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综合征临床解剖

合集下载

海绵窦综合征和眶上裂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海绵窦综合征和眶上裂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位置 毗邻 构成 穿行结构 交通
1.位置
海绵窦:
位于颅中 窝,蝶鞍 两侧,前 达眶上内 侧部,后 至颞骨岩 尖端。
2.毗邻
前:邻眶上裂内侧部 后:邻颞骨岩部尖端 内上:与垂体相邻 内下:与蝶窦仅隔以薄的骨壁 外上:与大脑颞叶相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构成
海绵窦:为硬 脑膜两层形成 的腔隙,内衬 一内皮,但无 肌膜
(1)病变同侧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麻痹而出现全 眼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固定、各向运 动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和调节反应消失。因动 眼神经进入眶上裂时分为上、下两支,故有时仅 出现部分眼肌麻痹。
( 2 ) 同侧三叉神经眼支受损,其支配区域出现疼痛、 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
( 3 ) 因静脉受压致眶部球后水肿,可出现同侧眼球 轻度突出。
一、海绵窦综合征
又称:Foix氏综合征,垂体蝶骨综合征,海绵窦 血栓形成综合征
病因和机制:由海绵窦外侧壁肿瘤、垂体瘤、蝶 骨肿瘤及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海绵窦内动脉瘤 等致Ⅲ、Ⅳ、Ⅵ、Ⅴ(1、2支)颅神经麻痹。
临床表现:窦内相关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 血以及水肿等现象。
海绵窦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4.穿行结构
(1)外侧壁: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2)内侧壁:颈内动脉 展神经
5.海绵窦交通
向前:接受眼静脉,翼丛静脉血流因而可 分别通过内眦静脉、面深静脉和面静脉相 交通。
向后: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通过岩上 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通过岩下窦经颈静 脉孔汇入颈内静脉。还与基底静脉丛相连, 后者向下延续为椎内静脉丛与体壁静脉相 通。
4.穿行结构
(1)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 支经此裂进入眶内。

解剖学问答题答案

解剖学问答题答案

腮腺床(parotid bed): 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及深部的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舌下及副神经相邻,这些结构共同形成“腮腺床”,紧贴腮腺深面,并借茎突与位于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分开。

P17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位于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的三角区域,内有舌骨大角、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内、外动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喉上神经等。

P30动脉导管三角(ductus arteriosus triangle):位于主动脉弓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区,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为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P60胃床(stomach bed):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P92盆膈(pelvic diaphragm):盆膈又称盆底,由盆膈上、下筋膜及其之间的肛提肌、尾骨肌所构成,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盆膈后部有肛管通过。

P129尿生殖膈(urogenital diaphragm):尿生殖膈由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之间的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女性为尿道阴道括约肌)所构成,有封闭盆膈裂孔、加固盆底的作用,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的锥体钩与上位锥体下面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

肱骨肌管(homeromuschular):肱骨肌管(桡神经管)为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与肱骨桡神经沟之间形成的一个旋绕肱骨中份后面的管道,管的下口约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有桡神经及伴行的肱深血管通过。

P178股鞘( 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并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上段所成之漏斗形筋膜鞘,长3~4cm。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外科解剖毛仁玲;刘晓东;杨德林;徐启武【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42)4【摘要】目的为临床提供海绵窦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避免海绵窦手术中颈内动脉及分支的损伤.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3例(46侧)成人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和拍摄.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海绵窦内大致呈“~”形,位置固定,其主要分支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垂体被膜(McConnell)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86.9%和17.4%.岩舌韧带、岩尖、后床突、颈动脉沟、前床突等解剖结构与颈内动脉存在相对固定的解剖关系.海绵窦内颅神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海绵窦下动脉及脑膜垂体干.结论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的出现率高、位置相对固定,在临床手术的定位、记录和分段中可作为标志点.从颈内动脉的近端到远端,相对固定的5个解剖结构在海绵窦手术中可作定位标志.手术在游离海绵窦内颅神经时,应尽可能先在颈内动脉找寻脑膜垂体于和海绵窦下动脉,循其主干到分支,明确找到供血动脉后再操作.【总页数】5页(P528-532)【作者】毛仁玲;刘晓东;杨德林;徐启武【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81【相关文献】1.颈内动脉颅内段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J], 许在华;章翔;高操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海绵窦手术中的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J], 刘仰斌;徐燕;陈学洪;李启华3.海绵窦段动脉瘤破裂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J], 贺西亮;潘源;王宇;于召虎;李雅强;辛涛4.蝶窦分隔确定海绵窦段颈内动脉位置在神经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J], 段禹舟;李龙;高伟;李连祥;吴安华5.颅内外高流量分流联合颈内动脉结扎术治疗的巨大症状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J], 张文华;李亚雄;李岩;陈凌友;井山泉;纪乐;刘建峰;李聪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

神经解剖:海绵窦的分区结构海绵窦这个结构内部结构多,但不算太复杂。

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是一所小房子,来来往往很多人群,有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周围交感丛和第III、IV、V、IV对脑神经。

一、请看下面的画风在冠状位上看海绵窦就像一所小房子(图1):一屋分两半,垂体当吊灯,神经血管屋里坐,蝶窦变身大红门,颈内动脉屋外还作烟囱。

其中,大部分神经靠外侧坐,从上到下分别是动眼、滑车和三叉神经V1、V2支,外展神经则与颈内动脉紧紧依偎。

这个房子水平5~7mm,垂直5~8mm,前后10~15mm,真的很小,我们医院常规的MRI扫描T1相间隔5mm,差不多也就能看到一个层面。

展开剩余88%图1二、MRI冠状位上看海绵窦根据海绵窦的几个邻居,比如垂体、蝶窦、视交叉,在冠状位基本上就能找到海绵窦这个小房子了(图2)。

虽然三叉神经下颌支(V3)也能看到,但是V3不经过海绵窦内,而是在进海绵窦之前的Meckel’s Space里就分出来了;因此,运气好的时候在海绵窦冠状位还可以看到V3向外下方的神经进入颞肌,就像图2。

Meckel’s Space详情可以看《三叉神经解剖——被四大核团掌控的一双胖子手》。

图2记忆这几个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也不难,大家可以看着图1或者图2,根据这几个颅神经的编号(3动眼、4滑车、5三叉、6外展),由小到大,左侧按照逆时针排列,而右侧就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就是这几个颅神经在海绵窦内的位置。

另外,我喜欢用颈内动脉来记忆这几个神经: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的,是编号最小的3动眼和4滑车;紧邻颈内动脉的是6外展神经;靠下的是5三叉神经。

利用这种方法,图3箭头所示的这个增强的病灶就是在上下两个层面的颈内动脉之间,所以累及的就是3面神经和4滑车神经。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记忆,或者有什么更好的记忆方法可以一起分享。

图3 上、下两个层面颈内动脉之间,受累的是第3和第4颅神经三、神经通过小房子的入口和出口这所房子有许多入口和出口。

[医学]颅底应用解剖-海绵窦(省立医院)

[医学]颅底应用解剖-海绵窦(省立医院)
颅底应用解剖-海绵窦 (省立医院)
颅骨及其连结
颅骨 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分脑颅骨(8块)和面 颅骨(15块) 重要的骨性标志
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眶缘、眉弓、眉间、下颌 角、舌骨
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 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蝶 骨
颞 骨
冠状缝
矢 状 缝
人字缝
1.顶面观(内面) 上 矢 状 窦 沟
颗 粒 小 凹
2.后面观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
枕外隆凸
3.颅底内面观
(1)颅前窝:
①鸡冠,②筛孔
(2)颅中窝:
①蝶骨体,②垂体窝,③视神经管,④颈动脉沟,⑤眶上 裂,⑥颈动脉管内口,⑦圆孔,⑧卵圆孔,⑨棘孔,⑩三 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
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及枕骨等
(一)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 1 大脑额叶 脑脊液鼻漏 2 筛板位于中央,筛孔,嗅神经根丝 3 鼻腔及眼眶 鼻腔和眼周围出血
嗅觉障碍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上矢状窦沟
鸡冠
筛板 筛孔
视神经管 垂体窝
枕 骨
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骨
颞骨
参与构成颅底
和颅腔的侧壁,

分为:

鳞部
鼓部 岩部
鳞 部
鼓 部
岩 部
筛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筛 板

鸡冠



垂 直 板
蝶骨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

颅脑局部显微解剖习题及答案

颅脑局部显微解剖习题及答案

颅脑局部显微解剖习题及答案A1型题1.下列对视神经与视交叉区解剖学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视神经自视盘后方到内口为颅内段,自内口到视交叉前缘为颅外段B.视交叉位于视交叉池,内有视神经、视交叉、眼动脉C.视交叉池的上面与终板池的前下部相接D.视交叉池的两侧方以一层蛛网膜与颈内动脉池相隔E.视交叉和垂体柄的血供依靠视交叉池内的多支小动脉2.关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血液供应,下列错误的是()A.视神经的血供来自眼动脉B.视交叉的血供来自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C.大脑前动脉的分支主要供给视交叉的前上方D.前交通动脉发出的分支供给视交叉前中部E.视交叉前外侧由颈内、大脑后和后交通动脉分支供血3.下列对海绵窦解剖位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位于颅前窝靠近颅中窝的两侧B.前部至眶上裂,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相邻C.后部达颗骨岩部尖端,与颈内动脉管和半月神经节相邻D.内侧壁与垂体、蝶鞍、蝶窦相邻E.上外侧邻大脑颞叶,下壁为蝶骨,与圆孔、卵圆孔相邻4.有关海绵窦的内部解剖结构,下列错误的是()A.外壁内自上而下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眼支和上颌支B.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血管为动静脉相互交织呈海绵状C.海绵窦段动脉分为后升段、后曲段、水平段、前曲段和前升段D.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脑膜垂体动脉干、海绵窦下动脉和Mc Connell垂体被膜动脉E.手术常用的三角是Parkinson、Mullan及内侧三角5.展神经的走行及毗邻,下列错误的是()A.起始部位于面神经外侧B.沿基底动脉外侧上行于脑桥前池C.起于脑桥下缘的桥延沟D.经Dorello管进入海绵窦后部E.在脑桥腹侧面走行时与小脑前下动脉关系密切6.下列对三叉神经的走行及其邻近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位于小脑幕附着缘之下,向前外侧走行B.越过岩骨峰后进入Meckel腔,与半月神经节相连C.向后下弯曲行于脑桥旁,穿脑桥臂根部入脑D.脑桥臂接受小脑前下动脉供血E.与小脑上动脉的接触被认为是三叉神经痛的病因7.关于面、听神经的走行及其邻近结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在脑桥下缘与橄榄体间出入脑B.自脑干向外侧稍向上行经内耳门入内耳道C.小脑前下动脉起始部及分支在脑桥小脑池内D.迷路动脉、侧隐窝静脉和岩上静脉也在脑桥小脑池内E.两者的解剖特点,可因病变而同时受累8.关于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位于颅中窝的中央靠近颅后窝B.下缘相当于延髓与脊髓的交界处C.前部及前上方为延髓D.后上方为小脑蚓锥及侧方的小脑扁桃体E.下方为颈髓9.有关枕骨大孔区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A.硬脑膜窦沿枕骨大孔边缘分布,称为边缘窦B.椎动脉经枕骨大孔入颅C.发自椎动脉的脊髓后和脊髓前动脉均不通过枕骨大孔D.舌下神经穿舌下神经管出颅E.副神经上行在椎动脉后方,经枕骨大孔入颅后窝10.下列对斜坡区毗邻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岩下窦在斜坡头端侧方,左右侧颈骨岩缝与基枕骨之间的硬膜内B.基底窦位于斜坡骨质之下,硬脑膜之上C.底窦自斜坡向上延伸至鞍背根部D.居底窦自斜坡向上延仲至鞍背根部E.在斜坡的背方,自下而上为延髓和脑桥11.下列斜坡区重要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错误的是()A.在斜坡下端,两侧的推动脉合成基底动脉B.基底动脉自下向上发出小脑前下、小脑上和大脑后动脉C.展神经在斜坡与脑桥基底之间向斜上方走行在脑桥前池中D.听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别与斜坡的头端、尾端邻近E.舌咽、迷走、面听神经均走行在斜坡侧方的脑池内12.鞍区手术中,所谓的第一间隙是指()A.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B.视神经、视交叉前间隙C.颈内动脉外侧间隙D.视交叉上间隙E.小脑幕-动眼神经间隙13.有部分神经根自枕骨大孔入颅的是()A.舌下神经B.副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三叉神经14.海绵窦解剖中著名的Parkinson三角是指()A.三叉神经眼支与上颌支之间B.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与三叉神经眼支之间C.前床突与动眼神经之间D.前床突与后床突之间E.后床突与床突间韧带之间15.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位于脑神经的()A.内侧B.外侧C.上方D.下方E.后方16.海绵窦位于蝶鞍的()A.前方B.后方C.上方D.一侧E.两侧17.海绵窦综合征受累的脑神经是()A.第Ⅲ、Ⅳ、V、Ⅵ脑神经受累B.第I、Ⅱ脑神经受累C.第Ⅶ、Ⅷ脑神经受累D.第Ⅸ、X脑神经受累E.第XI、XII脑神经受累18.颅后窝手术中,为避免损伤椎动脉,切开枕骨大孔后缘一般限制在中线旁()A.0.5cm内B.1.0cm内C.2.0cm内D.1.5cm内E.2.5cm内19.颈内动脉的分支中,跨越视交叉后上方的是()A.脉络膜前动脉B.脉络膜后动脉C.大脑前动脉D.大脑中动脉E.眼动脉20.内听道内的Bill棒分割以下神经中的()A.面神经与耳蜗神经B.耳蜗神经与前庭上神经C.面神经与前庭上神经D.耳蜗神经与前庭下神经E.前庭上神经与前庭下神经21.视神经的血供来源于()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眼动脉D.脉络膜前动脉E.大脑后动脉22.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纤维哪部分经视交叉进入对侧视束()A.颞侧B.鼻侧C.上半部D.下半部E.全部A2型题1.患者男,25岁。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区解剖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
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 通的小腔隙。
1
• 冠状面示意图
• 在冠状面,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 பைடு நூலகம்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
• 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
6
增强CT图像(下图中红圈内增强区即右侧海绵窦)
7
海绵窦位置影像冠状位显示 (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号 区即左侧海绵窦)
8
9
• 海绵窦综合征
• 又称Foix氏综合征,岩蝶综合征或破裂孔综合征。 • 由于肿瘤沿咽旁筋膜扩展至岩蝶区的破裂孔、颞骨岩尖、卵圆孔、
圆孔和蝶骨旁的海绵窦,可出现第Ⅱ~Ⅵ对脑神经受累时的表现。临 床上首先受累的多为第Ⅵ对外展神经,然后依次为第Ⅴ3,2,1、Ⅲ、 Ⅳ对脑神经。主要表现为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 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 膜反射消失等。
• 外侧壁较厚, 又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疏松,外层厚韧。
2
海绵窦上面观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 长约2cm , 内外宽1cm
3
海绵窦的毗邻 因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海绵窦边界略有不同
4
5
海绵窦位置影像显示 (横断面),增强磁共振图像(下图中红圈内高信 号区即右侧海绵窦)
10
鼻咽癌海绵窦受侵影像表现
肿瘤侵犯左侧海绵窦,向后累及斜坡。
11
肿瘤累及左侧鞍旁、左侧海绵窦、筛窦及左侧眼眶。
12
肿瘤累及右侧海绵窦及临近脑膜
13

海绵窦的巨视与微视解剖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海绵窦的巨视与微视解剖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2 海 绵窦 的位置与境 界
又神经和外展神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在后床突 的外侧 穿过海 绵窦 上部进入 海绵 窦 ; 三又 神经 和外展
神经则 是沿 后颅 窝底 部较 低 的位置 进 入 ; 眼 、 车 动 滑
海绵窦位于颅中窝底垂体 的两旁 , 5 呈 面体结 构, 其内侧 为蝶鞍 和垂 体, 内下侧 为蝶 骨体及其骨 膜, 前达前床突和眶上裂, 后至后床突和颞骨岩尖 ,
(11 . ) 2 , ±3 2mm; 外侧 壁 高 (47±33 mm; 1. .) 内侧 壁 长 (64 .) 7。 1 . ±13mmL J
研究海绵窦时发现, 颈内动脉浸泡在静脉血 中, 该窦
内有众 多的纤维 小梁 , 窦腔被分 割成互 相连 接的 网眼 样的小腔隙 , 颇似海绵故称该窦为海绵窦。传统的 海 绵窦 概念 : 位于鞍 旁两侧 , 由硬膜 包裹 的静 脉通道 ,
张争辉 ,田荆华 , 爱芹 , 薛 王海蓉 ( 菏泽 医学 专科 学校 , 山东 菏泽 24 3 ) 70 0 关键 词 : 海绵 窦 ; 颅神 经 ;颈 内动脉 ; 解剖 学 中图分类 号 : R 2 ; 4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8 l 8 2 0 )2— 0 2 3 32 R A 1 0 —4 1 (0 8 0 0 7 —0
3 海绵窦的膜性结构
海 绵窦 是 随着 脑 的发 育 , 脑 膜在 该处 折 叠 , 硬 扩 张而形成的五面体的间隙。T p sJ at [ 提出, a8 硬脑膜在 胚胎 发展过 程 中出现折叠 、 曲 , 而形 成包被 大脑 、 扭 从
Ⅲ、 V( Ⅳ、 V的分支眼神经 V1 和上颌神经 V2对脑 ) 神经 走行 于其外 侧壁 的硬膜 中 , 内动脉 ,Ⅵ走行 其 颈 中。有 人 则 认 为 海 绵 窦 是 硬 脑 膜 分 隔 的 静 脉 间 隙[2 1l , 。也有学者研究海绵窦不是 硬脑 膜窦也不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2. 搏动性突眼
由于海绵窦呈现高压状态,眼静脉不仅回流受阻而且逆流,使 眼球和眶内组织液淤滞水肿导致眼球突出。
由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减缓脉搏机制遭到损害,脉搏经海绵窦传 至眼球,导致搏动。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3. 眼结膜充血、水肿
眼静脉淤血,导致眼结膜充血水肿。
4. 眼球运动障碍
章节导航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二)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
脑膜垂体干 外侧主干 被囊动脉 重要的侧支循环通路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
和治疗意义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三)海绵窦与脑神经的关系 1. 海绵窦前部(前床突→眶上裂)外侧壁
由上而下为:滑车N、动眼N、眼N
章节导航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因动眼、滑车、展神经受累,眼外肌麻痹,伴复视、上脸下垂。 因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受累,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调 视反射消失。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5. 视力障碍
①视网膜淤血
②继发性青光眼
③角膜炎 角膜混浊 ④视神经乳头水肿
⑤颅压升高 视神经缺血
6. 鼻出血
海绵窦内压升高,导致鼻腔、鼻旁窦黏膜下静脉扩张、破裂。
上界:动眼N、滑车N 下界:展N、眼N 后界:鞍背、斜线 临床意义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五)海绵窦的静脉归属与交通
海绵窦接受的静脉广泛且无瓣膜 前部:眼V、内眦V、面V、
脑膜中V、蝶顶窦 后部:岩上窦、横窦 上方:大脑浅中V 额叶下面V 下方:卵圆孔导V丛 圆孔、
破裂孔的V 翼丛、咽丛 颜面危险三角
(三)海绵窦与脑神经的关系 2. 海绵窦中部(前、后床突之间)外侧壁
由上而下为:动眼N、滑车N、眼N、上颌N
章节导航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三)海绵窦与脑神经的关系 3. 海绵窦后部(后床突→岩部尖)外侧壁
由上而下为:滑车N、眼N、上颌N
章节导航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四)nson 海绵窦三角
海绵窦综合征临床解剖
海绵窦综合征可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压迫、 头部外伤导致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感染性海绵窦血栓 形成所引起。
海绵窦血栓形成是眼、鼻、唇感染的严重并发症。 由于海绵窦及其邻近结构在解剖学上的复杂性,导致海 绵窦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一)海绵窦的位置、形态 1. 位置
位于蝶鞍两侧 内下方毗邻蝶窦
2. 形态 2×1cm
两层硬脑膜间的不规则腔隙 环状窦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二)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1. 形态
颈内动脉穿经海绵窦的一段 多呈弯曲形态
章节导航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二)颈内动脉海绵窦部
临床意义: 三叉神经痛 颈内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 与垂体关系 耳鸣 颈内动脉周围炎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7. 头痛
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受累,伴角膜反射消失。
8. 健侧眼征
经海绵间窦扩展至对侧。
谢谢大家!
一、海绵窦解剖特点
(五)海绵窦的静脉归属及交通
海绵窦接受的静脉广泛且无瓣膜 前部:眼V、内眦V、面V、
脑膜中V、蝶顶窦 后部:岩上窦、横窦 上方:大脑浅中V 额叶下面V 下方:卵圆孔导V丛 圆孔、
破裂孔的V 翼丛、咽丛 颜面危险三角
二、海绵窦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
1. 颅内杂音
因动静脉瘘的形成,高压的颈内动脉血液不断注入低压的海绵 窦,患者两耳可听到机器轰鸣般杂音,呈持续性,随心收缩而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