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1:1。
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
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即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主要包括树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等。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生态功能等。
以下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一、应用形式:1.树木:树木是园林景观中最主要的植物组成部分,可用作绿篱、遮荫、风景树、花坛树等。
树木在园林设计中可以用来创造空间层次感,营造森林氛围,给人一种安定、宁静的感觉。
2.灌木:灌木是园林景观中的中低矮植物,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态,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常见的灌木有黄连木、矢车菊、紫薇等,它们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状,如球形、尖锥形、柱形等,用来做绿篱、花坛边界等。
3.花草:花草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它们可以为园林增添色彩和芬芳气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花草可用于建立花坛、花境、花田等,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和色彩。
4.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一种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绿化和美化作用。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增加景观层次、减少杂草生长等功能。
二、类别:1.乔木类: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如松树、杉树、柏树等。
乔木通常用来修剪成不同形状,如梅花形、伞顶形等,用来做街头行道树、广场树等。
它们具有生长快、造型多样等特点。
2.灌木类:灌木是指矮树或灌木状的植物,如丛状杜鹃、紫薇、红叶杨等。
灌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用来划分空间、修剪造型,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点。
3.花卉类:花卉是人们常见的园林植物,它们以花朵的美丽和芳香为特点。
花卉可以种植在花坛、花境中,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
常见的花卉有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4.地被植物类:地被植物是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美化和绿化作用。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紫花苜蓿、风毛菊、接骨木等。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减少杂草、保持湿度等功能。
5.藤本植物类:藤本植物是一种攀缘性植物,它们可以攀附在墙壁、树干等表面,用来装饰建筑物和树木。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应用形式也相对多样。
以下是其
中常见的几种应用形式。
1.单株式:单株式是指将一种植物单独种植于园林中,营造出一个独立的观赏点或海
岛式的观赏场景。
通常选择高大树木或独特的花卉作为单株式植物,比如松树,红枫,银
杏等。
2.群落式:群落式是指将同种或同类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集体美观的花坛、盆栽、
花境等。
如向日葵、丁香、牵牛花等。
通过同种植物的互相烘托,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
之美和群体之美。
3.组合式:组合式是指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或不同色调的植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更丰
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例如野花杂草混杂的草坪、色彩斑斓的盆景等。
组合式更加考验设计
者的审美和匠心。
4.平面式:平面式是指将植物按照某种几何图形或形状方案排列,从地面上俯视,呈
现出图案、花纹、字母等视觉效果。
如:绿化带、草坪、花田等。
平面式营造出来的美观
效果通常是平面对称、简洁、干净利落。
5.壁面式:壁面式是指在建筑的外墙或围栏上种植植物,营造出绿意盎然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是垂直绿化。
壁面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空间利用空间高度,达到扩大绿化空
间的效果。
6.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可以种在水池、喷泉等水景装置中。
水
生植物能增加水景的景深感和自然感,如莲花、荷花、水仙等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总之,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是相对多样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不
同的设计意图,选择不同形式的植物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园林效果。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1、集中装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群落特点放在植物中心处,并紧密结合起来,使景色更加美观,布置成一片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2、散布装饰法:就是把植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在一块,夹
杂着就散布开来,这样就可以 was randomly scattered on the site to create more scenery.
3、空间雕刻法:就是建筑布置的位置和布局的决策,更加的讲究
位置和形式的安排,来达到改变景象布局的目的。
4、平面装饰法:这种手法将许多相似的植物放到一起,形成视觉
的表面层,模拟绿色的景观氛围来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绿色环境的合
理性,以此来创造出平坦绿油油的景致。
5、全景方法:这种园林造景方法,就是用自然景观来表现其完整
的美景,并将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把子景深入
融合在大景中,从而形成给人深刻感受的景象。
(完整)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
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
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意境美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
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宁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
”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利用树木本身特色”槐荫当庭";"院广梧桐",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
三、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诗意植物的种植,符合诗情、包涵文气,也就是说园林中配置植物,要有文化气息,要立“意”。
选用反映花木性格内涵、歌颂其花姿树容等为主题的诗词、或反映友谊等内容的诗格,进行配置。
园林植物造景的表现手法

(六)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 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花感最为强 烈。例如榆叶梅、毛樱桃等。衬式如火棘等。
(七)干生花相 花着生于茎干上。种类不多, 大抵均产于热带湿润地区。例如槟榔、枣椰、 鱼尾葵、山槟榔、木菠萝、可可等。在华中、 华北地区之紫荆,亦能于较粗老的茎干上开 花,但难与典型的干生花相相比拟。
• 另外,园林植物裸露的根也是中国人民自 古以来的追求。在露根上,效果较为突出的 树种有松、榆、楸、榕、蜡梅、山茶、银杏、 鼠李、广玉兰、落叶松等。
第25页/共37页
第二节乔木在园林中的造景功能
• 一、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 • 1.常绿类 • 2.落叶类 • 3.观花类 • 4.观叶类 • 5.观果类 • 6.观枝干类 • 7.观树类
4、叶的色彩 • 叶片的颜色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根据叶色
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10页/共37页
(1)绿色类 绿色是叶片的基本颜色,但将不同绿色 的树木搭配在一起,能形成美妙的色感,例如在暗绿 色针叶树丛前,配植黄绿色树树冠,会形成满树黄花 的效果。
• ① 叶色呈深浓绿色者 油松、圆柏、雪松、云杉、 侧柏、山茶、女贞、桂花、槐、榕、毛白杨、构树等。
• ② 叶色呈浅淡绿色者 水杉、落羽松、金钱松、七 叶树、鹅掌楸、玉兰等。
(2)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 • 园林植物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春季
新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统称为“春色叶 树”,例如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春叶 呈紫红色等。
第11页/共37页
(3)秋色叶类 • 凡在秋季叶片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
第26页/共37页
• 二、乔木的配置方式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 1.进行配植时,应以其自身的特性及生态关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一、孤植是指乔木或灌木单株栽植或二、三株同一种的树木紧密地栽植在一起,而且具有单株栽植效果的种植类型。
造景要求:1 树种选择:孤植树主要表现植株个体的特点,突出树木的个体美。
要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即体形巨大、树冠轮廓富于变化、树姿优美、姿态奇特、花朵果实美丽、芳香浓郁、叶色具有季相变化及枝条开展,成荫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的树种。
如:如榕树、香樟、紫薇等。
2 位置安排:在园林中,孤植树种植的比例虽然很小,却常作构图主景。
其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而引人注目。
最好还要有象天空、水面、草地等色彩既单纯又有丰富变化的景物环境作背景衬托,以突出孤植树在形体、姿态、色彩等方面的特色。
诱导树:起诱导作用的孤植树则多布置在自然式园路、河岸、溪流的转弯及尽端视线焦点处引导行进方向。
安排在蹬道口及园林局部的人口部分,诱导游人进入另一景区、空间。
3 观赏条件:孤植树多作局部构图的主景,因而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观赏点和适宜的欣赏位置。
一般最适距离为树高的4——10倍左右。
4 风景艺术: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的一部分,必须与周围环境和景物相协调,统一于整个园林构图之中。
如果在开朗宽广的草坪、山岗上或大水面的旁边栽种孤植树,所选树种应巨大,以使孤植树在姿态、体形、色彩上得到突出。
5 利用古树:园林中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大树做孤植赏景树。
二、对植对植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形式。
造景要求:1对称种植:多用在规则式园林中,如:在园林的人口、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常运用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轴线作对称布置。
对称式种植中,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
2 非对称种植:用在自然式园林中,植物虽不对称,但左右均衡。
如:在自然式园林的进口两旁、桥头、蹬道的石阶两旁、洞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建筑物的门口,都可形成自然式的栽植起到陪衬主景和诱导树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精选课件
38
精选课件
39
精选课件
40
5、确定合理的株距:取决于生长速度、成年大树冠径、环境条件、 景观效果等;
如行道树,一般速生阔叶树株距6--8m为宜,慢生阔叶或针 叶树株距4--6(8)m。若中间配有花灌木,距离加大2--3m。
精选课件
41
三、环植
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 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
精选课件
12
精选课件
13
精选课件
14
利用树木、地形、亭廊、假山等做前景,控制人的视线,对 主体景物进行适当的遮挡,在短时间内实现视觉的大转移,以达 到“山穷水尽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效果。
体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先藏后露,才豁然开朗“的 手法,产生使人想望、悬念、入胜的心态。
精选课件
46
精选课件
47
精选课件
48
精选课件
49
精选课件
50
精选课件
51
2、三株的配植
最好选用同一树种,最多不超过二个树种,但大小、姿态 可以不同。
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也不能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有 疏密变化,且三株应有大小差异。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 为自然。
精选课件
52
精选课件
53
7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为了突出轴线端点景物,在轴线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 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
精选课件
10
精选课件
11
利用树木枝干、门框、窗框、山洞等为边框,有选择地摄 取空间优美景色,而隔绝遮挡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题更集中、 鲜明的造景手法。
框景集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形成 一副立体的 画,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种有效的 强制性观赏方法。
精选课件
59
精选课件
60
精选课件
61
精选课件
62
精选课件
63
4、五株配植
(1)同种分组 可以按3:2或4:1比例分组,当为4:1时,单株一组为
②或③树。 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①、②、④与③、⑤ ①、③、④与②、⑤ ①、③、⑤与②、④
精选课件
64
精选课件
65
(2)2个树种的分组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二、联系景物
将环境中众多在形状、色彩、体量、功能、地位等方 面异质性较大的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19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精选课件
24
精选课件
25
精选课件
26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第五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精选课件
3
精选课件件
6
应用园林植物充当配景,衬托主景,使主景 的形态、色彩 更醒目,让人获得更佳的观赏效果。 为了达到理想的配景效 果,应根据主体对象, 来确定配景植物的种类、色彩、规格以 及配置方式等。
1.背 景
精选课件
背景与障景为主
精选课件
78
3、分割空间,增加空间层次
精选课件
79
4、其他作用
精选课件
80
精选课件
81
精选课件
82
(八)注意事项
1、立面上高低错落 植株在立面上要高低错落,但差异性又不能太悬殊,
一般控制在20%--25%。
精选课件
83
2、平面上应疏密有致,不能成行成排或等距离配置 3、体量上相称,形态上协调(棕榈与吊槐、棕榈与苏铁) 4、株数尽量选单数,因为单数容易将植株看成一个整体。
精选课件
87
(三)搭配方式 1、平面搭配 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29
精选课件
30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2、多株对植-----列植 是以2株对植为基础的延续和发展,又叫直线配置,
可单行也可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
常用于绿篱、行道树、树阵、防护林带、绿廊边 缘等地的藤本植物的配置均采用此法。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精选课件
组合。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
《芥子园画传》“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 交搭巧妙,在此转关”。
精选课件
71
精选课件
72
精选课件
73
(七) 应 用
1、主景
庭院院落、广场、草坪与花坛中央、公园出入口、城市交通岛、道路交叉
精选课件
74
精选课件
75
精选课件
76
精选课件
77
2、配景
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 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 向心的效果。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精选课件
44
四、丛植 (一)概念
2---20株园林树木紧密成丛的一种配置形式,形 成一个独立的观赏单元,又被称为聚置。 (二)作用
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 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 体美。
精选课件
84
精选课件
85
5、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 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
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石凳。 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成。
精选课件
86
五、群植
(一)规模 株数20---100株,面积以500平方米内。 (二)表现内容 群体美,即层次、外形轮廓、色彩与季相变化等。
当按3:2分组时,一个种为3株,另一种为2株,且 最好置于两个单元中。
当为4:1配置时,两株最好置于一个单元。 若置于两个单元则其中一株应配置在另外一个树 种的包围之中。
精选课件
66
精选课件
67
精选课件
68
精选课件
69
精选课件
70
(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组合形式相互
精选课件
45
(三)配植方式
1、两株配植
应为同一树种,体量、姿态等应相似。
“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猗一直,一向左一向右, 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头”;
“二树一丛,分枝不宜相似,即十树五树一丛,也不得 相似”;
“二树一丛,则两面俱宜向外,然中间小枝联络,也不 得相背无情也”。
两树间距离不大于两树冠平均直径的1/2。
精选课件
54
精选课件
55
精选课件
56
精选课件
57
3、四株的配植
“四株一丛,三株相邻,一株稍离”。即分为3∶1两组,最大一 株应在3株一组中,分组后分别按2株、3株方式搭配。
平面布局为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角不等边四边形,任意3株 不在一条直线上。
精选课件
58
若选用2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1株,1株者为中、 小号树,并配置于3株1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