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合集下载

妊娠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妊娠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妊娠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母猪的妊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生理原核细胞,妊娠母猪营养供给的不足之处碳水化合物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由于母猪体内胎儿和自身组织(乳腺等)的不断发育,母体对于饲料中各种营养的需求不断变化,尤其是氨基酸.氨基酸不仅是合成胎儿和母体组织蛋白质的构件物质,同时,特别是在母猪妊娠阶段,一些氨基酸还具有调节特殊生理过程的功能性作用。

而且,妊娠母猪的氨基酸需要怀孕期及理想比率随妊娠期进程而呈动态变化趋势。

本文旨在总结氨基酸在提高妊娠母猪繁殖性能、促进胚胎社会现状成活与发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新发现,探讨妊娠母猪最佳计划的氨基酸营养供给方案和提高繁殖性能的营养措施。

1理想氨基酸匹配妊娠母猪,尤其是妊娠后期,镰形的乳腺组织快速发育和速度更快生长,胎儿的生长发育绝大部分也大部分发生在此阶段,故孕期后期的营养须要需要会大幅度提高。

例如,母猪妊娠O~70d,每天每头胎儿的体组织中蛋白质增加量为0.25g,70~114d的体蛋白增量平均每头4.63g/d(Mcpherson,2004),增长18.5倍。

相应的孕体本身每个乳腺组织每天增加0.14g和3.41g(Ji,2004),增长了24.4倍。

研究发现,妊娠期0~60d和60~114d两个阶段,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的整体而言理想比率分别为100:79:65:88和100:71:66:95。

目前NRC推荐的妊娠母猪饲粮中推荐的氨基酸比率是根据生长猪的研究结果确定的,并且整个妊娠期都保持恒定,显然是不合乎母猪肉食营养需要的。

新的所研究结果也表明,猪孕体中氨基酸的动态代谢(Wu等,2021)以及妊娠母猪变化氨基酸需要随着妊娠期进程出现很大的的。

建立最佳氨基酸营养需要对于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发挥必然具有巨大意义,如何给予妊娠母猪最佳的氨基酸营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氨基酸2.1赖氨酸赖氨酸是母猪日粮的第九限制性氨基酸。

关于妊娠母猪赖氨酸实测需要量的研究报道不是很多,一般是用生长育肥猪所得的数据估测的,主要是因为母猪的生产周期长、生长阶段划分多、母体组成复杂以及母猪成本较高等原因准确测定比较困难。

平衡妊娠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平衡妊娠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氨 酸 05  ̄ 06 %,可 显著提 高仔 猪 的初 生 窝重和 .6o . /  ̄ 3
产 活仔 数 , 并可 以提 高母 猪对 氮 的利 用 率 。同时 , 赖
氨 酸 对 于 妊 娠 母 猪 生 长 和 繁 殖 性 能 的 影 响 与 日粮
能量 的供 给也 有 一定 关联 。
3精 氨 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需要 ( 萍 ,0 1。 外赖氨 酸 对 于妊娠 母 猪 的胚 杜 2 1) 另 胎数 等 有一 定 的 影响 , 萍(0 1的研 究 结果 显 示 , 杜 2 1)
赖氨 酸 (y)对妊 娠 8 Ls 4天胚 胎数 的影 响 显 著 ( P< 00 ) 当赖 氨 酸 介 于 03 %~06 %时 , 胎 数 随 赖 . , 5 .1 .9 胚 氨 酸 水 平 的提 高 而增 加 ,继 续提 高赖氨 酸 水 平 , 胚
I) 一) 车妊母的基营 一 平(宁种) 养 ) 友津河猪酸 衡娠猪氨 志市原场 天 :
母 猪 的妊 娠 是 一 个漫 长 而 复杂 的 生理 过 程 , 氨
基 酸 不 仅 是 合 成 胎 儿 和 母 体 组 织 蛋 白 质 的 构 件 物
GT P环 水解 酶 一 1的表 达 刺 激胎 盘 No 的 生成 . 而
长和 发 育非 常 关键 。 通过 细胞 内蛋 白质 周转及 细胞
增 殖调 控 , 胚 胎 形 成 、 在 着床 。 盘 生 长 、 育 和胎 胎 发
胎 数 呈 下 降趋 势 。 高天 增等 (0 4i 20) A ̄提 高赖 氨 酸
与粗 蛋 白质 比例 可改 善妊 娠 母猪 繁 殖性 能 , 日粮 赖
而促 进 胚胎 蛋 白质 的合 戊和 血 管的 生成 。

母猪妊娠期的氨基酸需要量

母猪妊娠期的氨基酸需要量

母猪妊娠期的氨基酸需要量母猪怀孕期某种氨基酸轻度缺乏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不良后果。

事实上,当饲喂一种完全不含葡萄糖的日粮时,母猪仍能完成分娩并且能分娩出活仔。

氨基酸需要量不高,母体蛋白质的正常周转会使氨基酸进入血液以满足孕体发育之需。

遗憾的是,母体自身尽管其优先性较低但被忽视了,以至母猪无力保持维持正常泌乳。

这种能动用母体贮备而免于立即发病的能力有时使生产者得出结论:海鳗营养缺乏的日粮不影响繁殖生产。

早在本世纪初,只给怀孕母猪投喂玉米粒的仅仅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欠考虑的例子。

精氨酸对于怀孕母猪是非必需氨基酸,但九种必需氨基酸换羽中的任何一种不足都会引起仔猪的断奶窝重的降低前于以及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升高。

怀孕期内氨基酸的缺乏会阻碍母猪体内免疫蛋白质如IgG的产生,另外,不管授乳哺乳期的饲喂量充分与否,泌乳量也会降低。

在以谷类为主的母猪怀孕期饲料中,赖氨酸通常是或者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是苏氨酸;在玉米为主的饲料中则色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有豆粕、鱼粉和棉籽粕。

虽然在母猪怀孕期内添加氨基酸是比较适宜的,但这种说辞尚未广泛应用,只有在每日两次或间隔均匀的定时喂料方式应用领域中才被应用。

由于添加的晶体氨基酸与蛋白质中吸收氨基酸在猪体内的速率不同,在饲喂添加了去除氨基酸的日粮时,就要考虑喂料次数。

晶体氨基酸食后吸收很快,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首先必须被小肠内的酶水解释放,然后才能被吸收。

这个过程如果需几个小时,氧化物其结果就是晶体氨基酸很快到达细胞内大分子合成场所,但由于脂肪酸缺少仍在被吸收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故而不能被利用。

结果,这些晶体氨基酸超过了体内细胞代谢所需而被代谢分解掉。

另外,当蛋白质中吸收氨基酸吸收肝脏后,由于过氧化物缺少刚被降解的晶体氨基酸,它们似也不可能出现不够完全被利用。

允许维持氨基酸平衡流动的最大的喂料匹配间隔是12小时。

氨基酸需求量通常以库存量饲料中的百分比来表示,这种表达法是假设日粮中的能量水平是微粒固定的,通常是指玉米一豆粕日粮,含能量大约是3250千卡(代谢能)/千克。

母猪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及赖氨酸与苏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母猪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及赖氨酸与苏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苏瓴酸的需要 毓以 及之 问的搭配 比例部 不 ・ 样。
1 . 1 妊 娠 期 母 猪 的 赖 氨 酸 、苏 氨 酸 需 要
Me p h e r s o r 1 针对 猪妊娠前期 、后期氨基酸需要量试验 ,
相 比较 ,母猪 妊 娠后 期 对苏 氯酸 的需 要 量 往往 更大 ,这 是
I 7 I S | c 1 _ c F I I ) I £ R W , GOS S M ANN M ,
I I UM I 】 F l I U . Ana l ys i s o f Fumoi i f s i n I 3 . i n I usa r i U1 n pro1 i f er at Um
4 7 %和 7 2 %,而 胎 龄 猎 则 分 别 为 6 1 %平 l I 9 5 %,经 产 母猪 在妊娠的最后三分之 ・ 阶 段 对 苏 氯 酸 的需 求 置增 加 r 近 2 倍 ;
4 l

爪 , AS HBE I L G , I I E N Y,
】 0 l 高思 , 雷 明彦 ,齐德 生 , 等 . 串珠 镰 J J 1 素的 化性 质 ,毒作 用机理 及中毒动 物 概况 … .饲料工业 , 2 0 l 2 ,3 3 ( 8 ) : 5 3
业 , 2 0 1 0, 3 1 ( 1 8 ) : 3 l 3 4 .
念 发 埘 , l = 长育肥 猪生 产 性 能 的影 响 … .两北农 、 【 k 学报 , 2 0 0 9 , l 8 ( 5 ) : 2 2 2 6 . 6 J【 f l 匕人 民 和 【 l 【 家 质 监 督 检 验 榆 疫 总J l l j ,, … I … 家标 准化 管理委 员会 . 锎 料 I 标 准 纠料 I 艏 曲霉毒素 A和 K 水 烯 酗的 允许 量 : GB 1 3 0 7 8 . 2 2 ( 1 0 6 1 S1 . 北 京 :中国标准 版社 , 2 0 0 6 .

《猪的氨基酸营养》课件

《猪的氨基酸营养》课件

猪饲料中氨基酸的来源
大豆
提供丰富的氨基酸,是猪饲料中 常用的蛋白质来源。
鱼粉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是 提高猪的氨基酸摄入量的一种选 择。
玉米
作为猪饲料中的主要能源来源, 含有一定数量的氨基酸。
氨基酸营养的重要性
氨基酸是猪体合成蛋白质的基础,对于猪的生长、免疫力和繁猪体对饲料中氨基酸的消化和吸收效率。
2 氨基酸积累率
衡量猪体对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可指导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优化。
补充氨基酸的方法
1
饲料添加剂
在猪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提高氨基酸供应。
2
饲喂高氨基酸饲料
选择富含氨基酸的饲料组合,加强猪的营养摄入。
3
优化饲料组合比例
调整饲料中各种原料的比例,提高氨基酸的摄入量。
《猪的氨基酸营养》PPT 课件
本课件旨在探讨猪的氨基酸营养,为您深入了解猪的饲料需求提供帮助。
背景介绍
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禽资源之一,了解猪对氨基酸的需求对于提高猪的生 产效益非常重要。
氨基酸的分类和特性
必需氨基酸
猪体无法通过自身合成,需要从饲料中获取。
非必需氨基酸
猪体可以通过自身合成,但饲料中的补充有助 于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案例分析
猪饲料中氨基酸含量的优化
通过调整猪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将更好地了解猪的氨基酸营养,并能够为猪的饲料配方提供指导和优化建议。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哺乳母猪营养和饲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总营养摄入量。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能力,提高泌乳量,促进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而且可以使母猪维持良好的体况,促进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尽早到来和提高繁殖性能。

1. 能量营养需要由于对高产母猪选育技术的提高,现代高产母猪的采食量降低,其营养输出远远超过输入,从而导致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其结果是再配种间隔延长,10d内发情母猪的比例下降,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

提高能量水平,应该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MJ/kg以上,代谢能在13MJ/kg 以上。

选择水分在14%以下的优质玉米及粗纤维含量降低的原料,添加3%~5%的脂肪或者4%~6%的优质大豆磷脂,以提高能量水平。

添加高能量浓度的脂肪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和母猪的能量采食量,在高温应激的时候,脂肪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体内体外增热的影响,降低高温应激对母猪生产的副作用。

使用脂肪,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减少母猪失重,提高乳汁脂肪含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但是脂肪添加量高于5%会降低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并且饲料含脂肪太多成本高,不易储存,因此脂肪的添加以2%~3%为宜。

2. 蛋白质营养需要增加粗蛋白含量,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以配到18%,并且必需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原料。

赖氨酸是限制哺乳母猪泌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现代高产母猪为了保证窝仔猪生长速度达2.5kg/d,赖氨酸需要量为50~55g/d。

对于高产母猪,随着赖氨酸摄入量的增加,母猪的产奶量增加,仔猪增重提高,而母猪自身体重损失减少。

目前哺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比以前大大提高,是由于已经培育出高产的品系,母猪的产奶量明显提高。

我国瘦肉型母猪推荐饲粮赖氨酸的水平为0.88%~0.94%,基本满足了每天50g左右的赖氨酸需要量。

缬氨酸是近些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氨基酸,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15%~120%,而另一种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与赖氨酸的最佳比值则为94%,当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2:1时,乳汁分泌量显著增加。

支链氨基酸在哺乳母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支链氨基酸在哺乳母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一 ① 丙酮酸垦 乙酰乳酸兰 dB二羟基异戊酸 堕

d 酮戊酸竺 L 缬氨酸; 一 一
氨基 酸总量 的 4 %, 在饲粮 中的合 理 配 比必 然要影 5 其
响 饲 料 中蛋 白质 的 生 物 学 效 价 , 影 响 到 动 物 的 正 常 并
②丙 氨酸堡
d 酮异戊酸 一
L 亮氨 酸 ; 一
研 究 日益 受 到 重 视 。 、
1 支 链 氨 基 酸 的 合 成 与 代 谢
唯 一 的 生 酮 氨 基 酸 ,异 亮 氨 酸 是 生 糖 兼 生 酮 氨 基 酸 , 而 缬 氨 酸 是 生 糖 氨 基 酸 。 链 氨 基 酸 是 唯 一 不 只 限 于 支
1 合成 路径 . 1
酸 占必 需 氨 基 酸 总 量 的 3 % , 占哺 乳 动 物 所 需 氨 基 5 约
究得 比较 清楚 。郑 春 田等 (9 7 、 19 ) 李俊 婷 等 (0 3 报 20 )
的 转 氨 基 作 用 形 成 相 应 的 酮 酸 , 经 支 链 氨 基 酸 脱 氢 再 酶 催 化 进 行 不 可 逆 的 氧 化 脱 羧 , 成 少 一 个 碳 原 子 的 形 脂 酰 C A,再 在 脂 酰 C A 的 o、 o o 【 B碳 原 子 间 脱 氢 形 成 双 键 , 双 键 间 加 水 , 成 B 羟 酰 基 C A, 后 , 氨 在 形 一 o 最 亮
目前 支 链 氨 基 酸 的 合 成 途 径 仅 限 于 在 植 物 和 微
在 肝脏 理 作 用
生物 中进行 , 种 支链氨基 酸简单合 成路径 如下 : 3
21 参 与蛋 白质 的代谢 .
支链 氨 基 酸作 为 必需 氨 基酸 占到 家畜 所 需 必需

泌乳母猪氨基酸营养-魏宏逵-2017-4-19

泌乳母猪氨基酸营养-魏宏逵-2017-4-19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3. 研究氨基酸/Lsy比例的试验要求
理想模型(量和比例适宜)
量适宜,比例偏低



Lys Val

过量,比例适宜



Lys Val

Lys Val
试验差异
过量,比例偏低 试验无差异
Lys Val
3. 研究氨基酸/Lsy比例的试验要求
量少、比例适宜
量少,比例偏低

13
r2 = 0.8558
P < 0.05
12
11
18-20mm
10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110d背膘厚
20-22mm
采食量不足引起能量和氨基酸摄 入不足,增加体失重,可能延长 断奶发情间隔延长,产仔数减少。
(扬翔公司未发表资料,2017)
总产仔数,头 产活仔数,头
小结
头胎母猪体重211.1 ± 3.5 kg,带仔数11.1 ± 0.2头, 泌乳日粮(3325 kcal ME/kg) SID Lys0.76, 0.84, 0.94, 1.04 ,1.14%。 平均窝增重2.1kg/d。 最少需要摄入5.8kg才能满足能量需求,SID Lys至少需要40.13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 提高采食量是关键 2. 采食量不足时,能量相对于Lys而言更难满足 3. Lys摄入不足会增加体失重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二、泌乳母猪日粮的氨基酸平衡
1. 泌乳母猪的限制性氨基酸排序(Kim et al., 2001)
Val/Lys比例: - NRC(2012):0.85 - ARC:0.7 - Kim(2001):0.77-0.78 - Texas A&M University(2014):0.9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新时间:2010-7-21点击数:评论本文哺乳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哺乳母猪的营养不仅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对母猪的使用年限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饲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是影响哺乳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影响哺乳母猪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需要的因素较多,如品种、胎次、母猪体况、产仔数、泌乳量、采食量、哺乳期长短等,使哺乳母猪氨基酸营养研究缺乏系统性。

同时母猪个体较大,研究成本高,也限制了哺乳母猪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的系统研究。

本文旨在对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进行综述。

1 赖氨酸赖氨酸(Lys)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很多,大多集中在Lys水平对哺乳母猪体重、背膘损失、促黄体素分泌、断奶到再发情的时间、体蛋白质分解率(Jones等,1999a、b)和窝产仔数的影响(Touchette等,1998;Yang等,2000a、b)等方面,而且研究结果不一致。

Touchette等(1998)研究发现,初产哺乳母猪饲粮总Lys含量高于0.75%时仔猪死亡率增加。

Yang等(2000) 报道,将哺乳母猪总Lys摄入量从16 g/d(0.4%)增加到36 g/d(1.0%),有利于促黄体素和雌二酮的分泌,提高仔猪窝增重,但增加到56 g/d(1.6%)时,没有进一步的正效应。

Santos等(2006)对120头哺乳母猪进行研究发现,与饲粮中Lys为0.75%的饲粮相比,高 Lys 饲粮(0.9%、1.05%和1.2%)没有提高母猪生产性能,而且饲粮Lys含量的提高容易导致其它必需氨基酸(如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缺乏。

哺乳母猪的Lys摄入量对以后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Tritton(1997)证实,在第一个哺乳期内,与低于37 g/d的Lys摄入量相比,58 g/d以上的Lys摄入量可使第二胎产仔数由9.6头增至10.7头。

研究发现,对于初产母猪在哺乳期间饲以高Lys饲粮可增加以后产次的窝产仔数。

对于高产经产母猪,当摄入61 g/d Lys时,以后各产次的窝产仔数增加1.2头;但是,对于低产母猪(断奶仔猪数少于10头),55 g/d的Lys摄入量可使以后各产次的窝产仔数增加0.8头。

高水平的Lys摄入主要是使母猪哺乳期间体蛋白质损失最小,从而有益于哺乳母猪后续繁殖性能的发挥。

根据带仔数、胎次的不同,饲粮Lys的最适浓度为0.80%~1.28%,日需要量为45~56 g/d(Yang等,2000;Dourmad等,1998;Touchette等,1998;Richert,1997a、b;Coma 等,1996)。

Kim 等(1999)研究表明,哺乳母猪带仔数每增加1头,每天额外需要Lys 0.96 g。

King(1993)利用析因法确定了哺育10头仔猪的母猪对Lys的需要量为52 g/d(可消化Lys)。

Pettigrew(1993)根据已发表的数据对Lys的摄入量与窝增重进行了回归统计,结果表明,每千克窝增重需要26 g Lys。

Coma等(1996)利用PUN测定Lys的需要量,结果表明带仔数为10头、平均日窝增重为2.2 kg的哺乳母猪,日采食总Lys为55.3 g时PUN最小,同时体蛋白质损失最少。

要确定哺乳母猪的Lys需要量,不仅需要考虑母猪胎次、体重、预期增重(或减重),还需要考虑仔猪数量及平均日增重。

NRC(1998)推荐哺乳母猪总Lys需要量为0.82%~1.03%。

体重、年龄和胎次对母猪营养的影响让Lys需要量研究变得更为复杂。

2 苏氨酸母猪哺乳阶段饲粮中,苏氨酸(Thr)和缬氨酸(Val)的限制性顺序一直是讨论的焦点。

NRC(1998)根据哺乳母猪氨基酸需要量得出Thr为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Kim 等(2001)的研究发现,对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较少的母猪而言,Thr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但对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较多的母猪,Thr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Soltwedel 等(2003)利用血浆尿素氮作为评价指标,也同样发现Thr为哺乳母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上述研究表明,Thr的限制性顺序取决于哺乳期间母猪体重损失程度。

Cooper等(2001)用415头PIC哺乳母猪试验,在确保Thr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基础上,设计了总苏氨酸分别为0.3%、 0.35%、0.40%、0.45%、0.50%、0.55%、0.60%、0.65%的8个水平,试验表明,总Thr添加量对母猪哺乳期21 d的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对于初产母猪,总苏氨酸含量0.50%组,仔猪断奶窝重显著增加,同时母猪体重损失最少;对于二胎、三胎泌乳母猪,总苏氨酸含量则是0.55%组和0.60%组最好。

Schneider等(2005)应用182头哺乳母猪试验,确保Thr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情况下,5个试验组中回肠真可消化Thr含量分别为0.44%、0.5%、0.57%、0.64%、0.7%,结果表明,Thr的含量为0.5%时哺乳母猪采食量最高,体重损失最少;当使用0.5%回肠真可消化Thr和0.88%回肠真可消化Lys进行计算时,Thr和Lys的比例为57%,这个比例和 NRC(1998)建议的58%相当。

Cooper(2001)对Thr的的摄入量与窝增重进行了回归统计,结果表明,每千克窝增重需要14.3 g总Thr,总Thr在0.53%时仔猪增重最高,而PUN则是在总Thr 0.54%时最小。

3 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BCAA)包括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不仅参与乳蛋白合成,而且是母猪乳腺重要的能量来源(Richert等,1997),对泌乳量和乳成分(Richert等1996)、断奶仔猪窝重(Moser等,1998)、背膘厚(Richert等,1997)等均有影响。

Trottier 等(1995)研究表明,在哺乳母猪饲粮中增加BCAA含量,并未提高哺乳期母猪的平均采食量,相反却显著降低哺乳期 6~12 d的自由采食量。

Nissen等(1994)研究同样表明,饲粮中添加BCAA,母猪的采食量不变或下降趋势不明显。

说明BCAA对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呈中性或负性效果。

乳成分受饲粮Leu、Ile、Val和总BCAA(TBCAA)水平的影响。

Richert等(1996)研究表明,饲粮中Ile添加量分别为0.50%、0.80%、1.20%水平时,增加Val含量,乳中除了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外其余所有含氮部分均增加。

Moser等(1998)用306 头母猪来估测3种BCAA对母猪和窝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随饲粮Val增加而增加,且不受饲粮Ile和Leu的影响,这些结果证实了Val对增加断奶窝重的重要性。

哺乳母猪对BCAA的需要量与哺仔数的多少有关,哺仔数多的母猪对BCAA的总需要量高于哺仔数少的母猪。

Richert等(1997b)报道,当饲粮BCAA比例平衡时,高产哺乳母猪对BCAA的总需要量至少占饲粮的3.27%(每天203 g),其中,Ile为0.85%、Val为1.07%、Leu为1.35%。

饲粮BCAA不平衡将增加哺乳母猪对BCAA的总需要量。

可见饲粮中BCAA 的含量及比例(或模式)是同等重要的。

4 其它氨基酸哺乳阶段的饲粮中,蛋氨酸(Met)和色氨酸(Trp)一般不会成为前三位的限制性氨基酸(Libal等,1997;Touchette等,1998)。

Libal(1997)报道,母猪哺乳饲粮中的Trp水平对21日龄窝仔数及窝增重没有影响,但是饲喂含0.17% Trp饲粮的母猪较饲喂含0.12% Trp饲粮的母猪在哺乳期21 d时的体重更大,在整个21 d的哺乳期间体重损失减少,因此,将饲粮中的Trp水平从0.12%提高到0.17%可增加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及减少体重损失。

精氨酸 (Arg)、组氨酸(His)作为胚胎发育的必需氨基酸之一,在胚胎生长中起重要作用(Wu等,1999)。

玉米-豆粕型饲粮中Arg的含量已经十分充足(含量为0.8%~1.0%),而且成年猪对Arg的合成能力大大加强。

但如何让母猪有效利用饲粮Arg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Wu 等,1999)。

Mateo等(2007)报道在饲粮中添加1% Arg可以使母猪产仔数提高22%。

5 泌乳母猪理想蛋白质模式氨基酸的营养不可单独考虑每种氨基酸的营养效果,应该考虑各种氨基酸的组合效应。

理想蛋白质是指饲粮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与猪的氨基酸需要比例完全吻合。

理想蛋白质是完全按照动物维持需要、生产需要来提供准确比例的各种氨基酸。

所有氨基酸都同等重要,都是限制性氨基酸。

任何一种缺乏或过多将使氨基酸平衡受到破坏。

建立理想蛋白质模型必须测定动物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并且确定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然后对动物体组织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最后确定饲粮最佳氨基酸比例。

高产泌乳母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直到最近才提出完整的理想模式。

Kim 等(2001)在NRC(1998)的基础上提出的泌乳母猪理想氨基酸模型,考虑了泌乳母猪体损失(即体组织动员程度),给出了理想模型(见表1)。

Kim指出NRC(1998)(见表2)推荐的泌乳母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前三种限制性氨基酸顺序依次为赖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但没有考虑母猪体损失的程度,不符合实际生产情况。

因此,在Kim 等(2001)的理想模型中,给出了不同体损失下泌乳母猪的理想氨基酸比例和限制性顺序。

从表1可以看出,在体损失相当的情况下,理想模型中氨基酸限制性顺序与NRC(1998)的相同。

另外,Soltwedel等(2006)利用血浆尿素氮作为评价指标得到的限制性氨基酸顺序与Kim 等(2001)的一致。

6 结语现代繁育技术已使哺乳母猪的产仔数、哺乳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对现代高产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提出了新的要求,Lys、Thr、BCAA等具有限制性的氨基酸对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意义重大,这一点在配制饲粮时应该加以注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哺乳性能和繁殖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