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常见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十年真题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常见天气系统》十年真题汇总(2023·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2·河北卷)北京时间2022年4月25~26日,欧洲西部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下图示意这两日该区域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期间,一艘驶向甲地的货轮正途经乙地(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地这两日的天气变化是()A.暖锋过境,雨过天晴B.气压上升,气温降低C.风速减弱,云量增加D.阴雨连绵,湿度增大5.此时,乙地货轮航行状况为()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C.逆风顺水D.顺风逆水6.该货轮以40km/h的速度由乙地航行约660km到达甲地,届时甲地正值()A.夕阳西下B.深夜时分C.太阳初升D.日近正午(2022·海南卷)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此时()A.甲地大风降温B.乙地北风劲吹C.丙地阴雨连绵D.丁地风大浪高8.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
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A.冷锋B.反气旋C.低压D.西北风(2022·江苏卷)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
2019-2020版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31)

1 、风看得见、摸得着吗? 2、你能感觉到风的存在?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问题导航 1、风的形成和哪些作用力有关?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 3、高空风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4、低空风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2015· 天津一模)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
(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0.此时,图中M地吹( A ) A.东北风 C.西北风 B.东南风 D.西南风
南方新课堂P29 对风速风向 的的影响
点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地转偏 向力
与气压 梯度成 正比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与运动 垂直于运动方 只影响风向, 不影响风速 速度成 向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正比 与地表的 粗糙程度 成正比 与运动方向 相反 既影响风速 (降低风速), 又影响风向
摩擦力
空气产生水平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处于风形成的起始阶段(风形成后不存在)
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1)特点:
水平气压梯度力(起 始阶段的风向)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百帕) 1000
c.与运动速度成正比,
1005
1010
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8.该天气系统过境温州时,不易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降温
B.气压升高
C.连续性降水
D.降雪
答案 7.A 8.C
下图为“浙江某地 4 月 21 日~5 月 5 日天气预报图”。完成 9~10 题。
5.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
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
6.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 5.C 6.B
解析 第 5 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 18~19 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
教材金句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 冬季暴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形成的。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是由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造 成的。 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③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 ③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④9 月:雨带南撤。 ⑤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移动快,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移动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2.冷锋、暖锋活动的判断 “五看法”判断冷锋、暖锋: (1)看符号: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天气图
续表
锋面系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示
雨区
1.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比较内容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比较内容
B
[解析] 结合图中气温、气压及其变化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主题2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
情境.材料一 2019年11月27日下午,位于菲律宾以东的台风“北冕”正在旺盛发展,并且持续向着菲律宾东部沿海靠近。 材料二 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任务1.材料一中提到的台风属于什么天气系统?对应材料二中的哪个图?对天气有何影响?
任务3.分析蒙古国成为此次沙尘暴沙源地的原因。
[答案] 2月蒙古国气温偏高,降水较少,地表疏松干燥,易起沙;3月以来蒙古国气温偏高更多,有利于形成较强暖低压,加大了与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剧了大风的形成。
1.锋面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任务3.锋面过境一定会带来降水吗?
[答案] 锋面过境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浮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不会出现降水。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出现降水。
认识沙尘暴——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力情境 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沙尘暴天气。据气象专家分析,此次沙尘暴源于蒙古国。2021年冬季,我国北方和蒙古国都经历了“先极冷、再极暖”的过程,2月以来我国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气温偏高4度以上,与此同时降水偏少。3月中旬以来,沙源地的偏暖更加厉害,我国内蒙古几乎全域偏高6度以上,蒙古国气温偏高更多。图Ⅰ示意此次沙尘暴在我国过境时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Ⅱ表示此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小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同就可以排除。
根据上述分析,①(约 60°N,海拔约7千米)和④(约49°N,海拔约7千米)两点的1月无风、7月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千米)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千米)7月东风,风度5 ,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答案】D【解析】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于风速、风行分布规律类似。
【考点】该题考查风向的变化。
2.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
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
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6分)(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分)(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分);位于中纬度地区(2 分);北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西接葡萄牙(2分)。
(2)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4分)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2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B.北半球的暖锋C.南半球的冷锋D.南半球的暖锋【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风向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由图中锋面符号,且是有南面吹来的风,可知该锋面系统为冷锋。
【2】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A.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天气转晴,气温下降C.天气转雨,气温下降D.天气转雨,气温升高【答案】C【解析】根据上题可知,该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后,M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冷锋。
2.自然环境中,要产生降水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大气有①足够的水汽②充足的凝结核③下沉运动④上升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降水形成必须有水汽凝结,而水汽凝结首先要有充足水汽,然后有充足的凝结核,在气温降低时,才能凝结,而气流上升运动,气温下降,下沉运动,气温上升。
故选B。
【考点】大气降水3.有关下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A.①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B.②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C.③图是北半球的气旋D.④图是南半球的气旋【答案】C【解析】①图气流顺时针向外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图气流时顺针向里辐合,为南半球的气旋;④图气流逆时针向外辐散,为南半球的反气旋;而③图气流逆时针向里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
故选C。
【考点】天气系统4. 2013年凤凰网综合媒体报道12月23日,由于遭受暴风雪的持续侵袭,欧洲许多国家数以千计的飞机航班和火车车次被取消,使许多人无法出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欧洲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答案】A【解析】读图,图A是冷空气主动前进,是冷锋。
欧洲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是造成欧洲冬季暴风雪的主要天气系统,A对。
图B是暖空气主动爬升,是暖锋,冬季暖空气势力弱,不是主要天气系统,B错。
冬季没有台风活动,C错。
高考地理考点13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考点13 常见天气系统考点热度 ★★★★☆一、锋与天气 1.气团与锋(1)锋面结构示意图(2)天气特征①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②气团⎩⎪⎨⎪⎧暖气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
冷气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2.锋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向中心辐合向四周辐散气流形成(北半球)风向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北半球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天气状况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图文拓展]1.冷、暖气团的形成条件冷气团的温度比经过地区的温度低,多形成于较高纬度地区。
因此在锋面系统中,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为冷气团,反之为暖气团。
2.冷暖气团相对于锋面的位置冷气团温度低,密度较大,位于锋面的下方;暖气团温度高,密度较小,位于锋面的上方。
3.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旋。
4.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低压槽区域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交汇的区域,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从而形成锋面,暖气团上升易形成降水。
考向一冷锋、暖锋与天气冷、暖锋的判断方法(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2)依据锋面结构图的特点判断①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②看降水区的位置(3)依据天气特征判断①经历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过程的是冷锋活动。
一般情况下,冷锋活动导致的天气变化相对剧烈、明显。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常见天气系统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课时跟踪检测(十)常见天气系统(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湖南湘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题。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⑥⑤④D .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 .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解析:1.D 2.A 第1题,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冷锋过境前后变化。
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过境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
第2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会有白霜。
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4.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解析:3.B 4.C 第3题,图中锋线地区两侧气团物理性质差异大,南部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小,故排除选项C;图中显示此时安徽省北部受冷锋系统影响,暖气团被迫沿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故排除选项D;由于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常见天气系统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南湘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题。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⑥⑤④
D .③②①
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A .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B .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C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D .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解析:1.D 2.A 第1题,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为冷锋过境前后变化。
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过境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
第2题,在单一冷空气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可能会有白霜。
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
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4.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解析:3.B 4.C 第3题,图中锋线地区两侧气团物理性质差异大,南部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小,故排除选项C;图中显示此时安徽省北部受冷锋系统影响,暖气团被迫沿锋面爬升,水汽凝结形成云雨天气,锋线北侧云量多,故排除选项D;由于安徽省北部受冷气团控制,温度低,气压高;南部受暖气团控制,温度高,气压低,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第4题,根据安徽省地形特点可知,皖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滑坡、泥石流灾害少,故排除选项A;冷锋过境易产生云雨天气,对空气起净化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减少,故排除选项B;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选项C正确;江淮等中纬度地区秋末冬初不会形成强对流天气,故排除选项D。
读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完成5~6题。
5.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5.B 6.A 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是高压中心,南半球高压中心气流是逆时针辐散,乙地是低压中心,气流是顺时针辐合。
在整个过程中,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气流向左偏。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②,B对。
第6题,此时,图中a受低压中心影响,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A对。
b距低压中心较远,可能性小,B错。
c、d受高压中心影响,没有降雨天气,C、D错。
(2018·大庆模拟)下图示意2017年某日亚洲部分地区天气状况。
读图完成7~8题。
7.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
A.10月12日B.9月21日
C.12月31日D.5月22日
8.对该日天气形势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西安(34°N,109°E)风力大于北京
B.东京阴雨,偏东风
C.首尔阴雨,西南风
D.台北晴,偏北风
解析:7.C 8.D 第7题,图示我国大陆此时处在高气压控制之下,高压脊延伸到太平洋,说明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应是北半球冬季,可能是12月31日。
第8题,相比西安(34°N,109°E)附近的等压线较北京稀疏,风力较北京小,A错。
东京位于锋面附近,多阴雨天气,偏南风,B错。
首尔处于冷锋前,暖气团控制多晴天,偏西风,C错。
台北在高压脊南侧多晴天,偏北风,D正确。
(2018·汉中模拟)读图,完成9~11题。
9.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风雪B.沙尘暴
C.寒潮D.暴雨
10.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B.东部
C.南部D.西北部
11. 图中如果存在着降水现象,则可能是( )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9.D 10.D 11.A 第9题,暴雨一般出现在夏季。
第10题,西北部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风力较大。
第11题,丙地形成冷锋,锋后降水;乙形成暖锋,锋前降水。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________流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6分)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分析两地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并完成下表。
(12分)
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
(6分)
(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2分)
解析:第(1)题,由气压值可知,A处为反气旋;其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故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
第(2)题,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可知,B地将有暖锋过境、C地将有冷锋过境。
第(3)题,春季时,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第(4)题,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低于0 ℃,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
答案:(1)反气旋顺时针方向辐散晴朗
(2)
列问题。
(30分)
上海2013年11月23日至25日的气象数据
(1)观察对比图a和图b,从锋面的定义、锋面坡度、雨带位置和范围大小等角度,以列表形式比较冷锋和暖锋天气的不同点。
(24分)
(2)根据表中气象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6分)
解析:第(1)题,认真分析对比两图,从题目中提供的项目进行比较。
第(2)题,从表中气温变化可知气温明显下降且出现降水,应为冷锋过境。
答案:(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