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部署手册
weblogic+db2部署配置完全手册

WEBLOGIC安装与配置1,Weblogic安装生产环境使用sun公司的jdk1.4 用户名weblogic 密码weblogic2,Weblogic安装生产环境,完全按照默认安装即可,然后再新建一个默认域即可。
3,打开WebLogic控制台http://loclahost:7001/console,在控制台中进行以下配置:配置数据连接池选择JDBC目录下的Connection Pools子目录,新建一个JDBC连接池。
数据库为db2,数据库驱动选择other;在下一步中,请将连接池取名为WFIS_POOL,数据库名、数据库主机数据库用户和用户密码视具体数据库服务器而定。
URL:jdbc:db2:gyzxDriver Classname: COM.ibm.db2.jdbc.DB2XADataSourceUser: gjywPassword: gjyw将db2java.jar、db2jcc.jar、db2jcc_javax.jar、db2jcc_license_cu.jar、db2policy.jar拷入%WL_HOME%\server\lib更新startWebLogic.bat 文件,classpath 加入%WL_HOME%\server\lib\db2java.jar;%WL_HOME%\server\lib\db2jcc.jar;%W L_HOM E%\server\lib\db2jcc_javax.jar;%WL_HOME%\server\lib\db2jcc_license_cisuz.jar;%WL_H OME%\server\lib\db2jcc_license_cu.jar;%WL_HOME%\server\lib\db2policy.jar;打开【连接】--【高级选项】,将“保持XA 连接,直到事务完成”,“关闭时需要事务上下文”,“支持本地事务”勾上配置数据源选择JDBC目录下的Data Sources子目录,新建一个JDBC数据源。
Weblogic10.3.6部署

Weblogic10.3.6部署Weblogic部署1.配置服务器weblogic所需的相关参数#关闭防火墙[root@localhost ~]#service iptables stop#使用vi编辑当前文件[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把以下内容覆盖进去,注意更改自己的主机名NETWORKING=yesNETWORKING_IPV6=yes#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HOSTNAME=主机名编辑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存盘退出[root@localhost ~]# vi /etc/hosts#添加自己的ip和域名如下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1 localhost6.localdomain6 localhost610.185.4.216 域名编辑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存盘退出[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tl.conf#修改linux内核,把以下配置复制进去,如有特殊配置需求请自行更改kernel.shmall = 4294967296kernel.shmmni = 4096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fs.file-max = 6815744fs.aio-max-nr = 1048576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9000 65500net.core.rmem_default = 4194304net.core.rmem_max = 4194304net.core.wmem_default = 262144net.core.wmem_max = 1048576[root@localhost ~]# cd /etc编辑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存盘退出#使当前配置生效[root@localhost etc]# sysctl –p[root@localhost etc]#vi /etc/security/limits.conf#把以下内容复制到当前文件weblogic soft nofile 100000weblogic hard nofile 100000编辑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存盘退出[root@localhost etc]# vi /etc/pam.d/login#把以下内容复制到当前文件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so编辑完成后按Esc键,输入“:wq”存盘退出2.添加weblogic组和用户#添加用户组和用户[root@localhost etc]# groupadd -g 600 weblogic[root@localhost etc]# useradd -u 600 -g 600 weblogic#在根目录下创建/app/weblogic目录[root@localhost etc]#mkdir –p /app/weblogic#为目录更改属组[root@localhost etc]# chown -R weblogic:weblogic /app/weblogic#更改weblogic用户密码[root@localhost etc]#passwd weblogic3.安装JDK#把jdk文件提前传到linux服务器上#复制文件到/usr/local[root@localhost dzpj]# cp jdk-6u30-linux-x64-rpm.bin /usr/local#进入/usr/local目录[root@localhost dzpj]# cd /usr/local/#为jdk文件增加执行权限[root@localhost local]# chmod +x jdk-6u30-linux-x64-rpm.bin#安装jdk文件[root@localhost local]# ./jdk-6u30-linux-x64-rpm.bin#编辑/etc/profile文件配置jdk环境变量[root@localhost local]#vi /etc/profile#根据自己的bin目录位置配置,也可复制以下内容JAVA_HOME=/usr/java/jdk1.7.0_80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PATH=$JAVA_HOME/bin:$PATHexport JAVA_HOME CLASSPATH PATH#执行以下命令[root@localhost local]# export JAVA_HOME=/usr/java/jdk1.6.0_30 [root@localhost local]#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 [root@localhost local]#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查看当前jdk版本是否与安装版本一致[root@localhost local]# java –version4.安装weblogic#开启图形化安装[root@localhost ~]#xhost +#启动vncserver初次启动会设置密码,如系统没安装vnc请自行去下载或在系统镜像文件中#查找安装包,并安装[root@localhost ~]#vncserver#通过vnc连接应用服务器#用root提前把weblogic包传到/media,并修改包的属组为weblogic[root@localhost media]# chown -R weblogic:weblogic wls1036_generic.jar#切换到weblogic用户,进入目录/media,执行java –jar -d64 wls1036_generic.jar[root@localhost media]#su – weblogic[root@localhost media]#cd /media[root@localhost media]# java –jar -d64 wls1036_generic.jar点击next更改为/app点击next点击next点击yes选择I wish to remain ……,点击continue按钮:点next更改为自己的/app/weblogic目录点next点next点next点击Done按钮,完成安装,进入配置向导界面。
WebLogic10+配置部署说明书

WebLogic10 配置部署说明书步骤1:配置Domain1.点击“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选取“BEA Products / Tools / Configuration Wizard”,打开配置向导。
2.默认,下一步,3.默认,下一步,4.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登录控制台,下一步,5.默认,下一步,6.默认,下一步,7.默认domain名为:base_domain(可改),最后点击Create,8.点击Done完成。
以后就可以在开始菜单“BEA Products / User Projects / base_domain / Start Admin Server forWeblogic Server Domain”,打开服务器。
步骤2:部署a、web文件部署1.点击Deployments 进入部署页面,先点Lock & Edit 按钮,然后Install ,将出现如下页面2.根据本机路径选择web项目,3.选上web项目,然后Next ,4.默认,Next,5.默认,Next,7.再次进入Deployments 页面,8.勾上要部署的项目前的复选框,点击Start按钮,9.选择Servicing all requests ,10.点Yes 按钮部署完毕。
b、部署为默认站点一般情况下,我们部署完访问时需要在URL上加上项目名,才能访问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在项目文件下的WEB-INF下,创建一个文件,名叫weblogic.xml;内容如下:<?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weblogic-web-appxmlns="/ns/weblogic/90"xmlns:j2ee="/xml/ns/j2ee"xmlns:xsi="/2001/XMLSchema-instance"xsi:schemaLocation="/ns/weblogic/90/ns/weblogic/90/weblogic-web-app.xsd"><context-root>/</context-root></weblogic-web-app>如此设置之后,再重启应用服务器,就可以直接用域名+端口访问应用了。
Weblogic代理部署手册

实现eom集群负载均衡一、概述EOM应用的正式环境是以weblogic集群方式实现。
而对于weblogic集群必须要有代理程序负责把消息转发到各子服务上,才能使集群具有负载均衡的作用。
在《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模块应用服务实施规范.docx》中只提到对于集群的搭建和EOM程序部署,未对集群的代理做说明,故此文档主要讲述如何实现weblogic 集群的代理功能。
对于weblogic集群代理实现方式常用的有两种:一是使用物理的负载均衡设备,如F5;另一种是部署具有转发消息功能的代理程序,俗称“软代理”。
由于物理的负载均衡成本高,一般都选择使用第二种方式实现。
以下内容分别对这两种方式,并结合“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模块应用服务实施规范.docx”中“2.3.3集群规划”章节进行说明。
二、负载均衡方式条件:实施现场有物理的负载均衡设备,如F5等。
或虚拟机云平台中具有负载均衡功能的设备。
如果现场实施具备上述所说条件,则可把集群中子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交由客户进行配置即可。
如按照“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模块应用服务实施规范.docx”中“2.3.3集群规划”章节,则只需提供eomapp1、eomapp2、eomapp3、eomapp4四个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让其配置即可。
三、部署代理包方式条件:(1)weblogic集群中各子服务、主服务、代理服务都已正常启动。
(2)EOM程序已部署到集群中各子服务。
(3)已具有proxy代理包。
此代理包中包含两个文件。
web.xml和weblogic.xml 文件。
部署目标:eomProxyServer服务上。
具体部署过程:1、修改代理包web.xml文件web.xml作用就是把客户端访问的消息转发给各子服务,所以此文件一定体现出子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
对于此文件,主要修改一个地方,就是写入集群规划中的各子服务的IP地址和端口(即配置集群时的集群地址,ip之间用“|”隔开)。
其它地方无需改动。
WebLogic安装和项目部署

WebLogic安装和项目部署一 WebLogic安装1、打开WebLogic安装程序:wls1035_win32.exe(我们选用的是WebLogic 11g)。
如图1-1所示:图1-1 WebLogic安装2、进入WebLogic安装的欢迎界面,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1-2所示:图1-2 WebLogic安装欢迎界面3、选择中间件主目录创建新的中间件主目录,其安装位置为默认的位置(安装位置默认为C:\Oracle\ Middleware,保持默认目录),如图1-3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3 选择中间件主目录4、注册安全更新把“我希望通过My Oracle Support接收安全更新”前勾选框的“√”去掉,如图1-4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图1-4 注册安全更新5、选择安装类型默认选择“典型”安装类型,如图1-5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5 选择安装类型6、选择产品安装目录WebLogic Server和Oracle Coherence保持默认路径,如图1-6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6 选择产品安装目录7、选择快捷方式位置默认选择“‘所有用户’开始菜单文件夹(推荐)”,如图1-7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7 选择快捷方式位置8、安装概要检查前面所要创建的安装产品和JDK,如图1-8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8 安装概要9、 WebLogic安装过程,如图1-9所示:图1-9 WebLogic安装10、安装完成如果出现图1-10所示的界面,则表示WebLogic安装完成。
单击“完成”按钮。
图1-10 WebLogic安装完成二 WebLogic配置1、在安装完成的界面(图1-10)中,如果选中“运行Quickstart”(默认是选中),则过几秒会自动弹出如图2-1所示的界面,选择“Getting started with WebLogic Server 10.3.5”选项就可进入配置向导,如图2-2所示。
Weblogic部署手册配置

Weblogic 集群配置手册一.配之前的准备二.配置过程(一)创建新域。
输入命名“./config.sh”,选择下一步。
(二)选择安装域源。
选择安装“WebLogicServer”,选择下一步。
(三)配置管理员用户和密码。
输入Weblogic管理服务器(AdminServer)的用户和密码,本次上线使用的用户名(username)为weblogic,密码(password)为weblogic_cpds。
(四)配置域启动模式和JDK。
在开发模式和生成模式中选择生产模式,JDK选择JRockt SDK。
(五)选择是否自定义环境和服务设置。
在是否选择是否自定义环境和服务设置中选择“是”。
(六)配置管理服务器。
输入Administrator Se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
此次上线的Administrator Server的名称为AdminServer,监听地址为12.8.16.72,监听端口为7001。
(七)配置受管服务器输入ManagedSe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
此次上线的ManagedServer的名称为cpds_server_1,监听地址为12.8.16.72,监听端口为7003。
输入ManagedSe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
此次上线的ManagedServer的名称为cpds_server_2,监听地址为12.8.16.73,监听端口为7003。
(八)配置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受管理服务器)输入ManagedSever的名称,监听地址,监听端口。
此次上线的ManagedServer的名称为proxyserver,监听地址为12.8.16.72,监听端口为8080。
(九)配置集群信息。
添加集群,Cluster的名称为cpds_cluster,将受管理服务器添加到集群中。
(十)检查Weblogic域。
检查之步骤中所有的配置,如果没有问题可以进入下一步。
(十一)创建Weblogic域。
WebLogic9集群Windows平台部署手册

WebLogic 9集群Windows平台部署版本1.0作者:胡立军日期:2009年7月17日修订历史记录日期版本说明作者2009-7-17 1.0 创建胡立军目录WEBLOGIC 9集群WINDOWS平台部署 (1)版本1.0 (1)1.集群安装前准备 (3)2.集群管理服务器安装 (3)3.集群节点服务创建 (4)4.集群及代理分发启动 (7)5.集群部署应用 (9)1.集群安装前准备1.1 Domain和Server的关系Domain是WebLogic Server实例的基本管理单元,这个单元是有所有相关资源的集合;Server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而结合在一起的单元;一个Domain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WebLogic Server实例,也可以是Server集群。
一个Domain中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Server 担任管理Server的功能,其它的Server具体实现一个特定的逻辑功能。
1.2配置集群应用的必要条件a.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位于同一网段,并且必须是IP广播(UDP)可到达的;b.集群中的所有Server必须使用相同的版本,包括Service Pack;c.集群中的Server必须使用永久的静态IP地址。
动态IP地址分配不能用于集群环境;d.要以Cluster式运行,必须有包含Cluster许可的License。
1.3集群配置设计本次使用一台服务器server配置集群的规划如下:服务器配置名称地址及端口角色服务器1 adminServer 10.162.1.117:7001 集群管理服务器Managed1 10.162.1.117:7002 Managed Server Managed2 10.162.1.117:7003 Managed Server Cluster 10.162.1.117:7001 群集服务器proxyServer 10.162.1.117:7000负载均衡代理服务,用户用来访问的地址【如使用两台服务器分别为服务器1与服务器2; 其中由服务器1作为一个群集服务器节点,并将集群的管理器(adminserver)及代理分发服务(proxyserver)也配在服务器1上,服务器2只作为群集服务节点;其具休规划如下:】服务器配置名称地址及端口角色服务器1 adminServer 10.162.1.117:7001 集群管理服务器Managed1 10.162.1.117:7002 Managed Server Managed2 10.162.1.117:7003 Managed Server Cluster 10.162.1.117:7001 群集服务器proxyServer 10.162.1.117:7000负载均衡代理服务,用户用来访问的地址服务器2 Managed2 10.162.1.118:7003 Managed Server2.集群管理服务器安装2.1打开WebLogic的配置向导Configuration Wizard;2.2 选择“新建WebLogic域”,点击下一步;2.3 选择域源“生成一个自动配置的域以支持下列BEA产品:WebLogic Server(Required)”,点击下一步;2.4 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下一步;2.5 默认配置服务器启动模式和JDK:开发模式+Sun SDK1.52.6 默认选择自定义环境和服务配置:否;群集的相关配置可以在管理控制台进行配置;点击下一步;2.7 创建WebLogic域,默认域名及域位置,点击创建;2.8 点击完成。
weblogic部署手册

部署实施1.系统环境确认1.1. 各台机器配置表确认机器ip及其用途分配。
机器软件系统及其硬件系统配置清单。
硬盘分区及其用途分配。
软件安装目录结构及其命名规则。
1.2. 数据库应用服务器配置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
数据库实例名。
数据库表空间配置。
数据库用户配置。
1.3. Web应用服务器配置表Web应用服务器ip及其用途。
各台机器部署的Web应用服务端口分配。
1.4. 参考部署配置表数据库部署应用部署2.配置数据库2.1. 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实例SID<name_database>,指定数据库服务器IP <ip_database>和端口号<port _database>。
2.2. 创建用户创建用户<user_union>/<password_union>。
指定用户的表空间为<tablespace>,用户的临时表空间为< tablespace_temp>;授予以上用户DBA角色。
2.3. 导入基础数据将安装包中数据库文件v60c.dmp导入创建的数据库用户中。
具体执行方法如下:在开始菜单中点击运行,文本框中输入cmd,确定后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或者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同样可以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
输入导入命令“imp <name_user>/<password_user>@<name_database> file=c:\v60c.dmp fromuser=*”。
其中“*”替换为安装包里文本文档readme.txt中注明的数据库文件导出用户,回车运行该命令。
2.4. 更改db_link将原db_link删除,创建指向用户<name_user>的新db_link。
3.应用系统部署3.1. 创建域在Weblogic上为应用系统创建新的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用的部署1.1WebLogic环境及资源配置1.1.1建立Domain开始菜单,选择Bea Products—tools—Configuration Wizard,进入配置页面。
如下图:单击【Configuration Wizard】,如下图:进入:单击【Next】,进入输入密码,注意密码统一为zjjbwebMAN@09 ,单击【next】,进入进入选择No,单击【Next】,进入输入domain名字为zjjb,单击【create】完成。
1.1.2应用服务器的启动如果应用服务器没有启动,则应该先启动应用服务器。
启动NodeManager,过程如下:点击tools—Node Manager,即可启动启动应用服务器,过程如下点击User Projects下的ZJJBDOMAIN的Start Admin Server for Weblogic Server Domain.1.1.3登录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ip:7001/console 。
其中ip为WebLogic服务器实际IP地址。
管理控制台主界面。
在域结构一栏中,点击环境前的+号以展开树,点击【Machines】。
点击更改中心栏中的【Lock&Edit】,进入编辑模式:在Machines列表中,点击【New】按钮:输入需要新建的计算机名称(可以是机器名,或者其他标示),根据应用系统集成的要求,输入机器名成为ZjjbMachine 。
如果是Unix操作系统(AIX、HPUX等),则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选择“Unix”;如果不是选择“Other”。
点击【OK】按钮保存配置。
提示“Machine created successfully”,并可在计算机列表中看到刚才配置的计算机。
点击左上角的【Activate Changes】按钮,保存并激活更改。
1.1.5创建受控服务器(Managed Server)ZjjbServer点击域结构栏中,“环境”树下的“服务器”:点击更改中心栏中的【Lock&Edit】,进入编辑模式:在服务器列表中,应该可以看到AdminServer处于运行状态,并监听7001端口。
点击【New】按钮,配置一个新的服务器:在“服务器名称”中,输入: ZjjbServer在“服务器监听地址”中,输入服务器的监听地址,空则监听所有地址。
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在“服务器监听端口”中,输入服务器的监听端口,此例为80,如果80被占用,依次可以为8090,8091…服务器不属于集群,是独立服务器。
完成后,点击【Next】按钮。
确认各项输入的数据,点击【Finish】按钮。
在ZjjbServer名称上单击,继续进行配置。
在计算机选项中,选择刚此配置的计算机(Machine),此应用系统中为: ZjjbMachine。
点击【Save】按钮。
提示“Settings updated successfully.”。
点击“Server Start”选项卡:在“参数”一项中,输入: -Xms1024m点击【Save】按钮,保存更改。
点击左上角的【Activate Changes】,保存配置并激活。
点击,Domain Structure栏中的,“Server”链接,可以看到ZjjbServer处于UNKNOWN状态,部署于ZjjbMachine计算机,并监听8090端口。
1.1.6配置数据源(Data Source)点击“Domain Structure”栏中,“Services”前的“+”号以展开树。
在“服务”下,点击“JDBC”前的“+”号,点击“Data Sources”链接,进入数据源配置界面。
点击左上角的【Lock&Edit】按钮,进入编辑模式:点击【New】按钮:在“名称”中,输入 Xnb JDBC Data Source在“JNDI名称”中,输入jdbc.zjjb在“数据库类型”中,选择 Oracle在“数据库驱动程序”中,选择Oracle’s Driver (Thin) Version 9.0.1,9.2.0,10点击【Next】继续配置。
在这一页中,不做修改,保持默认值,点击【Next】。
在这一页中,根据实际填入数据库连接相关配置信息。
在“数据库名称”中,填入数据库的服务名。
在“主机名”中,填入数据库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
在“端口”中,填入数据库的连接端口。
在“数据库用户名”中,填入此数据源登录数据库的用户名。
在“密码”和“确认密码”中,填入对应于用户名的密码。
点击【Next】继续配置。
在此页面中点击【Test Configuration】,对数据库连接进行测试。
如果配置正确,则会提示“Connection test successed”。
点击【Next】继续配置。
选中ZjjbServer前的复选框,使此数据源部署到ZjjbServer上。
点击【Finish】按钮。
点击“Connection Pool”选项卡:根据应用规模,修改“Intital Capacity”和“Maximum Capacity”,此例中,分别为5和20。
点击【Save】按钮。
点击左上角的【Activated Changes】按钮,保存并激活配置。
1.1.7启动ZjjbServer点击“Domain Structure”栏中,“Environment”前的“+”号以展开树。
点击“Servers”连接。
点击ZjjbServer连接,选择“Control”选项卡:在服务器列表中,选中ZjjbServer前的复选框。
点击【Start】按钮:Manager to start the selected servers.。
”态变为“Running”,显示“Status of Last Actoin”为“TASK COMPLETED”。
在左侧的System Status栏中,可以看到有2个状态为“OK”的服务器:1.2应用在webl ogic上部署1.2.1将WAR包上传至服务器可以通过FTP或者其他方式将WAR包上传至服务器,或者可以在管理控制台的部署界面上传(下文有述)。
建议通过FTP上传,通过管理控制台上传可能速度较慢。
1.2.2登录管理控制台参考 1.1 登录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1.2.3在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中部署应用在“域结构”一栏中,点击“部署”链接:点击左上角的【Lock&Edit】按钮,进入编辑状态:点击【Install】按钮:你也可以通过 upload your file(s)链接,上传war文件。
在上传完成后,会回到上一个界面。
在上一个界面点击【Next】。
选择“Install this deployment as an application”,点击【Next】。
选择部署目标为ZjjbServer,在服务器列表中,选中ZjjbServer前的复选框。
点击【Next】。
保持此页配置不变,点击【Next】。
点击【Finish】按钮,完成部署配置。
点击左上角的【Activated Chanaged】,保存配置并激活。
1.2.4在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启动应用在“Domain Structre”一栏中,点击“部署”链接。
在部署列表中,选中gb应用前的复选框。
点击【Start】按钮,选择【Servicing all request】。
出现确认启动的页面:点击按钮【Yes】,确认启动此应用。
提示“Start requests have been sent to the selected Deployments”,jb应用的状态已变为“Active”。
状态变为“Active”时,应用即已经处于运行状态。
应用部署完成。
1.2.5在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更新应用WebLogic从版本9开始,支持热部署。
因此,更新应用变得十分简单。
但仍然也可以选择停止服务,删除再重新部署这样的部署方式。
先对热部署方式作简单介绍:在“域结构”一栏中,点击“部署”链接。
点击【Lock&Edit】按钮,进入编辑模式:然处于活动状态,出现以下界面:新的路径。
点击【Next】。
确认各项数据,点击【Finish】。
点击【Activate Changes】,将自动更新应用。
如果热部署存在问题,建议先停止应用再部署,点击“Deployment”页面上的【Stope】按钮即可停止应用,部署方法与上面的热部署没有差别。
如果还是存在问题,建议删除应用重新部署。
在删除前,需要停止应用。
然后点击【Delete】按钮并确认后,即可删除应用的部署。
然后,重新部署应用。
重新部署过程参考2.3 在管理控制台(Admin Console)中部署应用。
1.3应用在Tomcat上的部署1.3.1安装tomcat提供一个自带虚拟机的tomcat,安装只需要将该apache-tomcat-5.5.27拷贝到服务器某个目录下即可。
其中2.3.2要设置的java虚拟机启动内存已经默认设置好,为set JAVA_OPTS=-Xms1024m –Xmx2048m默认端口为80用户启动,请进入apache-tomcat-5.5.27/bin目录,启动startup.bat或者是cataline.bat run即可。
注意以上只适用于windows平台,因为unix平台带的jdk与windows平台的是不同的。
如果大家会常规的配置jdk和tomcat的方式可按照常规方式配置,提供的这个只是为了方便,将jdk整合在一起而已。
1.3.2配置tomcat java 虚拟机启动内存在catalina.bat最前面加入set JAVA_OPTS=-Xms128m -Xmx350m如下图所示如果用startup.bat启动tomcat,OK设置生效。
但是如果不是执行startup.bat启动tomcat而是利用windows的系统服务启动tomcat服务,上面的设置就不生效了,就是说set JAVA_OPTS=-Xms128m -Xmx350m 没起作用。
windows服务执行的是bin\tomcat.exe.他读取注册表中的值,而不是catalina.bat的设置.解决办法:修改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Tomcat Service Manager\Tomcat5\Parameters\JavaOptions原值为-Dcatalina.home="C:\ApacheGroup\Tomcat 5.0"-Djava.endorsed.dirs="C:\ApacheGroup\Tomcat 5.0\common\endorsed"-Xrs加入 -Xms300m -Xmx350m重起tomcat服务,设置生效建议部署时采用第一种启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