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一、引言在物理实验技术中,研究材料的氧化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材料的氧化性能直接影响其在各种工程应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方法和实验技巧,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进行相关研究。
二、常用的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方法1.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简称TGA)TGA是一种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质量变化的方法。
通过控制升温速率以及记录样品质量的变化,可以分析材料在高温下的氧化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如金属、陶瓷、聚合物等,并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
2.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DSC是一种测量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放热量的方法。
通过记录样品与参比样品之间的温差,可以获得材料的热性质,如材料的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在材料氧化性能的研究中,DSC也常用于评估材料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
3. 气象性能测试气象性能测试是通过将材料暴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察其氧化程度的变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盐雾试验、人工氧化、高温氧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模拟材料在实际工程环境中受到的氧化影响,并评估材料的耐候性。
三、材料氧化性能测试的实验技巧1. 样品制备在进行材料氧化性能测试之前,样品的制备非常重要。
首先,样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样品表面应当光滑、无氧化层和污染物,可以通过研磨、清洗等方法来达到。
最后,对于有机材料,还需要去除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以避免测试结果的误差。
2. 实验条件控制在进行材料氧化性能测试时,实验条件的控制非常关键。
例如,在进行TGA实验时,应控制加热速率、气氛和样品尺寸等参数,以获得准确的氧化数据。
此外,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最全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测试包括:验收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配置测试、并发测试、可靠性测试、失败恢复测试。
1、验收性能测试Acceptance Performance Testing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使用场景组合,测试系统能否满足生产性能要求主要用来验证系统是否能够达到宣称的能力是一种完全确定了系统运行环境和测试行为的测试方法验收性能测试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场景、核心业务,才开展验收性能测试,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2、验收性能测试-内容确定用户场景给出需要关注的性能指标测试执行测试分析示例:要求系统在100个并发用户的条件下进行A业务操作,响应时间不超过5s。
3、负载测试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对负载测试有如下理解: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使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
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量、资源使用率等4、压力测试为了考察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极端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
注意,这个极端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
压力测试是到系统崩溃的时候才算成功。
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的区别: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
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负载测试关心的是用户规则和需求,压力测试关心的是软件系统本身。
我们在做软件压力测试时,往往要增加比负载测试更多的并发用户和交易,这是为什么?5、并发测试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控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
并发测试和负载测试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建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一集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
纳米科技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技巧

纳米科技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与技巧纳米科技材料是具有纳米尺度的特殊材料,其性能的测试对于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纳米科技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测试方法。
一、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纳米科技材料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压缩、弯曲、硬度等测试。
1. 拉伸测试拉伸测试用于确定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刚性等。
该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力,引起材料的断裂,测量材料在断裂之前的最大应力和应变。
常用的设备有万能试验机,测试时应注意选取适当的试样尺寸和测试速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压缩测试压缩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变形性能。
该测试方法通过施加外部压力,使材料发生压缩变形,测量应力和应变。
常用的设备有压缩试验机,测试时应注意控制加载速度和选择合适的加载方式,避免试样产生脱离和侧向变形。
3. 弯曲测试弯曲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柔韧性。
该测试方法通过在材料上施加弯曲力,测量应力和应变。
常用的设备有弯曲试验机,测试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试样尺寸和加载方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测试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压头和测试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热学性能测试热学性能测试是评估纳米科技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热导率测试、热膨胀测试等。
1. 热导率测试热导率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盘法、热线法、激光闪热法等。
测试时应注意控制样品的尺寸和温度梯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热膨胀测试热膨胀测试用于评估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线性膨胀系数。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热机械分析法、激光干涉法等。
测试时应注意控制温度梯度和样品尺寸,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电学性能测试电学性能测试是评估纳米科技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方法。
性能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是指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系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方法是保证系统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性能测试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指通过增加系统负载,来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进行负载测试时,可以使用一些负载模拟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来模拟用户行为和系统负载,从而观察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负载测试,可以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找出系统的瓶颈和性能瓶颈,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要介绍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指通过增加系统负载,来测试系统在极限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在进行压力测试时,需要模拟系统面临极限负载时的情况,观察系统在此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压力测试,可以了解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性能状况,找出系统的极限性能,并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有并发测试。
并发测试是指通过模拟多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来测试系统在并发访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在进行并发测试时,需要模拟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观察系统在并发访问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通过并发测试,可以了解系统在并发访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找出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为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最后,我们来介绍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测试是指通过持续运行系统,来测试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在进行稳定性测试时,需要模拟系统长时间运行的情况,观察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稳定性测试,可以了解系统在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的性能稳定性,找出系统长时间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系统的稳定性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总之,性能测试是确保系统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而不同的性能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找出系统的瓶颈和性能瓶颈,为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性能测试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测试常用方法

测试常用方法一、介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bug,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运行。
为了有效进行测试,测试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测试工作。
二、黑盒测试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它将输入和输出的可能取值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等价类划分的测试方法。
它将输入和输出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因为边界值往往是导致错误的关键点,所以通过边界值分析可以发现更多的bug。
三、白盒测试1.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一种常用的白盒测试方法。
它通过执行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以确保每一条语句都能被执行到。
这样可以发现潜在的逻辑错误和代码缺陷。
2. 判定覆盖判定覆盖是一种基于语句覆盖的测试方法。
它要求每个判定语句的真假都至少被测试一次。
通过判定覆盖可以发现判定语句中的逻辑错误。
四、性能测试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
它通过模拟实际的用户请求,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负载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瓶颈,并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一种测试系统在超过正常负载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的方法。
通过压力测试可以评估系统在极限负载下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测试1. 渗透测试渗透测试是一种测试系统安全性的方法。
它通过模拟黑客攻击,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
渗透测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修复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 防火墙测试防火墙测试是一种测试防火墙规则和策略的方法。
它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防火墙的过滤效果和防护能力。
防火墙测试可以帮助管理员调整防火墙配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六、回归测试回归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网站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

网站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对于网站开发者来说,网站性能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网站性能的测试可以让开发者了解网站的瓶颈所在,并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网站性能测试方法。
一、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一种模拟多用户访问的方法,目标是测试网站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
在进行负载测试前,需先确定测试目的,设定测试阶段和进行测试计划。
负载测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指标。
测试时可使用软件模拟HTTP请求,常见的负载测试工具有JMeter、LoadRunner、WRK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变化负载规模,以达到测试的深度和可靠性。
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对软件进行恶性测试,验证其强度韧性和极限容量,并找出软件系统的问题。
压力测试总体目标是模拟系统运行的环境和用户的想法,然后进行系统性能的验证。
压力测试常常会导致资源耗尽或系统崩溃,因此需要在测试区间内保持足够的监控和备份,以确保系统能够很快地恢复。
压力测试需要采用真实的用户场景,模拟各种网络负载情况,如网络拥塞、数据负载、交换机流量等情况。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数据采样,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指对网站各功能部分进行测试,目的是检查它们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常见的功能测试包括登录、注册、搜索、显示等。
在网站功能测试中,需要编写测试用例,对网站各个功能组件进行操作和检查。
测试过程需要全面、详细地记录操作过程和测试结果,并及时反馈问题。
四、稳定性测试网站稳定性测试主要目标是测试网站的抗干扰能力和故障容忍度。
测试时需要通过模拟各种异常情况、故障情况、网络阻塞情况等,对网站的稳定性进行测试。
常见的稳定性测试包括断电测试、断电恢复测试、流量突然增加测试、服务器换机测试、服务器重启测试等。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处理用户提交的故障报告。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2008-12-16 13:58:04 / 个人分类:转载好东西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1、明确用户的性能需求(显示的和隐式的),性能测试点,找出瓶颈1)用户直接需求的和使用过程中(行业经验)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点必须测试和分析到。
当然,客户不需要的,也没有必要去花时间和精力。
2)从中获取相应的性能测试参数,峰值和平均值。
3)客户的性能容忍度和系统所能承受的容忍度同样重要。
4)确认系统运行的最低硬件环境要求(虽然硬件便宜的多了,但客户能不能改造自己的环境还得客户说了算)5)如果可以的话,将系统的容错性做为性能测试的一部分进行测试2、测试对象和性能负载分布1)基本的3个对对像:C/S、B/S中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还有网络进行连接或中间件。
2)服务端可能分为数据端、业务端和服务容器。
3)跟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合理的进行相应的性能负载分布。
3、负载、容量和压力测试逐一进行(如果需要)1)更多的情况下,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是最初的设计时应存在的问题。
如果可能,建议对相应的性能提前做测试和优化。
2)够用就好,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要进行性能测试,一切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准。
4、测试点1)CPU和内存使用(系统自身的原因)。
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和释放,是否存在内存溢出。
2)访问的速度(客户需求或是实际的应用要求说了算)3)网络。
网络传输速度,网络传输丢包率。
(找些工具,有免费的)4)服务器。
指令、服务应答响应时间,服务器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服务器对峰值的处理(建议进行服务器优化或是进行服务负载均衡,有大量的文档对此进行描述)5)中间件。
中间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处理性能及信息处理的正确性。
5、测试和监控数据1)均值下的持续运行(通过分析对整体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2)短时间的峰值运行(分析系统的处理能力)3)最低配置和最佳配置下的性能对比4)多用户。
同时访问,同时提交。
5)对4 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控6、选择测试工具现有的测试工具太多了,不在一一列举。
常见性能测试分类及测试目的、测试方法

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介绍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性能测试,那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性能呢?性能是应用程序的一种特性,其包括了时间特性和资源特性。
时间特性是指系统反应快慢,持续稳定运行时间长短;资源特性是指在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系统资源的消耗情况,常见的系统资源包括处理器(CPU)、内存(memory)、磁盘(disk)等。
那什么是性能测试呢?关于性能测试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人对性能测试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不同人对性能测试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
经过查阅资料和自身理解,我认为性能测试是借助性能测试功能模拟用户并发操作,检查系统性能是否满足客户要求,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进一步定位瓶颈问题,最终使系统性能满足要求,系统资源使用达到最优的结果。
接下来是今天的重点问题,性能测试有哪些类型,它们的测试目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性能测试大致分为以下六类:1.验收性能测试: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使用场景组合,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生产性能要求。
目的:验收系统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方法:按照性能需求设置对应的用户并发数,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满足需求。
2.负载测试:有时又叫可置性测试。
在被测系统上不断增加压力,直到性能指标超过预定指标或者某种资源使用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目的: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
方法:不断增加虚拟用户来不断给系统增加压力,直到系统中部分资源达到饱和。
3.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下,例如CPU、内存等在饱和使用情况下,系统能够处理会话的能力,以及系统是否回出现错误。
目的: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时,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
方法:不断增加虚拟用户数来不断给系统增加压力,直到系统中部分资源达到饱和,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看系统是否会出错。
4.配置测试:通过对被测系统软硬件环境的调整,了解各种不同环境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程度,从而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分配原则。
一般用于性能调优。
目的:通过调整环境了解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情况,从而找到调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2008-12-16 13:58:04 / 个人分类:转载好东西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要点1、明确用户的性能需求(显示的和隐式的),性能测试点,找出瓶颈1)用户直接需求的和使用过程中(行业经验)可能遇到的性能瓶颈点必须测试和分析到。
当然,客户不需要的,也没有必要去花时间和精力。
2)从中获取相应的性能测试参数,峰值和平均值。
3)客户的性能容忍度和系统所能承受的容忍度同样重要。
4)确认系统运行的最低硬件环境要求(虽然硬件便宜的多了,但客户能不能改造自己的环境还得客户说了算)5)如果可以的话,将系统的容错性做为性能测试的一部分进行测试2、测试对象和性能负载分布1)基本的3个对对像:C/S、B/S中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其中还有网络进行连接或中间件。
2)服务端可能分为数据端、业务端和服务容器。
3)跟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合理的进行相应的性能负载分布。
3、负载、容量和压力测试逐一进行(如果需要)1)更多的情况下,性能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是最初的设计时应存在的问题。
如果可能,建议对相应的性能提前做测试和优化。
2)够用就好,不是所有的系统都要进行性能测试,一切以客户需求和实际需要为准。
4、测试点1)CPU和内存使用(系统自身的原因)。
是否可以正常的使用和释放,是否存在内存溢出。
2)访问的速度(客户需求或是实际的应用要求说了算)3)网络。
网络传输速度,网络传输丢包率。
(找些工具,有免费的)4)服务器。
指令、服务应答响应时间,服务器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服务器对峰值的处理(建议进行服务器优化或是进行服务负载均衡,有大量的文档对此进行描述)5)中间件。
中间件在信息传递中的处理性能及信息处理的正确性。
5、测试和监控数据1)均值下的持续运行(通过分析对整体的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2)短时间的峰值运行(分析系统的处理能力)3)最低配置和最佳配置下的性能对比4)多用户。
同时访问,同时提交。
5)对4 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监控6、选择测试工具现有的测试工具太多了,不在一一列举。
适用就好,推荐开源的工具。
作为一名测试新人加入团队,大多数情况下,项目组成员都是一种热情欢迎的态度,并且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如何快速熟悉项目业务和测试环境,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我谈谈个人的经验和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1、寻找新公司的团队元老:一般来说,一个新人进入新公司,都要指定一个师傅带一段时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测试前辈。
很多时候,测试前辈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测试高人,如何您和他相处融洽,关系不错,凭他个人丰富的业务经验,给您指点迷津,也许会比你自己摸索10倍的时间效果还好。
很多的测试新手,刚进入新公司时,自高自大,眼高收低,测试前辈都不愿意交,结果到了试用期转正答辩的时候,一问三不知,被迫离开公司,被炒鱿鱼。
这样的例子我看到的不下于10例,很可惜丢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2、虚心的学习态度:刚到一家新公司,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非常必要。
记得我刚毕业那年,公司招聘了一个测试主管,他有4到5年的工作经验,阅历算是不简单,也是我们心目中的牛人吧。
但是那个人,除了听总监的话以外,对于我们部门的其它人来说,他简直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根本不把部门里的其他人放到眼里,觉得部门的人都不如他。
他作为一个空降兵,老员工和新员工,对他都很冷漠,碰到什么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帮忙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帮助他,互相推诿,并且经理也找他谈了几次话,效果不明显,结果他呆了不到2个月,估计是自己觉得很不开心,被迫离开了公司。
其实,保持低姿态,谦虚的学习态度,必不可少。
3、阅读项目相关的文档:一般来说,新人一到公司,就会安排到项目中去。
作为测试新手,快速阅读相关的“需求文档”、“详细设计文档”和“用户手册”特别关键。
我们能够通过需求规格说明书等文档,快速熟悉系统相关的知识,获取编写测试文档的相关信息。
如果项目已经编好了用户手册,您完全可以根据文档的步骤,一步一步傻瓜式的熟悉每项功能。
只有掌握的这些文档的精髓,测试才会变得异常轻松呀。
4、快速熟悉项目相关业务知识:刚到新公司的测试人员,如果你是跳槽到以前做过的相近行业,有丰富的经验了,那么您熟悉业务没什么大的问题。
如果您换的新公司是您以前都没有接触到的行业,那你一定得努力一点,买些相关的业务知识看看非常必要。
我深有体会,以前从一家“通讯公司”跳槽到做“银行系统”的公司,业务完全两样,很多业务知识都是从零开始。
不过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学习起来也挺快,关键取决于个人是酷爱学习和坚强的学习毅力。
5、尽快介入了解被测试系统:刚跨入一家新公司,如果被测试系统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部分功能已经OK了。
你可以部署到测试环境下,尝试从直观测试的角度去尽快了解系统,尽快结合文档熟悉起来。
很多的时候,通过页面操作实际的系统比看文档效果好的多,并且印象更深刻,熟悉系统更快。
新加入公司的朋友不防试一试。
6、了解公司类似的相关产品:大多数的公司,都不可能在每个行业都非常强,基本上都是在某一个较小的领域很强势,公司主要就是研发强势相关业务的产品。
所以说,相关的产品一般来说是很多的,如果要你测试的系统没有开发完毕,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不妨先了解一下公司类似的产品,以便尽快熟悉起来。
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很多的产品都是相通的,大部分的产品是在不同的客户要求下,修改了部分功能和界面而已。
个人认为:了解类似的产品,也是测试新手快速熟悉产品的一条捷径。
7、尽量多参加项目的各种会议:每个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的启动阶段,大会小会不断,很多时候项目组成员抱怨居多,都认为很浪费时间,耽误开发进度。
如果作为测试新手的您这个时候加入,那太好了,多参加这样的讨论会。
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讨论项目的重点和关键,如果大家意见不一致,必然要对不一致的东西展开细节讨论,您肯定是收益匪浅。
特别是对业务方面的讨论,您参加几次讨论,比您看10篇需求还强,并且理解也很透彻。
如果您对需求有所了解,但是部分功能模块还有问题,就可以在讨论会上随时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切勿放弃哟。
8、阅读类似项目已有的测试用例:如果项目已经启动并进入了测试阶段,如果你在这个时候介入,通常情况下负责人都会给你提供整个项目或部分需要你测试的部分模块的测试用例。
这些测试用例也是您快速上手测试的重要参考资料。
如果还没有编写测试用例,你就介入了,那你就得重头开始,您可以阅读项目类似的测试用例,并结合以前项目的测试经验,根据公司相关的测试用例模板开始编写测试用例。
如果在编写测试用例中碰到您不了解和很难处理的问题,您可以记入测试需求疑问表格,等部门开会时,提出来大家讨论。
最好不要碰到一个问题就去问,经常打乱人家的思路,弄得别人嫌烦,那就不值了。
9、查看缺陷数据库中旧有的缺陷:一般的测试缺陷跟踪系统,都是按模块来分类软件缺陷的。
如果老大给你分配了测试任务,你就可以有目的的去熟悉即将测试的模块缺陷。
登录系统后,对缺陷进行筛选,尝试按测试前辈的Bug描述步骤进行操作,看看是否能够重新缺陷?这种方法能够借鉴测试同行的经验,尽快发现问题,避免测试的盲目性。
一来可以拓宽您的视野,避免递交类似问题的Bug或是重复的Bug,二来还可以为您快速熟悉被测试系统添砖加瓦。
10、必须明白自己领导是谁:一般的员工进入公司,公司和部门领导很多,搞不清楚谁管我,碰到问题问谁?谁可以帮忙解决问题?如果真是这样那就麻烦了。
部门领导臃肿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公司,既有2测试经理,又有几个测试主管,还有多个项目经理和研发总监,不知道工作向谁回报,对哪个领导负责。
弄得每个领导都回报,很累呀!!我的做法是:测试项目中负责领导只有一个那就是测试主管,测试主管负责安排和分配每个测试人员的工作和任务,我直接Review 测试主管。
如果项目中碰到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组内成员可以直接找我,同时我也定期加入项目参加部分测试,了解测试项目的一些进展情况,必要时还要找一些人谈心。
这样,工作汇报比较简单明了,很轻松。
11、熟悉与测试相关的管理软件的使用:我说的这个测试相关的软件包括缺测试需求管理软件(如TestDirector或QC)、陷跟踪管理软件(如:TestTrack Pro、TestDirector等等)、版本配置管理工具软件(CVS、VSS,还是SVN等等),具体熟悉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您的职位了。
如果您是一般的工程师,那你就只了解一般的使用就够了,如果您是测试经理,您不仅要了解一般的使用,还要更深层次的了解软件的权限和项目的配置,因为您要作为该软件的Admin,碰到问题大部分都由您搞定呀,高工资不是那么好拿的呀,哈哈!!!如果作为新入职的您,连这些都不会,那你就得加把油了,不然到了测试启动阶段,你才开始熟悉管理软件,那么你觉的能够快速展开测试吗?12、注意沟通技巧,把握请教良机:为了尽快熟悉项目,展开测试工作,沟通技巧必不可少。
您作为新入职的测试人员,尽量了解每个开发人员开发的模块和每个开发人员的性格特点,寻找一些共同语言,拉近与开发人员的距离,让他们对您产生好感。
只有这样,当您碰到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鼎立的帮助您。
如果您与开发人员关系不好,看了就觉的很讨厌,那他们肯定不会帮助您的,更不原意和您配合,当您提错Bug的时候,他们就会抓住这些Bug不放,有时候还要说您什么都不懂,这样你就很郁闷,肯定呆不长久的,只有走人的份了,呵呵。
特别是开发人员很窝火的时候,您更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切勿火上浇油,您可以给他一些表扬,给他一些鼓励。
他一听准开心死了,总觉得还是您们最了解我,把您当成自己人。
这个时候,你再问开发人员问题,他也许态度就不一样了,他准会仔细的给你讲解,并且以后的什么事情,他也会百厌齐烦地帮助您的,因为他觉您最了解他们,无意识的把您当成了好朋友和哥们。
还有的时候,开发人员有空过来测试部门逛逛,准备和您交流时,一定要把握机会,和开发人员开开玩笑和一些必要赞赏,也能够调节和开发人员的关系。
总之,这一点做起来真的很难,如果做的好,那效果确实就不一样了。
欢迎各位同行继续补充指正!!项目背景:此项目的客户是一个英国的软件公司,他们主要做设备管理系统、地产管理系统等,这一次是为Hertfordshire政府做一个软件用于各服务点(service point)的数据收集、整理、评估,以前他们是用Excel来处理这些数据的,现在需要将其自动化。
后来客户决定将这个软件项目外包,我们公司就争取到了这个项目。
情况介绍:这个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前台的Web端,主要用于数据收集处理;后台管理端,用于管理用户、制定数据计算标准、导入数据等。
我们公司是将其作为一个加班项目来处理的,所谓加班项目也即也是说在每工作日规定的8小时内,不得做此项目,需要自己安排晚上或周末时间来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