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复习题

合集下载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古文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份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针灸治疗法D. 外科手术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珍答案:A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王叔和D. 皇甫谧答案:A4. “四诊法”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声、色C. 望、闻、问、药D. 望、闻、切、药答案:A5. 《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是?A. 系统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和用途B. 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完善了针灸理论D. 阐述了内伤外感的病因学说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中的“________”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气的升降出入有关。

答案:气一元论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是指人体内部的器官,而“________”则指体外的器官。

答案:脏;腑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4. “________”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等来了解病情。

答案:望诊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________”是指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答案:上品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健康的维持依赖于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

此外,它还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医古文复习资料文档

医古文复习资料文档

各位学生: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医古文Z》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A)A.或许B.一定C.如果D.难道E.莫非2.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D)A.减少B.变小C.低贱D.轻视E.不多3.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B)A.效法B.法则C.条文D.遵循E.依从4.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C)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E.三日5.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D)A.器物B.外物C.万物D.众人E.物质6.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B)A.虔诚B.恭敬C.皇命D.谦逊E.屈尊7.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D)A.钱财B.凭借C.根据D.持E.得到8.“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表示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C)A.目的B.动机C.原因D.决心E.后果9.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E)A .遇到 B. 碰上 C. 看待 D. 遭受 E.造成10.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A)A. 正当B. 钟鼓 C .时钟 D. 钟情 E.刚刚11.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E)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 领地上的人民E.领地12.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D)A.恶劣B.瘦弱C.贫民D. 体弱多病者E.顽劣13.“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D)A.自谦 B.自卑 C.佩服 D.敬意 E.赞赏14.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B)A.钱财B.卖C.买D.货物E.制作15.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老少16.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D)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E.同“之”,动词17.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推崇18.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D)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E.亲人19.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医古文复习题参考

医古文复习题参考

---------------------------------------------------------------最新资料推荐------------------------------------------------------医古文复习题参考一、单项选择题 1、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的咳义为() A.咳嗽 B.孩子 C.小儿笑D.小儿哭2、并平脉辨证中的平是() A.正常 B.恢复 C.通辨 D.通辩 3、而小人无良,致灾速祸的小人义指()A.恶人 B.我的仇敌 C.我 D.小儿 4、臣惟顽蒙,备食晋粟,犹识唐人击壤之乐中的惟义为()A.由于B.虽然C.只是D.但是5、时人谓之书淫的淫义为:() A.读书迷惑之人 B.读书邪乱之人 C.读书贪心之人 D.读书过份之人 6、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的亹读音是() A. di B. xng C. y D.wěi 7、翁春秋既高,乃徇张翼等所清中春秋修辞格是()A、拟人 B、委婉 C、借代 D、比喻 8、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中畎浍尾闾比喻()A.补益少, 消耗多 B.补益多,消耗少 C.补益多,消耗多 D.补益少,消耗少9、唯审谛覃思中覃义是() A.全面B.审察 C.深 D.通谭 10、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1 / 10寿中的一切义是() A.长久的B.夭折的 C.一般的 D.长生不老二、多项选择题1、《串雅》序指出走方医的缺点和弱点是()A.旁涉元禁,琐及游戏 B.游食江湖,货药吮舐 C.剽窃医绪,倡为诡异 D.刳涤魇迷,诧为神授 E.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2、下面含有定语后置的句子是() A.乡之诸医泥陈裴之学者 B.医之不朽者也 C.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 D.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 E.唯土之信3、句中含有死亡义的是() A. 季子妇程氏刲股递进之,卒不起 B.民莹将捐馆舍 C. 即含不瞑 D.高年不禄 E.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 4、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B.翁穷昼夜是习 C.目惑玄黄 D.彼何荣势之云哉 E.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医书中常提到的“四诊”是指望、闻、问、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是《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指的是外感热病,而“杂病”则是指除伤寒以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脾”主要负责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则是指______。

5.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针刺,而“灸”则是指使用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切2. 杂病3. 运化水湿4. 血液5. 艾叶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2.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相对应?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邪气之一?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简述中医对“阴阳”的理解。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是维持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免费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免费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免费医古文,即医学古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学科,它涵盖了古代医学理论、诊疗方法、药物学等多方面内容。

学习医古文对于理解中医的发展历程和深化医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医古文试题及答案的样例,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医学著作被誉为“医家之圣”,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2.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A. 四季养生B. 五脏六腑C. 经络学说D. 病因病机答案:A3.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风、寒、暑、湿、燥D. 酸、苦、甘、辛、咸答案:A4.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思想,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黄帝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神农本草经》答案:A5.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孙思邈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黄帝内经》中的“三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焦、中焦、下焦7.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答案:切8. “五味”在中医中指的是酸、苦、甘、辛、______。

答案:咸9.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体质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痰湿。

答案:气虚、阳虚、阴虚、湿热10.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表里、寒热、虚实、______。

答案:阴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思想。

答案:《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理念。

12. 解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医古文复习资料

医古文复习资料

医古文复习资料1.课文《扁鹊传》节选自(《史记》)2.以下对“随俗为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随着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气与病变需求,而改变行医科目。

)3.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遇”意为(接待)4.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贵”意为(尊重)5.奠定中医辨证原则基础的著作是( 《伤寒杂病论》)6.以下句子代表“死”的婉言是( 弃捐填沟壑)7.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阳”是指,“阴”是指( 病证病因)8.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末”、“本”表示( 名利身体)9.关于葛洪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素问》是其代表作)10.“外科鼻祖”是指(华佗)11.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砭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扁鹊说:“疾病处在皮肤肌肉之间,用汤药和热敷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疗部位;疾病处在血脉,用针灸和砭石的效力能达到的部位;疾病在肠胃,用药酒12.的效力能达到治疗的地方;如果病在骨髓,即使是掌管生死的神也没办法。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

动摇则穀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人体要活动,只是不能使身体疲惫罢了,身体活动,水谷的精气就能运化(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病不得产生,比方象门轴每天转动,就不会腐烂。

1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智慧的人,经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多听广记而懂得事理的人,又次一等。

14.夫大医之体, 欲得澄神内视, 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 不皎不昧。

优秀医生的风度,要做到思想纯正,随时自我检查,看上去很庄重大方,气度宽宏,不卑不亢。

15.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心去谋取财物,只能具有救助苦难的胸怀,纵然前往阴间地府,也会感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並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16.要求:(1)请在原文上给以上文字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1 题型:单选题章节: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A 高贵 B 尊重 C 尊贵 D 富贵答案B※序号:2 题型:单选题章节: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A 奇怪 B 惊奇 C 使……奇异 D 认为……奇异答案D※序号:3 题型:单选题章节:1“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答案A※序号:4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答案】(D)※序号:5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答案】(A)※序号:6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答案】(D)※序号:7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A、妇科医生B、腰带以下的医治C、带脉以下的医治D、经带产诸病之医治【答案】(A)※序号:8 题型:翻译题章节:11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答案: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

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

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序号:9 题型:翻译题章节:12 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居二日半,简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序号:10 题型:翻译题章节:13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

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序号:11 题型:阅读实践题章节:1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这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 给上文断句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 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答案1. 扁鹊过赵。

赵王太子暴疾而死。

鹊造宫门。

曰。

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

得无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

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

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

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

苗父之为毉也。

以菅为席。

以刍为狗。

北面而祝。

发十言耳。

请扶而来者。

举而来者。

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鹊曰。

不能。

又曰。

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

俞柎之为毉也。

搦脑髓。

束肓莫。

炊灼九窍而定经络。

死人复为生人。

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

扁鹊曰。

不能。

中庶子曰。

子之方如此。

譬若以管窥天。

以锥刺地。

所窥者甚大。

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

岂足以变骇童子哉。

扁鹊曰。

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

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

所谓尸厥者也。

以为不然。

入诊之。

太子股阴当湿。

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

然者。

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

赵王跣而趋出门。

曰。

先生远辱幸临寡人。

先生幸而有之。

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

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

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

先造轩光之灶。

八成之汤。

砥针砺石。

取三阳五输。

子容祷药。

子明吹耳。

阳仪反神。

子越扶形。

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

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

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

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2.造:到。

壤土之事:死丧之事。

肓莫:肓膜。

莫,通“膜”。

3. 中庶子质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时代行医的人叫苗父,苗父施行医术时,用草当作祭席,用畜草当作祭牲,面向北方而祈祷,只说十句祷词罢了。

就使搀扶而来的病人,抬着而来的病人,都恢复如初。

您的医术能像这样吗?”中庶子说:“您的医术像这样,比方像用竹管来看天,用针锥来刺地,所看的天地很大,而所到的却很小。

像您的医术,难道能使小孩惊骇吗?”※序号:12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答案C※序号:13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谥号 B 年号 C 庙号 D 别号答案C※序号:14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 B 逐渐 C 很快 D 一点儿答案B※序号:15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A、犯难B、为难C、责问D、困难【答案】(C)※序号:16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义是()A、刑法B、征召C、回避D、躲避【答案】(B)※序号:17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A、shùB、shǔC、shuòD、shòu【答案】(C)※序号:18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A、尽B、完C、语气词,罢了D、指示代词,这里【答案】(C)※序号:19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A、收藏B、舍弃C、去掉D、离开【答案】(A)※序号:20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信”的意义是()A、相信B、确实C、两宿D、通“伸”【答案】(B)※序号:21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中,“收”的意义是()A、收获B、收拢C、逮捕D、盛殓【答案】(C)※序号:22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答案】(C)※序号:23 题型:翻译题章节: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答案:如果病毒是郁结积聚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应当要剖开割除的话,就让他饮麻沸散,一会儿就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了,于是就剖开腹部,取出积聚。

※序号:24 题型:翻译题章节:2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答案:病人就按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挂在车边上,想要去到华佗家。

当时华佗还没有回来,华佗的小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象遇到了我父亲,车边的病物就是明证”。

※序号:25 题型:翻译题章节:2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答案: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能够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

经常活动,那么五谷精微之气就能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譬如门轴由于经常转动不会腐烂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古代长寿的人,创造了导引这类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他们像熊一样直立环抱,像鸱鸟一样左顾右盼,伸展腰肢,活动各个关节,用来求得长寿。

※序号:26 题型:阅读实践题章节:2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 给上文断句【答案】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死。

见医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答案】宥:宽恕。

口实:话柄;借口。

壬人:佞人,巧言谄媚的人。

曾:竟然;简直。

3. 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答案】唉!凭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从事物细微变化中预见先兆的能力,然而还像这样轻率地杀掉有才能的人;凭着荀文若的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劝说曹操,然而还不能使他的愤怒消除。

掌权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呀!也真应当慎防呀!原来史官把此事写入史书上,这是想让后来的掌权者宽恕有才能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人的劝告,而警戒残暴统治者的轻杀有才之人。

所以从“佗恃能厌食事”到“吾悔杀华佗”一段,详细地进行了记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