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1. 绿化景观:观赏植物常被用来绿化建筑群体、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

在城市街道两侧种植行道树,既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行人提供了遮阳和防风的功能。

在公共公园和广场中,观赏植物也经常用来打造各种绿化景观,如花坛、草坪和湖泊等。

2. 花境景观:花卉是园林景观中最常见,也最受欢迎的观赏植物之一。

禀赋各种颜色和形态的花朵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和愉悦。

花境景观常以要素丰富、色彩鲜艳的花卉为主体,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花卉景观效果。

3. 果树景观:果树也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

不仅可以欣赏到果树的美丽外表,还可以品尝到树上成熟的果实。

果树景观一般在公园、庭院和私家花园中常见,它们的种植和养护要求相对较高,但给人带来的收益也很大。

4. 观叶景观:有些植物的叶子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各种色叶和纹理叶。

观叶景观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使其叶子成为园林景观的焦点,营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效果。

5. 盆景景观:盆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独有的一种形式。

它是使用适合室内种植的植物,通过精心修剪和放置在特制的盆器中,以模拟自然景观或寓意某种寓意的人工景观。

盆景景观一般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的花坛、阳台等地方观赏。

6. 风景线景观:风景线景观是一种追求自然和浪漫氛围的园林设计方式。

在这种设计中,观赏植物被用来打造自然景观和风景线,以营造出令人沉浸的景观效果。

观赏植物在风景线景观中通常种植在山丘、草地和湖泊等自然元素周围。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池塘造景: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设置有池塘,如莲花池、荷花池等,池塘中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出恬静、清幽的氛围。

2. 水流造景:通过在园林中设置水流,如小溪、瀑布等,流水经过不同的水景拐弯、落差和缓急变化,形成了宛转起伏的水景,水流上种植竹子、芦苇等植物,营造出清凉、静谧的景观。

3. 走廊造景:古典园林中经常有走廊,走廊两侧通常种植有花木,如厚重的树木、开花的藤蔓等,形成自然的绿色隧道效果。

4. 石阶造景:在水体附近设计石阶,石阶两侧种植茂盛的花草,使人在上下行走时能感受到清新的花香和湿润的空气。

5. 壁画造景:在水体周围的墙壁上绘制壁画,常常绘制山水画或花鸟画来装饰,增加园林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以池塘、水流、走廊、石阶和壁画等多种方式来营造自然、恬静、清幽的园林环境。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园林植物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所使用的植物材料,主要包括树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等。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创造宜人的环境、提供生态功能等。

以下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应用形式及类别。

一、应用形式:1.树木:树木是园林景观中最主要的植物组成部分,可用作绿篱、遮荫、风景树、花坛树等。

树木在园林设计中可以用来创造空间层次感,营造森林氛围,给人一种安定、宁静的感觉。

2.灌木:灌木是园林景观中的中低矮植物,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态,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常见的灌木有黄连木、矢车菊、紫薇等,它们可以用来修剪成各种形状,如球形、尖锥形、柱形等,用来做绿篱、花坛边界等。

3.花草:花草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它们可以为园林增添色彩和芬芳气息,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花草可用于建立花坛、花境、花田等,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和色彩。

4.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一种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绿化和美化作用。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增加景观层次、减少杂草生长等功能。

二、类别:1.乔木类:乔木是指高大的树木,如松树、杉树、柏树等。

乔木通常用来修剪成不同形状,如梅花形、伞顶形等,用来做街头行道树、广场树等。

它们具有生长快、造型多样等特点。

2.灌木类:灌木是指矮树或灌木状的植物,如丛状杜鹃、紫薇、红叶杨等。

灌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用来划分空间、修剪造型,增加景观的变化性。

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形态多样等特点。

3.花卉类:花卉是人们常见的园林植物,它们以花朵的美丽和芳香为特点。

花卉可以种植在花坛、花境中,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

常见的花卉有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4.地被植物类:地被植物是低矮的植物,通常用于覆盖地面,起到美化和绿化作用。

常见的地被植物有紫花苜蓿、风毛菊、接骨木等。

地被植物具有覆盖地面、减少杂草、保持湿度等功能。

5.藤本植物类:藤本植物是一种攀缘性植物,它们可以攀附在墙壁、树干等表面,用来装饰建筑物和树木。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应用形式也相对多样。

以下是其
中常见的几种应用形式。

1.单株式:单株式是指将一种植物单独种植于园林中,营造出一个独立的观赏点或海
岛式的观赏场景。

通常选择高大树木或独特的花卉作为单株式植物,比如松树,红枫,银
杏等。

2.群落式:群落式是指将同种或同类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集体美观的花坛、盆栽、
花境等。

如向日葵、丁香、牵牛花等。

通过同种植物的互相烘托,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
之美和群体之美。

3.组合式:组合式是指将不同种类的植物或不同色调的植物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更丰
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例如野花杂草混杂的草坪、色彩斑斓的盆景等。

组合式更加考验设计
者的审美和匠心。

4.平面式:平面式是指将植物按照某种几何图形或形状方案排列,从地面上俯视,呈
现出图案、花纹、字母等视觉效果。

如:绿化带、草坪、花田等。

平面式营造出来的美观
效果通常是平面对称、简洁、干净利落。

5.壁面式:壁面式是指在建筑的外墙或围栏上种植植物,营造出绿意盎然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是垂直绿化。

壁面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空间利用空间高度,达到扩大绿化空
间的效果。

6.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可以种在水池、喷泉等水景装置中。


生植物能增加水景的景深感和自然感,如莲花、荷花、水仙等都是常见的水生植物。

总之,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是相对多样化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不
同的设计意图,选择不同形式的植物应用,以达到更好的园林效果。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园林造景手法
1、集中装饰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植物的群落特点放在植物中心处,并紧密结合起来,使景色更加美观,布置成一片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2、散布装饰法:就是把植物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不在一块,夹
杂着就散布开来,这样就可以 was randomly scattered on the site to create more scenery.
3、空间雕刻法:就是建筑布置的位置和布局的决策,更加的讲究
位置和形式的安排,来达到改变景象布局的目的。

4、平面装饰法:这种手法将许多相似的植物放到一起,形成视觉
的表面层,模拟绿色的景观氛围来提升空间的整洁度和绿色环境的合
理性,以此来创造出平坦绿油油的景致。

5、全景方法:这种园林造景方法,就是用自然景观来表现其完整
的美景,并将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空间,把子景深入
融合在大景中,从而形成给人深刻感受的景象。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或称植物景观设计,就是指利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花卉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改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状、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

从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人居坏境等方面来看,园林植物是最重要的因素。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因此,园林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园林植物的设计。

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其环境绿化、美化都以植物造景为主,以充分发挥园林环境自然、优美、舒适、清新的特典,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开放空间——自然绿地空间。

植物是有生命的,也是最生动活泼的园林构成要素,园林中其他无生命要素都因此而鲜活;植物有其固定的生命活动周期和生长发育规律,不同植物、甚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及立地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形体,色彩方面更是变化多端。

比较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与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异: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植物景观的欣赏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植物用量很少。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推崇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重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园林景观多样性。

同:都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分类和运用:乔木:大中型乔木在建筑群或地形所构成的空间中起围合功能,统一与软化建筑立面,还可作较大园林建筑的背景或障景,遮挡建筑西北面的西晒和北风,为停放车辆及行人提供荫凉等。

小乔木可从垂直面和顶平面两方面限制小空间。

灌木:大灌木常用于屏蔽园林中的厕所、垃圾桶等不良视线,或用于分割园林景区。

大灌木也可用于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作为主景或引导视线之用;还可以作为某一景物的背景。

中灌木在空间设计上具有形成矮墙、篱笆和护栏的功能。

小灌木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或限制空间,具有视觉上的连接作用,以连续绿篱形式进行种植,既可以作为花坛、绿地的界定,又可以单独作为隔离绿带。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四)花境设计图绘制 花境设计图可用小钢笔画墨线图,也可用水彩、
水粉画方式绘制。 1、花境位置图 用平面图表示,标出花境周围环境,如建筑物、
2、花坛平面图
应表明花坛的图案纹样及所用植物材料。绘出花 坛的图案后,用阿拉伯数字或符号在图上依纹样 使用的花卉,从花坛内部向外依次编号,并与图 旁的植物材料表相对应,表内项目包括花卉的中 名、拉丁学名、株高、花色、花期、用花量等。 以便于阅图。若花坛用花随季节变化需要轮换, 也应在平面图及材料表中予以绘制或说明。
①内部图案可选择的内容广泛,如依照某些工艺 品的花纹、卷云等,设计成毯状花纹;用文字 或文字与纹样组合构成图案,如国旗、国徽、 会徽等。
②时钟花坛:用植物材料作时钟表盘,中心安置 电动时钟,指针高出花坛之上,可正确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间,设在斜坡上观赏效果好。
③日历花坛:用植物材料组成“年”“月”“日” 或“星期”等样,中间留出空位,用其他材料 制成具体的数字填于空位,每日更换。日历花 坛也宜设于斜坡上。
(一)花境的类型
1、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3类 ①单面观赏花境 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
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整体 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②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 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种植是中间高两侧低, 供两面观赏。 ③对应式花境。在园路的两侧、草坪中央或建 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这两个花境 呈左右二列式。在设计上统一考虑,作为一组 景观,多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变 化。
3、立面效果图
用来展示及说明花坛的效果及景观。花坛中某 些局部,如造型物等细部必要时需绘出立面放 大图,其比例及尺寸应准确,为制作及施工提 供可靠数据。立体阶式花坛还可绘出阶梯架的 侧剖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五株配植
(1)同种分组 可以按3:2或4:1比例分组,当为4:1时,单株一组为 ②或③树。 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①、②、④与③、⑤
①、③、④与②、⑤
①、③、⑤与②、④
(2)2个树种的分组
当按3:2分组时,一个种为3株,另一种为2株,且 最好置于两个单元中。
当为4:1配置时,两株最好置于一个单元。 若置于两个单元则其中一株应配置在另外一个树 种的包围之中。
第五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
应用园林植物充当配景,衬托主景,使主景 的形态、色彩 更醒目,让人获得更佳的观赏效果。 为了达到理想的配景效 果,应根据主体对象, 来确定配景植物的种类、色彩、规格以 及配置方式等。
1.背 景
为了突出轴线端点景物,在轴线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 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
*乔木层:位于群落的中央,常用阳性常绿乔木树种, 起背景烘托作用。 *亚乔木层:一般选花、叶观赏价值较好的种类。 *灌木层:配置在树群边缘,接近游人的地方,常为观 花的花灌木。
*地被层:选耐荫的,自播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花卉或 宿根花卉。
6、树群应用
应选在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上,其观赏视距至少为树高 的4倍,树群宽的1.5倍以上。树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常作为主 景或邻界空间的隔离,其内不允许有园路经过(非绝对) 。
4、单纯树群:由一个树种组成,为丰富其景观效果,树下可用耐
荫花卉作地被植物。
他用四季花卉为照母山做“软装”
5、混交树群:具有多层结构,水平与垂直郁闭度均较大,其组 成层次至少3层,多至5层;需注意种间关系。
四、丛植 (一)概念 2---20株园林树木紧密成丛的一种配置形式,形 成一个独立的观赏单元,又被称为聚置。 (二)作用
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 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 体美。
(三)配植方式
1、两株配植
应为同一树种,体量、姿态等应相似。 “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猗一直,一向左一向右, 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头”; “二树一丛,分枝不宜相似,即十树五树一丛,也不得
5、确定合理的株距:取决于生长速度、成年大树冠径、环境条件、 景观效果等; 如行道树,一般速生阔叶树株距6--8m为宜,慢生阔叶或针 叶树株距4--6(8)m。若中间配有花灌木,距离加大2--3m。
三、环植
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方形、 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 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为雕 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成四周聚合 向心的效果。
相似”;
“二树一丛,则两面俱宜向外,然中间小枝联络,也不 得相背无情也”。
两树间距离不大于两树冠平均直径的1/2。
2、三株的配植
最好选用同一树种,最多不超过二个树种,但大小、姿态 可以不同。 栽植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也不能成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有 疏密变化,且三株应有大小差异。一大一小者近,中者稍远较
二、联系景物
将环境中众多在形状、色彩、体量、功能、地位等方 面异质性较大的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2、多株对植-----列植 是以2株对植为基础的延续和发展,又叫直线配置, 可单行也可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 常用于绿篱、行道树、树阵、防护林带、绿廊边 缘等地的藤本植物的配置均采用此法。
5、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 庇荫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 山石作为坐石或安置石桌、石凳。 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成。
五、群植
(一)规模 株数20---100株,面积以500平方米内。 (二)表现内容 群体美,即层次、外形轮廓、色彩与季相变化等。
(三)搭配方式 1、平面搭配 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5)六株以上的配合
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组合形式相互 组合。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 《芥子园画传》“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 交搭巧妙,在此转关”。
(七 ) 应 用
1、主景
庭院院落、广场、草坪与花坛中央、公园出入口、城市交通岛、道路交叉
2、配景
背景与障景为主
林缘线曲折变
化-----组织空间和 风景透视线,增加 景深,丰富水平面 层次。
实现林缘线曲折变化途径 (1)树种选择:树冠开展,姿态多变,枝条曲折多致; (2)规格多样 (3)平面布局: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忌成行成排; (4)与树丛、孤植树结合
(5)多形式混交 规则式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
3、分割空间,增加空间层次
4、其他作用
(八)注意事项
1、立面上高低错落
植株在立面上要高低错落,但差异性又不能太悬殊, 一般控制在20%--25%。
2、平面上应疏密有致,不能成行成排或等距离配置
3、体量上相称,形态上协调(棕榈与吊槐、棕榈与苏铁)
4、株数尽量选单数,因为单数容易将植株看成一个整体。相邻,一株稍离”。即分为3∶1两组,最大一 株应在3株一组中,分组后分别按2株、3株方式搭配。 平面布局为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角不等边四边形,任意3株 不在一条直线上。
若选用2种树,应一种树3株,另一种树1株,1株者为中、
小号树,并配置于3株1组中。
利用树木枝干、门框、窗框、山洞等为边框,有选择地摄 取空间优美景色,而隔绝遮挡不必要的部分,使主题更集中、 鲜明的造景手法。 框景集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形成 一副立体的 画,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种有效的 强制性观赏方法。
利用树木、地形、亭廊、假山等做前景,控制人的视线,对 主体景物进行适当的遮挡,在短时间内实现视觉的大转移,以达 到“山穷水尽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犹抱琵琶半遮面 “的效果。 体现“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先藏后露,才豁然开朗“的 手法,产生使人想望、悬念、入胜的心态。
自然式混交:点、团、块、片状不规则混交。
2、立面搭配
林冠线------树丛、树群或树林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可增强空 间的韵律与节奏感。
通常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植物层四层。
加强林冠线起伏的途径 (1)结合地形变化 (2)不同树种混交 (3)规格、年龄树种搭配不同
3、树群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