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

合集下载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引言《二泉映月》是一首中国古代名曲,原创自二胡演奏家郭文景。

这首曲子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二泉映月》的赏析,探讨其音乐特点、艺术表达以及文化意义。

一、音乐特点1. 曲调简单优美《二泉映月》的曲调简单而优美,整首曲子以柔美的旋律为主导,音符流畅自然,给人以舒适、愉悦的听觉享受。

2. 情感丰富多变曲中情感丰富多变,音乐表达了浓郁的情感,从悲伤到欢乐,从宁静到激烈,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3. 独特的演奏技巧《二泉映月》在演奏技巧上有独到之处,包括弓法、颤音、顿挫等等,演奏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才能完美呈现。

二、艺术表达1. 反映生活情感《二泉映月》通过音乐的表达,将人们对生活的情感、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其中。

曲子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音符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悲欢离合、人生百态的情感。

2. 传递文化精神这首曲子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曲子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古典音乐的旋律、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表达等。

它代表了中国音乐的一部分,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呈现艺术的美感《二泉映月》作为一首艺术作品,无论是在音乐结构、旋律、节奏还是情感表达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美感。

它引导听众进入一种美学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

三、文化意义1. 传承中华音乐文化《二泉映月》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承载了中华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赏析和传播,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音乐,推动中华音乐文化的传承。

2. 拓宽文化交流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通过《二泉映月》的演奏和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它不仅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3. 培养审美情趣《二泉映月》在音乐的表达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通过对它的赏析和欣赏,可以培养听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它让人们从中领略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

二泉映月赏析《二泉映月》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二胡曲,由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深沉,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这首曲子的赏析。

1.曲名与主题:《二泉映月》这个曲名暗示了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在月光下倾诉自己的不幸。

曲名中的“二泉”指的是天下第二泉,但曲子并不主要描写其美景,而是借景抒情。

2.旋律与情感:这首曲子的旋律非常优美,充满了江南音乐的特色。

其旋律婉转深沉,真挚动人,透露出一种劳动人民的质朴气息。

然而,在这优美的旋律背后,却隐藏着演奏者内心的痛苦和愤怒。

这种情感在曲子中得到了层层深化,使听众能够感受到阿炳对坎坷命运的愤懑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结构与层次:《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变奏曲,这使得音乐形象能够得到层层深化。

全曲通过多次变奏,使阿炳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

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

4.演奏技巧:在演奏方面,《二泉映月》对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运用丰富的演奏技巧来表达曲子中的情感。

演奏者需要运用滑音、颤音等技巧来表现出曲子中的凄凉和激愤之情。

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重节奏和音量的控制,使曲子能够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

5.艺术价值:《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二胡曲,更是一首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和反抗,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的倾诉。

这首曲子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总的来说,《二泉映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特色的二胡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了阿炳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这首曲子不仅是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二泉映月》课件

《二泉映月》课件

02
《二泉映月》的曲式结构
引子
引子部分
由二胡独奏,以自由节奏缓慢展 开,营造出一种悲伤、凄凉的气 氛,为整首曲子奠定了情感基调 。
音乐特点
引子部分运用了大量的滑音和颤 音,表现出阿炳内心的痛苦和挣 扎。
主题
主题部分
由二胡和琵琶合奏,旋律优美而深沉 ,表现了阿炳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 的思念。
音乐特点
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泉映月》以其深沉、悠扬的旋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吸引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促进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其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历史、 文化和艺术,增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心得体会
在演奏过程中,体会乐曲的情感和意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能够提升演奏的表现 力。
欣赏角度与方法
音乐结构
分析《二泉映月》的音乐结构,了解其 旋律、节奏和曲式特点,有助于深入欣 赏。
VS
情感表达
关注乐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通过想象 和联想,感受音乐带来的心灵触动。
音乐与情感共鸣
情感共鸣
在欣赏过程中,寻找自己与乐曲情感的共鸣 点,能够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二泉映月》的影响与价值
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泉映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了人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促使更多 人关注和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创作与传承中。
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
《二泉映月》被广泛用于音乐教育领域,成为民族音乐教学的经典案例,有助 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兴趣。
音乐与诗词的结合

我在《二泉映月·随心曲》中塑造秦月的体会

我在《二泉映月·随心曲》中塑造秦月的体会
心世界 , 着力塑造了一个清纯 、 善 良、 敢爱敢恨 , 对音乐
进京深造去 , 一条路立即将我逐出门。 一味盲从父母命
只会断送我青春 , 爹爹倘若 强制我 , 我就要背琴与 你双 飞去 , 天涯海角结知音。” 这段唱词充分体现 了秦 月对
阿炳一往情深 、敢 于冲破封建势力追求美好爱情 果断 勇敢 的性格 。这段 唱腔设计运用了锡剧当中典型的流 水板 , 节奏 紧凑张弛有 度 , 而且没有充足 的换气气 口, 加上表演 时两位演员的地位调度很大 ,所以演员要唱 好很不容易 ,因此在演 唱时我加强了气息的力度与音 量的强弱对 比度 .在保持唱腔悦耳动听的基础上更着
但愿 你心底也把月儿恋 ,想到此我脸儿发烫心儿跳得
欢。” 这一段 唱腔的节奏明快跳跃 , 咬字要做 到清 晰准 确, 因此对气息的运用与控制也有很高的要求。 我在演 唱时特别注意梅派甜糯 圆润 、 细腻婉转 的特色 , 并融入
了一些江南小调的韵味 ,因为秦月是个十七八岁的小
与秦月想爱不能爱的心情 , 当阿炳唱到“ 为你为我为双
的身段 , 我把秦月一往情深地 盼心 上人 、 等心上人 、 清
演员沙龙 剧影月报 l
特殊 的形 式演绎特 别 的人物
— —
人偶剧 《 白雪公主 》 中的小矮人
● 南 兰
2 0 1 2中国( 无锡 ) 吴文化节开 幕式招待演出正式首演 , 得到 了中国戏剧 界的 广泛关注 与广 大戏迷 朋友 的喜
坚忍不拔 、 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性格演绎得恰到好处 。 阿 炳在阴森恐怖 的墓园中寻找母 亲的坟墓 ,当找到母亲
坟墓时痛 哭流涕 ,对母亲的哀 思与 世俗 的愤懑化作琴 韵倾泻在二胡之上 ,小秦月闻得阿炳的琴声不顾 电闪 雷鸣到墓园寻找阿炳 ,在阿炳 母亲 坟前 两位恋人再次

二泉映月带给的启迪与感悟

二泉映月带给的启迪与感悟

二泉映月:音乐的启迪与感悟在众多音乐作品中,阿炳的《二泉映月》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首曲子以其深沉、悠扬的旋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本文旨在探讨《二泉映月》所带来的启迪与感悟,展现这首曲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一、背景介绍《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初。

阿炳,原名华彦钧,是一位盲人音乐家。

他生活在江苏无锡,深受当地民间音乐的熏陶。

这首曲子是他根据当地流行的乐曲《三潭映月》改编而成的。

阿炳通过演奏这首曲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二、音乐分析《二泉映月》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二胡曲。

在曲子中,阿炳运用了丰富的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使曲子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节奏的变化,使曲子在情感上起伏跌宕。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三、启迪与感悟1.生活的艰辛与坚韧:《二泉映月》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幅美景,更是阿炳对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艰辛与坚韧。

在曲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阿炳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不屈不挠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

2.音乐的治愈与疗愈:《二泉映月》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情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治愈之音。

在演奏过程中,阿炳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曲子具有了独特的治愈力量。

当我们听到这首曲子时,仿佛能够感受到阿炳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从而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

3.情感的表达与传递: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二泉映月》成功地传递了阿炳的情感世界。

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种情感的传递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阿炳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从而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四、具体例子分析以《二泉映月》中的一段为例,这段旋律通过运用滑音和颤音等技巧,展现了阿炳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二泉映月》课件

《二泉映月》课件

江南音乐的特点在阿炳的音乐中 得到充分体现
阿炳的音乐作品与江南音乐传统 有着密切的联系
阿炳的其他作品与故事
阿炳的代表作品除了《二泉映月》之外,还有《听松》、《寒春风曲》 等
阿炳的音乐创作有着丰富的故事和背景,如他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等
阿炳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无锡地区广为流传,在全国范围内也受到广泛关 注和喜爱
哀怨与期盼
作品中的旋律与节奏体现 了哀怨与期盼的情感,表 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产生共鸣
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够触 动听众的心灵,使他们在 情感上产生共鸣。
引发思考
作品不仅让听众感受到情 感的冲击,还能引发他们 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
激励作用
作品中的抗争与希望情感 能够激励听众面对困难也 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右手技巧
二胡的演奏中,右手的运弓和换弦技巧是表现音乐韵律和节 奏的关键。运弓时要保持稳定,换弦时要平滑流畅,避免出 现突兀的噪音。
左手技巧
左手的指法和音准是二胡演奏的基础。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 各种指法,如滑音、颤音、泛音等,以及各种音准的按弦方 式。
音乐的层次感
旋律的层次
二胡曲《二泉映月》中,旋律的层次丰富,有主旋律和副旋律的交错,演奏者 需要把握好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突出主旋律,衬托出音乐的情感。
《二泉映月》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和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6
相关文化与故事
与无锡文化的关系
无锡是《二泉映月》 的故乡
无锡的传统文化和习 俗在阿炳的音乐中得 到体现
无锡的地理位置和历 史背景对阿炳的音乐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江南音乐的关系

二泉映月阿炳演奏版歌词石丽娟唱1

二泉映月阿炳演奏版歌词石丽娟唱1

隨著歲月的流逝,阿炳沒有被人們所忘記,他的名 字已經由無錫傳到了北京,傳遍了全國,走向了世界。
4/25
5/25 5/25
「阿炳」是這位藝人的乳名,他原來的姓名是
「華彥鈞」(1893-1950),是江蘇省無錫東亭人, 是當地「雷尊殿」一位道士——華清和的兒子。華 清和擅長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樂器;其中,以 琵琶演奏最為精通。 華彥鈞4歲喪母,隨父親在道觀裏學習音樂演 奏;20歲時,父親患病去世;21歲時患了眼病,35 歲雙目失明;因社會動亂、生活無著,道產賣空, 他無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頭,以賣藝為生,飽 受了人間的艱辛和苦難。
阿炳的絕唱
二泉映月
自動換頁
1/25
請注意!你現在聽到的樂曲,是瞎子阿炳 珍貴的歷史原聲錄音…… 《二泉映月》
2/25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間音樂家華彥鈞在無錫出生。一曲 《二泉映月》不僅讓中國也讓世界認識和記住了阿炳(華彥鈞)的 名字 。 1950年夏天,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學家楊蔭瀏與曹安和攜帶著 一台進口的鋼絲答錄機來到無錫,找到了當地有名的民間藝人—— 「瞎子阿炳」,要為他的演奏錄音。 當兩位專家說明來意後,阿炳回答說:「我已經有兩年不演奏 樂器,我的技術荒疏了,我的樂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據傳,兩年 前曾有老鼠咬斷了阿炳的琴弦,作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認為 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即放棄了演奏。
24/25 24/25
這首二十世紀東方的 《月光奏鳴曲》,嫋升如 煙,迷漾似霧,閃爍如繁星,進似火粒,穿越了 一個世紀,彌漫遍整個神州,也響徹于西方天宇。

水墨畫創作 吳冠中 ppt製作 寬者如春
25/25 25/25
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于1950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11在曲子開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聲深沉痛苦的歎息在曲子開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聲深沉痛苦的歎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種難以抑制的感情向我們講述他一生的苦難遭仿佛作者在用一種難以抑制的感情向我們講述他一生的苦難遭遇

《二泉映月》教学课件

《二泉映月》教学课件
《二泉映月》教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 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曲目结构与演奏技巧 • 音乐表现与情感传达 • 跨文化对比与影响研究 • 教育教学策略与实践 • 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探讨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
01

阿炳生平及艺术成就
阿炳简介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出生于无锡市 。
曲目结构与演奏技
02

曲目结构分析
01
02
03
04
引子
简短而富有意境,为全曲奠定 基调。
主题呈示
优美而富有歌唱性,展现曲目 核心旋律。
展开部
通过变奏、加花等手法,对主 题进行深化和拓展。
再现部
回归主题,强化音乐形象,使 听众产生共鸣。
演奏技巧讲解
左手技巧
运用吟、揉、绰、注等 手法,表现曲目中的韵
味和情感。
右手技巧
控制弓速、弓压和音色 ,使音乐流畅而富有表
现力。
换把与跳把
准确而迅速地完成换把 和跳把动作,保证音乐
的连贯性。
气息与呼吸
合理运用气息和呼吸, 使音乐更具生命力和感
染力。
名家演奏欣赏
阿炳原声版
感受阿炳本人演奏的独特韵味 和情感表达。
吕思清演奏版
欣赏吕思清精湛的技艺和对曲 目的深刻理解。
曲目风格与特点
曲目风格
《二泉映月》是一首变奏曲式的曲子,它以深沉、悠扬而又 不失激昂的旋律,抒发了阿炳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和对美 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曲目特点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 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 的扩充和减缩以及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来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播放)
7/21 7/21
听琴声悠悠 是何人在黄昏后 身背著琵琶沿街走 背著琵琶沿街走
8/21 8/21
阵阵秋风 吹动著他的青衫袖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遥遥出巷口 弯转又上小桥头
9/21 9/21
旁白: 胡琴声里,颤动着一个东方冤魂的背影。 心被深重的灾难舂碎,脚被狰狞的命运镣铐, 眼被焦灼的叹息烫瞎,喉被盈腔的悲愤堵塞, 只剩下几根枯瘦的手指,抚摸自己挣扎不已 的神经——那两根琴弦。
13/2113/21
憔悴琴魂做漫游 平生事儿难回首 岁月消逝人淹留 年少青丝 转瞬已然变白头
14/2114/21
苦伶仃 举目无亲友 风雨泥泞怎忍受 荣辱沉浮无怨尤 荣辱沉浮无怨尤 惟有这琴弦解离愁
15/2115/21
晨昏常相伴 苦乐总相守 酒醒人散余韵悠 酒醒人散余韵悠 莫说壮志难酬 胸歌千首 都为家乡山水留
10/2110/21
四野寂静 灯火微茫隐花楼 操琴的人 试问知音何处有 一声低吟一回首 只见月照芦荻洲 只见月照芦荻洲
11/2111/21
琴音绕丛林 琴心在颤抖 声声犹如松风吼 又似泉水淙淙流 又似泉水淙淙流
12/2112/21
旁白: 两个失明或失聪的却善于抒叙美妙月光语言的
音乐大师——华彦钧和贝多芬,穿渡时光隧道, 横越世纪屋脊,相互映照着它们心中的明月。
16/2116/21
旁白: 哀伤的旋律,滋润过焦渴的希望, 悲愤的音符,升华为喋血的呐喊, 我们民族在颠簸的梦幻中,沿着 夜的月光,走向了辉煌的朝阳。
17/2117/21
天地悠悠 唯情最长久 共祝愿 五洲四海烽烟收 家家笙歌奏 年年岁岁乐无忧 年年岁岁乐无忧
18/2118/21
纵然人似黄鹤 一抔净土惠山丘 此情绵绵不休 天涯芳草知音有 你的琴声还伴著泉水流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 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 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 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5/21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 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 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 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 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 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 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 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2/21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 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 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 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 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3/21
4/21 4/21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华彦钧”(1893? -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 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 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6/21
演填作 唱词曲 石程华 丽健彦 娟钧
( 阿 炳 )
由程健填词,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内容和形式 与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调性吻合,古典韵味与口语 的流畅顺达兼顾,写出了曲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心态神 韵,可以说是《二泉映月》乐曲的一篇很好的文学释文。
下面听听由程健填词石丽娟演唱的《二泉映月》
你现在听到的是瞎子阿炳历史原声录音…… 《二泉映月》
1/21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 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 彦钧)的名字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 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 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 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 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 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 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 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 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 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 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19/2119/21
这首二十世纪东方的 《月光奏鸣曲》,袅升如 烟,迷漾似雾,闪烁如繁星,进似火粒,穿越了一 个世纪,弥漫遍整个神州,也响彻于西方天宇。

水墨画创作 吴冠中
ppt制作
宽者如春
20/21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