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布局

合集下载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

现代畜牧场的规划设计畜牧场的规划设计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饲养、环保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场区建筑物的布局在既做到紧凑整齐,又兼顾防疫要求、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畜禽养殖场是种畜禽、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场址的选择和布局是否得当,畜禽舍的设计和建筑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畜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一、厂址选择养殖场的场址时,应根据养殖场综合经营的种类、方式、规模、生产特点、饲养管理方式以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基本特点,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配置、交通、电力、物资供应等条件进行全面的考察。

要有良好的养殖场环境条件,保证场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畜禽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人员劳动生产率。

场址选择原则,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水质好、水源充足。

凡经检验证明没有污染的井水、河水都是良好的水源。

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的砂质土壤。

位置首先应考虑居民的环境卫生,距离居民点较远的地方,位于住宅区的下风向和饮水水源的下方,距交通要道稍远一些为宜。

在所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分区规划和确定各区生产、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牧场环境和组织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可靠保证,达到分区合理,各综合经营项目协调发展。

养殖场分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畜保健角度出发,考虑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区位置,以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

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

建筑物少占或不占可耕地。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势。

利用地形地势解决挡风防寒、通风防热、采光,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以及原有建筑物等,以创造最有利的养殖场环境、卫生防疫条件和生产联系,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投资、降低成本的目的。

全面考虑畜禽粪尿和养殖场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

(一)猪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一)猪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

(一)猪场场址的选择与布局正确选择场址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是猪场建设的关键。

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要求既方便生产管理,又为严格执行防疫制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1.猪场场址的选择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的距离等社会条件,综合分析。

(1)地形地势:猪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的地方。

地势较高有利于排除场内雨水和污水,有利于保持圈舍干燥、环境卫生及夏季通风。

背风可以避免或减少冬季西北风对猪群的侵袭。

向阳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增加猪舍的采光面积。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面积。

猪场生产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米2或商品育肥猪每头3~4米2考虑,猪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隔离区另行考虑,并须留有发展余地。

新建猪场不宜在发生过疾病的旧场基础上重建,以防旧病复发。

(2)水质水源:猪场因需水量较大,需要有丰富的水源。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3)土壤:猪场土壤要求透气性好,易渗水,热量大,这样可抑制微生物、寄生虫和蚊蝇的滋生,并可使场区昼夜温差较小。

(4)能源、交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猪场,机电设备较为完善,需要有足够的电力,才能确保养猪生产正常运行。

猪场的饲料和商品猪等的进出量较大,故猪场应建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但应避开交通主要干道。

2.猪场的布局猪场的布局规划应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等方面考虑。

生产区、生活区、生产管理区要分区设置。

场内运送饲料和污粪的道路,做到分道而行。

场内要留有足够绿化区,以净化自身的小环境。

猪舍的合理布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与其对环境的不同要求确定。

公猪舍、空怀母猪舍以半敞式带运动场的形式为好;妊娠母猪舍应以有窗封闭式较好,分娩猪舍和保育仔猪舍为有窗封闭式,并备有夏季防暑、冬季保温设备;生长肥育猪舍以有窗封闭式较好。

第十章 畜牧场规划设计

第十章 畜牧场规划设计
15

2.控温设计升温可采用燃煤热风炉、燃气热风 炉、暖气,电热育雏伞或育雏器。火炉供温的最 大优点是方便,升温快;而火炉易倒烟,污染舍 内空气。热风炉供温方式的优点是升温快,但缺 点是舍内干燥,相对湿度在35%左右,很难提高 舍内湿度,不利于雏鸡健康。火墙或火道供温方 式舍内无烟污染空气,卫生干净,昼夜供温均衡, 温差相对减小,从燃料供应上讲,烧煤、木材均 可,获取燃料方便。不论采取哪种供温方式,保 证鸡群生活区域温度适宜、均匀是关键,地面温 度要达到规定要求,并铺上干燥柔软的垫料。
19
• (2)人工光照人工照明可以补充自然光照的 不足,而且可以按照动物的生物学要求建立人 工照明制度。一般采用电灯作为光源。在舍内 安装电灯和电源控制开关,根据不同日龄的光 照要求和不同季节的自然光照时间进行控制, 使家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肉鸡育雏期前两周 光照2-3W/m2,以后0.75 W/m2,蛋鸡育雏期同 肉鸡,育成期降为1-1.3 W/m2,18-20周龄延长 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至4-5 W/m2,以促进 产蛋量的提高。
10
• (1)自然通风依靠自然风(风压作用)和 舍内外温差(热压作用)形成的空气自然 流动,使鸡舍内外空气得以交换。通风设 计必须与工艺设计、土建设计统一考虑, 如建筑朝向、进风口方位标高、内部设备 布置等必须全面安排,在保障通风的同时, 有利于采光、及其它各项卫生措施的落实。 自然通风的鸡舍跨度不可太大,以6~7.5 米为宜,最大不应超过9米。
21
20
• 鸡场的选址和鸡舍的建筑设计合理是今后安全生产、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在鸡场(舍)建筑设 计过程中,应高标准设计,否则造成环境条件下降, 尤其会对种鸡终生的生产性能带来负面的、不可逆转 的影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设计的畜牧工程设施应 根据环境条件及时投入使用,以创造最佳环境条件, 充分发挥遗传潜力,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否则短时间 的环境条件不达标可能对终生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 例如在育雏期环境条件恶劣,影响雏鸡发育,必将影 响今后的生产性能的发挥,最终影响经济效益。

畜禽舍场址选择与生产布局

畜禽舍场址选择与生产布局
4.场址距离主干公路不少于1000米,距其他居民区鸡
养殖区、牧场不少于2000米。
(二)场址要求 1、地势、地形
(1)地形:指场地的形式大小和地物(山岭、河流、
道路、草地、树林、居民点等)情况
要求:开阔整齐。不要过于狭长,边角不要太多,
否则会影响建筑物的合理布局;畜牧场边线拉
长,不利于防疫,同时,饲养路线拉长,机械
规模
100-400头成乳牛 100-600头基础母猪 年出栏0.2-2万头
面积(m2/头)
160-180 75-100 5-6 15-20 0.65-1.0 0.5-0.7 0.4-0.5 0.7-0.8
备注
按基础母猪计 自养母猪,按肥猪计
自养种鸡,笼养,按蛋鸡 不养种鸡,笼养,按蛋鸡 笼养,按存栏20万只计 平养,按存栏20万只计
屋顶和天棚
1. 屋顶: 对防止风沙、风、雨、雪和太阳辐射有一定作用。 通过屋顶散热占36-44%。
屋顶材料: 要保温性能良好,质量要轻,坚固,不透水,价格低。
屋顶的基本形式有坡屋顶、平屋顶和拱形屋
顶三种。坡屋顶又可分为单坡式、联合式、双坡
式、半钟楼式、钟楼式,多个畜舍单元或多幢畜
舍组合在一起则形成联体式。 • ⑴单坡式 屋顶只有一个坡向,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可就地取材。前面敞开无坡,利于采光,但跨度
天棚上放一些质轻的保温隔热的材料(如锯末等) 可以增强天棚的作用。
各种类型畜舍
一.畜舍的基本类型
(一)按畜舍的平面分 方形、 矩形、 镰刀形、 门字形 等 (二)按畜舍与外界隔绝程度分 封闭舍、 开放舍和半开放舍、 棚舍。
棚舍
开放舍
半开放舍
三面有墙,一 面仅有半截墙
封闭舍

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

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

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畜禽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畜牧业养殖场规划与设计的核心要点,包括场地选择、建筑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场地选择畜牧业养殖场的场地选择是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

应选择远离城市、交通便利的场地,并考虑到土地的肥沃程度、水资源的供应情况、空气流通情况等因素。

建议应避开重工业区、水源保护区等对畜禽生长有不良影响的区域。

二、建筑布局1. 养殖舍建设养殖场应设置牲畜、家禽分别的养殖舍,并将其合理划分为多个区域,以便充分利用场地空间,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建议使用砖、混凝土等坚固材料以确保舍内动物的安全,并注意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合理布局。

2. 饲料储存室和运输设施养殖场应设立专门的饲料储存室,以确保饲料质量和储存安全。

同时,合理规划运输设施,方便饲料运输到各个养殖舍。

3. 废弃物处理设施养殖场应设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弃物收集和处理设备等。

这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将一部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给农田使用。

三、生态环境保护1. 水资源保护畜牧业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应设置合适的污水处理系统。

建议养殖场建设人工湿地,用于净化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以减少对周边水资源的影响。

2. 气体排放控制养殖场要合理规划通风设施,确保养殖舍内的空气流通,并控制气体排放。

可以采用生物气体过滤器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气体污染对环境和附近居民的影响。

3. 噪声控制养殖场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特别是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此,建议合理规划养殖舍的位置,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可安装噪音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控制。

四、总结畜牧业养殖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兼顾养殖效益和环境保护,确保畜禽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场地选择应远离城市、保证交通便利;建筑布局要科学合理,兼顾动物的生活条件;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废弃物处理和气体排放,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畜禽养殖场场址选择及规划布局研究

畜禽养殖场场址选择及规划布局研究

X u m u s h o u y i建设畜禽养殖场的过程中,场址的选择和养殖场的规划布局是十分重要的,若是场址的选择与畜禽防疫的实际需求不相契合,即便做好养殖场场内规划工作,也无法达到畜禽防疫的相关要求。

畜禽养殖场的科学布局是营建良好养殖环境,保证生产高效性的前提条件,于畜禽疾病传播的防治十分有利,确保了畜禽的健康生长。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场场址选择的相关要点,研究了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布局,以期能够对畜禽养殖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一、畜禽养殖场场址的选择1、场址位置首先,相距动物产品集贸市场和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500米之上,相距种畜禽场1000米之上,相距无害化处理厂和动物隔离场所3000米之上。

其次,相距文化教育和居民区等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和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路线500米之上。

2、地势关于畜禽养殖场地势,需要选取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且排水相对较好的地方。

3、土质选择具有较强渗透性且土质坚硬厚实的沙质土壤。

4、水源在水源较为充足且水质较好的地方建设畜禽养殖场,没有被污染的河水和井水均是可供选择的水源。

二、畜禽养殖场的规划布局1、场地布局畜禽养殖场中需要设置多个区域,如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等。

针对畜禽养殖场实施场地布局的过程中,应对生产与防疫布局加以全面考虑。

关于风向与地势的选择方面,对于生活区,应位于上风向与地势较高的地方,之后依次是管理区、生产区与隔离区,对于隔离区,处在下风向与地势较低的地方。

生活区的地势最高,通常会建设员工食堂与宿舍等建筑,这一区域需要和畜禽养殖场分离,通常位于养殖场的外围地带,且要确保较好的饮水及卫生状况。

管理区通常处在行政办公的位置,通常会设立饲料保存室、消毒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管理区应紧邻生产区,这样会更加方便生产管理。

对于进入畜禽生产区的路线,需要设立相应的消毒通道,物料需要设立专有的进入通道,并配置完善的消毒设施。

生产区是畜禽生活的主要地方,应严加禁止外来人员及车辆的进入,养殖场需要指派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平日中确保生产区的安静与舒适的环境条件,做好保暖与通风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内清理粪便,保证卫生条件的良好,同时进行消毒,物料的进出均需经过消毒处理。

畜牧业中的养殖场规划和设计原则

畜牧业中的养殖场规划和设计原则

畜牧业中的养殖场规划和设计原则畜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养殖场的规划和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个合理、科学的养殖场规划和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益,保障其健康生长,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消耗资源。

本文将介绍畜牧业中养殖场规划和设计的原则,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规划阶段在养殖场的规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畜禽种类、需求量、市场前景、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

以下是畜牧养殖场规划的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实际需求和生产要求,合理布局养殖场的各个功能区域。

例如,将畜禽圈舍与饲料储存区相对密集布置,减少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

2. 分区管理:将养殖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按照不同的畜禽种类、生长阶段或功能进行管理。

区域间要设立有效的隔离设施,预防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3. 充分利用土地: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确保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并保持合理的农田面积。

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张需求,预留一定的土地储备。

4. 管理便捷性:在规划阶段考虑设施的便捷性,如道路、通风系统、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布置,以便提高管理效率。

二、设计阶段在养殖场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建筑结构、环境舒适度、设备与设施等。

以下是养殖场设计的原则:1. 建筑设计:根据不同畜禽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

确保畜禽在圈舍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提供合适的遮阳和保温设施。

2. 环境舒适度:养殖场的环境对畜禽生产性能有直接影响。

设计时需考虑保持室内温湿度的稳定,合理控制光照和噪音,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和床料,确保畜禽的舒适度。

3. 卫生设施:设计养殖场时,需要合理布置和设置卫生设施,如沼气池、粪便处理设备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水源。

4. 设备与设施: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选用合适的设备和设施,如饲料供给系统、水处理设备、疫苗接种设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养殖管理养殖场的规划和设计只是开始,养殖管理是养殖场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

建设畜牧养殖场如何选址?

建设畜牧养殖场如何选址?

建设畜牧养殖场如何选址?
畜牧场场址选择应根据畜牧场的性质、规模、任务,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作出诀定。

一要考虑地形地势。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面积。

地势要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有坡的地形坡度不能超过25度。

不占少占农田。

二要考虑水源水质。

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三要考虑土壤状况。

土壤要求透气性好,易渗水,热容量大。

土壤化成份均衡,富含营养和微量元素。

严禁在废弃的旧畜牧场重建或改建。

四要考虑当地社会条件。

交通要方便,饲料要充足,销售要便捷,粪污要就地利用和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场址距铁路、国家一二级以上公路至少300500米,距三级公路不少于150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100米。

距居民点应不少于5001000米,并建在居民点下风处。

畜牧场之间不少于1000米。

五要考虑电力供应和能源供应,以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成饲料、粪污运输距离加大,管理和工作联系不便,道路、管线加长, 建场投资增加。 将生产区按方形或近似方形布置,则可避免上述缺点。 ⑶布局方式:单列、双列或多列。
2.建筑物的位置
⑴功能关系:是指建筑物及各种设施之间,在畜牧生产中的相互搭配。
在安排其位置时,将相互有关、联系密切的建筑物和设施,相互靠近安置, 以便于生产联系。
于夏季防暑,排除污浊空气效果也好。
全国部分地区建筑朝向表
地区 北京地区 上海地区 南京地区 杭州地区
福州地区 武汉地区 长沙地区 广州地区 南宁地区 西安地区 兰州地区 乌鲁木齐地区 成都地区 昆明地区 拉萨地区 厦门地区
最佳朝向 南偏东或西各30°以内 南至南偏东15° 南偏东15° 南偏东10°~15°,北偏东 6° 南、南偏东5°~10° 南偏西15° 南偏东9°左右 南偏东15°,南偏西5° 南、南偏东15° 南偏东10° 南至南偏东15° 南偏东40°,南偏西30° 南偏东45°至南偏西15° 南偏东25°~56° 南偏东10°,南偏西5° 南偏东5°~10°
⑴根据日照来确定畜舍朝向: 依据:当地日辐射总量变化图,达到防寒和防署的目的。 卫生要求:畜舍朝向均以南向或南偏东、偏西45°以内为宜。 ⑵考虑畜舍通风要求来确定朝向: 依据:风向频率图,结合防寒防暑要求,确定通风所需适宜朝向。 卫生要求: ①畜舍纵墙与冬季主风向平行或形成0°~45°夹角,有利于保温。 ②畜舍纵墙与夏季主风向形成30°~45°角,则涡风区减小,通风均匀,有利
(二)畜牧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一)畜牧场的功能区规划
1.管理区 2.生产区 3.隔离区
1.管理区
承担畜牧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区域,应设在与外界联系 方便的位置。
⑴ 内容:
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车库、库房、更衣消毒室、洗澡间、 配电室、水塔、宿舍、食堂、娱乐场所等。
⑵ 具体布局:
160~180 75~100
5~6 15~20 0.65~1.0 0.5~0.7 0.4~0.5 0.7~0.8
备注
按基础母猪计 本场养母猪,按上市肥猪头数计
本场养种鸡、蛋鸡笼养,按蛋鸡计 本场不养种鸡、蛋鸡笼养,按蛋鸡计 本场养种鸡,肉鸡笼养,按存栏20万只肉鸡计 本场养种鸡,肉鸡平养,按存栏20万只肉鸡计
2.地形
指场地形状、大小和场地上的房屋、树木、河流、沟坎等情况。 卫生要求: 地形整齐、开阔、有效面积足够,不宜选择过于狭长和多边的场地,
不宜选择在山口地带和山坳里。 地形整齐,便于合理布置牧场建筑和各种设施,能充分利用场地。狭
长地形影响建筑物合理布局,拉长了生产作业线,给场内运输和管理 造成不便。地形不规则或边角太多,会使建筑布局零乱,且边角部分 无法利用。 场地面积应根据家畜种类、饲养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和饲料供应情 况等因素确定。此外,还应根据发展,留有余地。
总要求:考虑各建筑物之间的功能关系、小气候的控制、卫生防疫、防火和 节约用地等,根据现场条件进行设计布局。
总布局:根据计划的任务与要求(养何种家畜、养多少、生产目标、产品产 量),确定饲养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饲料需要量和饲料供 应情况(饲料自产、购入与加工调制等),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的形式、种 类、面积和数量,再综合考虑场地的各种因素,制订最好的布局方案。
总之,在进行场地规划时,主要考虑人、畜卫生防疫和工 作方便,考虑地势和当地全年主风向,来合理安排各区位 置。
(二)畜牧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
含义:是合理设计各种房舍建筑物及设施的排列方式和次序,确定每栋建筑 物和每种设施的位置、朝向和相互间的距离。
卫生学意义:布局合理与否,对场区环境状况、卫生防疫条件、畜舍小气候 状况、生产组织、劳动生产率及基础投资等都有直接影响。
畜牧场所需场地面积推荐值
畜牧场所需场地面积推荐值
பைடு நூலகம்
牧场性质
奶牛场 繁殖猪场 肥猪场
羊场 蛋鸡场 蛋鸡场 肉鸡场 肉鸡场
规模
100~400头成乳牛 100~600头基础母猪 年上市0.5~2.0万头肥猪
10~20万只蛋鸡 10~20万只蛋鸡 年上市100万只肉鸡 年上市100万只肉鸡
所需面积 (m2/头、只)
重庆地区 青岛地区
南、南偏东10° 南、南偏东5°~15°
适宜朝向 南偏东或西各45°以内 南偏东30°,南偏西15° 南偏东25°,南偏西10° 南、南偏东30°
举例:商品猪场的工艺流程
⑵卫生防疫:
①根据:场地地势和当地全年主风向。
②建筑物的排列:将办公室和生活用房、种畜舍、幼畜舍安置在上风向和地 势较高处;商品畜舍(育肥舍)则可置于下风向和相对较低处;病畜舍和粪 污处理设施应置于最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
③举例: 孵化室 育雏室
举例:商品猪场的工艺流程
地势低洼的场地容易积水而潮湿泥泞,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有 利于蚊蝇和微生物孳生,而冬季则阴冷;还会降低畜舍保温隔热性能 和使用年限。因此,场地应高燥以利排水。场地不平坦、坑洼、沟坎 或土堆太多,势必加大施工土方量,并给基础施工造成困难,使基建 投资增加。在坡地建场宜选向阳坡,有利于冬季保温。阴坡场地背阳、 冬季迎风夏季背风,对场区小气候十分不利,阴坡场地接受阳光较少, 土壤热湿状况和自净能力也较差。
种猪配种─妊娠─分娩哺乳─育成─育肥─上市。应 按种公猪舍、空怀母猪舍、妊娠母猪舍、产仔舍、 断奶仔猪舍、肥猪舍、装猪台等建筑物和设施,按 顺序靠近安排。
饲料库、贮粪场等,与每栋猪舍都发生联系,应尽 量使其至各栋猪舍的线路最短,距离相差不大,并 应考虑到净道(运送饲料)与污道(运送粪污)分 开布置,互不交叉。
畜牧场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布局
§3—1 场址的选择、规划及合理布局
畜牧场是集中饲养家畜和组织畜牧生产的 场所,是家畜的重要外界环境条件之一。
一、良好畜牧场的环境条件 二、舍内小气候主要受制约因素 三、场址选择的自然条件 四、场址选择的社会条件 五、畜牧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一、良好畜牧场的环境条件
规划:根据场地的地形、地势、当地主风向、水源和交通条件,科学规划不同
生产车间、道路、绿化等地段的位置,全面考虑家畜粪尿、污水的处理利用;
布局:根据场地规划方案和建筑物的卫生要求,合理安排每栋建筑物和每种设
施的位置和朝向。提出几种方案,反复比较分析,最后按确定方案绘出总平面图。
(一)畜牧场的功能区规划
4.饲料供应
在满足各种营养全面的条件下,饲料尤其草食家 畜的青饲料应就近选择,或本场饲料地种植,以 避免因大量粗饲料长途运输而提高饲养成本。
5.产品销售、粪尿和废弃物处理和利用
产品就近销售,牧场粪尿和废弃物的就地处理和 利用,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五、畜牧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场地规划和布局是畜牧场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考虑不同场区和建筑物之间 的功能关系,场区小气候的改善,以及畜牧场的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
3.土壤
卫生要求:
砂壤土(局部)和壤土是最理想的土壤类型,注重 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注意地方病和疫情的调 查。
砂土透气透水性好,不潮湿不泥泞,自净作用好, 但导热性强,热容量小,昼夜温差较大;粘土与砂 土相反。
4.水源
卫生要求:
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 标准;便于防护,不易受污染;取用方便,处理 技术简单易行。
1.保证场区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 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
2.便于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3.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
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1.地势
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
卫生要求:
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平坦、有利于排排放污水、阳坡(南向坡 地),具有一定的坡度(2%~5%,不超过25%)。
规划和布局的原则:
1.有利于生产,根据不同畜牧场生产特点保证建筑 物间的最佳生产联系。
2.有利于卫生防疫和防火。 3.便于组织场内运输的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确
保舍内环境条件良好。
生产区的规划与布局
⑴ 商品畜群:如奶牛群、肉牛群、肥育猪群、蛋鸡群、肉鸡群、肉羊群等。 特点:①饲养密度高和机械化水平较高。因为这些畜群的产品要及时出场销售。 ②将这类畜群安排在靠近大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可减少外界疫情向场区传播的机会。
中雏舍、后备鸡舍、成鸡舍。即孵化室在上风向,成年鸡舍在下风向,使幼雏舍得到新 鲜的空气,从而减少发病机会,也能避免由成鸡舍排出的污浊空气造成疫病传播。
3.隔离区
内容:病畜隔离舍、兽医室、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 处理及贮存设施等,是畜牧场病畜、污物集中之地,是卫 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位置:设在全场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为了运输隔离区的 粪尿污物出场,应该单独修建通往隔离区的道路。
孵化室、育雏室
孵化室:主要考虑防疫安全,不能强调与种禽舍、育雏舍的功能关系。 应单独修建孵化场或将孵化室安置在防疫较安全且不污染全场的地方。
因为温湿度较高,是微生物的最佳培养环境,对卫生防疫要求较高; 同时孵化室排出的绒毛、蛋壳、死雏常污染周围空气和环境。孵化室 设围墙或隔离绿化带与其它建筑物隔离。
这些畜群的饲料、产品、粪便的运送量相当大,与场外的联系比较频繁。 ⑵ 育成畜群:包括青年牛、后备猪、育成鸡等。 特点:安排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疫病较少的区域。 ⑶ 种畜群(基础群): 特点:应设在防疫少发的场区,必要时,应与外界隔离。 举例:鸡舍的布局 由于鸡舍主要借助于人工采光,所以布局时主要以主风向为根据,即孵化室、幼雏舍、
⑴ 居民点的下风向或平行风向,地势的下坡度,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 但不应选在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 或附近。
⑵ 畜牧场与居民点保持适当的卫生间距,一般牧场应不少于300~ 500m,大型牧场应不少于1000m。
⑶与其他畜牧场之间也应有一定卫生间距,一般牧场应不少于150~ 300m(禽、兔等小家畜之间距离宜大些),大型牧场之间应不少于 1000~15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