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后题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10= 10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4 = 800 (千克) 合# 1800 (千克)B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5= 5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6= 1200 (千克)(3)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4)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应分配的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X 2= 1980 (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505X 3= 1515 (元)合计 3495 (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792X 2= 1584 (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1212X 3= 3636 (元)合计 5220 (5)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X (- 2%)=— 69.9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5220X (— 2%)=— 104.4 (元) (6)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 69.9 = 3425.1 (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 104.4 = 5115.6 (元)(7)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合计 (2) 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A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82/1800B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717/1700 1700 (千克)=0.99 =1.01A 材料实际数量 =1000X 0.99 = 990 (千克) A 材料实际数量 =800X 0.99 = 792 (千克) B 材料实际数量=500X 1.01 = 505(千克)B 材料实际数量=1200X 1.01 = 1212 (千(元)甲产品3495 乙产品5220 贷:原材料87152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乙产品 贷:材料成本差异 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 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19000/20000 = 0.95 运输劳务分配率=20000/40000 = 0.5 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 X 1500= 750 (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0.95 X 1000= 950(元) (2)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3)对外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 运输劳务分配率= 1)借:基本生产成本69.9 104.4 174.3=19000+750- 950= 18800(元) =20000+950- 750= 202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合计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18800/19000 = 0.98947420200/38500 = 0.524675=0.989474 X 16000=15832=0.524675 X 30000=15740(元) (元) 31572 (元) =0.989474 X 3000= 2968(元)=0.524675 X 8500= 446019000+750-95020000+950-750项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合计 供水车间\/运输车间2JX"合计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9000 20000 39000 18800 V 20200 * 39000 劳务供应量 20000 40000 - 19000 38500 - 费用分配率 0.95 0.5 - 0.9894740.524675- 辅助生产车 间耗用 供水车间 耗用数量 - 1500 -- - - 分配金额 - 750 750 - - - 运输车间 耗用数量 1000- - - - - 分配金额 950 - 950- -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 耗用数量 - - -16000 30000分配金额 - - -15832 15740 31572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 耗用数量 - - - 3000 8500 - 分配金额 - -2968 4460 7428 合计 950 750 1700188002020039000(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合计 7428(元)(4) 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供水750运输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950――运输7502)对外分配(2) 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水车间实际成本 =25620+( 1200+ 600)=27420 (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 =22780+ 2500= 25280 (3) 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水车间成本差异 =27420- 27500= — 80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25280- 24000= 1280(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 2000X 0.6 = 1200 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 1000X 0.6 = 600 (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 =25000X 0.6 = (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 00X 0.6 = 3000 (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7000X 0.6 = 4200 (元)合计 24000(元)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500X 5= 2500 (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 4000X 5= 20000 (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 1000X 5= 5000 (元)合计 27500 (元)18800 20200 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74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 --- 运输 31572 (元)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合计数量金额数量金额“辅助生产成本”科目金额- 6840 - 13700 20540 待分配数量和费用“制造费用”科目金额- 18780 - 9080 27860 小计5500 25620 40000 22780 48400 计划单位成本 - 5 - 0.60 - 供水车间耗用动力电 - - 2000 1200 1200 供水车间耗用照明电 - - 1000 600 600 供电车间耗用水费 500 2500 - - 2500 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动力电 - - 25000 15000 15000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水费 4000 20000 5000 3000 23000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及水费1000 5000 7000 4200 9200 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 27500 -24000 5150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27420 、25280 < -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80 \k -1280 卜120025620+1200+600 J22780+2500(元)(4)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直接燃料及动力)1200 基本生产成本一一X产品(直接燃料及动力)1500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23000——供水车间600——供电车间2500管理费用9200贷:辅助生产一一供水车间27500 ——供电车间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借:辅助生产成本—— 供水车间19380 ——供电车间11580 贷:制造费用一一供水车间19380——供电车间115803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车间——供电车间1280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编制分配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计算表如下表所示()按约当量比例分配各项费用 1)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21000/(500+200) = 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X 30= 15000 (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X 30= 6000 (元)2) 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3600/ (500+100) =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500X 6= 3000 (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 =100X 6= 600 (元) 3)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8400/ (500+100) =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X 14= 7000 (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 =100X 14= 1400 (元)4) 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5400/ (500+100) =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500X 9= 4500 (元)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X 9= 900 (元)(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量:500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库存商品一一甲产品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295002. (1)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1) 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 =100X 80= 8000 (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 7000-8000= 2000 (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100X 40= 4000 (小时) 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 3000-4000= 1000 (小时) 2) 分配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3500+7500) / (8000+2000 = 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8000X 1.1 = 8800 (元)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2000X 1.1 = 2200 (元) 3) 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2500+3500) / (4000+1000 = 1.2 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4) 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1500+2500) / 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X 0.8 = 800 (元) 5) 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名称:丙(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丙产品16800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丙产品16800第6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 .分批法(1)登记2月份和3月份402批号A 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 402批号全部 A 产品的实际成本 402批号A产品成本明细账如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投产日期:2月 完工日期:3月=4000X 1.2 = 4800 (元) 1000X 1.2 1200 (4000+1000 = 0.8 4000X 0.8 = 3200(2)计算402批号全部 A 产品的实际成本402批号全部 A 产品的实际总成本=5040+ 41080= 46120 (元) 402批号 A 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46120/20 = 2306(元) 2.平行结转分步法(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第一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1)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分配率=38500/ (335+30+20 =10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X 100= 33500 月末在产品成本=50 X 100= 5000 (元) 2)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680/ (335+30X 40%+20 = 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X 40= 134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2X 40= 1280 (兀) 3)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8350/ (335+30X 40%+20 = 50 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X 50= 1675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2X 50= 1600 (元) 第二生产步骤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分配费用: 1)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率=14200 / (335+20)= 4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X 40= 134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20X 40= 800 (兀) 2) 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0700/ (335+20X 50% = 60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 =335X 60= 201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X 60= 600 (元) 3) 制造费用的分配分配率=27600/ (335+20X 50% = 80 应计入产品的份额 =335X 80= 268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10X 80= 800 (元)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下表: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生产步骤产品批号:402 购货单位:XX 公司(2月提前完工2台) 单位:元 (元)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生产步骤(3)登记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见下表: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名称:B第7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1 .分类法(1)计算编制耗料系数计算表,见下表耗料系数计算表(2)根据耗料系数和所给的有关资料计算该类产品成本以及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见下表产品成本计算单3 .标准成本法(1) 计算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7000X 2X 2= 28000 (元) (2) 用三差异分析法对固定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预算)差异 =14700X 1.8 — 15000X 2=— 3540 (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00— 14700)X 2=+ 6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4700— 7000X2)X 2=+ 1400 (元)第10章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1 .利用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首先可以总括地分析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各种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成本会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
()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B.生产费用C.经营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A.短期借款利息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
A.成本会计对象B.生产费用C.产品成本D.经营管理费用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B.生产费用C.制造费用D.废品损失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三、多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职能应包括()。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控制D.成本分析E.成本考核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A.成本核算B.成本预测、决策C.成本考核D.成本分析第二章工业企业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判断题1.间接生产费用是指需要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核算和控制。
对于学习成本会计的同学来说,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0,000元,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末库存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初库存。
答案: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2,000 + 10,000 - 8,000= 4,000元2.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生产成本为15,000元,销售成本为12,000元,期初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期末库存。
答案: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 生产成本 - 销售成本= 3,000 + 15,000 - 12,000= 6,000元3.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直接材料成本为6,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元,制造费用为2,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6,000 + 4,000 + 2,000= 12,000元4.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制造成本为10,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3,000元,计算该期间的销售成本。
答案:销售成本 = 制造成本 + 期初库存 - 期末库存= 10,000 + 2,000 - 3,000= 9,000元5. 问题: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销售成本为8,000元,期初库存为2,000元,期末库存为4,000元,计算该期间的制造成本。
答案:制造成本 = 销售成本 + 期末库存 - 期初库存= 8,000 + 4,000 - 2,000= 10,000元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本会计课后习题,通过计算,可以对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完整版)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一、、核算与计算题(一)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10500元。
单位产品呀消耗定额:甲产品15公斤,乙产品12公斤。
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二)低值易耗五五摊销法。
[资料]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
本月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一批,计划成本12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2%:本月报废另一批管理用具,计划成本8000元,回收残料计价400元,已验收入库。
[要求]编制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等的会计分录。
(三)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
[资料]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记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3小时。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五)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核算。
[资料] 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一批,为了简化核算,不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 800元,车间一般性耗料600元。
2.生产工人工资6 400元,其他人员工资1 000元。
3.按工资总额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4.燃料和动力费用2 8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 2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邮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1 600元。
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
[要求] 编制会计分录(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
[资料]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 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 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习题一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
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3.分配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乙产品 104580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习题二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
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3.分配原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B产品 30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习题三一、资料1.某厂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7月份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发生情况为:机修车间35000元,运输车间4650。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B;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CD三、判断题1、×;2、×;3、√;4、×;5、×。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C;5、D;6、B。
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CD;4、ABCD;5、AC;6、ABC.三、判断题1、×;2、×;3、√;4、√;5、×;6、√。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ABCD5.CD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10. √四、计算题各种产品系数计算表产品本月实际产量材料消耗定额材料系数材料总系数工时消耗定额工时系数工时总系数A20015 1.53009.6 1.20240 B24012 1.22888.8 1.10264 C4801014808 1.00480 D36090.93247.60.95342 E30080.82407.20.90270合计16321596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本月生产费用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合计166880413040274160854080完工产品总成本146880383040255360785280月末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甲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直接材料加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A200375240337505760038400129750B 240360264324006336042240138000C 4806004805400011520076800246000D 360405342364508208054720173250E 300300270270006480043200135000合计16321596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实际产量总系数总成本产品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C2. D3. A4.A5.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 AC4. ABCD 三、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核算题1]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产品 年 月 产量:20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000 2632 3684000 12000 分配材料费用 2960029600 分配工资费用 90009000 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 36003600 分配制造费用7516.5 7516.5 月计29600 9000 3600 7516.5 49716.5 累计34600 11632396811516.561716.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4600 11632 3968 11516.5 61716.5 单位成本173 58.1619.8457.5825 308.5825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乙产品 年 月 产量:16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4000 4386 614 6000 25000分配材料费用34400 34400分配工资费用15000 15000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5300 5300分配制造费用12527.512527.5 月计34400 15000 5300 12527.5 67227.5累计48400 19386 5914 18527.5 92227.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9680 2154 657.11 2058.61 14549.72完工产品成本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单位成本242 107.7 32.86 103.04 485.49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产品名称产量(件)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单位成本甲产品200 34600 11632 3968 11516.561716.5308.5825 乙产品160 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485.49 合计—73320 28864 9224.89 28003.39 139394.28 794.0752第七章一、单选1、B2、B3、A4、A5、C二、多选1、ABC2、BC3、ABCD4、AD5、ABD三、判断1、N2、Y3、Y4、Y5、N6、Y7、Y8、Y9、Y10、Y四、核算(1)分批法批号:9310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135006480486012月800091206840合计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成本21500156001170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76004200315012月42006720504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2100088806660合计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成本2100088806660(2)简化分批法生产成本二级账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89002110010680801012月20600332002472018540合计29500543003540026550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 1.20.9完工转出20400425002448018360余额910011800109208190产品:甲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540013500----12月76008000----累计数及分配率1300021500 1.20.9本月转出完工产品成本13000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30021501560117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35007600----12月5600420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74002100088806660累计数及分配率740021000 1.20.9合计7400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480420017761332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轨迹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B;5、D;6、A;7、D;8、C。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标准答案

—B产品
制造费用
(400000-80000) =0.2375(元/千瓦时)基本生产
一甲产品
动力车间单位成本=76000/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机修33000
—动力76000
(2 )交互分配法
交互前:修理车间成本分配率=33000/5000=6.6(元/工时)
动力车间成本分配率=76000/400000=0.19(元/千瓦时)
(动力)0.215X
基本生产车间240000=51600
(劲脩琨)01Q冷映戦00
辅助生产车间一修理 (动力)0.215 X
辅助生产车间一动力80000=17200管理部门(动力)&傷理兴1°X1000=10000
销售部门20000=4300
(翊驱宛應4300
修理车间的实际成本=33000+17200=50200动力车间的实际成本=76000=10000=86000按计划分配率修理车间转出的金额=25000+10000+10000+5000=50000
借:生产成本一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76728
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17208
—动力10041.6
18645.6 4302 9322.8
制造费用管理费
用销售费用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修理50208
—动力86040
借:管理费用1.6
贷:生产成本一辅助生产成本一动力1.6
(4)计划分配法:
基本生产一甲产品(修理)10X2500=25000
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一甲产品(修理)10.4X 2500=26000
(动力)0.2106X240000=50544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700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1800 辅助生产成本 2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计算分析题7——直接分配法
修理车间的劳务单位成本=4560÷(2600-400)=2.05 运输车间的劳务单位成本=7920÷(7500-300)=1.1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摊的机修费用=2000× 2.05=4100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摊的运输费用=5200× 1.1=5720 管理部门应分摊的机修费用=200× 2.05=410 管理部门应分摊的运输费用=2000×1.1=2200
(4)帐务处理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贷:原材料 24000 40000 64000
计算分析题3——
(1)7600÷7600=1(元/度) 需要分配的是基本生产车间的5000-500=4500度电,按 照A、B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则 分配率=4500÷(3000+2000)=0.9 A:3000×0.9=2700 B:2000×0.9=1800 其他的不需要进行分配。 (2)帐务处理
计算分析题14——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年度计划分率 =234000÷(19000×5+6000×7+8000×7.25) =234000 ÷195000=1.2 12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1800×5×1.2=10800 乙:700×7×1.2=5880 丙:500×7.25×1.2=4350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担的成本差异总额 = - 752+3288=2536 ☆管理部门应分担的成本差异总额 = - 48+712=6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如何理解成本的内涵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2.试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理论成本是指导我们进行成本会计研究的指南,是实际工作中制定成本开支范围,考虑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尺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区别:(1)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
(2)上述一题的成本的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是将其全部对象化,从而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则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
3.试述成本会计演进发展的历程和成本会计的学科定位P4~7
成本会计演进发展的历程请看书并理解
学科定位:早期隶属于财务会计体系。
现代成本会计是会计总体框架下的一部分总体相对独立的内容,既服务于财务会计,又服务于管理会计,而且有越来越偏重于管理会计的趋势。
4.试述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职能: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反映职能就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等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成本信息的功能。
监督职能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
任务:
①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②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
③及时,正确地计算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④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
5.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总括地说应该包括各行业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如顾客,部门,项目,作业等~
6.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
①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②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③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7.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①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②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
③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关于成本度
④关于成本核算规定和流程的制度。
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各项费用分配和归集的程序和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等。
⑤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
⑥关于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
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⑧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第二章,1,在成本核算中如何贯彻‘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的要求
答:1.不仅对各项费用之处进行事后核算,提供事后成本信息,并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事前,事中的审核与控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2.既要防止片面追求简化,以致不能为管理提供资料,也要防止为算而算,脱离管理实际需要。
3.为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不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成本和期间费用,还应借鉴西方的一些成本概念和成本计算方法,为不同的管理目的提供不同的管理成本信息。
2.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划分哪些费用的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
答: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应贯彻受益原则,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
防止不能做到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应该做好哪些基本工作
答,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工作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4.费用按经济要素分类
可划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地费用三大类。
具体八项课本22页。
5.费用按经济用途分
生产费用分为直接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物费用
6.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的类别叫成本项目。
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
为了归集产品成本,围了管理需要,要设置成本项目
设置成本项目的原则
在管理过程种,大的项目需要设置成本项目,而且时可以归集到产品成本的费用个折旧。
7.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按计入成本方法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表现在: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计入费用。
但他们毕竟是对生产费用的两种不同分类,直接生产费用与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不能等同。
8.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
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9.什么是基本生产二级帐其作用如何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为了按照产品成本项目(或者即按车间又按成本项目)汇总反映全部产品总成本,设置的账目叫做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作用: (1)按月提供企业或车间全部产品的累计生产费用和生产工时(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资料; (2)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计算登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以及完工产品总成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