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安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安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物质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控制物质进出D. 催化生化反应答案:C2. 光合作用中,光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A. 通过水的光解B. 通过二氧化碳的固定C. 通过ATP的合成D. 通过葡萄糖的合成答案:C3.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细胞周期?A. G1期B. S期C. G2期D. 细胞分裂答案:D4. 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DNA复制B. RNA转录C. 蛋白质翻译D. 所有上述过程答案:D5. 下列哪种细胞器可以进行蛋白质合成?A. 线粒体B. 核糖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B二、填空题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____阶段加倍。
答案:S期7.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膜上的____。
答案:磷脂双层8. 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
答案:叶绿体9. 人体细胞内,____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答案:染色体10.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____改变。
答案:碱基序列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能量转换。
答案: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在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
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转化为二氧化碳并释放更多的ATP和NADH。
电子传递链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NADH和FADH2中的电子传递给氧气,最终生成水,同时合成大量的ATP。
12. 描述基因表达的基本过程。
答案:基因表达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被RNA聚合酶转录成mRNA。
mRNA随后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
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tRNA携带相应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序列组装成蛋白质。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内容,旨在考察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2023安徽高考理综卷子

2023安徽高考理综卷子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 一定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C. 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D. 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变化时,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和磁场都是物质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C. 电场和磁场都可以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条件下的特例C. 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中发出的三种射线是从原子核内放出的看不见的射线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C.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两种射线(12分)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6s。
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不计车厢间距离,则( )A. 这列火车共有9节车厢B. 这列火车共有11节车厢C. 这列火车的加速度为0.5 m/s²D. 这列火车的加速度为1 m/s²。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安徽卷精校图片重绘含答案解析

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 .MB .NC .PD .Q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 1和q 2,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 q q k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2 B .kg·A -2·m 3·s -4 C .kg·m 2·C -2 D .N·m 2·A -2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变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增大 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 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d 的方向滑动17.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22mveLB .e Sn mv 2C .nev ρD .SL ev ρ18.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棱镜的AB 面上,经AB 和AC 两个面折射后从AC 面进入空气。
当出射角i '和入射角i 相等时,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
已知棱镜顶角为α,则计算棱镜对该色光的折射率表达式为 A .2αsin 2θαsin+B .2θsin 2θαsin+C .)2αθsin(θsinD .)2θαsin(αsin19.如图所示,abcd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 ,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导轨电阻不计。
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23年安徽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
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
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⑤合理密植,即裁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4.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5.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
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安徽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题目:月球上投掷一个物体时,由于月球的引力作用,物体会落到月球表面上。
以下关于物体飞行轨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是一个自由落体,飞行轨迹上的物体的质量不影响这个物体的飞行轨迹 B. 物体是一个自由落体,飞行轨迹上的物体的质量会影响这个物体的飞行轨迹 C. 物体是一个匀速直线运动,飞行轨迹上的物体的质量不影响这个物体的飞行轨迹 D. 物体是一个匀速直线运动,飞行轨迹上的物体的质量会影响这个物体的飞行轨迹答案:A2.题目:宇宙中物体的颜色主要取决于()。
A. 物体的发光性质 B. 物体的形状 C. 物体的温度 D. 物体的质量答案:A…第二部分:主观题1.题目: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哪一年提出的?请简要描述广义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区别。
答案: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
广义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广义相对论是一种描述引力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大质量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牛顿经典力学只能描述质点之间的作用力。
–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时空的弯曲概念,物体在弯曲的时空中运动,而牛顿经典力学认为时空是绝对平直的。
–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重力波的存在,而牛顿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重力波现象。
–广义相对论还解释了黑洞的形成和性质,而牛顿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黑洞。
2.题目: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而产生的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光波在某一点相遇时,会发生叠加现象,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消。
光的干涉现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建立干涉和破坏干涉。
–建立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相遇时,它们的相位差是整数倍的波长,就会形成亮条纹,这种现象叫做建立干涉。
建立干涉可以用来测量波长、薄膜厚度等物理量。
–破坏干涉:当两束相干光波在相遇时,它们的相位差是奇数倍的波长,就会形成暗条纹,这种现象叫做破坏干涉。
破坏干涉可以用来验证光的波动性质和进行干涉光谱分析等。
安徽省理综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理综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分)1. 题目: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波动性的?-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衍射- D. 光的折射答案:C解析: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或绕过一个障碍物时,会在其后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波叠加的结果。
2. 题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 C.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量会减少答案:D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而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 题目: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
答案:惯性定律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题目: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U=____。
答案:IR解析:欧姆定律是电路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表明在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压与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电阻值。
#### 三、简答题(共30分)1. 题目: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这一现象由法拉第发现。
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中有广泛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感应炉等。
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为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四、计算题(共20分)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
求物体下落10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速度v=100m/s,位移s=490m。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速度v=gt,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t为时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物理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4.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 、N 、P 、Q 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
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 【答案】C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5.由库仑定律可知,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带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
其间距离为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21rq q kF =,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
若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k 的单位应为 A .kg·A 2·m 3B .kg·A -2·m 3·s -4C .kg·m 2·C -2D .N·m 2·A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212Fr k q q =可得单位为()42322222222sA m kg s s A m m kg C m m/s kg C m N ⋅⋅=⋅⋅⋅⋅=⋅⋅=⋅,故选B 。
考点:考查库仑定律和单位制。
1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 d→的方向滑动【答案】D考点:考查理想变压器和电路知识。
17.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22meLvB.2m SnevC.ρnev D.evSLρ【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UIR=,I=neSv,LRSρ=,UEL=,联立得E=ρnev,故选C。
安徽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安徽省高考理综科目,以下将提供一些常见的理综试题及答案。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试题及答案。
请注意,题目仅为示例,并非真实试题。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考试需要进行复习。
一、物理试题及答案题目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A. F = maB. F = mvC. F = G(m1m2/r^2)D. F = kx答案: C题目2: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的状态是: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C. 加速度为零的运动D. 动量守恒状态答案: B二、化学试题及答案题目1: 利用下列化学方程式:2HgO → 2Hg + O2根据该方程式,3 mol HgO分解后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A. 3 LB. 1 LC. 2 LD. 6 L答案: D题目2: 当CH4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时,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根据该方程式,需要多少mol的O2反应完全?A. 1 molB. 0.5 molC. 2 molD. 4 mol答案: C三、生物试题及答案题目1: 组成人体的生物大分子有以下几种,下列各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A. 蛋白质B. 糖类C. 油脂D. 矿物质答案: D题目2: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生命活动的特征?A. 新陈代谢B. 生长和发育C. 感应和应激D. 光合作用答案: D总结:以上是一些安徽省高考理综科目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做好综合运用不同科目知识的能力训练。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x今天我整理了,一起来学习吧!20xx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试题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 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0.1000mol/L盐酸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沸点低于PH3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13.室温下,在0.2mol/LAl2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 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25.xx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l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用“>”或“<”填空: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_____S O2-_____Na+ NaCl_____Si H2SO4____HCl O4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 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c.1molG完全燃烧生成7mol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27.xx分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
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已知:HCl的沸点是﹣85.0℃屯,HF的沸点是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
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
28.xx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
从胶头滴管中滴人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 铁粉/g 醋酸/%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0.5 36.0③ 0.2 2.0 90.0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
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______________;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20xx年高考安徽卷理综化学部分参考答案7.C 8.D 9.D 10.A 11.B 12.D 13.C25xx分13 ⅠA 2 1s22s22p63s23p22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Na+ NaCl < Si H2SO4 < HCl O434CuCls+O2g=CuCl2s+CuOs △H=﹣176.6kJ/mol42ClO2-+Cl2==ClO2+2Cl-2616分1CH2=CH—C≡CH 加成反应2羰基碳碳双键 2-丁炔酸乙酯3CH3 C≡CCOOH+CH3CH2OH CH3 C≡CCOO CH2 CH3+H2O45ad27xx分1溶剂反应物SiO2+4HF=SiF4↑+2H2O NaHC O32PF5+3H2O=H3PO4+5HF3过滤蒸馏4w-26n126mol28xx分1② 2.0③ 碳粉质量的影响2吸氧腐蚀还原反应 O2+2H2O+4e-=4OH3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温度升高20xx年高考安微卷理综生物试题1.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高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2. 右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3. 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断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DNA分子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 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C. 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 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4. 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点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B. 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 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D. 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5.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 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 甲为AAZbW,乙为aaZBZB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29.I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度越高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
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0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02至少需要夸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0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mg.g_1、3.9 mg.g_1、和4.1 mg.g_1。
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xx分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1同种植单一品种相比,在不同田块种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