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最棒的玉米》西师大版2019

合集下载

最棒的玉米教案教学设计

最棒的玉米教案教学设计

最棒的玉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棒玉米的感情变化。

2. 能联系实际谈体会,愿意做一个自信的人。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 板书课题,“棒”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描写玉米的“棒”的?画一画,读一读。

2.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人赏识你……不用着急,读了《最棒的玉米》,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 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选定的符号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 自荐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细读课文,感悟情感1. 出示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玉米的不同表情。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找出文中与漫画对应的段(第2、第6段)。

2. 细读第2段。

(1)学生自读第2段,老师提问: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板书:自信。

)(2)能读出玉米自信的感觉吗?练一练,推荐读,自荐读。

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

“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周围的玉米是怎样交口称赞的,再说一说。

3. 细读第6段。

(1)学生自读第6段,老师提问: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2)能读出玉米绝望的感觉吗?练一练,自荐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

男女同学赛读,全班同学配上动作读。

4. 细读第3~5段。

(1)一个充满自信的很棒的玉米,后来怎么变得绝望了呢?抽读3~5段,谈谈体会。

(收获那天,老爷爷只看了看棒玉米,却没有摘走它;第二天,老爷爷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第三天,第四天……以后好多天,老爷爷看也没来看它。

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它绝望了。

)(2)谁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棒玉米的这种心情吧,齐读3~5段。

5. 细读7~10段。

(1)就在棒玉米绝望、伤心的时候,一件让棒玉米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学生自读第7~10段,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最棒的玉米(教案)(3)

最棒的玉米(教案)(3)

《最棒的玉米》教案[设计理念]1.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起大语文观。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可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有益的启示。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自读体会。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

(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师预设如下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在民主的交流中,在自主的学习中达到知识共享。

]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

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14.《最棒的玉米》教案[1]

14.《最棒的玉米》教案[1]

14.《最棒的玉米》教案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读出这句话:行,行,行,你真行!棒,棒,棒,我真棒!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玉米的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

(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最棒的玉米”,“最棒”是什么意思?(最好)既然是最棒、最好的玉米,那应该怎样读课题呢?谁来试一试!(“棒”字重读)抽生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一)出示自学指导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生学习,老师巡视指导(三)汇报交流1.检查生字裹着肯定安慰渺茫估计最差搏斗躯体一缕柔和哟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A.抽生回答B学生之间相互补充C师总结(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当作种子)三、细度课文,感受情感(一)出示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和绝望的玉米。

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玉米的不同表情。

2.抽生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找出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

(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二)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1.你觉得棒玉米怎么样?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从棒玉米的“颗粒饱满”,语言“长得最好”以及周围的玉米“交口称赞”中体会出棒玉米的自信。

)(板书自信)2.想象棒玉米说话时的样子、神情,读出棒玉米自信的感觉。

(抽生读)3.“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周围的玉米是怎样交口称赞的?(三)出示第六自然段,自读。

1.多音字辨析“差”2.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从“估计太高”“最差”“连……都……”“真难受”等棒玉米的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流下伤心的眼泪”的表情体会到棒玉米变得绝望、自卑)(板书绝望)3.你能读出棒玉米的绝望吗?试一试,练一练,可配上动作。

(四)出示棒玉米说的语句A.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B.老爷爷可能没注意看我。

最棒的玉米(教案)(3)

最棒的玉米(教案)(3)

《最棒的玉米》教案[设计理念]1.从学生的学设计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树立起大语文观。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做一个最棒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如果你经过努力,成为了“最棒的”,可是别人却没有发现,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最棒的玉米》,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会给你带来有益的启示。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自读体会。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

(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师预设如下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学生在民主的交流中,在自主的学习中达到知识共享。

]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

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019春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最棒的玉米》精品课件

2019春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最棒的玉米》精品课件

14
最棒的玉米
朗读指导
在朗读棒玉米心理活动时,应用用低沉 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在读 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估计”“以为”“最 差”“难受”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
14
最棒的玉米
小练笔
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 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棒玉米,你真是太可怜了。你别太难过了, 可能老爷爷不摘你,是留着你有大用呢。
收获的
颗粒
字词听写
14
最棒的玉米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阅读了发生 在玉米身上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来感 受一下 玉米被冷落的心情。
14
最棒的玉米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圈出故事的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故事起因
14
最棒的玉米
时间
人物
地点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他在屋子的后面 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 天近了。 事件 总起全文
14
最棒的玉米
朗读指导
在朗读“肯定” 时时候, 要重读, 突出这个玉米的自信。朗读时读出自信 的语气。
14
最棒的玉米
收获那天,老爷爷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 米,却没有把它摘走。“老爷爷可能没注意 看我。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 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语言描写
变为失落
14
最棒的玉米
第二天,老爷爷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 了其他的玉米,却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 “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 仍然自我安慰着。

kěn
wèi

肯定 安慰
qū róu
估计
yo
搏斗
躯体 柔和

小学三年级语文《最棒的玉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最棒的玉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最棒的玉米》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原文】从前有一位老爷爷,他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

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交口称赞着。

收获那天,老爷爷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

“老爷爷可能没注意看我。

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爷爷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

“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老爷爷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爷爷也没有来,棒玉米觉得自己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突然感悟:“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的玉米。

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爷爷都不要我。

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

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不久躯体就要腐烂,我真难受啊!”棒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来,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站在它面前的老爷爷。

老爷爷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它,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可是今年的玉米哟!用它当种子,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直到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

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让老爷爷感到骄傲的棒玉米被老爷爷轻轻地摘了下来……【教案】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寓意。

3、能联系实际谈体会,愿意做一个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

学生:收集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诗句、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读这句话:行,行,行,你真行!棒,棒,棒,我真棒!2、但是,每个人都有失落的时候。

最棒的玉米教案

最棒的玉米教案

《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玉米地里一个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的等待老爷爷最先摘,可是老爷爷却迟迟没有摘它,在他失去自信而伤心绝望的时候,老爷爷来摘它并把它作为明年的种子。

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在绝望的时候更要自信的道理。

设计理念:1、从学生的学习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是金子总会闪光的,经得住考验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2、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玉米的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最棒的玉米”,“最棒”(最好)这个词在这个题目当中是什么意思?既然是最棒、最好的玉米,那该怎样读课题,谁愿意来试一试。

(棒字重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到底写了有关棒玉米的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有六个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现在我就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出示小黑板——生字)抽生读,分组读,集体读。

渺(渺茫)漆(漆黑)估(估计)搏(搏斗)躯(躯体)腐(腐烂)3、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字这个拦路虎已经被同学们打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童话故事《最棒的玉米》的学习。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要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记录一件事情,我们经常采用什么顺序来写。

(事情发展顺序)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棒玉米思想的起先状态、变化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来给课文划分段落。

《最棒的玉米》课堂教学设计

《最棒的玉米》课堂教学设计

《最棒的玉米》课堂教学设计《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整理的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

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范文篇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玉米地里一个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地等待老婆婆最先摘,可是老婆婆却迟迟没有摘它,在它失去自信而伤心绝望的时候,老婆婆来摘它并把它作为明年的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有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设计理念1.从学生的学习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文学习的拓展与迁移,把课文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是金子总会闪光的,经得住考验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2.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4.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它就是“快乐读书屋二”的第2篇文章《最棒的玉米》。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直接引入课题,把学生的兴趣、注意力都吸引到课文的内容中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现在我想请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接读课文,谁愿意来读?选出一名同学后,提出要求:读的同学要读得正确、流利;听的同学既要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还要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体现先整体后部分的学习方法。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本文以玉米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可以按照这条线索学习,用一个中心问题“从哪看出这是个最棒的玉米”,来引导学生的独立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最棒的玉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感知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读这句话:行,行,行,你真行!棒,棒,棒,我真棒!2.但是,每个人都有失落的时候。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有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有人赏识你……不用着急,学了《最棒的玉米》,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板书课文题目。

(板书:最棒的玉米)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一)自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二句话简要地归纳故事内容。

要点: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

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种子。

(二)师生互动,检查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裹.着肯.定安慰.估.计搏.斗躯.体柔.和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注意读准前鼻音“肯”,翘舌音“柔”。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

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概括: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结构。

1.齐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这一自然段中表示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词语。

时间:从前地点:屋子后面人物:老爷爷事件:老爷爷种了一片玉米2.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思考:你认为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起全文)3.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表示事情起因的句子。

(眼看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给课文分段。

老师相机补充。

(1)提问: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几个要素及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2~6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过程。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书写文中的生字、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新设计】1.我会拼,我会写。

ɡuǒ zhe kěn dìnɡān wèi ɡū jì()()()()bó dòu qū tǐ róu hé()()()2.照样子写词语。

(1)不知不觉(ABAC)(2)轻轻地3.读课文,填词语。

()的玉米()的月光()的日子()的颗粒()的雨夜()的眼泪1.裹着肯定安慰估计搏斗躯体柔和2.(1)不言不语不真不假不三不四(2)慢慢地悄悄地缓缓地3.(最棒)的玉米(柔和)的月光(收获)的日子(饱满)的颗粒(漆黑)的雨夜(伤心)的眼泪【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树立自信心是要经受住考验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成功。

3.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感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指名分自然段合作朗读。

3.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同桌合作读等。

2.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自读体会。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学习收获。

(2)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师预设如下问题,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自由读书,自主感悟,再交流互动,最后全班交流,以使问题得到解决。

a、从哪儿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最棒的玉米?b、开始老婆婆为什么不摘最棒的玉米,难道说它不棒吗?c、最棒的玉米心理是怎样变化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课件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配有音乐的动画。

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逐段读文。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对学生给予恰当的点拨。

(1)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最棒的玉米的自信?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三个句子:①一定是最先摘我了,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②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一定是老婆婆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

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③明天她一定会摘我的。

指名读三个句子。

教师提问:“一定”是什么意思?读三个“一定”时语气一样吗?为什么?应该怎样读?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读出最棒的玉米从开始时的充满自信到内心逐渐有了疑虑时语气及感情上的变化,再谈出感受。

)(2)是什么原因使最棒的玉米感到伤心和绝望?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了它的这种心情?应该怎样读?看到最棒的玉米这样伤心和绝望,你想对它说什么?把你想说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课件出示语段:“我一直以为自己最棒,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差的玉米。

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现在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雨打,直到烂掉为止了。

”指名读、范读、齐读,用低沉的语调、悲哀的语气读出伤感的情绪。

在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一直”、“以为”、“最差”、“一定”、“只有”、“直到”等词语的语气和语调。

在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对玉米说的话。

)(3)当得知自己被当作来年的种子的时候,最棒的玉米有什么表现?对于它的表现,你有什么看法?(4)理清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师生共同归纳出最棒的玉米的感情变化:充满自信-→自我安慰-→并不灰心-→伤心绝望-→恢复自信。

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很多的,比如无论外界条件怎么变化,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都不要失去自信心。

比如,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被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积累迁移,巩固新知1.在文中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再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2.自学课后8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把《最棒的玉米》这篇童话改编成你喜欢的形式,比如课本剧、诗歌、童谣、评书、快板等。

【课堂作业新设计】1.“最棒的玉米”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历程?2.“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他的原因。

”你认为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你认为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4.你有没有“棒玉米”的毛病?你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启发?【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由患得患失、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2.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3.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4.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

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

要接受必要的磨练。

不要半途而废。

【板书设计】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失去自信——找回自信经受住考验才能获得成功【课后反思】《最棒的玉米》教学反思《最棒的玉米》是西师大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

介绍了一个最棒的玉米,一次又一次地被老爷爷冷落,误以为自己是最差的玉米。

没想到老爷爷最后摘走它,是要拿它作种子。

全文共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几个要素及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2~6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过程。

第三部分(7~10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升华。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目的。

2.学生通过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越来越丰富。

3.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创编”这种活动,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

存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原因在于: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

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

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

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

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今后改进的方案:让同学与文本对话,是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同学的个性得到充沛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对话让同学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同学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