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测试竞赛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

语文版2024年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每一次,父亲都不惧风雪,护送弟弟,坚持治疗。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我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③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父亲临走前,抚着我的头,叮嘱道:“娃儿,好好念书,冬天快过去了。

”④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⑤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拮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文列举了父亲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的“不惧风雪”一词概括了父亲面对风雪护送弟弟时的表现,请将这一情景进行具体描写。

小学五年级阅读竞赛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阅读竞赛试卷【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阅读竞赛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阅读方法?A. 朗读时可以随意改变原文的意思B. 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过C. 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D.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做其他事情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解?A. 文章的开头可以忽略不计B. 文章的结尾可以随意更改C. 文章的过渡句是为了增加字数D. 文章的结构应该清晰有序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阅读理解的说法?A. 阅读理解只关注文章的表面意思B. 阅读理解不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C. 阅读理解需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D. 阅读理解只需要记住文章的细节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阅读速度的说法?A. 阅读速度越快越好B. 阅读速度越慢越好C. 阅读速度应该根据文章的难度来调整D. 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没有关系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阅读技巧的说法?A. 阅读技巧是天生的,无法通过练习提高B. 阅读技巧只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C. 阅读技巧可以通过练习和反思来提高D. 阅读技巧只需要通过记忆来提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阅读时可以随意改变原文的意思。

()2. 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过。

()3. 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

()4.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做其他事情。

()5. 阅读技巧是天生的,无法通过练习提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阅读时要注意理解文章的________。

2. 文章的结构应该________。

3. 阅读理解需要理解文章的________。

4. 阅读速度应该根据文章的________来调整。

5. 阅读技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提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阅读的基本要求。

2. 请简述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3. 请简述阅读理解的含义。

4. 请简述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5. 请简述如何提高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竞赛卷(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竞赛卷(含答案)

五年级阅读测试卷姓名()班级()分数()一、成语探秘35%1.听其言,()吃一堑,()求大同,()一夫当关,()道高一尺,()路遥知马力,()2.最难做的饭()最吝啬的人()最长的一天()最大的树叶()3.安然无()坚持不()()头丧气高()远瞩精兵()政目()不接完归()赵4.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王任重()丁慧中()焦若愚()刘海粟()冷若冰()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啼笑()非_____心浮气()_____爱不()手_____无的放()_____6.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三顾茅庐()凿壁借光()单刀赴会()四面楚歌()二、歇后语4%包公断案——()门缝里看人——()鼻子插根葱——()擀面杖吹火——()三、谚语6%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工欲善其事,()。

一着不慎,()黑发不知勤学早,()策马前途需努力,()四、对联(看对联赞美谁)10%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请选择上面一个诗人,写出他的一个名句。

()2.写出下面的对子七嘴——赤日——水底月对()飞鸟尽对()刀子嘴对()绵绵春雨润万物——海阔凭鱼跃——五、联想题(根据每组词语提供的信息展开联想,写出与这些提示有关的事物或概念)3%1.载舟覆舟假货物质姓(猜一字)谜底是(水)2.绝唱司马迁编年史(猜二字,作品名)谜底是()3.东坡三国红崖战役(猜二字,古地名)谜底是()4.孔子时代季节书籍(猜二字)谜底是()六、趣味题12%1.汉语的构词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些词语中含有“然”字,“然”是“……的样子”的意思,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

如:惘然(失意的样子)漠然()俨然()潸然()井然()2.你知道下列常见的别称吗?须眉()园丁()墨客()婵娟()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藏在拐杖里的爱①父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脾气有些(浮躁暴躁);母亲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性格又很固执。

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有吵不完的架。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父亲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伤了腿。

②事故并不是很严重,但父亲却有一段时间不能行走自如,必须拄着拐杖走路。

③我看见他在一瞬间消沉下去,苍老了许多,脾气也收敛了一些。

而母亲也变了,从没看见她照顾一个人如此细心:每天给父亲端茶送水,陪父亲聊天;天气晴朗的时候,还会搀扶着拄拐杖的父亲到屋外散散步。

母亲用她温柔执著的耐心一点点化解了父亲心中的失意。

④对于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状态,我看在眼里颇为惊讶。

心想,或许是因为父亲是整个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⑤医生曾说,一个月之后父亲就可以离开拐杖的支撑了。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父亲的腿伤似乎仍不见好转,离开拐杖他就无法走路。

母亲着急了,怕是伤口恶化,非要带父亲去医院检查。

⑥父亲这才悠悠地说:“拄拐杖的这一个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与你相处的岁月。

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搀扶下去黄昏的夕阳中漫步,跟你平静地说说话。

其实腿伤早就好了,只是害怕丢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搀扶。

”⑦我看见母亲的眼圈红了,我的心也湿润了。

原以为吵了几十年的夫妻之间哪里还有爱情可言,其实它原来就深深地藏在父亲的拐杖里。

⑧第二天,母亲精心地藏好那支(弥补修补)了裂痕的拐杖,在温馨美好的夕阳中,又和父亲走在了屋外那条小路上。

父亲步伐稳健,面带笑容。

而母亲的手,正搀在父亲的臂弯里。

1.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行动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所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我”父母亲的关系,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摔伤之前,他们经常___________;父亲拄拐杖后,他们_________相处;父亲丢开拐杖后,他们_______________ 。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改变一生的闪念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chì)声。

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了这里。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ɡān)尬(ɡà)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līn)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地问。

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竞赛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竞赛及参考答案

五年级阅读竞赛试题一、课内阅读(一)(16分)傲霜篇夜里有些冷。

早晨起来,拉开门一看,嗬!下霜了。

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象下了一场小雪似的,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

那棵枝叶婆娑地爬满了大半个院子的葡萄,肥大的叶子上,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儿,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

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唰唰啦啦地飘落下来了。

还有,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天夜里起,叶子就在唰唰啦啦地向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

哦,真有点“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

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样子。

昨天黄昏的时候,它们还都含苞未吐,只一夜的工夫,就展蕊怒放了。

你看,它们开得是多么热烈,多么茂盛。

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

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难怪人们说秋菊傲霜呢,可真的是经霜一打,它倒越发显得精神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4分)婆娑:花团锦簇:2.用“﹏﹏”画出描写霜大、严寒的句子。

(2分)3.文中通过描写(2分)、两种植物(2分)_的景象,从而衬托出菊花(4分)、的品质。

这是运用了(2分)的写作手法。

(二)(15分)草船借箭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摘录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6分)2.诸葛亮为什么要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呢?(3分)3.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3分)4.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3分)二、课外阅读(19分)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测试竞赛题目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测试竞赛题目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测试竞赛题目及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阅读理解:(88分)短文1(21分)时针•分针•秒针有一只漂(piào piāo)亮的小闹钟,浅黄色的钟面上,住着时针、分钟和秒针三兄弟。

一天,身体细长的秒针弟弟对时针说:“大哥,你看你,又矮又胖,真难看!跑起路来像蜗牛一样慢。

”说完,他昂起了头,望着天,好像是个了(le liǎo)不起的英雄。

时针大哥听了,什么也没说。

这下,秒针弟弟更得(de dé)意了,他转(zhuàn、zhuǎn)过脸又对分针说:“二哥,别看你跟我一样高,长得比我壮,可是跑起来,你比我大哥快不了多少,有啥出息?”分针听了可不服气啦,说:“你跑一圈才一分钟,我跑一圈是一小时,大哥跑一圈是十二小时啦!你说谁跑得快?”“我跑得快,就是我跑得快!”……分针和秒针争( zhen zhēng )吵起来。

这时,时针大哥说话了:“别争了,别吵了!依我看啊,三弟是跑得快,我跑得最慢,可是光靠一个人跑得快也没用呀!你们看,咱们兄弟仨连在一起,谁能离开谁啊?”大哥见两个弟弟不吵了,就又说:“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才能准确地告诉人们时间。

你们说,对吗?”分针听了,点点头;秒针听了连说了好几个“对的,对的……”于是,他们又滴答、滴答……唱起来了。

现在,你们在去看那只飘亮的小闹钟,可听不到他们炒架了。

他们只会告诉你现在是几时、几分、几妙。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画掉。

(5分)2、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错别字圈出来再改正。

(4分)3.用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4分)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8分)短文2(38分)我敬爱的外公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分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竞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阅读《捞月亮的母亲》,回答问题1.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每点3分,必须从“我”的角度概括仿照题目中已提供的样例,未从“我”的角度概括的每点扣2分。

每点概括的内容意思接近即可的3分】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得1分】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得0.5分】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得2分】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得0.5分】应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如学生只答套话,如果设置悬念,做铺垫,首尾呼应的【不得分】。

3.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得1分】,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晚上上山汲水的辛苦过程【得2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引发文中“我”的思考【得1分】。

如只是简单写出是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读者【不得分】。

4.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答到以上点得2分,意思接近即可】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最后一点得2分,没有点名“我”的体会,得1分】5.“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得1分】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得2分】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得2分】二、阅读《观秦兵马俑》,回答问题6.(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测试竞赛题目及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阅读理解:(88分)
短文1(21分)
时针•分针•秒针
有一只漂(piào piāo)亮的小闹钟,浅黄色的钟面上,住着时针、分钟和秒针三兄弟。

一天,身体细长的秒针弟弟对时针说:“大哥,你看你,又矮又胖,真难看!跑起路来像蜗牛一样慢。

”说完,他昂起了头,望着天,好像是个了(le liǎo)不起的英雄。

时针大哥听了,什么也没说。

这下,秒针弟弟更得(de dé)意了,他转(zhuàn、zhuǎn)过脸又对分针说:“二哥,别看你跟我一样高,长得比我壮,可是跑起来,你比我大哥快不了多少,有啥出息?”
分针听了可不服气啦,说:“你跑一圈才一分钟,我跑一圈是一小时,大哥跑一圈是十二小时啦!你说谁跑得快?”
“我跑得快,就是我跑得快!”……分针和秒针争( zhen zhēng )吵起来。

这时,时针大哥说话了:“别争了,别吵了!依我看啊,三弟是跑得快,我跑得最慢,可是光靠一个人跑得快也没用呀!你们看,咱们兄弟仨连在一起,谁能离开谁啊?”
大哥见两个弟弟不吵了,就又说:“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才能准确地告诉人们时间。

你们说,对吗?”
分针听了,点点头;秒针听了连说了好几个“对的,对的……”于是,他们又滴答、滴答……唱起来了。

现在,你们在去看那只飘亮的小闹钟,可听不到他们炒架了。

他们只会告诉你现在是几时、几分、几妙。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画掉。

(5分)
2、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错别字圈出来再改正。

(4分)
3.用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4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8分)
短文2(38分)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分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

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

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正确)消
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

真是托共产党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6分)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8分)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6分)
了如指掌:
小心翼翼: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9分)
5.“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

”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

“复活”是指。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

(9分)
短文3(29分)
两只聪明的鹦鹉
从前有一个商人,养了一只鹦鹉。

一天,商人要出远门,家里人都托他带东西。

鹦鹉也开口了:“尊贵的主人,您经过大森林的时候,告诉我的伙伴说我很想念它,再问问它有什么回信告诉我,行吗?”商人一口答应了。

商人经过大森林,想起鹦鹉要他办的事,在一棵大树上找到了鹦鹉的伙伴。

商人把话带到后,鹦鹉含着眼泪,什么也没说,忽然从树上“扑通”掉下来,躺在地上不动了。

回到家,鹦鹉问:“您见到我的伙伴了吗?”商人点点头。

“它对您说了些什么?”商人说:“什么也没说,就掉在地上了。

”听完商人的话,鹦鹉从鸟架上掉下来。

商人以为它死了,就把它扔出窗外。

这时,鹦鹉展翅飞回森林。

1.试着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9分)
2.展开想象,续写两只鹦鹉在森林里相见的情景。

(20分)
二、开展读书活动以来,你一定读过不少书了吧,你喜欢的书目是:、
、、。

(4分)
三、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请写下来。

(8分)
____
答案:
一、阅读理解
短文1(21分)
1.Piào liǎo dé zhuǎn zhēng
2再漂吵秒。

3.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才能准确地告诉人们时间。

4.只有团结起来,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

短文2(38分)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整整齐齐关切正确
(2).给第3自然段加标点,。

“”。

, “、”。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4).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5).“死信”是指..因地址、姓名不清等原因无法投递的信件。

“复活”是指找到了收信人。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短文3
1.(1)商人要出远门,鹦鹉要他给森林里的伙伴带口信。

(2)商人把话带到后,鹦鹉的伙伴什么都没说,从树上掉下来不动了。

(3)鹦鹉听了商人的话从鸟架上掉下来,商人以为它死了,把他扔出窗外,鹦鹉飞回了森林。

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