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内文言文

合集下载

2019年4月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4月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9
2019 年 4 月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3.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 个字以内)(2 分) 二、现代文(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8 题(20 分) 守“拙”求进
①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的确,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2019 年 4 月上海市奉贤区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海市奉贤区 2019 年初三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2019.4
一、文言文(40 分)
(完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默写(15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
。(《钱塘湖春行》) ,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3.人面不知何处去, 4. 5.殚其地之出,
⑥我饥饿、疲惫、寒冷、烦躁,我的心中被淤积已久的怒气鼓胀得几乎快要炸裂。我假透了那个惹是 生非的女人,都是因为她的过错,才使我 pái huái 流落在异乡街头饱受风雪之苦。就在那个时候,我看 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泄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涨红着愤怒而疲倦的脸,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
⑦开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似乎正在和面做饭,她将两只手甩了甩,又合拢着搓了搓,才接 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她眯着眼将那张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你不是本地 人吧?”我点点头。她便往前方指了指,告诉我那条胡同离这儿已经不远,但还得如何拐弯如何拐弯之类。 那口音不好懂,我听得越发糊涂,傻傻地愣在那里。她就索性扯下围裙,抓起条头巾说:“那地方太难找, 还是我领你去吧!”
。(《题都城南庄》) ,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杨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之物而强假焉..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C.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A卷(含答案)

2019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A卷(含答案)

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3.向来枉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4.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5.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第6—7题(4分)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6.曲中的“杀”用在“爱”后面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江烟水照晴岚”写出江南隽美、繁华、富庶的特点。

B.“秋光淡”不仅描写江南秋景,也在表现作者闲适之心。

C.“看沙鸥舞再三”点明了沙鸥飞翔的舞姿十分优美动人。

D.“画船儿天边至”强调了江南广阔的空间和景物的别致。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技,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铭”是古代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爱莲说》的作者是(人名)。

(2分)9.两篇文章的主旨基本相近,大致是,《陋室铭》中最能反映作者志向的语句是,《爱莲说》中最能反映作者志向的语句是。

(4分)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陋室铭》以“山、水”喻“室”,以“仙、龙”喻“室主”,《爱莲说》以“莲花”喻“君子”,巧妙地表明作者的情感节操。

2019上海市二模试卷C卷答案知识分享

2019上海市二模试卷C卷答案知识分享

2019上海市二模试卷C卷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文言文(4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1.却疑春色在邻家2. 怀旧空吟闻笛赋3. 何日遣冯唐4. 孤村落日残霞5. 并怡然自乐(二)(4分)6.(2分)C7.(2分)海棠怎样了?(或海棠还好吗)昨夜雨疏风骤(三)(9分)8.(4分)(1)更加(2)多9.(3分) C10.(2分)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四)(12分)11.(4分)D12.(4分)出生入死的百战,13.(4分)教育孩子们不忘过去,珍惜安逸生活。

(或“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二、现代文(40分)(一)(18分)14.(2分)肠道微生物群落15.(4分)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拟杆菌和厚壁菌类群是人体的众多菌类中是最主要的菌类16.(4分)人的体重是由肠道微生物群落决定的(或:肠道微生物群落能够改变人的体重)17.(4分)B(A是“作用之一”;C是“体重增加”;D是“研究结果目前尚不能肯定”)18.(4分)在平常的饮食中长期食用低脂低糖的食物,不吃高糖高脂的食物,使体内拟杆菌增多,厚壁菌类群减少(因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

(二)(22分)19.(4分)A20.(4分)(选句得1分,效果3分)选A(1分)效果:疑问句引发“小树”从不同角度思考,引导他与同学们成为朋友,表现了“我”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

(3分)选B(1分)效果:反问句,加强语气,引导“小树”忽略差异关注共性,努力成为同学们的朋友,表现了“我”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

(3分)选C(1分)效果:疑问句激发“小树”对自身兴趣点的关注,也为帮“小树”定计划提供思路,表现了“我”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

(3分)选D(1分)效果:疑问句激发“小树”的兴趣点,引导他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帮助他人,表现了“我”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九年级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向吾不为斯役,。

(柳宗元《捕蛇者说》)5.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在元曲中极负盛名,被誉为“”,作者是元朝的(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

B.“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

D.“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煎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撐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戊申”是指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B.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文中的“五鼓”相当于第五更C.“子颖”是以字称呼知府朱孝纯,以此表示尊重。

D.“东海”这里指想象中泰山东面的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10.作者在日观峰上观日出,不但有可“穷千里目”的视野,而且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受,可见, 日观峰在众峰之中最。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①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①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2019年4月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4月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 年 4 月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分析松江区 2019 年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100 分钟)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2.,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3.素来白费推移力,。

(朱熹《观书有感》)4.,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5.日星隐曜,。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阅读下边的诗,达成第6—7 题( 4 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诗歌作者是(人名),钱塘湖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地名)。

( 2 分)7.以下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水面初平”勾画出潮水平湖堤的初春轮廓。

B“早、新”二字描述了莺和燕新来时的动向。

C“渐欲、才能”表现出花草繁荣昌盛的趋向。

D“行不足”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

(三)阅读下文,达成第8—10 题( 9 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素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这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多天,辞去。

局内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 3 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9.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 “问所素来”表示源中人对外人拥有警戒之心。

B “与外人间隔”以致源中人不知道已改朝换代。

C “皆出酒食”说明源中人生活富裕且安于享受。

D “不足为外人道”是源中人对外人的谦逊说辞。

10. 节选语段表现了桃花源的朴实风俗,同时也表达出人们的梦想。

( 4 分)(四)阅读下文,达成第 11—13 题( 12 分)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内文言文分类汇编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内文言文分类汇编

崇明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8.(2分)桃花源记陶渊明9.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3分)10.(4分)D黄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此书相传是(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0.节选部分,鲁庄公的浅陋无知表现在战时和战后两方面。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8.(2分,每空1分)左传春秋9.(3分)(曹刿)下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10.(4分,每空2分)不能把握战机不知取胜原因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初三二模专题:课内文言文宝山区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B.都尉:次于将军的军官C.守丞:保卫都城的军官D.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广故数言欲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陈涉一番话想达到的最终目的是()。

(3分)A.提醒大家下雨天会导致误期。

B.鼓动大家争当开国英雄。

C.告诫大家守城会是死路一条。

D.激励大家起义反抗暴政。

8.(3分)C9.(3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10.(3分)D青浦区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臣本布衣”中的“臣”是__________(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选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分)8.(2分)诸葛亮9.(3分)(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0.(4分)表达作者希望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忠于蜀汉(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思想感情崇明区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戊申”是指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B.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文中的“五鼓”相当于第五更。

C.“子颖”是以字称呼知府朱孝纯,以此表示尊重。

D.“东海”这里指想象中泰山东面的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者在日观峰上观日出,不但有可“穷千里目”的______________视野,而且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受,可见,日观峰在众峰之中最__________。

(4分)8.(2 分)A9.(3分)回头看日观峰西面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

10.(4分)广阔高嘉定区陈涉世家(节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下列对节选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盛赞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

B.揭示起义原因是秦朝严苛统治。

C.展现农民起义雄伟浩荡的场面。

D.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迷信思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上面这段文字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泼以浓墨,细加描绘,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8.(3分)B9.(3分)同样是死,为夺天下而死,可以吗?(注意“等”“死”的意义和用法,句子整体翻译流畅。

)10.(3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经过;(1分)突出陈胜吴广卓越的政治见解和非凡的才干。

(2分)金山区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简要概括第①②段的主要内容。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邹忌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B.敢于并能善于进谏C.具有反思和自省精神D.虚心接受他人意见8.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3分,关键词“此、所谓、于”)9.邹忌以自己的经历来劝谏齐王。

(2分)(2)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2分)10.D (2分)虹口区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曹刿分析鲁庄公治理国家的特点。

B.交代了鲁齐两国作战的具体时间。

C.分析了作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D.交代了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代了作战背景,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围绕“_________”展开。

(4分)8 .A9.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10.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何以战奉贤区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A.因为陋室处在一个有仙有龙的地方。

B.因为陋室里住的是品德高尚的人。

C.因为陋室环境幽美清雅,陋室生活恬然自适。

D.因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情趣高雅。

8.刘禹锡(1分)朴素,不加装饰的(2分)(在这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一个)是没有学问的人。

(3分)9.A黄浦区黔之驴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以为且噬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以下是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

(4分)最初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8.C 9.以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

10.敬畏志得意满静安区橘逾淮为枳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