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图谱法骨龄评价标准(最新版)
中国人骨龄0-18岁标准男孩 (2)

贴,掌骺仍呈球形,
凹的关节面,45掌骨近侧
小于干骺端的宽径。
端轻微重叠,各掌骨骺仍
呈球形,与干骺端接面逐
○出现
○出现
渐变平,以第1掌骨特别 ○出现 明显,仍小于干骺端。
○出现 各指骨骺仍呈盘状, ○出现 各指骨骺都呈盘状, ○出现 指骺端扁平如盘状,略小
○出现 >1/2干骺端,<宽 ○出现 径
○出现
○出现
Ⅳ
○出现
Ⅴ
○出现
男孩骨龄标准
6岁骨龄标准
7岁骨龄标准
头状骨 ○出现 继续增大,头沟靠近 ○出现 头状骨对向钩状骨关
出现关节面,
节面凹陷,钩状骨凸
沟状骨 ○出现
○出现 向头状骨,沟状骨与
豌豆骨 三角骨 ○出现 呈球形
三角骨相邻面扁平,
头沟与掌骨相邻面出 ○出现 现关节面,三角骨变
月状骨 大多角骨
○出现 小于干骺端的宽径, ○出现 骺仍略小于干骺端的
○出现 拇指第2排指骨骺与 ○出现 宽径,其他各指指骨
○出现
第3排各指骨骺与干 骺端等宽。
○出现 骺皆与干骺端等宽。
○出现
○出现
○出现
○出现
○出现 第1排指骨骺皆略大于干
○出现 骺端宽径,2排指骨骺除
○出现 了拇指外均与干骺端宽径
○出现
相等,拇指骨骺大于干骺 端宽径,第3排指骨骺皆
○出现 略大于干骺端宽径。
○出现
排指 Ⅱ ○出现
○出现
○出现
骨 Ⅲ ○出现
○出现
○出现
Ⅳ ○出现
○出现
○出现
Ⅴ ○出现
○出现
○出现
第三
排指 Ⅱ ○出现
○出现
最新骨龄评测方法

骨龄评估临床意义
1. 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程度 2. 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3. 预测成人终身高 4. 指导内分泌临床用药
手骨
远位
内侧
外侧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近位
腕骨carpal bones为8块短骨,排成近,远两列。近侧列由桡 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依次 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男:5岁
指骨 第5远端指骨骨骺 约等于其干骺端宽 度的2/3
掌骨 第1掌骨骨骺宽度 大于其干骺端的 1/2
腕骨 三角骨呈现月骨和 钩骨的关节面,其 游离面仍凸出
男:6岁
腕骨 小多角骨和舟骨骨化中心 出现,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 的相邻面开始变扁平
桡、尺骨 尺骨骨骺骨化中心 出现
男:7岁
指骨 第5中间指骨骨骺 略大于其干骺端宽 度的1/2
掌骨 2、3掌骨骨化中 心出现
桡、尺骨 桡骨远端骨骺骨 化中心出现,呈 扁卵圆形
女:1岁3月
指骨 拇指远端指骨骨 骺中心出现
掌骨 第4掌骨骨骺中 心出现
女:1岁6月
指骨 近端指骨骨骺呈 现圆盘状
掌骨 第5掌骨骨骺骨化 中心开始出现
女:2岁
指骨 拇指近端指骨骨 骺骨化中心出现, 3~5远端指骨骨 骺中心出现
确定 评分系统(各骨各期分期)能使标准人群的离
均差平方和尽可能小
骨龄评估的临床意义
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 监护
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
可用于预测成人终身高
BA
完成FH%
相对身高
岁
女
男女骨龄图谱

谢谢!
摄片要求
左手正位,手背向球管手、腕、掌、中指、肘在同一 水平轴位,手指适当分开,球管离手90cm,以第三 掌指关节为中心。女孩、男孩正常骨龄图谱
小结
腕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次序: 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出生后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现次序为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约1岁),三角骨 (2~2.5岁),月骨(三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 ,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 10岁时出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年龄 +1。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三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时出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年龄1
骨龄的临床应用 及正常图谱
骨龄异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 为发育正常。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 提前(简称:早熟)。 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 落后(简称:晚熟)。
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 面。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 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Alreb-ert综合征、性早熟、 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 全(Turner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垂体性侏儒、甲低 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
儿童标准骨龄图谱

A-PDF MERGER DEMO
目录页.txt 目录页
01------男0岁新生儿骨龄
02------男6月骨龄
03------男1岁骨龄
04------男2岁骨龄
05------男3岁骨龄
06------男4岁骨龄
07------男5岁骨龄
08------男6岁骨龄
09------男7岁骨龄
10------男8岁骨龄
11------男9岁骨龄
12------男10岁骨龄
13------男11岁骨龄
14------男12岁骨龄
15------男13岁骨龄
16------男14岁骨龄
17------男15岁骨龄
18------男16岁骨龄
19------男17岁骨龄
20------男18岁骨龄
21------男19岁骨龄
22------女0岁新生儿骨龄
23------女6月骨龄
24------女1岁骨龄
25------女1.5岁骨龄
26------女2岁骨龄
27------女3岁骨龄
28------女4岁骨龄
29------女5岁骨龄
30------女6岁骨龄
31------女7岁骨龄
32------女8岁骨龄
33------女9岁骨龄
34------女10岁骨龄
35------女11岁骨龄
36------女12岁骨龄
37------女13岁骨龄
38------女14岁骨龄
39------女15岁骨龄
40------女16岁骨龄
41------女17岁骨龄
42------女18岁骨龄
第 1 页
目录页.txt 第 2 页。
骨龄

骨龄标准片
贾志东摘录整理
男 婴儿
男 1岁
男 2岁
男 3岁
男 4岁
男 5岁
男 6岁
男 7岁
男 8岁
男 9岁
男 10岁
男 11岁
男
12岁
男
13岁
男
14岁
男
15岁
男
16岁
男
17岁Leabharlann 男 18岁骨龄的定义
骨骼一次骨化中心和二次骨化中心的出现 及闭合的年龄.
以骨骼的发育变化测定的体格发育年龄.
方法
1 2 3 4 骨龄计数法; 骨龄计图谱法; 骨龄计评分法; 骨龄计评测法.
骨龄计评分法:
桡骨远端,尺骨远端, 第一掌骨近端,第三.五掌骨远端, 近排第一.三.五指骨近端, 中排第三.五指骨近端, 远排第一.三.五指骨近端, 头状骨,钩骨,三角骨,月骨,舟状骨,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
男
19岁
女 婴儿
女
6个月
女 1岁
女
1岁半
女 2岁
女 3岁
女 4岁
女 5岁
女
6岁
女
7岁
女
8岁
女
9岁
女
10岁
女
11岁
女
12岁
女
13岁
女 14
女
15岁
女
16岁
女
17岁
女
18岁
男13岁 女15岁
大家辛苦了!
骨龄图谱2022版(男孩女孩身高年龄详细解读完整版)

骨龄图谱2022版
骨龄的定义
—骨龄是发育年龄,反映人体生物年龄,能比较正确评价人体成熟程度
—骨龄是根据骨骼在X线摄像中特定骨像来确定
—利用左手腕骨,掌骨,指骨骨化中心大小,形态,结构相互关系来确定发育程度
骨龄评测方法-图谱法
—与标准骨龄X线图谱比较,观察手腕部各个骨和骨骼个发育阶段X线特征,即成熟度标志
—各腕骨骨化中心正常呈现程序,即头状骨,钩骨,三角骨,月骨,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豌豆骨
—在一张手腕X片上,可能有少数骨骼发育超前或者落后,则应以片上大多数骨骼发育水平来判断
—青春期和以后,着重对比骨骺端融合过程,然后参照各股发育情况—骨发育水平介于两张标准图谱之间,可用最接近一张为准
—优点:准确,直观
女孩骨龄图谱
大多角骨骨化中
部分
骨干、
男孩骨龄图谱
指骨
2~4中间指骨骨骺呈圆盘状腕骨
月骨骨化中心出现桡、尺骨
桡骨骨骺掌、背侧面已可
鉴别男:3岁
男:17岁
指骨
所有骨骺-干已经融合
掌骨
第2-5掌骨骨骺-干已经
融合
终身高预测方法
1.靶身高
2.成人终身高
靶身高(即遗传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
男= 45.99 + 0.78×
±5.29
2
父身高+母身高
±5.29女= 37.85 + 0.75×
2。
收藏!最全骨龄图谱(方便随时对照)

手的放置位置非常重要因为手腕位置不对可引起某些骨的影像与发育等级的描述不同
收藏!最全骨龄பைடு நூலகம்谱(方便随时对照)
来源: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大象
骨龄片拍摄标准方法
1.拍摄左手腕部正位X线片,除拍摄手部关节的各块骨外,还应包括桡、尺骨远端骨干2-3cm。
2.管片距为75-90cm。
3.手的放置:左手掌面向下,紧贴暗盒,中指轴与前臂轴成直线,五指自然分开,拇指与手掌呈30度角。
读懂儿童骨龄,这份解析图谱请收藏(方便随时对照)!

读懂儿童骨龄,这份解析图谱请收藏(方便随时对照)!骨龄测定(一)传统骨龄测定方法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评价骨龄时依据的评价标准将近有10种:1)手腕部骨发育标准图谱,简称“G-P图谱”;2)骨发育成熟度评价标准TW2/TW3计分法,简称“TW2”和“TW3”法。
3)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4)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简称“叶氏法”;5)中国标准骨龄及应用,简称“顾式图谱”;6)百分计数法,简称“李氏法”;7)计数法;8)六大关节法;9)新的骨龄评价法;10)2002年,国外有学者利用低辐射测量仪双能X线吸收法对手腕进行影响扫描,探讨骨密度评测骨龄。
(二)骨龄自动化评估(1)基于计算机辅助的骨龄评估方法1992年,TANNER和GIBBONS设计了一种基于手腕部TW-RUS 法的计算机辅助骨龄评分(computerassisted skeletal age scores,CASAS)系统。
该系统骨龄评估的结果在2~15岁较准确,但对于非常小的儿童以及15岁以上的青少年,结果并不那么准确。
(2)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骨龄自动化评估方法1)基于腕骨的神经网络系统该方法将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引入图像处理中,结果显示神经网络是一种有用的分类技术。
然而,神经网络系统最主要的缺点是其“黑盒子”性质(即不知道神经网络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某种输出结果)。
2001年,中国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开发出的骨龄自动化评估系统,相对于计算机辅助骨龄评估系统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
但该系统使用的算法要求各腕骨骨块间不能紧密相连,否则难以分割开各骨块,因此该骨龄评估系统仅适用于7~8岁以下的儿童。
2)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骨龄评估系统2002 年,NIEMEIJER 基于TW2方法开发了一个利用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对第三指中节指骨进行分类的自动化系统。
与人工骨龄评估相比,该骨龄评估系统的准确率是73%~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骨龄评价标准
7.0岁:
(1)大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出现骨化中心。
(2)头状骨骨化中心出现第II掌骨底关节面,缘致密。
(3)钩骨骨化中心的三角骨关节面开始出现。
8.0岁:
(1)远节指骨的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2)三角骨骨化中心的钩骨关节面变平。
(3)舟骨骨化中心出现。
(4)大小多角骨骨化中心增大清晰。
9.0岁:
(1)尺骨骨化中心出现。
(2)大多角骨骨化中心的第I掌骨关节面变平。
(3)4、5掌骨骨化中心呈铲形。
(4)5中指骨呈倒三角形。
10.0岁:
(1)尺骨骨化中心的宽度已达到骨干宽的一半以上。
(2)远2、3指骨近侧分掌、背侧面。
11.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与大多角骨相关节的马鞍形关节面基本形成。
(2)所有远指骨都分掌、背侧面。
12.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的鞍状关节面已经完全确立。
(2)近节指骨I、II、III、IV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3)中节指骨III骨化中心也与骨干等宽。
12.5岁:
(1)籽骨开始出现。
(2)骨化钩骨骨化中心出现钩的轮廓。
(3)近指1宽于骨干。
(4)尺骨小头确立。
13.0岁:
(1)桡骨骨化中心尺骨关节面的背侧面开始覆盖骨干。
(2)尺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到宽。
(3)掌骨I、近节指骨I、远节指骨I的骨化中心已开始覆盖骨干。
13.5岁:
(1)桡骨骨化中心的桡侧和尺侧都已覆盖骨干。
(2)所有指骨的骨化中心都已覆盖骨干。
(3)大多角外侧尖顶出现。
14.0岁:第I 掌骨、远节指骨I开始愈合,即骨小梁通过。
15.0岁:(1)掌2、3、4、5和远节指骨2、3、4、5开愈合。
(2)第I远节指骨可能已经愈合。
15.3岁:(1)中节指骨、近节指骨在愈合过程中。
(2)远节指骨有的已愈合完成,其中第I远节指骨愈合最快,而其它有的正在愈合。
15.6岁:所有远节指骨全部愈合,近节、中节指骨都在愈合过程中。
15.9岁:远节指骨全部愈合完成,近节指骨全部愈合,中节指骨至少有1节指骨一侧或两侧有缝隙
16.0岁:指骨全部愈合完成,有时第II、III中节指骨还有一侧有点缝隙。
16.3岁:第II、III、IV、V掌骨愈合过程中,缝隙很大。
16.6岁:指骨全部愈合,第II、III、IV、V掌骨在愈合过程中。
16.9岁:第V掌骨有一点缝隙,有时第IV掌骨也有一点缝隙。
17.0岁:掌骨全部愈合完成,桡骨骺刚开始和骨干愈合。
17.3岁:桡骨愈合大于或等于1/3。
17.6岁:桡骨愈合大于或等于1/2。
17.9岁:桡骨愈合多于或等于2/3。
18.0岁:(1)桡骨及尺骨愈合基本完成。
(2)桡骨愈合线仍然存在,尺骨桡侧尚有小部分尚待愈合。
18.3岁:桡骨骨骺、干基本愈合完成,桡骨愈合线仍存在,尺骨桡侧有小部分尚待愈合。
18.6岁:桡骨骨骺、干完全愈合,桡骨残留部分愈合线。
女子骨龄评价标准
6.0岁:
(1)掌骨I骨化中心出现大多角骨关节面,相应缘致密,并开始凹陷。
(2)钩骨尺侧面有凹陷。
(3)头状骨骨化中心第II掌骨底缘致密。
7.0岁:尺骨骨化中心出现。
8.0岁:(1)尺骨骨化中心增大、平滑、清晰。
(2)掌骨V骨化中心的指骨关节面开始分化,远侧缘和桡侧、尺侧之间出现了区别。
9.0岁:
(1)桡骨和尺骨骨化中心的茎突开始出现。
(2)尺骨骨化中心尺骨小头部分的密度大于茎突部分。
(3)掌骨I骨化中心与大多角骨相关节的鞍状关节面已非常明显。
(4)远节指骨I骨化中心宽于骨干。
10.0岁:(1)掌骨I骨化中心的大多角骨鞍状关节面已完全确立。
(2)所有近节指骨骨化中心和骨干等宽。
10.5岁:
(1)所有中节指骨骨化中心和骨干等宽。
(2)远节指骨I骨化中心开始覆盖骨干。
(3)拇指内收肌籽骨开始骨化。
11.0岁:
(1)掌骨I、近节指骨II、III、IV、V和所有远节指骨的骨化中心都已开始覆盖骨干。
(2)桡骨骨化中心尺骨关节面分掌侧和背侧面。
11.5岁:
(1)掌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2)近节指骨I和中节指骨的骨化中心也已开始覆盖骨干(3)大多角骨骨化中心的外侧缘与掌骨I关节面的相接处为朝向外侧的尖顶。
各腕骨的关节面均已出现。
12.0岁:
(1)桡骨骨化中心在桡、尺两侧覆盖骨干。
(2)尺骨骨化中心与骨干等宽。
(3)指骨的覆盖更加明显。
13.0岁:
掌骨II、III、IV、V,近节指骨III、IV、V和远节指骨II的骨骺开始和骨干愈合。
14.0岁:
(1)桡骨骺、尺骨骺开始和骨干愈合。
(2)近节指骨I和所有中节指骨的骨骺也都已开始和骨干愈合。
(3)掌骨I、近节指骨V和所有远节指骨的骺干愈合已完成。
15.0岁:
掌骨、指骨完全愈合,桡骨、尺骨刚刚愈合,缝隙非常清晰或有点连接(女子15岁与男子17岁相似)。
15.3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8。
15.6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4。
15.9岁:桡骨骺、干愈合了3/8。
16.0岁:桡骨骺、干愈合了1/2。
16.3岁:桡骨骺、干愈合了2/3。
16.6岁:桡骨骺、干两侧有缝隙。
16.9岁:桡骨骺、干一侧有缝隙。
17.0岁:桡骨骺、干刚刚愈合,有非常清晰的愈合线,愈合较松散。
17.3岁:桡骨骺、干完全愈合。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流程
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明确临床输血过程及各环节操作要求,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临床输血流程。
一、临床输血流程具体步骤
是从患者病情决定需要输血起,到血液输注完成且达到了临床输注的疗效为止。
1、评估患者的用血需求以及要求输血的时间。
2、告知患者(或)其亲属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目的和理由、输血风险与利弊,使其知情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输血的原因、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类型、种类和数量。
4、准确和清楚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检验申请单,注明输血
5、如果紧急需要血液,立即通过电话和检验科联系,事后补填输血申请单(仅限于患者配血标本已在检验科,之前申请血量已经用完)。
6、采集并正确标识用于配血试验的血样及输血前检查血样。
7、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样送到检验科。
8、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及配血试验,选择配合的血液。
9、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到检验科领取并核对血液制品。
10、发血时及输血前由2名医务人员核对以下各项的一致性:
⑴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所需血液品种与数量;
⑵血液制品信息: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液制品有无凝块、异物、溶血、漏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