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_测量工作总结控制测量技术是指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工业过程的一种技术。
在测量工作中,控制测量技术经常被使用,因为它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并且能够及时地进行控制和调整。
在控制测量技术中,传感器是一项重要的工具。
传感器用于测量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它可以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工业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实时的温度控制。
控制测量技术中的控制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控制器是用于监测和调整工业过程的设备。
它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数据来判断工业过程是否正常,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
控制器可以自动地进行调整,也可以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
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定的控制算法进行工作,以确保工业过程的正常运行。
控制测量技术中的信号处理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信号处理器可以对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传输给控制器。
信号处理器可以对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
信号处理器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校正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控制测量技术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设备和工具。
数据采集器可以用于收集和存储传感器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在之后进行分析和处理。
控制面板可以用于人机交互和控制操作。
它可以显示实时的测量数据,并提供人机界面,供操作人员进行控制和调整。
在测量工作中,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它还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控制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等参数,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控制测量技术在测量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并且能够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整。
控制测量技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处理器等设备和工具。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设备监测等领域。
掌握和应用控制测量技术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点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点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点测量工作是土地测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准点。
在进行控制点测量工作时,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确的测量技术,以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对控制点测量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在进行控制点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地质条件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布设。
其次,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布设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和准确性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控制点的位置应尽可能地分布均匀,并能够覆盖整个测量区域,以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的控制点测量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校准和调试。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温度、湿度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对于控制点的标志和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后,需要进行合适的标志和保护措施,以防止控制点被破坏或移动,从而影响后续的测量工作。
最后,在控制点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比对和校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土地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基准点。
总的来说,控制点测量工作是土地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谨的操作和精确的测量技术,可以确保控制点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2024年测量技术工作总结范例(二篇)

2024年测量技术工作总结范例该项目于____年____月启动,系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我项目部承担DK103+880-DK115+366段,全长____公里的施工任务。
主要构造物包括两座特大桥:____特大桥,全长____米;____特大桥,全长____米;两座大桥:____双线大桥和____桥,总长____米;两座隧道:____和____隧道,总长____米;____米路基及____座大小涵洞;还有现浇箱梁____片。
鉴于项目规模较大,项目部将结构物和管线划分为四个管区,测量队也相应分为四个测量班,分别负责各管区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测量队目前共有人员____人,其中正式职工____人,临时合同工____人。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四个大桥中的三个大桥桥墩柱等下部工程已全部完成,剩余____米的____特大桥已完成____个墩柱,完成进度接近____%。
现浇梁采用6套移动模架和2套膺架施工,目前已完成现浇梁制作____片;____和____两个隧道分别剩余____米和____米,即将完成开挖;路基工程完成近____%,水沟等附属工程也已全面启动。
我测量队作为工程建设的先锋,始终以项目部整体大局为重,积极主动服务于施工现场,及时、准确地完成施工测量任务。
一、制定与执行测量管理办法为规范测量工作行为,加强测量人员日常管理,提高施工现场测量精度,明确责任,项目部测量队根据相关测量操作规程,制定了《测量管理办法》。
队班长及测量员严格履行职责,提升责任感,增强职业素养。
将复核和考核制度纳入测量管理办法,作为测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奖惩分明。
二、加强复测控制工作____年____月施工进场后,测量队对全管段控制点进行了加密布网联测。
特别针对____特大桥的加密控制点选址,由于桥址多位于江岸和鱼塘边,软基地段较多,易发生位移和下沉。
针对这一特点,测量队制定了复测计划,每____至____个月进行一次全线控制点复测,以确保控制点的准确性,并对不合理的、不方便施工放样的加密控制点进行淘汰重布。
工程测量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工程测量个人专业技术总结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特此总结如下: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的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查阅相关资料:在进行测量前,应该充分查阅相关设计图纸、规范和资料,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
1.3 准备测量仪器: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现场测量操作2.1 设置基准点:在进行现场测量前,需要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2 测量数据采集: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3 测量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需要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合理的校核和验证。
三、测量成果的展示与报告3.1 绘制测量图纸: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相应的测量图纸,清晰地展示测量结果。
3.2 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编制出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3.3 交流与汇报:将测量成果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汇报,及时反馈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4.1 定期维护仪器: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遵守安全规范:在进行测量操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测量质量。
五、不断学习与提升5.1 持续学习新技术:工程测量领域技术更新快速,要不断学习新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5.2 参加培训和交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5.3 实践总结与反思:在工作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的工程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大全5篇

测量技术工作总结大全5篇写工作总结,是从过去的工作中找出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情况。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接下来的工作确立合理的目标,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技术工作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测量技术工作总结大全1测量是一份细心的工作,一点也不能马虎,有一点的疏忽,误差就会很大。
我们开始用的是水准仪,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刚开始测出的数据,经过我们事后的检查,我们发现测出的数据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先是找原因,是操作失误还是我们读数有误差,然后重新测量,进行补测。
看到自己组的一个站点也还没有测出来,其他组的已经熟练的操作时,我们很羡慕。
但我们没有灰心;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东西都不懂,但是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和老师及其他同学学习和讨论共同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这实习的'日子里,我感觉到数据处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
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数据量大,而且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
另外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程进度。
当确定所有的所需数据都计算准确无误后可以开始进行新的操作。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各组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每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测量需要建立在准确的数据收集基础上,所以在测各角值和量距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边测量边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如果测量结果出现超出误差允许范围,必须进行重新测量,认真科学地对待。
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轻地拿、轻轻的放置,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中山市大涌镇一级导线控制网测量技术总结中山市大涌测绘队中山市大涌镇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为城镇建设工程和地形、地籍测量的需要,中山市土地房产局特邀请大涌测量队在中山市大涌镇布测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为今后大比例尺测图提供基础控制资料。
此项工程于2001年11月10日开始,2001年12月5日完成,历时25天。
1.测区概况地理位置:东经113°07´—113°34´北纬22°11´—22°46´测区位于中山市大涌镇内,东至旗涌路;南至中新路;西至环镇路;北至环镇路。
测区街道多为水泥路面,布点方便交通。
但车流量较大,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坐标及高程系统平面控制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3°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4°;投影面比椭球面提高72米(即高程异常52米与56系高程20米之和),地球平均曲率半径6378317米;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
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本次测量利用GPS D级和E级网点15点,三等水准点4点作为测区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的起算点。
各点点位情况完好,成果可靠。
控制点资料详见下表:3.1四等水准起算数据:三等水准点成果表3.2一级导线网起算数据:GPS D级网点、GPS E级网点4.作业依据4.1《城市测量规范》CJJ8—91;4.2《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规范》;4.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4.4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5.工作量统计本次测量共布设一个一级导线网和4条四等水准(3条附合路线、1条闭合路线),其中埋设一级导线网点85点,绘制一级导线网点之记85点;联测四等水准合计27.0km(85点)。
6.作业程序和方法6.1使用仪器6.1.1一级导线网测量,采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1台套;DHM2通风干湿表1台,DYM3空盒气压计1台,对讲机4部,微机1台,汽车1辆。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篇1实习目的:工程测量是测量学教学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环节。
通过测量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通过测量教学实习可以将已学过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和实验环节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技能,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还可以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践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和要求:1、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观测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能熟练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4、能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并能够绘制道路纵横断面图。
5、能场地平整的测量工作,并计算工程土方量。
6、能运用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并运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点位放样。
7、高程测设。
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2~3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设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负责借还和保管本组的仪器设备,负责本组实习,监督考勤工作,保管本组的测量成果资料。
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由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注意提高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4篇)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电能计量工作不仅是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是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各个环节的安全,而且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到国家、企业及广大客户利益。
我自____年____月被评为电能表修校高级工以来,在自己的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以一名高级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始终如一的认真负责,勤业敬业,以脚塌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正直无私的坦荡胸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但通过平时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现将我平时工作作如下总结:一、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锻炼自己我在校所学习的专业是发配电,因此刚刚毕业以后就分配到变电站运行值班,工作紧张的学习生活,在我还没有细细品味出它属于哪种滋味时,就突然结束了。
我又开始我新的工作-电能表校验。
时间,不会因为我的投入与不投入而放慢它的脚步,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能迅速适应并做好新的工作,我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独立担任修、校电能表、互感器,关口表校验轮换,二次压降的测试工作,还参与了变电站、用户的计量装置的安装、验收、送电检查工作。
我个人也被宜昌供电公司评为“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面对着所取得的成绩,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同时也感到一丝的忧虑:成绩只属于过去,自己却属于未来。
面对不断的科技进步,表计的不断更新换代,只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不被时代所淘汰!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工作学习中提高技能作为生产岗位的高级工,我每年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____年先后参加湖北省供电局举办的电能表计量人员岗位培训,并先取得“电能表、互感器(计量检定员证)”;____年____月取得“湖北省电力公司用电检查证(二级)”;____年____月参加湖北省中试院举办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并取得证书;还参加了湖北省中试院举办的“防窃电与反窃电的学习”;____年____月参加省公司“湖北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程序的学习,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并发表了“关于‘湖北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在计量测试中心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文,获得好评!通过这些学习和工作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篇一:控制测量技术总结.doc控制测量一、概况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怀通项目组于20XX年6月6日至20XX年8月04日对湖南省怀化市怀化至通道高速公路(2标)进行了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外业测量历时58天,实际消耗1000多工天。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坚持诚信、求实、创新、进步的理念,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共完成工作量如下:1、联测国家等级大地点3个;2、联测国家四等以上水准点3个;3、布设测量四等精度的GPS点24个;4、布设测量一级导线67公里99个点;5、施测四等水准路线长度7.9公里;6、施测四等精度的三角高程线路67公里。
二、测区概况测区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县江市镇南的五岭水库北为起点,自北向南,途经洪江县江市镇的黄沙塘村、李家坪村、再经会同县马鞍乡的石头桥村、阳隆村、五家团、坪村镇的银匠界、上新寨冲、下新寨冲、大坪新鹰村、岩壁团、民主村、大洪江、张家团、小茶溪村、李家湾、桐木冲、高伞垠、渠水、小岩田、小寨、到连山乡的贵干村为终点。
测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测区最低处高程为230米,最高处高程为450米,平均海拔高为340米。
测区有少量旱地、水田和经济园林,以树林为主,该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林业县。
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雨量1500毫米。
测区内主要交通多为乡村路和大车路,交通比较便利。
测区行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具体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9′~109°46′北纬26°55′~27°04′三、投入人员和设备1.该项目我院共投入13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名、院级检查员1名,测量工程师5名,技术工人6名;2.设备共投入中海达单频GPS4台(分别为0717179、0707121、0717205和0717208接收机,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计算机2台、汽车2辆;所有的仪器使用前由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祥见仪器检测报告。
四、作业依据4.1JTGc10——20XX《公路勘测规范》;4.2JTG/Tc10——20XX《公路勘测细则》;4.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4.5湖南省怀化市怀化--通道高速公路(2标)控制测量设计书;4.6《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勘测技术质量管理规定》。
五、已知点资料使用情况5.1测区平面已知控制点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测区内共使用三个大地点,它们分别是ii等点和尚坡、ii等点车平坳(已破坏)和iii等观音坡。
5.2为了满足公路设计的需要,保证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坐标系统达到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将测区内三角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成果转换成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成果,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9度50分,投影高程面为测区平均海拔高程350m,h取值为0,R取值为6378137。
5.3测区高程已知控制点同样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本次共使用三个水准点,它们分别是i等点怀柳27、i等点怀柳33和iii等点湘2-11-6,其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5.4测区所使用的上述已知点标石稳定,成果可靠。
六、测区平面控制测量6.1、全测区共埋设四等GPS点24个,编号分别为BG01至BG22和B036、B037。
6.2、所有四等GPS控制点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
6.3、四等GPS控制点观测使用中海达单频四台套进行观测,通常以边连接构成GPS网,最终符合于和尚坡、观音坡、车平坳,采用静态方法观测。
有效观测卫星数大于4颗,观测时段长度≥60分钟,数据采集间隔15秒,GdoP值观测中均小于6。
6.4、四等GPS网中共有重复基线12条,其中相对误差最小为1.07ppm,相对误差最大为17.24ppm,重复基线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33米。
7.5、导线边长观测为二测回,采用直、反觇各测边一测回的方法,测回读数互差小于5mm,并对观测的边长进行了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
7.6、一级导线数据处理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6.5、四等GPS网中共有同步环41个,其中同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06ppm,相对误差最大为4.72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437米。
6.6四等GPS网共有异步环42个,其中异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20ppm,相对误差最大为7.99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705米。
6.7、四等GPS数据处理采用中海达Hd20XX随机商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四等GPS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为0.102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56832。
满足GB/T18314—20XX《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
首级控制网精度统计表七、测区一级导线控制测量7.1全测区共埋设公路一级导线点99个,编号分别为d001至d101。
7.2一级导线点都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导线点之间最长的边长为1010.466米,最短的边长为249.795米。
7.3、一级导线点观测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
仪器的加常数K=-0.98mm,仪器的乘常数R=-0.71m/km7.4、一级导线水平角观测二个测回,为左、右角各一个测回,一测回2c互差小于13秒,圆周角闭合差小于9秒。
统进行平差计算,精度详见精度统计表一级导线控制网精度统计表7.7、一级导线平面精度统计表7.8、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
满足JTGc10-20XX《公路勘测规范》要求。
1八、测区高程控制测量8.1、已知点与GPS点、导线点之间联测全部采用四等水准观测。
高程系统为1985年高程基准。
8.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GK1型104369号水准仪,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
8.3、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观测前均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定。
8.4、对使用的水准仪i角每天观测前进行实地检查。
8.5、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a.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8.6、水准测量观测的高差中高差较小故未进行尺长改正。
8.7、为了确保高程正确无误,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进行观测,对往返测高差超限的,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
8.8、GPS点和导线点之间全部采用三角高程施测。
按直反觇观测垂直角,分别直、反觇观测四个测回(注:四个测回的观测顺序为:两个测回观测结束后变换反光镜高再观测两测回),同方向观测较差小于5秒,测回指标差小于±5秒,直、反觇观测高差限差小于0.045m S(S以km为单位),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为±20L(L为高程路线长度,均以km为单位)。
8.9、三角高程测量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陕西测绘仪器计量监督鉴定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仪器的加常数K=-0.98mm,乘常数R=-0.71m/km8.10、为确保高程正确无误,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至毫米,对直、反觇超限的站,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
在高差的计算中,对两差进行了改正。
8.11、高程成果精度统计表:a、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观测值平差前平差后直接高差:0.0066000.007951B、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最大点位误差=0.02226米最大点间误差=0.01447米高程网观测精度统计表8.12、高程网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公里偶然全中误差0.008米,最大点位误差:0.022米。
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完全能满足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九、质量控制9.1、对GPS和一级导线选点、埋石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是返工纠正。
9.2、对四等水准观测手簿、GPS和一级导线观测手簿内业检查后签名。
9.3、投入院级专职检查员1人,测区测量最终检查质量统计评定为“良”。
完全满足技术设计书要求。
可转入下一道工序作业。
2篇二: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一完成任务情况1、任务来源按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控制测量》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须集中5周进行测量实习。
任务报告平面控制测量实习和高程控制测量实习。
2、测区范围实习范包括整个铜山新区,详见下图3、遵守的技术要求及规范(1)、教材:《控制测量》,测绘出版社;(2)、指导书:《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本院测量教研室编写;(3)、参考书:《控制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等;(4)、执行规范:GB50026-20XX《工程测量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4、施测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工作起止日期20XX年5月9日至6月10日6、完成的工作量二、利用资料情况1.测区内已有控制点铜山区c级GPS控制点(54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