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一、目的

通过水仙球的解剖雕刻,熟悉水仙球花芽、叶芽的分布及其分球习性,并掌握水仙球雕刻造型和水养技术。

二、材料

漳洲水仙、雕刻刀。

三、内容和方法

(一)雕刻造型技术

水仙雕刻造型有许多种类,其中最基本的是蟹爪水仙,蟹爪水仙经人工雕刻后,叶片和花梗卷曲似螃蟹的爪子,其鳞茎象螃蟹的身子,而侧边的小鳞茎及根酷似泡沫,故而得名。雕刻水仙要经过剥鳞片、刻叶苞片、削叶缘、雕刻花梗四道工序:

1、割鳞片:先把水仙头上的护根泥和枯根刮净,剥去黑褐色的外皮,仔细观察水仙花芽的生长方向,把弯的芽尖向上对自己,用左手握住花头,右手持刻刀,在离鳞茎盘三分之一处(约1厘米)下刀,刻一条与鳞茎盘相平行的弧线,然后将上部三分之二的鳞片从正面逐层剥,手势要轻工,心要细致,直剥到露出叶芽及花苞为止,注意千万不能碰伤花苞。

2、刻叶苞片:芽与芽之间的棱形鳞瓣及叶苞片,要刻掉挖出,这样才不会挤压叶片、花芽的生长,因在芽四周下刀,更要耐心细致,一片一片剥掉,切勿碰伤嫩芽。如遇到两侧的叶芽是弯曲的或两芽靠得太紧,可用手指将嫩芽轻轻拨开,再把刀伸进去,小心谨慎地将中间鳞瓣剥去。刻鳞瓣时,最少要留下三分之一的厚度作花头的后壁,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养分供花芽的生长。此外,叶芽的外面包着一层光滑的包衣,也要小心剥去,让整个叶芽外露。

3、削叶缘:水仙花的叶片与花梗,都象大蒜一样直立向上生长,而且长得较高,为使叶片生长卷曲、低矮,就要将叶片的一边削去,因为刻削,一边组织受伤结疤,生长缓慢,而未经刻削的一面生长自如,仍自立向上。叶片两边生长速度不均衡,就形成了向一边弯曲的蟹爪状了。削叶缘时,要用手指从花头后壁,即从叶芽背面向前面稍施压力,使花芽与叶芽分开。然后从中间的裂缝处下刀,可由上而下,由外向内将叶缘削去约叶宽的三分之一左右,千万小心,不要碰伤叶芽中间的花苞。

4、雕花梗:这道工序难度较大,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刮花茎,即刮去花梗上一部分皮层,刮得长,起蕾就矮,反之就高,刮得斜,花茎就会扭曲生长;二是刻花梗,就是将刀尖垂直插入花梗内,插入深,花梗弯曲得厉害,插入浅则相反。总之,不管采用那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使花梗受伤变形,至于花梗弯曲的方向,取决于雕伤面。

此外,水仙花头两侧一般有1—2对侧球,这些侧球内多数是叶芽,有些健壮的也可能内有花芽,侧球可以根据造型的需要决定去、留或刻削与否,譬如要雕成花篮或酒壶等造型,就可以不必刻削侧球,让其自然向上生长,最后扎成篮环或壶柄。如侧球需要雕刻时,开刀的弧线应与花头弧线平行,方法与花头雕刻相同,如侧球脱落了,可用竹签把它固定在花头上。

(二)水养技术

1、剥鳞片和浸洗:水仙放养前先将黑褐色的外皮全部剥除,并将球顶部鳞片环剥,使芽顶部露出,再将球的背腹面各竖切一刀,使鳞片松弛,然后放清水中浸泡。

如果水仙球已进行雕刻,就必须将其切口向下,在清水中浸泡1—2昼夜,然后洗净切口流出的粘液,以免污染及鳞叶间相互粘连。

2、盖棉:用脱脂棉花盖住切口及根部,以便保温、保湿,还可避免阳光直射而造成根系及切口焦黄。

3、定植:将水仙放置在与花头(鳞茎)大小形态相适应的浅盆之中,盆圆形、腰圆形、长方形均可,盆色要求素净典雅,放置时要把花头后壁平放在盆中,让其顶部及茎盘向上,这样可使叶片和花梗顺势长起来,盆中需垫些小鹅卵石和贝壳等,这样既美观,又可以使水仙球在盆中稳固。

4、控水:水仙球在盆中放稳后,即倒进清水,水量以浸没鳞茎盘为度,先放阴凉处,养三、五天切口便愈合,以后白天置在向阳避风处照光,使叶子茁壮生长,晚间放在室内将水倒尽。

5、控温: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开花的迟早。水仙水养前期是发根期,温度可以低些,中期是长叶期,温度可略高些,以高于10℃为好,后期为开花期,希望温度低而稳定,这样花朵开得好,而且持续时间长。

如果要求达到预期开花的目的,可以采用控制温度的办法来调节。如果需要提早开花,还可以适时雕刻鳞茎,一般来说,水仙花经雕刻后,在15℃环境下,只需25天就能开花,在常温下不经雕刻必须在预定开花日期前50—55天就开始水养。

水仙花的雕刻与水养(精)

xx的雕刻与水养 xx 教学目的 1.认识xx的特征 2.掌握xx的选择 教学重难点 1.xx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漫谈水仙 在百花凋谢的北国严冬,水仙花亭亭玉立,清香远溢,给人们带来一片 春意。如果能挑选到优质水仙花头,雕刻水养技术又掌握得好,可雕刻制作 出各种惟妙惟肖的造型,使水仙花在元旦、春节或喜庆之日开放,平添不少 欢乐。 (一)水仙栽培xx 我国人民栽培水仙历史悠久,据《长物志》一书记载: "水仙,六朝人 呼为雅蒜。"到宋代栽培水仙更加普遍,宋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赞颂水仙的诗词,如xx有诗曰: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谁是招此断

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近代中国水仙的主要产地在福建省漳州地区,漳州地区栽种水仙已有 400余年历史。漳州产水仙鳞茎球大、花枝多、花味浓,驰名中外。 (二)水仙的形态特征 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球茎类花卉。与一般花卉不同的是: 它春季贮藏养分,夏季休眠,秋季生长,冬季开花。其形态特征分述如下: 1.根: 中国水仙的根系为肉质须根型,白色圆柱状不定根,着生鳞茎 球底部。根嫩脆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根的长度与栽培方法有关,水养时 根长一般在5厘米至10厘米。根生长的多少、强弱对水仙的生长和开花有 直接影响。 2.鳞茎: 水仙鳞茎又称水仙花头。有的呈圆而略扁形,有的呈卵圆形。 鳞茎基部两侧常有1个至3个大小不等的小鳞茎球,人们习惯称其为"子球" 或"侧球"。把子球掰下栽种可作繁殖之用。水仙雕刻造型时,子球亦有很多 用途。 3.叶片: 水仙的叶片是从鳞茎球中抽出的,扁平如带没有叶柄,叶片

挺拔直立,外层叶片远端稍有弯曲。叶长一般在30至50厘米,叶色苍绿。 雕刻后的叶片,改变了原来自然生长方向和自然形态,使其变得弯曲,其弯 曲程度和叶缘被削的多少有关。 4.花枝: 花枝从叶丛中抽生而出,心部中空呈管状,直立向上略高出 叶片。花枝远端长有花苞,花苞外有一层很薄的膜。中空管状部分为"花梗", 花梗上面的花苞又称"花蕾"。成熟的花冲破外膜而开放成为花朵。 5.花: 水仙花为伞状花序,着生花枝顶端花蕾外有一层很薄的苞膜, 也称"佛焰苞",一个苞内一般有4个至8个花朵。花瓣平展或略向下,花柄 长一般在2厘米左右。单瓣花花被6裂,色白展开似台,副冠黄色呈盏状, 所以有"金盏银台"的美称,其香较浓。重瓣花(又称复瓣),花被12裂,花 瓣白色卷皱呈簇,花瓣基部联合成筒状,花朵玲珑小巧,故有"玉玲珑"之称, 香味较单瓣花淡。 中国水仙不论单瓣或复瓣,花后都没种子,这是因为中国水仙是三倍体, 高度不孕所造成,所以繁殖都用子球进行。

开过花的水仙球重新繁殖方法

开过的水仙花球重新繁殖利用 一、通常人们都会把开过花的水仙球扔掉,这其实很可惜。水仙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它是靠鳞茎来繁殖的,如果将那些已开过花的鳞茎再埋到土里,它就可以继续生长繁殖。 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菜园地或苗圃地,深耕耙平后筑成高垄,在垄上开沟,将已开过花的鳞茎埋入其中,叶片自然保留。一个月后,叶片枯萎休眠,此时掘起鳞茎,切掉须根,并沿基部剪去已枯黄的叶片,然后再将鳞茎埋入,深度以10厘米为宜,同时施入腐熟饼肥液或人粪尿,然后耙平。不能图省事,往花盆里一埋了事,因为鳞茎要在土壤里度过漫长的春、夏、秋三个季节,特别是夏、秋两季,高温炎热,鳞茎埋入其中,上面又无叶片,如果忘记给它们浇水施肥,会造成干旱死亡。 处理好鳞茎后,后面的工作就是日常的养护管理,平时只要注意给予园地充足的养分,同时保持园地湿润但不积水,鳞茎就能自然生长。等到11、12月份的时候,再将鳞茎挖出,那时你会发现老鳞茎已腐烂变空,但它的周围却繁殖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鳞茎。把那些个大芽多的鳞茎挑选出来,洗净上面的泥土,剥除表层的褐色皮膜,再放在外面晒上几个小时的太阳,然后用刀在球顶部划一“十”字形切口,深度以不伤及鳞片内芽眼为度,以利芽、叶长出。放入清水中浸泡24 小

时,洗净切口上流出的胶状黏液,即可进行正常水养了。一般3天后,球底部可长出白色须根,球顶芽眼也渐渐萌出叶片。至于那些个小的鳞茎,因当年不会开花,就让它们在土壤里再生长一年,待翌年发育壮实后,再挖出进行水养。 二、怎样使家庭水养水仙花开得持久一些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温度控制:水仙喜寒怕热,生长期适宜温度为8℃至12℃,开花后则要求更低。温度低,花期长,反之则短。笔者曾作过对比观察,在室温23℃以上时,水养水仙的花期为一周,在15℃至20℃时,花期为10天左右,在8℃至12℃时,花期为15天至20天。家庭水养的水仙,在生长期要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且远离暖气、火炉等取暖器的地方养护,花蕾欲放时要移至室内冷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温度均衡。只要有一定的低温环境,便可有效地延长花期。 二、适当追肥:适当追肥也可延长花期。水仙在孕蕾后对养分的需求量更大,而此时鳞茎内的养分所剩有限,故生长后期应适当施肥。可从孕蕾开始,每隔7天至 10天向盆内施少量磷酸二氢钾(每次0.5克),或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每次2毫升),直至花谢。追肥后植株生长健壮,花蕾大,花朵多,花期可延长5天至7 天。在水仙花盆中加入含量0.3毫克的阿司匹林1/4片,也可以延长花期和延缓花朵枯萎。

种水仙花日记

种水仙花日记 种水仙花日记 第一天 前几天奶奶给我买回来了跟“葱头”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奶奶告诉我这是水仙花的茎。奶奶拿来几个漂亮的小花盆,我和奶奶让水仙花住进了它的新家。我还在上面放了一些小石头给“水仙花妹妹”的家装饰了一下。然后才给他们浇了点水,我认真地看着“水仙花妹妹”,它们的茎白白的,圆圆的,一层一层的,摸起来嫩嫩的。 仔细一看,茎下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根,好像和豆芽盘在一起。转眼间,我就有了疑问“水仙妹妹”的适宜温度是多少?它什么时候能开花?于是我马上打开了电脑查询这两个问题。百度上说:“一般水仙球正常水养第28天就可以开花,所谓水养既要保证水仙水养之后每天都要有6个小时的光照时间,室温保持在10—15摄氏度为宜。”为了看水仙花开花,因此我决定好好养养“水仙妹妹”。 第二天 从种下“水仙花妹妹”以后,我每天辛勤地浇水,观察他们的变化。种下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它的茎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苗,好像初春小草。今天再去看,叶子宽了,也长长了,大约有10多厘米。它的叶子十分特殊,扁平而狭长,一片片碧绿碧绿的,绿得发亮,好像正在流动的绿色液体要滴下来一样。它的叶子还很像青蒜,有的直直的酷似小宝剑,有的微微向外展开,郁郁葱葱,非常茂盛。

第三天 今天我的“水仙花妹妹”已经种下第四周了。前几天去看时,在它碧绿的叶丝中射出一箭花茎,白色伞形花序,十几朵花含苞待放,独独在顶端悄然开放了一朵小小的白花。雪白晶莹的花瓣,拼成六棱的玉盘。花心托起盏金色的小酒杯,袅袅娜娜,亭亭玉立,十分可爱。 到了今天,一朵朵白色的鲜花盛开了。几片白色的花瓣像小朋友的手一样手拉着手,围着鹅黄色的花蕊。 亲爱的“水仙花妹妹”,我希望你能够好好成长

水仙花谢后怎么养

水仙花谢后怎么养 水仙花谢后怎么养? 土栽的:直接在花盆里,剪去残花,施点薄肥(磷钾肥为主),养护到夏季叶子枯掉后,挖出来晾干球茎在阴凉通风处保存(据说来年可以开花,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成功,只有少数人成功)。 水培的:一般来说水培的花谢后都直接扔掉(因为洋水仙很便宜),如果舍不得扔,可以尝试把残花减去,然后重新栽种到土里,按照土栽的处理方法即可。 最后说,上述方法看起来简单,其实复花率不是很高(主要是受制于水仙花的环境需求),另外还有一部分花友选择在水仙花谢后地栽,据说三年左右才会复花,当然也不排除一些花友养护得当第二年复花的可能性。 挑选种球 水仙球的优劣决定着花开的多少和花香的是否浓郁。要想养一盆好的水仙花,必须从选择好水仙球茎开始。 选择水仙球茎可从看形、观色、按压、问庄四方面进行。 看形:优质的水仙鳞茎,一般个体大、形扁、质硬,表皮纵脉条纹距离较宽,中膜绷得很紧,皮色光亮,根盘宽大肥厚,主球旁生有对称的小球茎。 观色:从外表看上去,球茎呈深褐色、包膜完好、色泽明亮,无枯烂、虫害的痕迹为上品。

按压:按压是选择、鉴别水仙花箭多少的主要手段。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球茎,稍用力按压,手感轮廓呈柱状,有弹性,比较坚实的,为花箭;手感松软,轮廓呈扁平状,弹性稍差的,则多为叶芽。 问庄:水仙一般都采用同样大小的竹篓包装,有每篓装20个、30个、40个和50个球茎的四种包装规格,俗称20庄、30庄、40庄和50庄。每篓装的个数越少,其球茎个体就越大。如每篓装20个的20庄球茎,每个球茎的直径可达12厘米,为一等品;30庄的,球茎个体较20庄的稍小一些。以上这两种水仙球茎,一般每球可开花4-7箭以上,为上品。40庄和50庄的球茎,个体就小得多了,一般只能开1-3朵箭的花。 培植方法 栽培水仙有水培法和土培法两种方法。 水培法即用浅盆水浸法培养。将经催芽处理后的水仙直立放入水仙浅盆中,加水淹没鳞茎三分之一的为宜。盆中可用石英砂、鹅卵石等将鳞茎固定。 白天水仙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移入室内,并将盆内的水倒掉,以控制叶片徒长。次日晨再加入清水,注意不要移动鳞茎的方向。刚上盆时,水仙可以每日换一次水,以后每2-3天换一次,花苞形成后,每周换一次水。水仙在10-15℃环境下生长良好,约45天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月余。 水仙水养期间,特别要给予充足的光照,白天要放在向阳处,晚间可放在灯光下。这样可防止水仙茎叶徒长,而使水仙叶短宽厚、茁壮,叶色浓绿,花开香浓。水养水仙,一般不需要施肥,

水仙花基础知识

水仙花基础知识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那么你对水仙花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水仙花的知识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水仙花的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叶宽线形,扁平,长20-40厘米,宽8-15毫米,钝头,全缘,粉绿色。花茎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4-8朵;佛焰苞状总苞膜质;花梗长短不一;花被管细,灰绿色,近三棱形,长约2厘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至阔椭圆形,顶端具短尖头,扩展,白色,芳香;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不皱缩,长不及花被的一半;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内,花药基着;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3裂。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根: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乳白色,肉质,圆柱形,无侧根,质脆弱,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横断面长方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椭圆形。为外起源,老根具气道。 球茎: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外被黄褐色纸质薄膜,称球茎皮。内有肉质、白色、抱合状球茎片数层,各层间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与球茎盘相连。 叶: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苍绿,叶面具霜粉,先端钝,叶脉平行。成熟叶长30-50厘米,宽1-5厘米。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

片,无叶柄。栽培的中国水仙,一般每株有叶5-9片,最多可达11片。 花:花序轴由叶丛抽出,绿色,圆筒形,中空;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蜡粉;长20-45厘米,直径2-3毫米。伞形花序;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达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状,裂片6枚,开放时平展如盘,白色;副冠杯形鹅黄或鲜黄色(称金盏银台。尚有金盏金台;;花瓣副冠均为黄色;银盏银台;;花瓣副冠均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头3裂,子房下位。 水仙花瓣多为6片,也有8片的,酷似椭圆形,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2月。 果实: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熟后由背部开裂,中国水仙为三倍体,不结种实。 水仙花的生长习性 水仙为秋植球根类温室花卉,喜阳光充足,生命力顽强,能耐半阴,不耐寒。7-8月份落叶休眠,在休眠期鳞茎的生长点部分进行花芽分化,具秋冬生长,早春开花,夏季休眠的生理特性。水仙喜光、喜水、喜肥,适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喜肥沃的砂质土壤。生长前期喜凉爽、中期稍耐寒、后期喜温暖。因此要求冬季无严寒夏季无

中国水仙花文化

64 2019.04 中国水仙花文化 【起源与传播】中国水仙是一种外来归化植物,传入时间在五代时期或稍早一些的唐末。水仙传入我国后,首先落地湖北荆州一带。宋代以后水仙栽培盛极一时。北宋时,河南洛阳有水仙花种植。南宋时期,水仙栽培中心转移到了都城临安(今杭州)和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明嘉靖之后,苏州嘉定、吴县一带成了水仙著名产地。明隆庆三年(1569年),漳州水仙花已开始销往东南亚、日本、欧美。清代光绪年间,漳州水仙已实现规模化出口。 【文学价值】水仙因“色、香、姿、韵”四绝,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绝妙题材。宋代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中写道:“凌波 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 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自此“凌波仙子”便成了水仙花的别名。明代李东阳写有:“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这是赞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赋诗咏道:“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这是赞水仙高洁的气质。当代诗人艾青对水仙咏道:“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 【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水仙根味苦,微辛,寒滑无毒,治痈肿及鱼骨颜。花作香泽涂身,理发去风气。又疗妇人五心发热,同千荷叶、赤芍药等分为末,白汤,每服二钱,热自退也。”《岭南采药录》《妙药奇方》《本草再新》等典籍对水仙花的应用与处方都有比较细致的记述。现代科学家发现水仙鳞茎内有含量较多的伪石蒜碱和石蒜碱,具有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的疗效。水仙花朵含芳香油、丁香油酚、桂皮酚等,经提炼可调制高级香精、香料,还可配制香水、香皂和高级化妆品等。 (苏咏农) · 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农家生活NONGJIASHENGHUO 编辑:沈村蔚(915344879@https://www.360docs.net/doc/4918705570.html,)

水仙花土栽的养殖方法

水仙花土栽的养殖方法 水仙花土栽的养殖方法水仙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忌炎热高温;喜水湿、较耐寒。水仙为秋植球根花卉,具有秋、冬季生长,早春开花并储存养分、夏季休眠的习性。在休眠期鳞茎的生长点部位进行花芽分化。 光照、水仙属短日照花卉,每天只要有10小时光照就能正常发育。如果光照不足,叶片易徒长,开花少或不开花;若光照太强也不利其生长。 温度、水仙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前期喜凉爽,中期耐寒,后期喜温暖。当气温在20~24度、空气相对湿度70%~80%时最适 宜鳞茎膨大。花芽分化的适温为17~20度,空气相对湿度80%。温度超过25度以上时则花芽分化就会受到抑制,影响开花。 水分、水仙喜水、喜湿,在生长发育旺盛期需水量更多。成熟期对水的需要量相对减少。 土壤、露地栽培时宜选用土质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在ph5.0~7.5内均能生长良好。 水仙花的养殖注意事项(1)防寒:水仙虽耐一定的低温,但也怕浓霜与严寒。偶现浓霜时,要在日出之前喷水洗霜,以免危害水仙叶片。对于低于-2℃的天气,应要有防寒措施。较暖地区可栽风障,上海地区可用薄膜防寒,不可让水仙花受寒。

(2)防止烂根:首先,晚上空水的话根须不会干枯。须根发黄发软,要勤换水,水仙花要保持水的清洁,最好2-3天换水一次,以防止根腐烂。发黄处可用柔软牙刷轻刷。 (3)水仙株旁不能摆放成熟水果:以防各种水果释放的乙烯等气体加速花朵的凋谢,缩短花期,怕铁器水仙水养不能用铁器,应用陶瓷、玻璃、塑料等器皿,否则锈水会使花芽、须根的刻伤部位霉烂。 (4) 怕盐碱水:水仙宜用井水、雨水、河水或江水来水养,若用自来水,应提前2至3天在盆或缸内蓄水澄清。 (5)怕高温、低温水:养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4℃至25℃为宜,其中15℃至18℃最佳,过高的温度会造成叶片徒长,花色灰暗,花葶矮小。 (6)怕叶面污垢:水养期间需保持叶面清洁,否则既影响美观又减弱了光合作用,应每天向植株喷水,以维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也使叶光亮美观,利于光合作用。 水仙花的繁殖方法1、侧球繁殖:最普通常用的繁殖方法。储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仅基部与母球相连,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秋季将其与母球分离,单独种植,次年产生新球。 2、侧芽繁殖:侧芽是包在鳞茎球内部的芽。只在进行球根阉割时,才随挖出的碎鳞片一起脱离母体,拣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产生新球。 3、双鳞片繁殖:1个鳞茎球内包含着很多侧芽,有明显可见的,有隐而不见的。但其基本规律是闲两张鳞片1个芽。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就叫双鳞片繁殖。其方法是把鳞茎

水仙花介绍

水仙(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片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保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 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即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 植物学史 引进 中国水仙的原种为唐代从意大利引进,是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是说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赠送给孙光宪几棵水仙花。孙光宪是晚唐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当时在高季兴南平国所辖的江陵任职,江陵相当于今湖北荆州。因此大致可以肯定,中国水仙的确是由外国传入的,时间在五代或稍早一些的唐末,首传地点有可能就在湖北荆州一带。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那喀索斯(Narcissus)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颇有几份神似,当时传来水仙的蕃客移民入乡随俗,遂以水仙这一楚国故里对屈原的乡土称呼来替代这一西洋的神异命名。这应该就是水仙这一中文名称的来源。 水仙花别名金盏银台,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在东方,素洁的水仙花花朵超尘脱俗,高雅清香,格外动人,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来。水仙花语有两说:一是“纯洁”。二是“吉祥”。在西方,水仙花的意译便是“恋影花”,花语是坚贞的爱情,引申一下便是自省对爱情的诚挚。 形态特征

水仙花怎么繁殖 水仙花的繁殖方法

水仙花怎么繁殖水仙花的繁殖方法 水仙又名凌波仙子,属于蒜科水仙属植物,和很多花卉不同,它具有秋季生长,冬天开花,夏季休眠的特点。水仙花开花后怎么养?那你就要知道水仙花怎么繁殖。下面小编就来讲讲水仙花的养殖方法。 水仙花怎么繁殖 水仙花有三种繁殖方式 水仙花怎么繁殖 1、水仙最常用侧球繁殖。侧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仅基部与母球相连,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秋季将其与母球分离,单独种植,次年产生新球。 2、侧芽繁殖。侧芽是包在鳞茎球内部的芽,只在进行球根阉割时,才随挖出的碎鳞片一起脱离母体,拣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产生新球。 3、还可以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称之双鳞片繁殖。繁殖方法:把鳞茎先放在4-10℃处低温存放4-8周,然后在常温中把鳞茎盘切小,使每块带有2个鳞片,并将鳞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后用塑料袋盛含水50%的砂石,把繁殖材料放入袋中,封闭袋口,置温度为20-28℃的黑暗地方,经2-3月可长出小鳞茎。此法四季可以进行,但以4-9月为好。成球率80-90%,生成的小鳞茎移栽后的成活率可达80-100%。 水仙花怎么养 水仙花有水培、土培两种方式,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 将经雕刻处理后的水仙球直立或平躺放入水仙浅盆中,可用鹅卵石固定。 白天水仙盆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移入室内,按生长期换水。约45~50天就会开花,花期可长达一个月。 水仙花的土培方法是:用肥沃的沙质土壤把大块鳞茎栽入小呈有孔的花盆中,栽入一半露出一半,鳞下面应事先垫一些细沙,以利排水。 水仙开花后怎么养 盛开的水仙花

水培植物一般都是养一季,开完花,失去了观赏价值就扔了。有花友可能不舍得,会问水仙开花后怎么养?水仙靠鳞茎来繁殖,如果将那些已开过花的鳞茎再埋到土里,它就可以继续生长繁殖。当年一般不会开花,发育壮实后,可挖出再进行水养。 结语:养水仙过程中,如果发现病虫危害,可以少量喷洒药物。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水仙花的繁殖方法,现在你学会水仙花怎么繁殖了吗。 水仙花繁殖方法 1、侧球繁殖 这是最普通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储球着生在鳞茎球外的两侧,仅基部与母球相连,很容易自行脱离母体,秋季将其与母球分离,单独种植,次年产生新球。 2、侧芽繁殖 侧芽是包在鳞茎球内部的芽。只在进行球根阉割时,才随挖出的碎鳞片一起脱离母体,拣出白芽,秋季撒播在苗床上,翌年产生新球。 3、双鳞片繁殖 (1)一个鳞茎球内包含着很多侧芽,有明显可见的,有隐而不见的。但其基本规律是闲两张鳞片1个芽。 (2)用带有两个鳞片的鳞茎盘作繁殖材料就叫双鳞片繁殖。 (3)其方法是把鳞茎先放在低温4-10℃处4-8周,然后在常温中把鳞茎盘切小,使每块带有两个鳞片,并将鳞片上端切除留下2厘米作繁殖材料,然后用

水仙花的研究报告

水仙花的研究报告 中国水仙花头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包括水仙花头市场的购买力水平、经济结构、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 - 政治环境调查 - 经济环境调查 - 社会文化环境调查 - 科学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调查 - 技术环境调查 - …… 市场供给调查主要包括国内水仙花头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供应企业、生产区域分布、以及进口产品的量额等。 国内供给调查 - 产量(XX-XX年产量、XX-2019年产量预测) - 产能(目前产能、未来产能预测) - 生产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数量 - 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 重点省市产量及占比 进口产品供给调查 - XX-XX年水仙花头产品进口量额及增长情况 - 水仙花头产品主要进口品牌调查研究 - 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口水仙花头产品(量、额)

- XX-2019年水仙花头产品进口规模预测 市场需求调查主要包括国内水仙花头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市场结构、区域市场分布、海外市场规模、主要出口国家、经营出口业务的主要企业等。 国内需求调查 -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 市场需求规模及增长速度(XX-XX年规模、XX-2019年规模预测) - 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增速及占比 - 重点省市水仙花头产品市场规模及占比 - 市场饱和度 - 市场需求容量 出口需求调查 - 全球市场发展情况 - XX-XX年水仙花头产品出口量额及增长情况 - 水仙花头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量、额) - 经营国外市场的主要厂商调查 - XX-2019年水仙花头产品出口规模预测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的核心内容是对水仙花头产品主要竞争企业的调查,了解重点企业的产品、价格、规模、营销和效益等情况,我们通常选择5-10家水仙花头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这5-10家企业的分析研究,再结

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实验十一水仙雕刻造型及水养实验 一、目的 通过水仙球的解剖雕刻,熟悉水仙球花芽、叶芽的分布及其分球习性,并掌握水仙球雕刻造型和水养技术。 二、材料 漳洲水仙、雕刻刀。 三、内容和方法 (一)雕刻造型技术 水仙雕刻造型有许多种类,其中最基本的是蟹爪水仙,蟹爪水仙经人工雕刻后,叶片和花梗卷曲似螃蟹的爪子,其鳞茎象螃蟹的身子,而侧边的小鳞茎及根酷似泡沫,故而得名。雕刻水仙要经过剥鳞片、刻叶苞片、削叶缘、雕刻花梗四道工序: 1、割鳞片:先把水仙头上的护根泥和枯根刮净,剥去黑褐色的外皮,仔细观察水仙花芽的生长方向,把弯的芽尖向上对自己,用左手握住花头,右手持刻刀,在离鳞茎盘三分之一处(约1厘米)下刀,刻一条与鳞茎盘相平行的弧线,然后将上部三分之二的鳞片从正面逐层剥,手势要轻工,心要细致,直剥到露出叶芽及花苞为止,注意千万不能碰伤花苞。 2、刻叶苞片:芽与芽之间的棱形鳞瓣及叶苞片,要刻掉挖出,这样才不会挤压叶片、花芽的生长,因在芽四周下刀,更要耐心细致,一片一片剥掉,切勿碰伤嫩芽。如遇到两侧的叶芽是弯曲的或两芽靠得太紧,可用手指将嫩芽轻轻拨开,再把刀伸进去,小心谨慎地将中间鳞瓣剥去。刻鳞瓣时,最少要留下三分之一的厚度作花头的后壁,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养分供花芽的生长。此外,叶芽的外面包着一层光滑的包衣,也要小心剥去,让整个叶芽外露。 3、削叶缘:水仙花的叶片与花梗,都象大蒜一样直立向上生长,而且长得较高,为使叶片生长卷曲、低矮,就要将叶片的一边削去,因为刻削,一边组织受伤结疤,生长缓慢,而未经刻削的一面生长自如,仍自立向上。叶片两边生长速度不均衡,就形成了向一边弯曲的蟹爪状了。削叶缘时,要用手指从花头后壁,即从叶芽背面向前面稍施压力,使花芽与叶芽分开。然后从中间的裂缝处下刀,可由上而下,由外向内将叶缘削去约叶宽的三分之一左右,千万小心,不要碰伤叶芽中间的花苞。

中国水仙

中国水仙 别名天葱、雅蒜、女史花 学名 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形态特征多年生球根花卉。鳞茎圆锥形或卵圆形,外层纸膜状,内有肉质抱合鳞片 数层。叶呈扁平带状,质软而厚,表面被粉霜。伞形花序,花轴中空,绿色,圆筒形。花朵着生于花序轴端,花被片乳白色,开放时平展如盘。副冠浅杯状,黄色,居于花 被内方。 生态习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喜光。需充足的肥水,但不能长期淹水,要干湿交替。一般需经3年种植才能开花,花期1-2月。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以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 为有名。 报春花 别名樱草、年景花 学名 Primula malacoides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形,有6-8浅列,边缘浅波状。原种花血清色,花冠高脚蝶状,径1.2cm.花期1-4月。 生态习性较耐寒。喜温凉、湿润环境,以含腐殖质较多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苗期忌烈日曝晒和高温。不耐霜冻,花期早。 分布原产云南、贵州。 勿忘我 别名补血草、不凋花 学名 Limonium sinuatum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110cm。全株具细毛。叶簇生;花期3-5月。 生长习性为喜阴植物,长日照可促进开花。喜干燥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的疏松的微碱性土壤。 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的盐碱沙荒地中有野生。 杜鹃花 别名映山红、照山红、野山红

学名 Rhododevdron simssi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枝细丛生,密被黄褐色扁平糙状毛。4-6月开花,花2-6朵簇生枝端。花冠钟形或漏斗形,单瓣或重瓣,花色丰富,有粉红、玫瑰红、淡紫、粉白、白、红白相间等色。 生长习性喜半阴,忌日光直射,能耐阴,较阴时枝叶生长繁茂,但开花数量减少。 喜温暖、湿润环境,不甚耐寒。宜生长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碱土中生长易发 生黄化。忌积水。 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为世界著 名的观赏花木,现广泛栽植的园艺品种均为杂交而成。栽培杜鹃根据花期一般分为春鹃、春夏鹃和夏鹃三种;根据地区的分布可以分为中国杜鹃、东洋杜鹃和西洋杜鹃。 他评——周瘦娟 杜鹃花一名映山红,农历三四月见杜鹃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起来,映得 满山都红,因之有这两个名称。此外又有踯躅、红踯躅、山踯躅、谢豹花、山石榴诸名,而日本却称之为皋月,不知所本。花枝低则一二尺,高则四五尺,听说黄山和天 目山中,有高达一丈外地。一枝着花三数,有红、紫、黄、白、浅红诸色;有单瓣、 双瓣、复瓣之别。春季开放的称为春鹃,夏季开放的称为夏鹃。春鹃多单瓣与双瓣, 桃鹃夏开,却为复瓣,并且不止一色,有作桃红色的,也有白地而加红线条的。四川、云南二省都以产杜鹃花名闻天下,多为双瓣。国外则推荷兰所产为最,复瓣而边缘多 折绉,妆如荷叶边。日本人取其种,将花粉交配,异种特多,著名的有王冠、天女舞、四海波、寒牡丹、残月、晓山诸种。二十余年前,我搜罗了几十种,可惜在抗日战争 期间,避战他乡,失于培养,先后枯死了。清初陈维岳有杜鹃花小记云:“杜鹃产蜀中,素有名,宜兴善卷洞杜鹃,生石壁间,花硕大,瓣有泪点,最为佳本,不亚蜀中也。杜鹃以花鸟禀明,昔少陵幽愁拜鸟,今是花亦可吊矣。” 善卷洞旁有碧鲜岩,岩东有碧鲜庵,后改名为善卷寺,后又讹为善权寺。善卷洞也 有误为善权洞的。善卷洞产生瓣有泪点的杜鹃花,倒是闻所未闻,不知今仍有之否? 桃花 别名花桃,碧桃 学名 Prunus persica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高8米左右,小枝红褐色,光滑无毛,冬芽具柔毛。原种之 花粉红色或白色。3-4月开花。

水仙花雕刻说明

漳州水仙花雕刻知识 为使水仙花有优美的姿态,在水养前可进行雕刻造型,来改变叶片和花葶伸展的方向。雕刻时,要根据鳞茎的形状因材而作,一般可模仿螃蟹、笔架、花篮等形状来造型,也可由多个水仙鱼茎拼接成一个大型的艺术造型,如动物(龙、鱼、鸡、马等)、山丘、宝塔等。泡水之前,可进行球体刻伤,强使叶片矮化卷曲生长,使之加工成拟态之动物或器物。 1.立意定型 每个水仙球都有一定的雏型,可以根据母球和子球的数量和位置确定加工的形象。 (1)如果两个子球对称生长,可以加工成提篮水仙,先刻去母球上半部的鳞片,使芽管充分暴露,逐个刻叶,使其矮化形成篮体。两侧子球任其生长,最后绑扎成篮柄。 (2)如果两侧共有四、六或八个子球时,可加工成螃蟹水仙。主球和子球都进行适度雕刻,使叶片向一定方向扭曲,最后将整个球体侧平水养,交易成形。 (3)如果只有一个母球和一个较大的子球,只对母球雕刻,让子球叶片充分生长,最后绑扎成鸟头,加工成鸳鸯戏水,孔雀开屏等。 2.雕刻 凡需卷曲或矮化的叶片,其所在的球体都必先刻去部分鳞片。让主芽和侧芽充分暴露,以便剔除芽管鞘及刻叶。刻叶是在叶片一侧从顶至低削去四分之一宽的伤口,使其产生愈伤组织,生长失去平衡而倾倒或卷曲。随着刻叶的生长,要经常将伤口向下扩展,达到矮化生长。 雕刻多以蟹爪型为基础,然后再因形立意,构成“花篮献寿”、“玉壶春”等造型。雕刻方法是从鳞茎正面距底盘1厘米处横切一刀,深度近半;再从上往下将鳞片逐层削去一半,剖面逐渐露出花苞,注意刀子勿伤花芽。削好剖面后将鳞茎在清水中洗净粘液,以免干枯后发黑。最后用刀将叶片内缘的三分之一从上到下削去,因伤口愈合,生长受抑制,叶片逐渐自然长成蟹爪形。还可根据作者意图,编扎成各种艺术造型。 (1)蟹爪水仙 选用30桩或40桩两侧比较对称的鳞茎,最好带有1~2对子球于两侧,先把鳞茎外的棕色鳞片剥除,用刀括净基部的枯根,然后左手拿住水仙球,使子球朝向左右两侧,右手执刀对主球进行雕刻,先在近基部1/3或l/4处横切一刀,深度要小于球体的半径,离中央主芽约0.5厘米处停刀,再于左右两侧各向下竖切至横切口处停刀,再一层一层剥去来片,直至露出花芽和叶芽为止。注意切不可碰伤花蕾,否则就会影响开花。球的另一半不能切割。将雕刻好的鳞茎伤口向下,放在贮有清水的盆中浸泡,它在吸胀吸水的同时从伤口处流出粘液,一昼夜后可取出洗净粘液;然后放在适当大小的花盆内,使伤口朝上,并用脱脂药棉或纱布益住伤口,以免伤口污染变色,并借其毛细管作用而吸水使之湿润以利发根。加水不要漫及伤口,以周围加些小卵石以固定鳞茎位置。如无子球,或子球从母球脱落,则可用竹签使其相连成一定形状。放于阳光下养护,每天换清水一次,5~7天左右,将芽体基部的薄膜用刀轻轻挑破,使幼叶和花芽由紧密抱合状态松开,再进一步雕刻,在叶片上端1厘米处沿叶缘由上向下割去叶宽的l/3~2/3,也可刻成锯齿状,对小的叶片分期雕刻,对花草的上部用粗针进行点刺,雕叶刺葶后的这些伤口会逐渐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因为植株未受伤处生长速度较受伤处快,所以使植株呈弯曲状。掌握了这—点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加以雕刻,造成多姿多彩的美丽造型。经加工后生长到一定时期,其叶片形似蟹爪。两侧的子球状如蟹

土培水仙花的养殖方法

土培水仙花的养殖方法 土培水仙花的养殖方法即利用大多数润土花卉的培养法来栽培水仙,一般来说家庭栽培很少用,土培水仙要求用稀松的腐殖土,在培植前将水仙头外表干枯的鳞茎剥掉并刮去老根,以作栽培备用。将腐殖土加入至盆沿约3厘米处,摇动盆使其紧实,然后将水仙鳞茎盘放入之后再加约1厘米左右的图,然后浇透水,将花盆移至阴凉处,5天后待鳞茎长处根后,再移到阳光处养殖。土养水仙花要注意土壤的干湿,而且是一个极端的处理方式,见干见湿。也就是说土不干不浇水,一旦浇水就要浇水到盆底漏水为止,浇水的时间也一般选在早晚进行,白天浇水的话很容易破坏根系的生长。 土培水仙花的养殖注意事项(1)防寒:水仙虽耐一定的低温,但也怕浓霜与严寒。偶现浓霜时,要在日出之前喷水洗霜,以免危害水仙叶片。对于低于-2℃的天气,应要有防寒措施。较暖地区可栽风障,上海地区可用薄膜防寒,不可让水仙花受寒。 (2)防止烂根:首先,晚上空水的话根须不会干枯。须根发黄发软,要勤换水,水仙花要保持水的清洁,最好2-3天换水一次,以防止根腐烂。发黄处可用柔软牙刷轻刷。 (3)水仙株旁不能摆放成熟水果:以防各种水果释放的乙烯等气体加速花朵的凋谢,缩短花期,怕铁器水仙水养不能用铁器,应用陶瓷、玻璃、塑料等器皿,否则锈水会使花芽、须根的刻伤

部位霉烂。 (4) 怕盐碱水:水仙宜用井水、雨水、河水或江水来水养,若用自来水,应提前2至3天在盆或缸内蓄水澄清。 (5)怕高温、低温水:养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以4℃至25℃为宜,其中15℃至18℃最佳,过高的温度会造成叶片徒长,花色灰暗,花葶矮小。 (6)怕叶面污垢:水养期间需保持叶面清洁,否则既影响美观又减弱了光合作用,应每天向植株喷水,以维持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也使叶光亮美观,利于光合作用。 土培水仙花的养护技巧控制花期 水仙的花期,早于桃李而晚于梅。一般秋冬开始水养,冬春即可开花。通过人为控制水仙花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一般水仙球正常进行水养45-50天可如期开花。所谓正常水养,即要保证水仙水养后,每天都要有6小时的光照时间,室温保持在10-15℃左右为宜。如遇天气反常,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那就要采取措施,使水仙能如期开花。 气温过低、光照不足时,可给水仙盆内换上12-15℃的温水;晚上用塑料薄膜围住水仙盆,并用60瓦灯光距花40-50厘米处,进行增温和加强光照,同时要给水仙叶面喷水,防止温度骤然增高。 气温过高时,则要在水仙盆中适量加入冷水,夜间将盆中水倒掉,进行低温处理,这样可使水仙推迟开花。 防止徒长 欲想培育叶子短、花梗长的水仙花,关键在于促进花梗生长,

劳技 水仙雕刻造型设计(第一课时)

水仙雕刻造型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1.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了解水仙雕刻造型的原理。 (2)初步学会根据水仙球形态立意设计水仙造型。 (3)初步学会初步雕刻中剥鳞、刮泥、切鳞的技法。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普通水仙与造型水仙的比较,启发学生探究雕刻造型的原理,引发设计的需求。通过让学生观看雕刻水仙的生长动画,了解雕刻造型的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水仙球形态尝试设计造型。通过组内分配水仙球、交流设计造型并用草图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初步雕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章节内容由水仙雕刻基础知识和雕刻操作组成,共安排三个课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水仙雕刻,对水仙解剖结构和造型原理不甚了解,所以在第一课时安排理论知识介绍、造型设计和初步雕刻中的部分内容,在第二、三课时安排初步雕刻和精细雕刻及有关养护知识介绍。这节课是第一课时。 2.教学意图说明。 这节课的安排原则是“理论在先,设计跟上,操作其后”。“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是二期课改的宗旨,其中的“能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生活中对水仙雕刻了解不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直接教授水仙雕刻的技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只是空谈。因此本节课在动作技能的习得前安排了设计的部分,让学生探究设计水仙造型。在为长辈、老师或朋友送去“新春的祝福”主题活动中体验感恩情愫,得到情感的升华。因此本课将水仙造型设计作为教学重点。 3.教学策略说明。 劳技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既有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引导法:借助多媒体音、形、色、动的强大优势,及事先准备好的雕刻作品进行直观演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水仙的叶、花梗雕刻后的生长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水仙为什么可以雕刻成各种造型,达到欲行先知的效果。 (3)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分配水仙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调配,学生在操作中相互探讨遇到的问题,找寻解决的办法。 学生学况简要分析 开学初预备年级学生对花卉的栽培和养护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针对具体花卉品种的了解很有限,特别是水仙雕刻。水仙为什么要雕刻,雕刻造型有哪些,怎样根据水仙球形态进行立意设计。水仙雕刻前要了解到解剖结构才能心中有数,这决定了学生学习水仙雕刻不单在技能掌握,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储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 多媒体课件,包含水仙造型图片、水仙生长动画和水仙球匹配造型动画、初步雕刻的图片和录像等。水仙造型图片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水仙生长动画通过动态的叶和花梗的系列变化,使学生通过虚拟的场景明晰水仙雕刻与不雕刻的生长效果,激发学习的动力。水仙球匹配

水仙花雕刻艺术

水仙花雕刻艺术 1.原理 水仙花的雕刻造型其目的是通过刀刻或其他手段使水仙的叶和花矮化、弯曲、定向、成型,根部垂直或水平生长,球茎或侧球茎按造型要求养护、固定。水仙雕刻造型主要是对花、叶的雕刻,使花、叶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雕刻的机械损伤、阳光和水分控制等办法实现。雕刻时,使器官的一侧或一面受损伤,在愈合过程中,受伤的一侧或一面生长速度减缓,未受伤的一侧正常生长,即生长速度较快。这样,叶片或花梗就发生偏向生长,即向受伤的一侧或一面弯曲。利用植物的趋光性控制水仙生长是造型的另一手段。向光面细胞的生长速度较背光面细胞的生长速度慢,所以就形成了地上部器官弯向阳光的结果。 2.雕刻过程 一、净化: 在雕刻之前,先把鳞茎球上的外皮剥除,同时把护根泥、村根及腐烂的杂质清除干净,避免水养的鳞片或根受污染而霉烂。 二、开盖: 从芽体弯向的鳞面动刀,左手平捏鳞茎球,右手持传统雕花刀,沿距离根盘约一厘米处划一条弧形线,沿线朝球端削掉表面的鳞片,使全部芽体显露出来为止。 三、疏隙: 把夹在芽体之间的鳞片刻除,使芽体之间有空隙,便于对芽苞片、叶片和花梗进行雕刻。一种是使用传统雕花刀的刀尖伸进缝间刻削,这种方法适合于较熟练的雕刻者。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斜口两用刀刻削,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初雕者。 四、剥苞: 把芽体露在外面的芽苞片剥除,剥除芽苞片的多少,应根据造型要求而定。一般是采用斜口刀尖在芽苞片两边划两条直线,然后用刀尖从芽苞未端拨动苞片朝苞片基部方向顺剥,可防止花苞损伤。 五、削叶: 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削叶的宽度,先用斜口刀在叶片端部切一削口,再使用圆尖两用刀的圆口刀顺叶脉由叶端朝基部方向顺削。因为圆口刀的构造是刀口外弧有一定斜度,既便于削除叶片,又可避免损伤花苞。叶片若需要削至叶基,可采用尖形三角刀,顺叶脉插至基部。 六、刮梗: 根据造型要求,确定刮花梗表皮的分量和朝向,使用斜口刀由梗端顺梗基方向刮除表皮。基需要刮至球根处,可使用尖形三角刀沿花梗表皮插至球根,一定要注意防止插伤花梗,造成哑花或掉花。 七、雕侧鳞茎: 母鳞茎一般都着生一对以上的侧鳞茎,侧鳞茎大多数无花葶,但也有部分肥硕的侧

水仙花报告

园艺工厂化报告——之水仙培养摘要:水仙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它有它独特的形态,颜色。它的种类繁多,形态也各异。它的栽培历史悠久,也有很多美丽传说。它的栽培方法有土栽,水栽,沙栽,雕刻造型等。水仙花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水仙花详细介绍: ○1水仙花的科学分类: 目:百合目 科:石蒜科 事实上是其一个分类之名,但早已被广大世界人民通用为水仙英文名字。 被中国人通常认为的水仙主要指它的其中一个在中国的大品种Narcissus tazetta var. 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很多种水仙。 喇叭水仙:鳞茎球形,叶扁平线形,长20-30厘米,宽1.4-1.6厘米,灰绿色,光滑。花单生,大型,淡黄色,径约5厘米;副冠约与花被片等长。花期二、三月。本种有许多园艺品种,有宽叶和窄叶品种,有花被白色、副冠黄色或花被副冠全为黄色的。 围裙水仙:植株低矮,叶细带状,暗绿色,花单生,形小,副冠长漏斗状。花的被片很小,花色纯黄。 仙客来水仙:植株矮小。花2-3朵聚生,形小而下垂或侧生;花黄色,花被片向后卷曲。 明星水仙:鳞茎卵圆形。叶扁平状线形,长30-40厘米,宽1厘米左右,粉绿色。花单生,平伸或稍下垂,直径5-5.5厘米;花被与副冠均黄色,亦有花被白色的品种。花期4月中旬。 三蕊水仙:植株矮小,花1-9朵聚生,雄蕊仅三枚,伸出副冠之外;花白色,形似仙客来水仙而副冠短。 法国水仙:花3-10朵聚生;副冠与花被同色或异色,具芳香。 红口水仙:又称红水仙。叶长30厘米左右,宽0.8-1厘米。花单生,少数一二朵,直径为5-6厘米;花被白色;副冠成浅杯状,黄色,边缘被皱,略带红色。春季开花。 丁香水仙:叶1-3枚,柱状,深绿色,花1-2朵,高脚碟状,直径2.5厘米,花被黄色,副冠桔黄色,具浓香。春季开花。 水仙形态特征: 水仙的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长30—80cm,宽1.5—4cm,全缘,面上有白粉。花葶自叶丛中抽出,高于叶面;一般开花的多为4—5片叶的叶丛,每球抽花1—7支,多者可达10支以上;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着花4—6朵,多者达10余朵;花白色,芳香;花期1—3月。

水仙花介绍分析

水仙花介绍 植物学史 的变种,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经上千年的选育而成为世界水仙花中独树一帜的佳品,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因为鳞茎生得颇象洋葱、大蒜、故六朝时称“雅蒜”、宋代称“天葱”。之后,人们还给她取了不少巧妙、美丽的名字,如金盏、银台、俪兰、雅客、女星等等。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爱。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带回培植。 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洋了。[2] 2006年1月9日,中国江苏连云港市民张丙春又培育出了能开出红、黄、蓝、绿等不同种颜色的水仙,因此又叫作彩色水仙。

形态特征 水仙鳞茎卵球形。叶宽线形,扁平,长20-40厘米,宽8-15毫米,钝头,全缘,粉绿色。花茎几与叶等长;伞形花序有花4-8朵;佛焰苞状总苞膜质;花梗长短不一;花被管细,灰绿色,近三棱形,长约2厘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至阔椭圆形,顶端具短尖头,扩展,白色,芳香;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不皱缩,长不及花被的一半;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内,花药基着;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3裂。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季。[3] 根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乳白色,肉质,圆柱形,无侧根,质脆弱,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横断面长方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椭圆形。为外起源,老根具气道。 球茎: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外被黄褐色纸质薄膜,称球茎皮。内有肉质、白色、抱合状球茎片数层,各层间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与球茎盘相连。 叶: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苍绿,叶面具霜粉,先端钝,叶脉平行。成熟叶长30-50厘米,宽1-5厘米。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片,无叶柄。栽培的中国水仙,一般每株有叶5-9片,最多可达11片。 花:花序轴由叶丛抽出,绿色,圆筒形,中空;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蜡粉;长2-4.5厘米,直径2-3毫米。伞形花序;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