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14仿真设计流程

合集下载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14教学课件第4章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和仿真

Multisim电路设计与仿真14教学课件第4章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和仿真

R1
3
1kΩ
V1 12V 1
S1 Key = A
2
C1 1µF
XSC1
A +_0
图4-18
可用Multisim 14.0的零极点分析功能求出网络函数的零、极点。执 行“Simulate”→“Analyses and simulation”命令,弹出 “Analyses and simulation”窗口,在“Active Analysis”选项区选 择“Pole Zero(零极点)”分析,打开零极点分析对话框如图4-19所 示。
仿真分析对话框,其“Anlysis parameters”选项卡如图4-6所示,各 个选项的含义如下:
1)Intial conditions:设置仿真初始条件,即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容、 电感时,设置其初始值。有4个选项,分别为“Set to zero(设置为0)”、 “User defined(用户自定义)”、“Calculate DC operating point(计算 直流静态工作点)”、“Determine automatically(自动决定)”,此处 选择“Determine automatically”。
图4-20
再在交互仿真分析下运行仿真,打开示波器XSC1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2)End time(TSTOP):设置仿真结束时间,默认1030s。 3)Maximum time step:设置最大时间步长,此处不勾选。 4)Initial time step:设置初始时间步长,此处不勾选。 “Output”与“Analysis Options”选项卡默认设置即可。 设置完毕单击“Run”按钮运行仿真,电压表读数如图4-3所示。指定 顺时针为正方向,可得5.999V+4V+2.001V-12V≈0,即可验证基尔霍夫 电压定律。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1章 绪论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1章 绪论
12 种虚拟仪器。 USB 连接。 集成原型设计面包板。 这个工作台配有多个可变换的原型设计板,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上,并可 把示波器和博德图分析仪等仪器的测量结果传输至公共接口,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1.2.2 NI电子学教育平台的构成
2. NI ELVIS
NI ELVIS工作台
1.2.2 NI电子学教育平台的构成
与第三级放大器的设计方法相同,只是元器件参数不同。
1.2.3 实验范例
1. Multisim14中的原理图设计和估算值验证 (3)第一级放大器 由共源极JFET构成第一级放大器,设计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1.2.3 实验范例
1. Multisim14中的原理图设计和估算值验证 (4)完整系统 将各级放大器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音频放大器系统。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1.2 NI电子学教育平台
1.2.2 NI电子学教育平台的构成
1. Multisim14 (1)NI Multisim14原理图捕捉和交互仿真
Multisim14是一款具有工业品质、使用灵活、功能强大的电子仿真软件。
NI Multisim14的特点: 直观的原理图捕捉和交互式仿真。 强大的SPICE 分析功能。 3D ELVIS虚拟原型。
第1章 绪论
CHINA MACHINE PRESS
1.1 电子技术的教与学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 (1)学习理论知识; (2)做实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 (3)学生自己动手画电路原理图并购买元器件搭接电路,用仪器仪
表测量电路参数,看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反复实验、反复测量,直到电路参数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1. 3 Multisim14的新特点
(1)用新探针精确评估电路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7章 Multisim14与LabVIEW联合仿真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7章 Multisim14与LabVIEW联合仿真
第7章 Multisim14 与LabVIEW联合仿真
CHINA MACHINE PRESS
问 题
Multisim14主要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分析,以便验证电路设计的合 理性。但一个测试系统不仅需要能够进行电路原理图仿真,而且对真实信
号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而Multisim14无法采集、处理真实信号。为了
7.2.3 创建虚拟仪器
第二步:在程序框图中改变信号。由于没有硬件采集卡,用仿真信号代替输入 信号。默认状态下,仿真信号输出是一个正弦波。 修改信号: 切换到程序框图窗口,删除“仿 真信号”与Waveform Graph接线端之 间的连线,打开Express子选板,选 择算术与比较模板上的“公式” ,
7.2.2 LabVIEW的操作选板
3.函数选板:
定时函数,用于控制运算的执行速度并获取基于计算机时钟的时间和日期。 对话框和用户界面函数,用于创建提示用户操作的对话框。 文件I/O函数,可在文件中读写数据。 波形函数, 用于生成波形,其中包括波形值、通道、定时以及设置和获 取波形的属性和成分。 应用程序控制函数, 用于通过编程控制位于本地计算机或网络上的VI和 LabVIEW应用程序。
出“配置仿真信号”对话框。从“信
号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锯齿波。
7.2.3 创建虚拟仪器
第二步:在程序框图中改变信号。由于没有硬件采集卡,用仿真信号代替输入 信号。默认状态下,仿真信号输出是一个正弦波。 配置仿真信号幅值: 配置仿真信号幅值有两个方法:
一是与仿真信号波型配置一样在“配
置仿真信号”对话框中进行;二是在 仿真信号的输入端添加旋钮,再将仿 真信号、旋钮两者相互连接。
7.2.1 虚拟仪器的构成
(2)结点 :程序框图上的对象,带有输入/输出端口,在VI 运行时进行运算。 结点类似于文本编程语言中的语句、运算符、函数和子程序。 LabVIEW 主要有以下类型的结点: 函数:内置的执行元素,相当于操作符、函数或语句。 子VI:用于另一个VI 程序框图上的VI,相当于子程序。 Express VI:协助常规测量任务的子VI。Express VI是在配置对话框中配 置VI的属性。 结构:执行控制元素,如For循环、While 循环、条件结构、平铺式和层 叠式顺序结构、定时结构和事件结构。 上图所示程序框图中的加、减函数即是结点。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5章+虚拟仪器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5章+虚拟仪器
1.四通道示波器的使用
用接线符号的输入端子与测试电路相应测点连接,双击接线符号,打 开仪器面板进行测试。若要在示波器上显示4个测试通道的波形,可设置4 种不同的颜色。
方法:用鼠标右键单击示波器某通道的连接 线,系统弹出如图所示的菜单,再单击 “Segment Color”菜单,选择合适的颜色,单 击“OK” 按钮,某通道显示的波形颜色就确定 了。用同样的方法还可选择其他通道的颜色。
(4)Save 把仿真的有关数据存储起来,只要按“Save”按钮,仿真的有 关数据自动用ASCⅡ文本保存下来。
5.2.5 四通道示波器
3.示波器测量:将左右两边的游标移动到关心的位置进行读数测量,可设置参数项
5.2.6 博特图仪
能产生频率范围很宽的扫描信号,用以测量电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博德图仪图标、接线符号与测量面板,如图所示
输入电压灵敏度及单位设置 4.Trigger Level触发电平
电平值触发及单位设置
5.2.8 伏安特性图示仪
专门用于测量Diode,二极管;PNP BJT,PNP双极型晶体管;NPN BJT,NPN双极型晶体管;PMOS,P沟道耗尽型MOS场效应晶体管; NMOS,N沟道耗尽型MOS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IV特性的仪器。 图示仪图标、接线符号与操作面板如图所示
5.2.4 双踪示波器
4.显示屏设置和存盘:
(1)示波器显示屏背景切换 示波器显示屏背景色可以在黑白之间切换,用鼠标单 击“Reverse”按钮,原来的白色背景变为黑色,再 次单击又由黑色变为白色,但是切换先决条件为系统 必须处在仿真状态。 (2)用鼠标单击“Save”按钮,则把仿数据保存起来。 保存方式: 一种是以扩展名为*.scp的文件形式保存; 另一种是以扩展名为*.lvm的文件形式保存,也可以以扩展名*.tdm的 文件形式保存。

Multisim14电子电路仿真方法和样例

Multisim14电子电路仿真方法和样例

Multisim14电⼦电路仿真⽅法和样例Multisim14电⼦电路仿真⽅法和样例2019年9⽉本⼿册基于Multisim14仿真环境,从最基本的仿真电路图的建⽴开始,结合实际的例⼦,对模拟和数字电路中常⽤的测试⽅法进⾏介绍。

这些应⽤⽰例包括:常⽤半导体器件特性曲线的测试、放⼤电路静态⼯作点和动态参数的测试、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波形上升时间的测试、逻辑函数的转换与化简、逻辑分析仪的使⽤⽅法等。

此外,本⼿册侧重于测试⽅法的介绍,仅对主要步骤进⾏说明,如碰到更细节的问题,可参阅《Multisim 14教学版使⽤说明书》或其它帮助⽂档。

1.MULTISIM14主界⾯简介 (4)2.仿真电路图的建⽴ (4)3.常⽤半导体器件特性曲线的测试⽅法 (5)3.1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的测试 (5)3.1.1 IV分析仪测试⽅法 (5)3.1.2 直流扫描分析⽅法 (5)3.2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的测试 (6)3.2.1 IV分析仪测试⽅法 (6)3.2.2 直流扫描分析⽅法 (7)3.3⼆极管、稳压管伏安特性曲线的测试 (7)4.放⼤电路静态⼯作点的测试⽅法 (7)4.1虚拟仪器测试⽅法 (7)4.2静态⼯作点分析⽅法 (8)5.放⼤电路动态参数的测试⽅法 (8)5.1电压放⼤倍数的测试 (8)5.1.1瞬态分析测试⽅法 (8)5.1.2 虚拟仪器测试⽅法 (9)5.2输⼊电阻的测试 (9)5.3输出电阻的测试 (10)5.4频率响应的测试 (10)5.4.1交流分析⽅法 (10)5.4.2 波特图仪测试⽅法 (10)6.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法 (11)7.上升时间的测试⽅法 (12)8.逻辑函数的转换与化简 (13)8.1逻辑函数转换为真值表 (13)8.2真值表转换为逻辑函数 (13)9.逻辑分析仪的使⽤⽅法 (14)图2.1 ⽰例电路1. Multisim14主界⾯简介运⾏Multisim14,⾃动进⼊电路图编辑界⾯。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3章 Multisim14的操作环境与基本操作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3章 Multisim14的操作环境与基本操作
1. 电源(Source)库
电源库对应元器件 系列(Family),如 图所示。
3.2 常用工具栏
3.2.4 元器件工具栏
1. 电源(Source)库
在电源库中包含了电路 必需的各种形式的电源、信 号源以及接地符号,一个待 仿真的电路必须含有接地端 ,否则仿真时会报错。所有 电源类型如图所示。
3.2 常用工具栏
3.2 常用工具栏
3.2.4 元器件工具栏
如要对放置的元器件进行角度旋转,当拖动正在放置的元器件时,按住 以下键即可进行相应操作。
Ctrl+R:元器件顺时针旋转90°。 Ctrl+Shift+R:元器件逆时针旋转90°。 或者选中元器件,单击鼠标右键进行相应操作。
3.2 常用工具栏
3.2.4 元器件工具栏
3.2 常用工具栏
3.2.4 元器件工具栏
单击每个元器件组都 会显示出一个窗口,各类 元器件窗口所展示的信息 基本相似。现以基础 (Basic)元器件组为例 说明该窗口的内容。
3.2 常用工具栏
3.2.4 元器件工具栏
如果放置的元器件是有多个相同部分组成的复合元器件(通常针对集成 电路),将会显示一个对话框,从对话框中可以选择具体放置的部分。
3.1 主界面菜单命令
3.1.3 视图菜单
视图(View)菜单包括调 整窗口视图的命令,用于添加 或隐藏工具条、元件库栏和状 态栏。
3.1 主界面菜单命令
3.1.4 放置菜单
放置(Place)菜单包括放 置元器件、结点、线、文本、 标注等常用的绘图元素,同时 包括创建新层次模块、层次模 块替换、新建子电路等关于层 次化电路设计的选项。
3.2.4 元器件工具栏
2. 基本(Basic)元器件库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4章 Multisim14基本操作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4章  Multisim14基本操作

虚拟元器件设置值
4.7.3 为放置好的元器件设置错误
双击元器件,系统弹出元器件的 “Properties”窗口;选择“Fault”选项卡
4.7.4 自动设置错误
选择菜单“Simulate”→“Auto Fault Option”命令,系统弹出 “Auto Fault”(自动设置错误) 对话框
4.8 从电路中寻找元器件
4.12 打印电路
1)选择菜单“File”→“Print Options”→“Print Sheet Setup”命令,为电路设置打印环境。打印电路 设置对话框,如图所示。
2)菜单“File”→“Print Options”→“Print Instruments”命令,可以选中当前窗口中的仪表并打 印出来,打印输出结果为仪表面板。电路运行后,打 印输出的仪表面板将显示仿真结果。
3)选择菜单“File”→“Print”命令,为打印设置具体的环 境。要想预览打印文件,选择菜单“File”→“Print Preview”命令,电路出现在预览窗口中,在预览窗口中可 以随意缩放,逐页翻看,或发送给打印机。
4.13 放置总线
选择“Place”→“Place Bus”命令, 在总线的起点单击鼠标,总线的第二点单击 鼠标,继续单击鼠标直到画完总线,在总线 的终点双击鼠标,完成总线的绘制。
4.9.4 添加备注
选择菜单“Place”→“Place Text”命令,单击想要放置文本的位置,出现光标;在该位 置输入文本;单击电路窗口的其他位置结束文本输入。
4.9.5 添加说明
1)选择菜单“Tools”→“Description Box Editor”命令,出现添加文字说明的 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直接输入文字。 3)输入完成后,单击图中所示的关闭按钮 退出文字说明编辑窗口,返回电路窗口;单 击电路窗口页直接切换到电路窗口,无须关 闭文字说明编辑窗口。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5章+虚拟仪器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5章+虚拟仪器

3.信号模式:正弦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两种 4.内部设置:默认的内部设置
(1)单击“Set”按钮,系统弹出万用表的设置窗口,如图所示。 (2)改变需要修改的选项。 (3)保存修改,单击“OK”按钮。若要放弃修改,单击“Cancel”按钮即可。
5.2.2 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产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电压源
5.2.4 双踪示波器
5.垂直游标使用:若要显示波形各参数的准确值,需拖动显示屏中两根垂直游标 到期望的位置。
两根垂直游标同时可显示两个不同测点的时间值和电压值,并可同时显 示其差值。在电路仿真时,示波器可以重新接到电路的另一个测试点上,而 仿真开关不必重新启动,示波器会自动刷新屏幕,显示新接点的测试波形。 如果在仿真的过程中调节了示波器的设置,示波器也会自动刷新。
5.2 模拟仪器
5.2.1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是自动修正量程仪表,所以在测量过程中不必 调整量程。数字万用表有正极和负极两个引线端。
测量结果显示区
信号模式内部设置
仪器接线符号
仪器面板
1.测量结果显示区:显示相对应测量结果
2.测量选项:共4项选择
电流测量 电压测量 电阻测量 分贝测量
第5章 虚拟仪器
CHINA MACHINE PRESS
5.1 概 述
Multisim14主要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分析,以便验证电 路设计的合理性。但一个测试系统不仅需要能够进行电路原理图 仿真,而且对真实信号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而Multisim14无 法采集、处理真实信号。为了解决Multisim14软件不能将电路原 理图测试转变为真实电路测试的问题,需要借助LabVIEW软件。 通过应用LabVIEW软件开发用户自定义的虚拟仪器,并导入 Multisim14中,可以实现Multisim14仿真的个性化,并扩展其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ltisim 14仿真设计流程用一个案例(模拟小信号放大及数字计数电路)来演示 Multisim 仿真大体流程,这个案例来自Multisim 软件自带 Samples,Multsim 也有对应的入门文档(Getting Started)。

只要用户安装了Multsim 软件,就会有这样的一个工程在软件里,这样就不需要再四处搜索案例来学习。

执行菜单【File】→【Open samples…】即可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从中找到“Getting Started” 下的“Getting Started Final”(Final 为最终完成的仿真文件)打开即可。

此案例的难度与复杂度都不高,因为过于复杂的电路会让 Multisim 仿真初学者精力过于分散,难以从宏观上把握 Multisim 电路仿真设计流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对于 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操作(如调用元器件、连接元器件、编辑参数、运行仿真)都会做尽量详细的描述,以期达到尽快让新手熟悉 Multisim 目的,这也是为更简要阐述后续案例打基础。

本书在行文时描述的 Multisim 步骤操作,均使用菜单方式,事实上,大多数操作可以直接使用工具栏上的快捷按钮,读者可自行熟悉,执行的结果与菜单操作都是一致的1 电路原理我们将要完成的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2一切不以原理为基础的仿真都是耍流氓,所以这里我们简要阐述一下原理:以 U4-741 运算放大器为核心构成的同相比例放大器,对来自 V1 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其中,R4 为可调电阻,可对放大倍数进行调整)。

放大后的信号,一路送入示波器进行观测,另一路作为时钟脉冲信号送入 U2-74LS190N(可预置同步 BCD 十进制加减法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结果输出为十进制,经 U3-74LS47N(BCD-七段数码管译码器)译码后驱动七段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

另外 U2-74LS190N 配置为加法器,同时将行波时钟输出第 13 脚(RCO)驱动发光二极管。

左下区域有两个单刀双掷开关进行计数控制,S1 接到 U2 的第 4 脚(CTEN)计数使能控制引脚,低有效,当 S1 切换到接地(GND)时,计数才开始,否则计数停止;S2 接到 U2 的第 11 脚(LOAD),也是低有效,当 S2 切换到接地(GND)时,就把预置数(ABCD)赋给(Q A Q B Q C Q D),这里电路配置的(ABCD)都是接地(GND),因此相当于 S2 开关为清零功能。

右上区域还有三个旁路电路,左侧的插座与仿真没有关系。

新建仿真文件1、首先我们打开 Multsim 软件,如下图所示,默认有一个名为 Design1 的空白文件已经打开在工作台(WorkSpace)中。

2、这个名为“Design1”的文件是没有保存的,我们先将其保存起来,并将其重新命名。

执行菜单【F ile】→【Save as】即可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另存为”对话框,选择合适的路径,并将其命名为“MyGettingStarted”,最后点击“保存”即可33、此时的主界面应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之前为“Design1”的地方都已经被我们刚刚取的名称“MyGettingStarted”替换掉了4放置元器件仿真文件新建完成后,下一步应该将电路相关的元器件从器件库中调出来,这个案例涉及的器件有点多,请读者耐心点。

下表为本电路中所有元器件在库中的位置,熟悉 Multisim 软件的读者可以直接根据表中信息进行查找并调出相应的元器件。

如果是 Multisim 软件新手,可以一步步往下阅读:1、执行菜单【Place】→【Component】即可打开“选择元器件”(Select a Component)对话框。

首先如下图所示选择“ Indicators ” 组下“ HEX_DISPLAY ” 系列中的“SEVEN_SEG_DECIMAL_COM_A_BLUE”,再点击 OK 按钮即可。

52、此时元器件在光标上呈现为虚线等待用户确定放置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如果元器件有必要进行旋转或镜像等操作,可以使用通用的【Ctrl+R】、【Ctrl+X】、【Ctrl+Y】等快捷键3、将光标移动到工作台的合适位置,再左键点击即可放置此元器件,可以看到,此元器件的标识符是U1。

4、我们继续放置“计数器电路”的其它元器件,如下图所示:6789排阻默认值为 1k 欧姆,我们双击排阻元器件,即可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将 Value 值改为 180 即可 105、放置元器件的顺序不同时,元器件标记符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不会对仿真产生影响。

完成后应如下图所示LED1R1200ΩR2U2U3U115 AQA 3 7 A OA 13 1 2 1 12 B QB B OB 10 6 2 11 C QC C OC 97610 DQDDOD 9OE 4 3 15 CTEN~LT OF 11 5 14LOAD~RBI OG5 13 4U/D RCO ~BI/RBO1214MAX/MINCLK74LS47N74LS190NGND180Ω6、放置计数控制部分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11S1Key = SpaceS2Key = SpaceGND7、放置“模拟运算放大器”部分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12VCC75 132741 4V1R31kHz1kΩ0°13U46R450kΩ 50 % Key=A8、放置“旁路电容”部分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14C1C2C31µF10nF 100µFGND9、放置“插座”部分的元器件如下图所示:15VCCJ1HDR1X4GND连接电路所有的元器件都有用来连接其它元器件或仪器的引脚,与其它原理图或 PCB 设计工具不同的是,连接操作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只要你的光标放在元器件的某个引脚上方,光标就会变成十字准线,再点击-移动-点击操作即可完成引脚的连接操作了。

1、将光标移动到电阻 R2 的下侧引脚上,此时光标将会变成上图所示的十字准线,点击后(放开)即有一根线粘在十字准线上,再移到 U2 的第 13 脚上再点击一下,此两个引脚之间的连接即完成了,如下图所示:R2 200ΩU215 AQA 31 2B QB 10 6C QC 97DQD4115RCO 1314 CLK MAX/MIN1274LS190N162、同理,将其它部分连接好,连接好后的“数字计数器”部分如下图所示:VCCVCCLED1U1R1200ΩR2U2U315 A QA 3 7 A OA 13 1 2 1 12 B QB B OB 10 6 2 11 C QC C OC 97610 DQDDOD 9 4OE 3 15 CTEN~LT OF 11 5 14LOAD~RBI OG513 4U/D RCO ~BI/RBO1214MAX/MINCLK74LS47N74LS190NGND180Ω3、最终连接好的电路如下图所示:仿真电路设计仿真可以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错误,节省时间与成本。

这里我们首先对上步中的电路进行完17善工作。

1、设置单刀双掷开关 S1、S2 切换的快捷键。

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在电路仿真进行时,你可以用鼠标点击开关进行位置的切换,也可以提前设置好快捷键。

双击 S1,在弹出的如下对话框中 Value 页表项设置 Key for toggle 值,表示按下此按键时,此开关将进行切换2、同理,将 S2 设置切换按键为“L”,此时应如下图所示:3、添加示波器观察信号。

执行【Simulate】→【Instruments】→【Oscilloscope】即可添加示虚拟示波器,与放置其元器件一样,再如下图所示连接两个通道的信号即可:184、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执行菜单【Simulate】→【Run】即可开启电路的仿真了。

双击上一步中添加的示波器,即可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窗口我们将其做适当的调整,如下图所示:19其中,红色是 AC 交流信号源,峰峰值 200mV,频率为 1KHz,蓝色为直流输出,但是很明显,已经出现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了。

注意:下面我们对电路图进行了一些修改,并不是为了说明 Samples 是错误的,而是通过仿真结果找出后续其它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 Multisim 仿真的目的。

波峰被削去了,是因为放大倍数过大,导致输出饱和。

我们将可调电阻 R4 调小,再观察一下输出,可以看到波峰已经正常了20波谷被削去了,是因为没有运放直流偏置,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第一种,将 V1 交流信号源的电压偏置设置为,同时将 100uF 电容与 R3 串联;21第二,我们可以用三个分压电阻与一个 10uF 隔离电容设置运放的直流中点偏置,同样,我们也必须将 100uF 电容与 R3 串联,如下所示:C510µFV1.2Vpk1kHz 0°R5VCC22kΩR751100kΩ32741R622kΩR31kΩC4100µFU46R450kΩ15 %Key=A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225、下面进行 AC 扫描分析。

也就是交流小信号分析,用来分析仿真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时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执行菜单【Place】→【Probe】→【Voltage】后,将探针放在运放的输出端(如果放置好了,探针会呈现绿色,否则将呈现灰色),如下图所示:6、执行菜单【Simulate】→【Analyses and simulation】即可打开如下图所示的“分析与仿真”对话框,选择“AC Sweep”项后点击 Run 按钮即可237、运行后即可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数据视图,从中可以观察幅频与相频特性。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