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

题》形考任务一

标签: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教育心理专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环境:能引起个体反映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图式:XXX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平衡:平衡有两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

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

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

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7.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8.儿童的社会化:是成

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体式格局行为,就

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基因的显形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遗传: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儿童个体发展的两大因素,它主要是指从上代那里取得类似的

遗传素质,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类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方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类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而有大概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另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类似和差异,比方在多子

女家庭里,大概其他孩子都不色盲,唯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就如不色盲和色盲。

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脑筋。

答: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XXX以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研究中,才干更真切地品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而XXX很主张通过探索性研究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把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XXX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脑筋。

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脑筋。

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XXX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答:一是作出自卑的解释,成效心灰意冷:他们很容易作出“我是讨人嫌的”、“我是一棵路边草”之类的解释。这样的自

我评价大概浇灭孩子的内心的愿望星火,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二是表现为嫉妒、仇视、甚至进犯性行为:有的儿童把内心的愿望星火燃烧到另外一路上去,表现出仇视和和嫉妒,甚至故意捣乱,直至采纳言语进犯、身体进犯的问题行为。

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

答: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答: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心理学家XXX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方由于自己喜爱小猫,就以为XXX肯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大概与自己相同,也大概不同,因

而开始表现出对别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方以为XXX的父亲如果不知道XXX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机,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机。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XXX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XXX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3、论述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减少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答:学校教育种环境可以减少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

⑴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而,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三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个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减少了个体差异。⑵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均匀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有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减少了个体差异。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意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大概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由于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逻辑学生就大概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与其他条件类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体系,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域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以致

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2.论述XXX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范现象。

答:XXX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一是XXX

XXX于学校的教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去拔苗助长。二是XXX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发教师去思考,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这样的思考是与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接得上口的。

XXX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她)知道这不表明该物体不存在了,而表明该物体被藏在了某个地

方。在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意识后,婴儿可以减少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而逐渐利用起表象,这使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感知运动阶段也就结束了。

2)前运算阶段,其基本特点是脑筋可以运作,但运作还不可逆。典范地表现为提早模仿,指当被模仿的对象不在时模仿该对象。此阶段的儿童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比方舞动双臂学飞鸟、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排几张凳子“开火车”、抱个布娃娃研究做妈妈,而在现代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也正由于具有提早模仿的能力,所以此阶段的儿童对很多工作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背着“大人”而“偷偷地”做,成效“闯祸”了。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XXX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惟能够守恒后,出现了新的认知进步,凸起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但过了母语的口语交流关,并且可以体系地研究书面语和其他符号表征体系,这典范地表现为他们研究阅读、写作和算术、数学。语言符号体系的研究和把握又反过来促进儿童不但能更形象地并且能更有

逻辑地表征世界。只是之所以叫“具体(的)”运算阶段,是由于儿童在逻辑地表征世界时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不能或不善于单纯根据规则或语词的含义作抽象的推理,比方初学算术时会掰手指来计算、难以理解的时间与距离单元、难以判断复杂情节里的“好人”和“好人”等等,而当具体情景的变化超出了他们一样平常经历能够估计的范围时又会变得不守恒。比方两个一样大小的面团,当其中的一个被搓成长条时,儿童可以守恒地以为两个面团的包含物一样多。但是当长条面团被搓拉得更长更细时,儿童又会以为此时的这个面团包含的面“少”了,这又暂时退回到只注意细的一面,而忽视长的一面的不守恒。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之所以有时会退回到不守恒的状态,是由于他们不能完全从形式上斟酌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这是XXX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XXX 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3.论述XXX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

答: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我国教师说的“跳起来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发展

区”的一个形象的表达。XXX的最近发展区观点冲击着流行的学校教学观。根据这个观点,学校教学要把辅佐学生研究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衅性的作业;同伴讨论,合作研究也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怎样的作业算是“稍稍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最近发展区?XXX没有对这些具体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说明,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

4.论述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几种方法。

答:训练观点采择能力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开展角色扮演举动。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别人的处境,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体式格局和态度行事。可见角色扮演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别人的处境,体验别人在此处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了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在角色扮演举动中,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在旁观时练分析与评论,这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

5.论述XXX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教育含义。

答:⑴他都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亦即道德观念。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观念的教学。

⑵他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学校进行道德

观念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陈述,而应该讲清理由;讲清理由也不能仅仅按照“因为……所以……”、“假如……那么……”之类的句式来做。XXX和XXX在研究中采用的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启发我们的是:学校道德观念的教学要富有智力挑战性,要使学生在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中领悟道德观念及其理由。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一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 题》形考任务一 标签: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教育心理专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环境:能引起个体反映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图式:XXX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平衡:平衡有两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 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 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6.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 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7.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8.儿童的社会化:是成

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体式格局行为,就 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9.基因的显形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遗传: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儿童个体发展的两大因素,它主要是指从上代那里取得类似的 遗传素质,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类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方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类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而有大概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另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类似和差异,比方在多子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必修课 《教育心理专题》 基于课程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课程归属:教育教学部 主讲教师:袁军 主持教师:罗洪兰 2015年3月 《教育心理专题》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3学分,54课

内学时。 本课程的任务是联系我国小学教育实际,优先选择国际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理论完整且坚实、证据丰富而确凿的若干题目作为教学内容,以专题形式作系统讲解。讲解中适当增加基础理论部分,展现从理论走向应用的逻辑过程,揭示代表性研究成果中蕴涵的教育教学思想及其应用的含义。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员树立和巩固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应该坚持的基本信念,向学员提供看待教育、教学问题的有利视角,努力使学员形成富有启发性的认知结构,从而便于他们反思自己的经验,改善自己的工作。 为规范本课程教学和考核工作,特制定本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习的人员。 二、考核依据 制订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大纲和该课程的文字教材《教育心理专题》(袁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而本考核说明则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组织考核,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终结性考核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50% ,两部分成绩合成为课程考核总成绩。课程考核总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为及格。 (一)平时形成性考核:1学期分5次,对应于本课程指定的文字教材所含的4编,每编作1次形成性考核,还有1次为小论文。 每次形成性考核的成绩以10分计,5次总成绩为50分。 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各辅导单位负责评定、存档。国家开放大学将随机赴地方单位抽查学生的作业和评定成绩,若发现情况不实,将严肃处理。 (二)期末终结性考试:期末终结性考试按国家开放大学有关考试的规定组织实施。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折合为课程总成绩50分。 四、考核要求 无论是形成性考核,还是期末考试,都要求学员系统掌握有关内容。所谓“系统掌握”,即要求学员按“知道”、“了解”和“理解”这3个层次,分别掌握有关的内容。兹界定这3个层次的掌握如下: (一)所谓“知道”,是指能够写出基本的术语、数据、分类,以及代表性人物和事件。“知道”的典型表现是这样:若考题提到某个项目,则学员就要按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 》形考任务五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五参考答案 标签: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教育心理专题参考答案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一) 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的生物特征,或称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由于不同的个体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受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使有的幼儿发展不同。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与此同时环境也会对遗传产生作用。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尽管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但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则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野兽抚养大的孩子虽然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却不具备人类的正常心理。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不会直立行走,不能学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剥夺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其心理难以正常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遗传与环境会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同时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环境对遗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过程。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着制约作用。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有的则把遗传和环境分别比作燃料和氧气,要想燃烧起来,燃料和氧气缺一不可。同样道理,儿童要实现发展也需要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不过,遗传论者与环境论者所达成的这种共识是相当笼统的,对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是通过怎样的一种机制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大家尚未达成共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是指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 任务2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还是无望,准是好日子又耽误过去了。貌美总是遭人妒忌的,为改变处境,我真想也用千金来买相词赋,这种心情向谁去诉说?你别得意翩翩起舞了,难道你就看不见杨玉环和赵飞燕都成了尘土吗?闲愁最叫人痛苦,不要上高楼扶栏远眺吧,夕阳正在落杨柳如烟,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 二、分析(本题50分) 题目2 分析下面一段话是怎样在情景中表现人物性格的? “我只看到过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个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 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气的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 译者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加入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们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恢复书信来往。” 【篇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文英语3》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单元自测2 一、选择填空,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每题10分)

题目1 —Lookingafterababyisnotaneasyjob,isit? 选择一项: C.No,itisn"t. 题目2 —Isyourgrandmothergettingwellnow? 选择一项: A.Yes,sheismuchbetternow. 题目3 —DoyoumindifIrecordyourlecture? 选择一项: B.No,notatall. 题目4—I"msorrytohearthatyourgrandmotherisillinhospital.选择一项: B.It"sverykindofyou. 题目5 —Linda,what"swrongwithyourgrandmother? 选择一项: B.Shehurtherleg. 题目1

命题网络的形成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命题网络的形成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三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题目2 视觉意象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题目3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题目4 精制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题目5 组织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题目6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题目7 模式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题目8 概念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题目9 序列行动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 展开至结束。 题目10 合成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 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1 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第一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第一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第一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正确答案:质的差异2.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研究。 正确答案:巴甫洛夫3.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正确答案:概化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4.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以同样的行为方式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这叫作()。 正确答案:同化5.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做的。 正确答案:柯勒主观题二、名字解释(共3题,共15分) 1.正强化(试题分值:5分)答:正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出现某个满意子,从而加大该行为发生 的可能性。 2.知识的表征(试题分值:5分)答:知识的表征即知识在头脑是什么样子的。知识一般可以表征 为命题、产生式和意象。 3.观点采择(试题分值:5分)答: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 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三、简答题(共2题,共40分) 1.测量的结果为什么通称为“分数”?简要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试题分值:20分)答:因为:(1)科学的或好的测量通常用数字表示结果(4分); (2)虽然测量的结果也可以是文字的,可是文字分数都可以转换成数字的(4分)。所以中文采用 了“分数”这个词。(2分) 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为:(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甚至可以只有两级。(3分)(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标签: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教育心理专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 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 ,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 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 ,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 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 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 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 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 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答:(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

国开电大 教育心理专题 形考任务5答案-题目4(版本一)

国开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5答案4.结合自己的教育或教学的实际,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失败或追悔的实例。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教育教学应用分析在学习了巴甫洛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后,我觉得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今后必将走上教师这一职业岗位,这一理论让我对以后的教育方式有了一定的思考,不得不承认经典条件作用在对儿童身心发展中、在对他们教育辅导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耐心指导、当心教学 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即对教师而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或技能或形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行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学习的接受与掌握程度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孩子或许只需说一遍便能立刻掌握,而有些孩子则需要反复指导,这里其实就表明他所接收的联结次数还不够,需要再进行不断地反复联结以致达到需要的条件反应。而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耐心的等待,而不是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或是有直接放弃的念头,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要教师耐心等待,一定会等到水到渠成时。 而有时教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好的学不会,坏的一学便知。这样的情况教师是不能预测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当心这样情况的发生。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并不是学好需要的联结一定比学坏所需的联结次数多,所以教师不应该以此为学生变坏的理由,并产生“学坏容易,学好难”这样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应尽量避免学生对于不好事物的接触,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学校的,也应该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总之,尽量减少学坏所需的联结,只要联结少了,孩子学坏的几率也一定是大大降低了。 二、不吝啬于表扬、赞赏 当学生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应后,就比如说某个孩子初步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要让他保持这一行为习惯最好的催化剂就是表扬与称赞,若他

教育心理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 一、单选题 1.“小阿尔波特案例”这个实验是(C)做的。 A 巴甫洛去 B 班杜粒 C 华生 D 斯金纳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与个产里式赃以有多项条件和多项行动 B 元小产生式月能有一项条件和一项行动 C 一认严生线可以有多项条件,却只能有一项行动。 D 哥队产生她只能有一项条件,却可以有多项行动 3.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这意味着(D). A 与确定质的差异无关 B 无视质的差异 C 否认质的差异 D 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 4.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个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这个短测验(A). A 一致性效度好 B 内容效度好 C 表面效度好 D 信度好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 B 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互为先决条件 C 序列行动是模式识别的先 D 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相互独立,并不依赖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DNA 里有染色体 B 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 C 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 DNA:DNA 里有基因 D 细瓶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组织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精制没有这种倾向 B 精制和组织都没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C 精制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组织没有这种倾向 D 精制和组织都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8.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D)。 A 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 B 重复促进成绩 C 重复比反馈更重要 D 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9.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确认的依恋类型是(C)。 A 回避型 B 安全型 C 絮乱型 D 矛盾型 10.下面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C) A 学习是逐渐进步的 B 没有进步就表明没有学到或学会什么 C 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 D 强化是学习必要的条件 11.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是异看作(A)。 A 特质的差异 B 量的差异 C 质的差异 D 程度的差异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2套真题题库及答案52

题库一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5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正确答案: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2.下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正确答案:精制和组织都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3.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说明〔〕o 正确答案:反响比重复更重要 4.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确认的依恋类型是〔〕o 正确答案:紊乱型 5.下而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 正确答案: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 主观题 二、名词解释〔共3题,共15分〕 1 .最近开展区〔试题分值:5分〕 答:最近开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2.正态分布〔试题分值:5分〕 答: "正态分布〞又称 "正态曲线〞。也叫 "钟型曲线〞;它左右对称;中间隆起成单峰;两边从数学上说,可以无限延伸并下降,却绝不与基线〔横轴〕相交。 3.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试题分值:5分〕 答: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是指假设不把握先行教学的工程,那么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三、筒答题〔共2题,共40分〕 1.论 "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里〞及其教学含义。〔试题分值:20分〕 答:假设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因而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时机同时处在工作记忆系统里〔7分〕。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而所谓"激活〞,就是指 "自觉地想一想〞〔7分〕。因而在教学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学内容逻辑上有关, 并旦希望学生把

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6分〕 2.大一统产生式的长处和短处。〔试题分值:20分〕 答:合成后的一一特别是大一统的一一产生式有两个基木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6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人们呈现一个很 "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 "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 "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处理了问题。这正是 "专长〞、 "专家〞的特征。〔8分〕 然而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而就容易成为 "套路〞,流为 "僵化〞,出现 "定势效应〞。〔6分〕 四、论述分析题〔共1题,共30分〕 1 .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衰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试题分值:30分〕 答: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响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7 分〕。 所谓衰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响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7分〕。 然而衰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响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4 分〕。 这样的保持与衰退具有根本的教育含义。一方而,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3分〕。 另一方而,衰退启迪教师估计到学生在修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3分〕。 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决心〔3分〕。 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决地一以贯之地实施衰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3分〕。 题库二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15分〕 1.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距看作〔〕o 正确答案:质的差距 2.经典条件反响学习理论起源于〔〕研究。 正确答案:巴甫洛夫

2019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

2019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五份网考试题及答案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 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 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 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 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 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 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 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 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 (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 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忆。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就是陈述性知识的使用,表现为回答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 提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4. 对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的产生式进行简要比较。 如何教好或学好程序性知识两种最基本的过程,即模式识别和序列行动。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模式识别的产生式的特点是条件有多项,行动在实质上只有一项。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概化过程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 (1)模式识别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型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 (2)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必要条件或先决条件。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关系密切,可两者的学习过程毕竟很不同。序列行动的学习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5. 大一统产生式有哪些优缺点? 合成后的¾¾特别是大一统的¾¾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教育心理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在教育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即把环境指为发生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发生影响的事件之总和。这个说法在界定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时,一般地强调了两点: (1)通过“发生影响”这个词语,强调我们所说的“环境因素”应该是显然作用于儿童个体的,于是一般就不去考虑山川草木的自然风光了,因为它们不是为了影响人而存在的,但是广告媒体得算,因为它们就是为了影响人们而存在的; (2)通过“周围”一词,强调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方式要具体,于是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概念一般也不在教育心理学里使用,因为相对于儿童个体来说,它们及其影响的方式也太抽象了,但是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儿童同侪之类要讲,因为它们使我们一下子就能想像到场所、人员、行为、话语以及可能的人际相互作用。 答案解释: 参考答案: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2.认知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首先尽量利用现有的图式去同化新的对象。当同化不成时,则顺应新对象,修改已有的或创建新的图式。按照这样的机制,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在各发展阶段之间,儿童的思维有质的不同,教学因此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次序。 按照布鲁纳的理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他们认识或表征世界的工具,因此学校教学应该起着“磨砺”的作用。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学校教学尤其要注重磨砺后两种表征能力,并且促进儿童从映像表征过渡到符号表征,为此教学要注重于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的过程于是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 按照维果茨基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社会历史文化影响的结果,这样的发展和影响应该理解为儿童在心理上发生的“内化”。这就提出了如何以使儿童个体的认知发展来促进其“整个人”的发展的重要命题。为落实这个命题,学校教学非常重要,而一项基本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结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它指出教学应该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答案解释: 参考答案:“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3.图式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其中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会起引导、组合的作用. 答案解释: 参考答案: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4.平衡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平衡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教育心理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而说法正确的是()o A.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B.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2.强调学校教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的观点。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班杜拉 3.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确认的依恋类型是()。 A.矛盾型 B.回避型 C.紊乱型 D.安全型 4.“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做的。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 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A.重复促进成绩 B.重复比反馈更重要 C.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 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是对()的描述。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7.下面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 A.强化是学习必要的条件 B.学习是逐渐进步的 C.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 D.没有进步就表明没有学到或学会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