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对联
王羲之《兰亭诗》的全诗赏析

王羲之《兰亭诗》的全诗赏析王羲之《兰亭诗》的全诗赏析《兰亭诗》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创作并编入《兰亭诗集》而流传的六首诗,其中一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兰亭诗》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兰亭诗》重点字词解析①群品:指万物。
品,类。
②因:由。
③群籁:即《庄子》中所谓的人籁、地籁、天籁。
《兰亭诗》赏析: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上巳节,从西晋时起,固定为三月初三日),王羲之等42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按照古老的风俗临水洗濯,以祛除不祥。
他们在集会中即席赋诗,井结之为《兰亭集》。
这些诗歌流传至今有三十七首,我们把它们都称为《兰亭诗》。
王羲之《兰亭诗》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五言的一首,文学史上称它为玄言诗,兰亭雅集,是历史上文人上巳集会中最著名的一次。
当时作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等老少名士四十二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临水拔楔。
据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载,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成集”。
这次聚会,留下了一本玄言诗集——《兰亭集》,王羲之为它作前序,孙绰作后序,都成为传世名篇。
尤其是王羲之的前序,以深情的笔墨,简淡的风格,和精妙的书法艺术,成为不朽的精品。
《兰亭诗》的艺术价值并不在《兰亭序》之下,王羲之的这首五言诗,尤其如此。
该诗从狭小的功利世界超脱后,大美的自然呈现,心情无往而不畅于三春开启的群品。
蓝天、绿水,仰望、俯视,清寂旷朗的景象无有边际,即目所见,无非自然之理。
伟哉,造化之功!万物无不沐浴着自然的恩浑,均分了世界的和谐。
各种声响虽有差异,对我们这些久居尘世,久为俗务奔忙的人来说,每一种的谛听,无不是新鲜如斯,激动如斯。
古老的`节日在春天苏醒,再次唤醒了人们奠名的愉悦,以玄学的态度反思这种愉悦,则天地之大美,自然呈现,“适我无非新”,而回到自然,享受大乐,又成为体玄悟道的一种方式。
王羲之集字春联七言行书

王羲之集字春联七言行书
王羲之,字逸少,晋代文学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之一,
被誉为“书圣”。
他精通楷、隶、篆、草四种字体,著作等身,代表作
品有《兰亭序》、《洛神赋》等。
在《千字文》中,王羲之集字的第14句是“丙舍傍启甲帐,乙肆别床
同梦”,反映了春节联欢的场景。
下面列出王羲之集字的春联七言行书,欣赏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感受春节的节日氛围。
上联:
春江水暖鸭先知,四季常青山不移。
下联:
岁序更新福临门,一统风华人与师。
上联:
春满京华山水情,欢声笑语倩扶情。
下联:
喜沐祥景岁新华,普天同庆福满堂。
上联:
春来万象更新鲜,昭昭辰宫大地连。
下联:
动静与时俱进往,欣欣向荣大显神。
上联:
春归人不觉,泪落东篱柳。
下联:
福临门初开,雨甘菊已黄。
上联:
春来几许浪花飞,莺语语尽柳意低。
下联:
岁计划成双福气满,喜庆春潮盈满堤。
上联:
漫天桃李春满地,万绿深情描不尽。
下联:
二十四节气天齐美,秋晨夜暮惠旺民。
上联:
春至景色奇无尽,小桥横过水春潮。
下联:
春到家家户户喜,和谐欣合省心深。
以上是王羲之集字的春联七言行书,无论是字体还是内容,都充满了文学的艺术感和节日的欢乐气氛。
王羲之集字的书法成就让人敬仰,他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文化遗产。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兰亭集序》集联

《兰亭集序》集联内容提要名碑名帖对联集字帖系列丛书之一。
由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字体优美,艺术美感极强。
值得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
目录四言对联群贤毕至少长成集知人修己揽古察今五言对联咏怀山水趣嗟感古今情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室静兰初放亭阴竹犹清风和春日永竹映暮山清斯人古今少此曲世间无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六言对联情怀生若春水弦咏感之古风日永情幽怀畅时和兴大趣长七言对联怀抱曲觞随流水慨陈畅事听管弦随时妄录虚诞事尽日放怀天地问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足以流万年快然和者幽兰曲乐哉兴之修竹怀游春不知时将暮听曲情随流水长放水流长揽其曲为文气盛集于虚人坐春风化朗抱室将静趣放虚怀世事殊同齐感慨人生修短尽风流虚怀流水信可乐和气为春兴天游流觞畅咏稽有致至人兴怀固不同情文感慨怀迁固述作殊同寄老彭俯仰此生得天趣兴会所至岂人为与世不言人所短为文当取古之长昔时尝引山阴水异日期为少室游尽日山游得天趣终生浪迹在竹林坐随永日情殊畅管领春风气不群作文每期随所化放怀时或与天游激情放浪形骸外悟感清修天地间坐揽茂林情不倦随游修竹气也和俯听丝竹仰听管静视流水躁视山与弦作乐风生竹列坐咏怀水抱山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生当天朗气清日老作观山乐水人室当惠畅情不倦若遇贤能躁亦清俯仰不虚崇山气觞咏犹带峻岭情将合万殊为一相每以内视作外游视古在昔有所述当今之世感其文生当盛世春不老人能乐观可永年信清闲地是兰若观自在春于竹林万类静修成自异一春寄兴与人同陈叙幽怀同和畅生观朗日寄文情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日叙天怀清言若不知世事静修引以悟长生毕生游目观宇宙列坐骋怀畅管弦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以古为怀稽作者随兴所在契天然娱生于情春有气兴之所至无古人风人觞咏托于古长者情怀和若春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未殊万类静观咸自得一生畅朗少人能一人知己亦自足毕生修察无尽期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坐于兰地幽怀畅游至林亭躁气清随其所遇将有悟老于文者舍陈言茂林清咏怀贤契修竹欣观叙幽情修竹兴怀骋极致激湍流水引清觞遇事虚怀和一世与人同乐察群言得山水乐寄怀抱集古今文观异同放浪在形骸以外骋怀于宇宙之初宇将化日骋怀抱室有惠风可娱人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为人不外修齐事所乐自在林水问修竹短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喻天怀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八言对联生于盛世惠风和畅人可乐观天朗气清风水林亭映带左右管弦觞咏俯仰古今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撰文)—搜狗百科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撰文)—搜狗百科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些文章。
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指社会人事的应酬。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修辞修辞手法:互文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句式修禊事也(判断句)死生亦大矣(判断句)其致一也(判断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省略句映带(于)左右列坐(于)其次悟言(于)一室之内放浪(于)形骸之外引以(之)为流觞曲水词类活用群贤毕至:形作动,贤才少长咸集:形作名,年龄大和年龄小一觞一咏:名作动,喝一杯酒所以游目骋怀:使动,游,使…纵展;骋,使…开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作一样齐彭殇为妄作:意动,把…看作等同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将......视为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

王羲之《兰亭序》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
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
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
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春联

王羲之兰亭序集字春联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作品《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因此,用王羲之的字体集成的春联,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王羲之兰亭序集字春联的示例:
1. 上联:兰亭雅集千秋岁,逸少遗风万古传
下联:序中妙笔生花处,一曲高歌入云端
横批:兰亭序韵
2. 上联:永和九年春之盛,群贤毕至笔墨香
下联:流觞曲水寄情处,一纸兰亭尽雅章
横批:曲水流觞
3. 上联:兰亭序中墨如泉,行书飘逸惊龙蛇
下联:笔走龙蛇惊风雨,一纸锦绣映乾坤
横批:墨香乾坤
4. 上联:永和九年群英聚,兰亭雅集乐未央
下联:笔墨纸砚寄情处,一曲高歌荡回肠
横批:英华聚集
这些春联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蓝本,巧妙地融入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兰亭序》中的意境,不仅富有艺术美感,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兰亭集序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
古与为怀稽作者;兴随所引契天然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旧书百读无新意;古事重论感世情。
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系心头。
四面江山尽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四壁春烟无燕到;一窗云影有龙飞。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
汉璧秦谬千岁品;光风佳月四时春。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
丝竹放怀春未暮;清和为气日初长。
吉金乐石有真好;读书校碑无俗情。
老可情怀常作竹;少文乐事在游山。
老爱江山成独住;醉搴民物入衷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兰亭序》对联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其书法,更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挚爱。
今天黑土就带大家欣赏不一样的《兰亭序》之美——集《兰亭序》对联,请大家欣赏。
《兰亭序》对联
▼
兰为清品,竹是幽人
与水同乐,以文自娱
临风闲品竹,坐室静观兰
为文期合古,作事不因人
气宇同山峻,天怀若水清
大乐同天地,斯文自古今
引年崇老者,修己仰闲人
天和人所得,山曲水流之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
人乐能长岁,文兴可得失
临清流寄抱,托竹管喻怀
咏仰群贤盛会,长修一己清怀
朗日气清竹茂,惠风水畅兰幽
春日闲临褉叙,和风乐引游畅
大水流为九曲,春风又是一年
临事有长有短,与人不激不随
无言流水今日,幽事清风古人
取人录长舍短,揽古异世同情
至人与天同诞,知者以水自娱
其人有山林气,斯室生兰竹情
人岂虚生此世,事无不合于时
水曲幽兰生静气,山闲老竹引和风
惠日初阴幽得趣,群山合坐静无言
盛会游山怀故老,清言集古得时闲
茂竹幽兰随地气,春风化日畅天怀
幽兰在室生和气,茂竹为林引惠风
山长水曲清游地,日朗风和春尽时
清风不管尝因竹,静气相临自有兰
无将遇合欺今世,自咏风怀寄所知
为迁静室将随竹,自引春觞又会兰
岂言今日无知己,自有清风做故人
老于世事能知足,少有幽情自咏怀
一春流水自兰若,终日清风在竹林
山人昔日为贤相,亭长当年咏大风
向无人迹春林茂,初有湍流激水清
盛地娱游无异感,崇文喻世在清言
大地清幽山水会,此生怀抱管弦知
感知无言知己遇,倦怀异地故人情
流水因知弦外趣,清风可仰古时贤
知己情怀清若水,可人风致静于兰
地是永年人不老。
天当化日岁长春
彭老倦于人世事,向山同是竹林贤
化尽陈言为作者,得气静气是幽人
信世修文为故老,与人和气得春天
人品既为时所仰,天怀尝与古相期
天气清时兰竹茂,游人倦后水山幽
无事在怀为极乐,有长可取不虚生
九宇同春为至乐,一时极盛系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