. “回战且兴,夏台以陵。
”这句话表现了屈原对于远古时期辉煌历史的回忆和向往,寄托了他对于祖国复兴的希冀。
12. “独立不群,志者不狂。
”这句话以鲜明的对比形式表达了屈原对于个性的追求,他认为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不是狂妄自大,而是独立思考,与众不同。
屈原的诗句以及千古名句

屈原的诗句以及千古名句导读:关于屈原的诗句以及千古名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楚辞》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楚辞》6.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楚辞》7.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楚辞》8.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屈原《楚辞》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10.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1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1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楚辞》1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楚辞》1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屈原《楚辞》15.哀莫哀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惜。
——屈原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屈原1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1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离骚》1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离骚》20.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楚辞》21.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楚辞》22.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23.后皇嘉树,桔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从,更壹志兮——屈原2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九歌》25.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屈原26.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屈原《楚辞》27.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28.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
屈原的简介和名言名句

屈原的简介和名言名句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屈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既是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的爱国者。
他所留下的一系列作品,包括《楚辞》,以及有关他的传记资料,至今仍然在中华文化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屈原的简介屈原出生于楚国颍川(今日的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境内),原名鱼世称。
其家族是楚国的大族之一,但是屈原的家族在楚国的地位却不是很高。
在年轻时,屈原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思想和人格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在他23岁时,他被邵陵令拜为令尹(相当于现代的市长),成为楚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名重要人物。
根据传说,在屈原担任令尹期间,楚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因此他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强化法律制度,改善百姓生活等。
这些措施使得当时楚国的治理能力得到了加强,而屈原本人也因此被尊为政治家和爱国者的典范。
然而,在屈原执政期间的后期,他却因为遭遇楚怀王的不信任而被流放。
相传他曾在流放期间写下了他的代表作《离骚》和《天问》,向世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和痛苦。
最终,屈原在他流放的第30年,因为无法承受被逐的痛苦而投江自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坚定而又崇高的民族英雄。
他的死亡使得楚国的人民非常悲痛,同时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广为人知。
屈原的名言名句作为楚国的重要人物和文化名人,屈原不仅在诗歌和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成就,他的一些名言名句也被后人广泛传播和引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屈原的著名名言名句:1. 长夜或将半永昼,悠悠苍天,此时无声胜有声。
——《离骚》这句话表达了屈原的一种宁静冷静的心态,即使在遭遇崩溃和灾难之时,我们也需要保持镇定,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2. 非熊罢,心之忧矣,非罴罢,心之悲矣。
——《国殇》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内心,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忧伤和悲痛。
3. 苍天之茫茫,其正无亲,而我之困苦乃降其上者也。
屈原名言名句(精选40句)

屈原名言名句(精选40句)1.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
——屈原2. 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屈原3.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屈原4.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
——屈原5.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屈原6.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屈原7.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屈原8. 悲霜雪之俱下席,听潮水之相击。
——屈原9. 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10. 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
——屈原11.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屈原12.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屈原13.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14.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屈原15. 屈原名句(39--57条)16.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屈原17. 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屈原18.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屈原19.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屈原20.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屈原21. 固人命兮有当疏离合兮可为。
——屈原22.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
——屈原23. 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屈原24.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屈原25. 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
——屈原26.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楚辞》27.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屈原28.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屈原29. 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
——屈原30.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31. 汜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屈原32.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屈原33.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屈原34.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屈原35.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
——屈原36.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屈原37.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古诗文经典名言名句:屈原 (16)

古诗文经典名言名句:屈原鲮鱼何所?——屈原《天问》
鬿堆焉处?——屈原《天问》
羿焉彃日?——屈原《天问》
乌焉解羽?——屈原《天问》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屈原《天问》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屈原《天问》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屈原《天问》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屈原《天问》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屈原《天问》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屈原《天问》
皆归射鞫,而无害厥躬。
——屈原《天问》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屈原《天问》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屈原《天问》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屈原《天问》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屈原《天问》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屈原《天问》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屈原《天问》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屈原《天问》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屈原《天问》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屈原《天问》
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屈原《天问》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屈原《天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名言名句导读: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4、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6、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7、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8、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之后。
(《九歌·山鬼》)9、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1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1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大司命》)12、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
(《渔父》)13、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14、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15、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大司命》)16、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17、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18、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摘自:短美文19、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20、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离骚》)21、魂兮归来!(《招魂》)22、目极千里兮,悲哀悲。
(《招魂》)2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2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25、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26、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山鬼》)2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28、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能够淹留?(《离骚》)2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30、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31、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3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33、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34、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3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36、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3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39、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0、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相关介绍】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透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生平介绍:屈原,芈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
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
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
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
”(《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不仅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诗·大雅·文王》)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种深刻批判。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
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
世道清廉,能够出来为官;世道浑浊,能够与世沉浮。
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
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
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着名人士联合发起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纪念屈原的故事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之后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
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
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
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
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
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
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
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只算短短的一瞬了,但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