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骨料大小对其性能的影响
骨料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中图 分 类 号 : U5 80 1 T骨料 周 围形成裂缝也 多。骨 混凝土 中的砂 、 石子一般称之为骨料 , 砂为细骨料 , 石子为粗 缩量也不同 。粒径大收缩差值 也大 , 骨料 , 它们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 占混凝土体 积的 3 4以上 , 料粒径减小增 加粘 结面 积 , 和均匀 性提 高; 围气孔及 原始裂 / 拌 周 起着骨架 的作用 , 决定着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
骨 料 质 量 对 混 凝 土 性 能 的 影 响
张 文 照
摘 要: 由于骨料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 骨料 的品种 、 从 骨料 的形状 、 骨料的粒径 大4 以及 骨料 中的有害成分等方面 、 阐述 了骨料对混凝 土强度 的影响, 并讨论 了骨料对抗渗性的影响, 以期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 安全性。
缝减少 , 水膜减薄受力更合理 , 助于提高混凝土强度。 有
1 骨料 对混 凝土强 度的 影响 1 1 骨料品 种对 强度 的影响 .
不论结构构件是何种形状 , 其强度都具有 随骨料最大粒径 的
减小而提高 的特性 。以相 同水灰 比为例 , 骨料最 大粒径 为 4 瑚 0n
0nn 时 骨料来源于岩石 , 的性质取决 于岩石的天然性 质。岩石组 时的强度与骨料粒径为 2 l2 的立方体 积强度高 。水灰 比越 它 小骨料粒径对立方体 强度影 响越 明显 , 用碎石 时 , 料粒径对 选 骨 成和结构不 同, 强度 也不 相 同, 于骨 料 的岩 石一 般有 : 英 其 用 石 石、 花岗石、 大理石 、 石灰石 、 石等。它 们的天然性 质各不相 同 , 混凝土强度不如卵石 明 显。因碎石在破 碎时其 内部不 可避免 地 砂 产生许多裂缝 。混凝土拌 和时 的水泥 浆体难 以渗进 裂缝 中去 粘 决 定了骨料 的性质也不相同 , 拌和 的混凝土强度也有所差异 。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特性。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骨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 强度和耐久性:骨料的种类、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细骨料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同时,采用合适的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倾向,提高混凝土的抗磨损性、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2. 工作性能:骨料的形状、表面状况和粒度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可泵送性等工作性能。
粗砂状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圆形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此外,骨料的表面状况会影响骨料与水泥浆液的黏附力,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3.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合理选择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热稳定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收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另外,粗骨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4. 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骨料和水泥胶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一方面,骨料颗粒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缓水泥胶浆中的溶解离子的渗透,从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骨料表面的覆盖薄膜可以减少骨料与水泥胶浆的黏着力,从而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 粒度分布对混凝土的影响:合理的骨料粒度分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粗骨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倾向,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的使用可以填充水泥胶浆中的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通过合理控制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凝土性能。
总之,骨料是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粒径和形状,并控制好骨料与水泥胶浆的相互作用以及骨料的粒度分布,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体积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中,骨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不同粒径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从力学性能、流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力学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骨料的粒径大小与混凝土的强度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这是因为较大的粒径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骨架结构,减小浆体间的接触面积并提高内聚力。
另外,较大粒径骨料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抗裂性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适量添加粒径较小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这是因为较小粒径的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裂能力。
但是,如果骨料的粒径过小,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影响施工质量。
二、流动性1.工作性能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较大粒径的骨料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增加浆体与骨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更加粘稠,难以施工和振捣。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使得混凝土易于施工和脱模。
2.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对于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这是因为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充填混凝土内部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过于密实的结构,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
三、耐久性1.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水分、气体和溶质渗透的能力。
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而较小粒径的骨料则容易形成细密的孔隙结构,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2.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融性、抗硫酸盐腐蚀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等。
一般来说,较大粒径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冻融循环和腐蚀的损害。
[全]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全]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e1ce3c402020740bf1e9b01.png)
粗骨料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一)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石料级配是指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比例。
级配对于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抗冻性以及经济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工混凝土的石子最佳级配是通过不同粒径、不同比例组合,采用振实密度法找出最大振实密度,使其组合的粗骨料孔隙最小。
使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可以配出水泥用量较低、各种性能较好的混凝土。
粗骨料的粒径越大,需要湿润的比表面积越小。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的石子,这样可降低砂率、混凝土用水量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混凝土温升及干缩裂缝。
(二)粗骨料饱和面干吸水率及表观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石料的表观密度取决于石质、矿物成分,风化程度及空隙率。
一般来说,密度小的骨料结构疏松、多孔,空隙率和吸水率大,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低,特别是粗骨料外部孔隙对吸水率影响更大,对混凝土抗渗性、抗冻性、化学稳定性和抗磨性等都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粗骨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2012)对含泥量的定义是,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 um的颗粒含量。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 2006 )对含泥量的定义是石料中小于0. 08 mm的黏土、淤泥及细屑的总含量。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JGJ 52- 2006 )对含泥量的定义是,粒径小于0.08 mm的细物粒含量。
其比表面积大吸水性大体积不稳定,吸水湿润时影胀,干燥时收缩;黏土含量多对混凝土强度.干缩、徐变、抗渗、抗冻融及抗磨损等均产生不良影响。
含泥状态不同,影响也有差异,其类型有以下三种: (1)包裹型含泥一石子所含泥粒一般成浆状黏结或包裹于石子表面,直接影响石子与水泥石的黏结,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
(2)松散型含泥一石子中均匀分布的泥粒,在配制低胶材混凝土或砂子细度偏粗时,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与提高混凝土密实性的作用,但含泥量达到5%时,混凝土强度有所降低,特别是R2300以上混凝土,当含泥量超过7%时,强度可降低.30%以上。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骨料的质量又受生产条件、破碎工艺的等影响,颗粒形态不可能达到规格一致,骨料颗粒按形貌特征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近圆形、亚圆形、全圆形五种粒形。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骨料的颗粒形状为近球形或正多面体时较为理想。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不仅仅是起到骨架作用,而且其本身的材质、强度、吸水率、以及不同的形成条件(表面特征)和不同的生产工艺(空隙率、颗粒形状等)都对混凝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骨料的数量效应非常显著,即骨浆比和砂率的大小对于混凝土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均比较大,水胶比、骨浆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顺序相同,但影响程度不一样;骨浆比不仅影响孔结构,而且也影响孔溶液的化学成分,因而其对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比砂率大。
水胶比为0.28时,碎卵石、火山岩、石灰岩等粗骨料的矿物成份、粒形、表面性状以及坚硬程度不同都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影响。
但是,目前不同种粗骨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抗弯强度的影响尚缺乏精确的评估标准,这可能是由于现在的混凝土的水胶比低,水泥砂浆和过渡区的强度不断提高,导致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变大。
岩石的种类不同,它的组成成分一般不同,组成成分又决定了岩石的性质,那么,当其作为混凝土骨料时,就会对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粗骨料为石英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要比大理岩混凝土高10%~20%。
然而,对于较低强度的混凝土,骨料种类的不同给混凝土强度带来的差异将明显减小。
不仅如此,粗骨料种类会对混凝土断裂能产生重要影响,高强度低脆性的骨料可以用来配制低脆性高强度混凝土。
机制骨料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针片状颗粒,针片状颗粒含量也会因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含量一般可达10%以上。
粗骨料中针片状碎石增加了新拌混凝土在流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针片状碎石的坚韧性比普通粒形的坚韧性差,从而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性能。
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因为针片状颗粒比表面积大,需要更多水泥浆体包裹其表面,并且针片状颗粒含量高的粗骨料空隙率大,需要更多的水泥浆体进行填充。
粗骨料粒径对C8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探讨

粗骨料粒径对C8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的影响探讨
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
性能和耐久性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施工工艺和工期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粗骨料粒径对C80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的影响。
首先,粗骨料粒径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有一定影响。
粗骨料粒
径较大时,混凝土的流动性会降低,使得施工难度增加,特别是在细小结
构或有限空间的情况下。
因此,在选择粗骨料粒径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
流动性和施工要求。
其次,粗骨料的粒径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粗骨料粒径较大时,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通常较高,但其抗拉和抗剪强度较低。
这是因为
粗骨料粒径较大时,在力学载荷下粒间键合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强度。
然而,对于一些较细的结构部位,如梁、板等,需要考虑抗拉和抗剪强度,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粒径。
最后,粗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粗骨料粒径
较大时,会影响混凝土的气密性和渗透性。
由于粗骨料之间的孔隙度较大,会增加混凝土的渗透性,导致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入,从而降低混凝土的
耐久性能。
因此,在一些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中,需要选择粒径较小
的粗骨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
综上所述,粗骨料粒径对C80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能都有一定影响。
在选择粗骨料粒径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工
程要求以及结构部位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达到设计要求。
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摘要:从实际生产来看,混凝土中粗骨料主要起到一定的骨架支撑作用,其作为混凝土关键的组成成分,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为突出,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因此,加强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首先解析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具体影响,重点分析不同骨料碱活性对于混凝土性能影响,旨在为优化混凝土性能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粒径;含量1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具体影响1.1粗骨料含量一般而言,混凝土中粗骨料的含量对于混凝土整体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并且粗骨料强度远超过砂浆强度,因此在特定范围内,骨料含量增加,混凝土整体强度也会提升。
但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骨料含量进一步增加,砂浆量大幅度降低,这样会导致浆体与骨料界面粘结质量变差,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
1.2粗骨料级配粗骨料级配具体为各级粒径颗粒具体分配比例,其级配严重影响混凝土整体拌和性能、物理性能和耐久性。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保证粗骨料粒径均匀性,能够有效降低水泥用量,进而减少混凝土使用成本。
同时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粗骨料粒径增加,用水量减少,使用大粒径的粗骨料能够有效减少含砂率,增加混凝土强度,实现有效节省水泥用量的目的。
如果水泥用量少,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内热导致的温度增加量,还可减少基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数量。
1.3粗骨料表观密度石料表观密度取决于石材质量、矿物成分、风化以及空隙率。
正常情况下,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的粗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强度不足,并且粗骨料表面粗糙、孔隙数量多,会导致实际吸水率较大。
如果采用上述粗骨料制备混凝土,其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及耐久性能均难以达到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
1.4粗骨料品种通常粗骨料种类不同,其实际组分具有明显差异,而同种类型骨料生产地域不同,其实际组分也具有明显差异。
这样致使粗骨料本身性质差异较大,进而对于混凝土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当前国内外学者利用不同类型粗骨料制备混凝土,并对于其开展各种性能研究,获得相应结论。
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砂)。
一般采用天然砂,它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河砂、海砂及山砂。
配制混凝土时所采用的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有以下几方面:1.有害杂质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
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
砂中杂质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规定。
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O.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
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
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
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
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
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
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
2.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细骨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会影响其与水泥的粘结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山砂的颗粒多具有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粘结较好,用它拌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河砂、海砂,其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粘结较差,用来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则较低,但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3.砂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骨料粒径对植被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验材料
水泥采用安庆市怀宁海螺水泥厂生产的海螺牌P -O42. 5 水泥; 普通河砂; 石灰岩碎石; 粉煤灰采用淮南市昆仑科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粉煤灰; 外加剂采用合肥科顺科贸有
限公司生产的BSC(Bio -substrate Concrete)生物基质混凝土添加剂; 安庆自来水。
实验方法
本试验考虑粗骨料四种不同粒径范围对该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率、透水性系数、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
每组试件配料中粗骨料的粒径不同,其他材料掺入量均相同。
每个试验号制作3 组试块,试块尺寸均为150 mm ×150 mm ×150 mm,每组试验制作3 个标准试块,分别做抗压强度、孔隙率、透水试验。
结果
(1)孔隙率
混凝土的孔隙率分为总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总孔隙率是混凝土中全体空隙的体积与其总体积的百分比,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该混凝土孔隙率随碎石粒径的变化的关系见图1。
孔隙率随粗骨料粒径的增加,其孔隙率现增上升的趋势
(2)抗压强度
在一般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保持水泥用量不变,随着粗骨料粒径的增大,其比表面积就越小,则用水量就越少,水灰比就可以降低,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降低成本是有利的。
但是大颗粒骨料内在缺陷发生的机率相对较高,而小颗粒骨料相对致密,并且由于其本身水灰比一般较低,上述因素引起的降低水灰比作用不明显,却可以增加与水泥粘结的面积,提高HPC 的强度[2]。
同时,粗骨料粒径过大,会使砂浆和粗骨料的界面粘结性能降低,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
(3)透水性系数
生态混凝土透水性的透水系数在一定的水头下,单位时间内透过混凝土的水量与混凝土透水面积成正比,与混凝土透水厚度成反比。
粗骨料粒径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老混凝土),C35(新混凝土),水泥净浆界面剂、灌砂平均深度△=11-15mm, 粗糙度、粗骨料均为石英岩碎石、同一试件中新老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相同等试验条件下,粗骨料最大粒径分别取D=10,20,50mm三种,用带切口的三点弯曲梁进行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断裂性能试验。
结果
(1)分析了粗骨料粒径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新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对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与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处理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粗糙度下,粗骨料最大粒径对粘结断裂韧度的影响无显性表现。
(2)进行了粗骨料粒径对粘结断裂韧度影响的分形分析-分析表明,当粗糙度不变时新老混凝土粘结断裂韧度不随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变化而变化-
此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粗骨料粒径对低水胶比砼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
(1)水泥:选用太行山牌42.5R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对于一般的碎石粗骨料, 其强度并不是影响混凝土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碎石中杂质含量,针片状含量,颗粒级配等方面对其性能影响很重要, 尤其是骨料级配。
本试验选用邯郸本地市场供应的几种粒径的石子经掺配后使用, 以达到使其孔隙率尽可能小。
本试验需要5-10mm 、5-16mm 、5-20mm 、5-25mm 四种级配的碎石,经掺配后的石子级配基本符合要求。
(3)细骨料:对于低水胶比的混凝土应选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但由于本地区只产细砂, 为了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所以本试验采用当地产的细砂,其物理力学性能见表(4)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是低水胶比、塑性混凝土的必要组份, 为确保其流动性,必须掺入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具有强烈的分散作用, 能大幅度降低用水量, 显著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提高混凝土强度。
我们在试验中选用邯郸华冶建材厂生产的FDN 高效减水剂。
(5)粉煤灰:粉煤灰的掺入可分散水泥颗粒, 使水泥水化更充分,提高了水泥浆的密实度, 降低混凝土的泌水, 有利于混凝土中骨料-水泥界面强度的提高;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为了解邯郸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试验中掺入了一定量邯郸热电厂的稍加磨细的原状粉煤灰。
其细度为(0.080mm 方孔筛筛余)20%。
试验方法
本试验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 在试验方案设计中,主要研究粗骨料最大粒径、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对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
粗骨料最大粒径为四个水平, 其余的为两个水平。
试验结果见表4。
高效减水剂FDN 的掺量是胶凝材料的1.5%。
结果
(1)骨料最大粒径对强度的影响: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低水胶比的混凝土
(2)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粉煤灰掺量大的混凝土强度低;尤其是早期强度, 56d 的强度相差不大;说明粉煤灰颗粒粗, 仍具有一定活性。
(3)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和易性有明显影响,最佳粒径为16mm 和20mm ;但水胶比仍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4)对于低水胶比的混凝土, 在细砂的情况下,其砂率也不宜小于30%,否则影响强度。
(5)稍加粉磨的粉煤灰也可用于低水胶比的混凝土中,7d 强度虽较低但56d 强度与基准混凝土相当,但掺量不宜过大, 否则对早期强度及和易性
影响较大。
粗骨料粒径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演化规律的分形研究
试验材料
(1)粗骨料:试验共选取三种连续粒径的粗骨料,分别为:4.75mm~19mm(小粒径);19mm~37.5mm(大粒径);4.75nm~37.5mm(混合粒径)。
选用粗骨料的表观密度、松散
m,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kg/3m
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3
(2)混凝土:试验的全部试件均在苏州科技学院结构实验室内大厅现场制作,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1。
凝土搅拌采用学校实验大厅搅拌机分三次搅拌,浇注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浇注的密实性。
试验梁均为一次性浇注完成,。
在每根试件浇注的同时都预留三组150mm×150mm×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并与试验梁进行同期同条件养护,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计3根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强度、纵筋直径、截面尺寸均不改变,主要改变骨料粒径大小,共选取三种粒径的粗骨料,分别为:19mm~37.5mm(大粒径);
4.75mm~37.5mm(混合粒径);4.75mm~19mm(小粒径)。
试验梁采用实验室液压千斤顶进行加载。
为了准确施加荷载,在千斤顶与反力架之间安放压力传感器。
千斤顶产生的荷载通过布置在试验梁上的分配梁分成对称两点的集中荷载,安放过程中在分配梁与试验梁之间先垫一层细砂,然后安放两个同等厚度的钢板,以保持试验梁在加载过程中受力均匀。
本次试验主要的量测内容有:
(1)千斤顶加载的荷载值:
(2)荷载作用下试验梁跨中加载点和支点处的竖向挠度;
(3)荷载作用下试验梁中钢筋和混凝土表面(侧面)的应变及其分布规律
(4)不同荷载作用下裂缝的开展及演化情况。
试验结论
(1)在相同的水灰比及混凝土强度条件下,大、小粒径骨料混凝土28天龄期抗压强度要比混合粒径的略低。
(2)大、小粒径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均要小于混合粒径骨料混凝土梁。
(3)在每一级荷载作用下骨料粒径变化的混凝土梁纯弯段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平均应变沿梁高的分布很好地符合平截面假定。
(4)同一荷载下大、小粒径混凝土梁钢筋最大应变要比混合粒径混凝土梁钢筋最大应变略大。
(5)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大粒径混凝土梁挠度比小粒径混凝土梁的稍大。
而小粒径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要小于前两者。
(7)随着荷载的加大,3根试验梁裂缝开展长度与开展宽度均随之增大,且小粒径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密度比大粒径、混合粒径混凝土梁相对要密集。
粗骨料粒径和硅灰对混凝土断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实验材料
m/kg ;颗粒平均粒径为1 水泥:A S TM I 类波特兰水泥;比重为3.15,细度为38 52
9.9 8料um;
硅灰:平均粒径为0.1产um
细骨料:细度模量为2.3, 比重为2.66的天然河砂
粗骨料:比重为2,57 的碎石,粗骨料顺粒粒径见表1
超塑化剂:兆深建筑化工(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缓凝型高效减水剂KFD N
水:自来水
实验方法
应用双参数模型确定混凝土在不同粗骨料粒径和不同硅灰掺里时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和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同时利用特征长度l研究粗骨料粒径和硅灰掺量对混凝土脆性的影响。
实验结论
( 1) 最大粗骨料粒径增大,高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减小;但杭拉强度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则增大。
(2) 掺加硅灰提高了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硅灰对抗拉强度的提高最为明显。
( 3) 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随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4) 最大粗骨料粒径增大,高强混凝土的特征长度减小,脆性增大;掺加硅灰减小了混凝土的特征长度,增大了脆性。
试验结果表明虚拟裂缝模型中的特征长度可以较好地表现混凝土的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