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购物的学问》[1]教学内容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一、说课稿1. 教学背景购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而购物的技巧和策略也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旨在通过购物这一实际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决策能力和理财技巧。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能力目标:掌握购物的基本技能,提高消费决策和理财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和节约意识,促进学生对物质和金钱的正确态度。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消费决策能力和理财技巧。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案例分析等。
•教学手段:PPT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购物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示例:在你们的生活中,购物占据了多大的比例?你们希望通过购物获得什么?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以PPT为辅助,对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讲解,包括购物的定义、购物的目的、购物的原则等等。
Step 3: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购物的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不同角度考虑购物的问题,并总结出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Step 4: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的场景,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购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Step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检查学生对购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购物的消费决策和理财技巧2. 教学活动•导入:问题引入和小组讨论•概念讲解:PPT辅助讲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购物案例,总结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总结反思:学生总结和反思本次课的学习成果3. 教学资源•PPT资源: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材料:购物案例•角色扮演道具: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扮演道具三、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以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为主要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物学问教案

购物学问教案教案标题:购物学问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购物的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你喜欢购物吗?你通常在哪里购物?你是如何选择商品的?2. 分享购物经验:请学生们分享一次愉快或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并讨论其中的原因。
二、购物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讲解购物的定义:购物是指为了满足个人或家庭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2. 引导学生讨论购物的重要性:购物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
三、购物的技巧和方法(25分钟)1. 比较价值:教授学生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包括品质、价格、功能等因素。
2. 规划预算:引导学生制定购物预算,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
3. 寻找优惠:介绍学生如何寻找和利用优惠券、促销活动等方式来节省开支。
4. 保护个人信息:强调学生在网上购物时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避免遭受网络诈骗。
四、理财意识和消费观念培养(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应该如何权衡需求和欲望?2. 讨论理财意识:讲解理财的概念,教授学生如何合理规划支出和储蓄。
3.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购物应该注重实用性和质量,而不仅仅追求品牌和时尚。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教案内容:回顾今天学习的购物学问知识点。
2. 延伸学习: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总结购物的经验和教训。
教案评估:1.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一次购物经历,分享他们在购物过程中所应用的购物学问知识。
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购物学问的反思文章,包括他们对购物的新认识和改变的消费观念。
教案拓展:1. 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当地的超市或商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购物过程中的技巧和挑选商品的方法。
2. 邀请专家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金融机构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购物学问和理财知识。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一些优惠措施,懂得把握购物时机。
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切合实际、货比三家的购买学问。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具体案例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学问。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窍门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我们以生活小窍门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窍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购物问题。
那么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购物的学问。
二、汇报分析,知识积累。
1、看一看。
教师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展示商家的优惠活动吸引学生注意。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信息。
教师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展示在大屏幕上。
如:清仓处理原价80元现价50元;(削价)夏季服装全场八折;(打折)化妆品20倍积分;(积分)买裘皮中轿车;(抽奖)买200元送100元;(返券)酸奶买四赠一;(赠送)满18元加1元换三元钱香皂。
(换购)3、议一议。
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探讨这些优惠措施的含义,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4、交流信息的含义,了解商家推出优惠活动主要有以上(括号中)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把握商家的优惠策略选择最佳购物时机,买到所需商品。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知。
怎样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我们来试一试。
(一)、做消费者,购买一种新上市的饮料。
《购物的学问》教案

《购物的学问》教案(第一课时)饮马学校姜超雪一、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增加生活经验,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加深学生对购物时出现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掌握购物的常识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1.引领学生了解和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包装袋上的学问,模拟商品购买过程。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提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1.部分水果,食品,文具。
2.学生调查情境视频。
五、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观察整个课堂与以往的不同,并交流在哪儿才能遇到这样的情景?活动一:师生现场模拟购物。
1.教师现场采访两名同学(为什么购买他家的产品)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出词语“价格”。
3.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价格之谜”。
(同样的商品为什么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4.学生思考并帮老师解答疑问。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出季节或者时间并随机板书)5.除了购物时间影响商品的价格,还有什么会影响它的价格呢?小组讨论交流,派一人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随机板书。
活动二:做调查,知差异1.观看购物调查情境视频,观察分析影响价格的其他原因。
2.师生合作完成调查记录表。
教师随机板书:产地、购买场所、新鲜程度等。
活动三:合理的讨价还价1.同学们了解的真详细,都是生活的有心人。
关于价格的学问原来这么多。
那么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零花钱又差几元,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教师相机引出“讨价还价”2.全班交流:讨价还价的好方法?应该注意什么?3.现场模拟讨价还价。
教师相机点评。
活动四:包装袋上学问多1.师:老师在课前做过调查,我知道咱们大家都喜欢吃美味的零食,今天老师带来了多数同学爱吃的薯片,请你猜猜它的背面是什么?2.假如让你去购买这袋薯片,你除了注意它们的价格之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3.观察包装袋图片,归纳管共同点。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nri /J/J °教学目的: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购物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会买东西吗?你们在购物中,考虑些什么?(物美价廉、货比三家、精打细算)购物中有许多学问,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物的学问。
二'调查汇报,知识积累(理解常见几种优惠策略的含义)1.学生交流汇报课前调查商场有哪些的优惠措施。
师:现在竞争激烈,许多商场为了吸引顾客纷纷采取优惠政策,你们课前调查到哪些?(打折、买几送几、摸奖、特价......)2.重点弄清几种促销手段的含义。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也出示一些调查到的优惠措施图,提问:(1 “八折”是什么意思?原价30元,八折后几元?(2 “特价6.3元”是什么意思?7元的货物卖6.3元,相当于打几折?怎样算的?(3 “买四送一”是什么意思?(强调:买四瓶送一瓶,买不到八瓶只送一瓶,买八瓶才送两瓶)相当于打几折?(4/5=80%,打八折)三' 自主探究,初步感知师:最近市场上新推出一种饮料,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
如果你是这个厂家的推销员,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产品。
生1:这是果粒鲜橙汁,有两种:大瓶的1200ml,价格是10元;小瓶的200ml,价格是2元。
师: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三家商店分别推出了优惠政策。
(课件分别出示甲、乙、丙商店的优惠政策:甲店: 买一大瓶送一小瓶;乙店:一律九折;丙店:买满30元打八折)师:到底哪个商店的优惠政策省钱呢?(学生充分交流, 知道要根据当时的实际购买数量来进行选择)试问: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为什么?买1大瓶和1 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交流后讨论:你们发现有什么好的购物策略吗?四'深入探讨,建立模型师:去哪个商店购买物品,有什么规律吗?(学生随机选择购买量,探讨购物的策略)如买2大瓶、2大瓶和1小瓶、2大瓶和3小瓶饮料,分别去哪个商店买合算?(学生分组计算,并板演)师:通过以上一些具体购买情况的计算、分析、比较,你们现在会给其他顾客怎样的购买建议呢?(板书:30元以上去丙店,30元以下买小瓶饮料去乙店,其余去甲店)根据大家的建议,如果全班65人每人准备买200 毫升饮料,去哪个商店合算?购买量甲商店花的价钱乙商店用的钱两商店用的钱最优选择2大瓶10X2=20(元)+ 两小瓶饮料(10X2) X90%=18国10X2=20(元)甲商店2大瓶和10X2=20 0E)(20+4) X90%=21.6(TC)20+4=24(元)甲商店2大瓶和10X2+2=22(元)(20+6) X90%=23.4(TC)20+6=26(元)甲商店10小瓶10X2=20(TU)(10X2) X90%=18(7t)10X2=20沈)乙商店五' 实践领悟,灵活应用出示:巧克力一块10元,新新商店八折,百利商店买三送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购物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购物的学问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商品的基本常识,知道商业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商品的价格是变化的,并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3.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常识,知道怎样挑选商品,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教育学生从小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与学生确立大课题、录象。
学生:1.调查访问:影响同类商品价格的几种因素。
2.亲身体验菜场、超市、小商店等这些购物场所有什么不同之处。
3.查找资料、访问: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
4.查找资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布置交易会场所、准备好交易物品。
活动时间:三至四周活动过程:开题课一、认识商品1.(录象播放):人们在菜市场买菜、在书店买书、在家电城买家电、在超市购物等情景,让学生说说人们在干什么。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穿的衣服,吃的粮食,家里的彩电,学习的用品,父母上班骑的自行车、摩托车,哪一样不是买来的?买卖的行为就是商业行为。
3.究竟怎样的物品才能说它是商品呢?4.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入市场销售的产品就是商品。
5.屏幕显示:下列物品是商品吗?请判断。
(1)妈妈去菜市场买的萝卜。
(2)爸爸去房产公司买的住房。
(3)我去新华书店买的《新华字典》。
(4)张大婶送我家10000千克她家自产的橘子。
(5)李叔叔吃自家种的蔬菜。
二、师生探讨,确立活动主题1.购物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购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直接到商店购买,有的看广告邮购,有的网上购物……购物的学问大着呢,我们围绕“购物的学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结合自己的经历,在班里开展讨论会,提出自己的的活动主题,并与老师和同学协商,组成你们的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主题吧!(学生质疑并且提问)2.学生交流。
(1)请学生将有质量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便于主题的确立。
(2)教师做好及时的引导工作。
3.总结学生的提问,确立活动的子课题。
(1)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有哪些?(2)菜场、超市、小商店等这些购物场所有什么不同之处?(3)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4)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5)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办?三、分成小组,制订活动方案1.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问题。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购物的学问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购物的学问一、说课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以“购物的学问”为主题。
本课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购物的意义、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并培养他们的信息筛选和理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购物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技巧;•理解如何进行价格比较和产品评估;•掌握资讯的来源、筛选和评估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财经意识和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购物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技巧;•掌握资讯的来源、筛选和评估方式。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1 购物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技巧1.2 价格比较和产品评估1.3 资讯的来源、筛选和评估方式2. 教学方法2.1 案例教学法:通过购物案例让学生了解购物的意义和方法。
2.2 视频教学法:通过展示购物视频,展现消费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消费能力。
2.3 特定练习法:通过特定购物练习,帮助学生进行价格比较和产品评估。
2.4 策略性学习法:通过让学生自主筛选和评估资讯,提高他们的信息筛选和理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购物案例、视频资料、购物练习题目和资讯筛选题目。
2. 导入环节通过购物案例和视频,启发学生讨论“购物的意义和方法”。
3. 主体教学3.1 价格比较和产品评估:让学生通过购物练习,提高价格比较和产品评估能力。
3.2 资讯的来源、筛选和评估方式:让学生通过筛选和评估题目,提高他们的信息筛选和理性思维能力。
4.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所学习到的价值观和消费意识。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购物的学问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购物的学问一、活动目标1.通过购物活动,了解消费文化,培养理性消费观念。
2.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练习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购物活动本次购物活动是学生模拟消费购物的过程。
活动中,学生需要制定购物计划,到商场购买所需物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购物任务。
2.购物前的准备(1)学习消费常识为了更好地进行购物活动,我们需要先学习一些基本的消费知识。
•购物安全:购物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不要随便拿钱包或手提包。
•消费者权益: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有权利知道商品的真实信息、有权利质疑商品的价格、有权利对商家的服务满意度提出投诉和建议等。
•合理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合理消费,不要盲目跟风,过度消费,也不要轻易借贷。
(2)制定购物计划在明确自己需要购买的物品后,我们需要制定购物计划。
购物计划需要包含:•购买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每种物品的预算;•购买物品的商家和地址等信息。
3. 购物任务(1)购买物品根据购物计划,学生们到商场购买需要的物品。
在购买物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到达商场后,需要仔细观察不同商家的商品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后再决定购买的物品。
•在购买物品时,需要检查商品的质量、价格、保修期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购买物品时,不要超出预算,可以适当地节约一些费用。
(2)结账购物完成后,学生需要到商场的收银台结账。
结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计算物品的总费用和实际花费,确认没有错漏。
•注意数钱和找零情况,保障自己的财物安全。
4. 分析购物购物任务完成后,学生需要分析自己的购物过程,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失误,反思自己的行为。
分析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解自己的购物心理;•分析价格和质量的优缺点;•总结购物经验,记录购物的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活动评估活动的评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1.活动中的能力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互动,评估学生们是否具备以下几点能力:•制定购物计划及预算的能力•增强社会生活能力及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练习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活动的反思对活动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得到了什么?•学生们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活动延伸这次购物活动只是对学生生活的一个简单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章 “争 议 的 解 决” 第三十四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 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 构仲裁; (五)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大米在不同的超市 价格也不一样。下 面就是百信超市和 华联超市的价钱。
华联超市
百信超市
挑选商品学问大
货比三家 合理消费 抽身走人
货比三家
所谓货比三家,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 要多看看几家,对货物进行比较, 才能选出不仅是价优物美的东西。 同一个物品,如果您选择的卖家多了, 感观也就多了,选择的机会 也就多了, 通过多个卖家的物品比较, 能看出来哪个卖家的技术、 价位更有竞争实力,更有市场地位。
她们终于来到了结帐处。小女孩马上开始高声叫嚷着要口香糖。可是妈妈还是
摇头。小女孩大发脾气,一阵狂嚎。妈妈气直心和地说:“莫尼卡,再等五分钟, 给了钱后,你很快就到家了。然后你就可以睡个好觉。”
我跟在那个妈妈的后面。走到巴士站的时候我向她点点头,称赞她说:“你对 小莫尼卡真够耐心的。”“噢,”她回答道:“我是莫尼卡。我女儿的名字是谭 美。”
我们的收获
从初步的认识到详细的了解这个过程中学 到了不少。比如通过价格的比较选择合适 的商店进行购物,也就是货比三家的方法, 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好好运用这个窍门,购 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我们学到了“抽身 走人”这一妙招,当砍价砍到双方都不愿 让步时,我们选择抽身走人,这一计真是 妙啊!简直可以写进三十六计里头了,佩 服!佩服!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计肯定会帮 我们大忙的!同学们不妨也试试哦!同时, 在与爸爸妈妈一起购物时,别忘了提醒父 母注意核对账单,购物时也要有“胆量”, 费
合理消费指在一定消费水平的 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 提高消费的效益。理智对待消费, 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 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
抽身走人
每当你进入商店或摊点购物价, 砍到双方相持不下时,此时最好的 办法就是抽身走人。店主若喊你, 说明店主愿意成交或者还有讲价的 余地,若没有叫你,说明这种商品 确实已到了最低价了。若这时你仍 很想要买这种商品,那也无妨,转 几个商店后回头再来买也不迟。
你知道下面有关购物的俗语意思吗?
1.童叟无欺 2.一分钱一分货 3. 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1: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2:货物的做工,质量,耐用度,好坏程度等优点是和价钱成 正比的,也就是你拿的钱多总是比拿的钱少买的东西要好 。 3:做买卖,卖家比买家总是更精明,更胜一筹。
有一天,我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三岁大的小女孩在购物,小女孩坐 在购物车里。
当她们经过糕饼部时小女孩要曲奇饼,妈妈说:“不买。”小女孩马上开始哼 哼 唧唧的。妈妈却平静地说:“好了好了,莫尼卡。再过一半的路程就到了。 别不开心了,不会太远了。”
过了一会儿,她们走到了糖果部。小女孩开始大声叫着要糖果。当妈妈又拒绝 她的时候,她哭了起来。妈妈说:“快了快了,莫尼卡。别哭了--再走两步就到 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