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电压电阻优秀课件PPT
合集下载
《电流、电压、电阻》课件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简称欧。欧姆的定义是在导体两端施加1伏特的电压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安培,则该导体的电阻为1欧姆。
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 的关系
VS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一段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 阻之间的关系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V=IR)。这个公式表明,当导体电阻 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当电压一定 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详细描述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 阻的分布情况,计算电路元件的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 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路。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 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以及含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电流、电压、电阻的实 际应用
电流的方向
总结词
电流的方向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详细描述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这是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路 分析中,电流的方向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电路中的能量传输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各 种电子元件如二极管来控制和改变电流的方向。
REPORT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阻
电阻的定义
总结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电子的流动 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作用表现为电阻。
电阻的单位
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 的关系
VS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指出在一段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 阻之间的关系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V=IR)。这个公式表明,当导体电阻 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当电压一定 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详细描述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 阻的分布情况,计算电路元件的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 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路。此外,欧姆定律还可以用于 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以及含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电流、电压、电阻的实 际应用
电流的方向
总结词
电流的方向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详细描述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这是由于电荷带负电,因此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路 分析中,电流的方向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电路中的能量传输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各 种电子元件如二极管来控制和改变电流的方向。
REPORT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电阻
电阻的定义
总结词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电子的流动 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作用表现为电阻。
电阻的单位
电流电压电阻PPT课件

a
②知道电阻的单位
a
③辨认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
材料、性关系
a
⑤知道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原因
a
⑥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
b
电流电压电阻
电压 推动
电流
测量 测量
电压表 电流表
阻碍 电阻
决定因素
长度、粗细、材料
应用
滑动变阻器
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电压电阻
2、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 后,要使电阻R1、R2串联,甲、乙应 该接入的是 ( C ) 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C.甲、乙都接电压表 D.甲、乙都接电流表
3、在实验室,鲁慧中同学发现一个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大量程是0~9 A,小量程模糊不清.为了测量小量程是
一、电流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 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 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 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 定 向移动方向 相反 。
电流的符号: I
国际单位: 安培 简称安(A) 常用单位: 毫安(mA) 微安(μA)
1安=1000 毫安
1毫安=1000微安
根据实验测定: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 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
接线柱流出。 C、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注意:电压表电阻很大,与用电器串联时, 该支路相当于开路。
电流电压电阻
•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电流电压电阻
L1
V - 3 15
会出现什么情况?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ppt课件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3)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 阻后,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是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 确”)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4)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I-U和I-R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由图象 可以得到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 正比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 阻成 反比 。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 电阻 持 电阻 不变时,电流与 电压 成 正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 电压 持 电压 不变时,电流与 电阻 成 反
不变,实验的结论是保 比。 不变,实验的结论是保 比。
1. (2023·郑州期末改编)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明设计了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
2
3
4
5
6
2. (双选)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分别按“保持电
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这两步进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C)
A. 前者是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成整数倍变化
B. 前者是保持R'不变,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成整数倍变化
C. 后者是使R成整数倍变化,调节R',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表1
实验次序
1
2
3
U/V
1.0
1.5
2.0
I/A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ppt课件

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
电压表示数为3V,将对应的电阻值、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
③断开开关,将定值电阻换成10Ω。重复①②步骤。
④整理实验器材 ⑤处理学案表格中的实验数据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电阻R=_5 Ω
实验 次序
电压
电流
/伏 /安
(1) 1 0.2
(2) 1.5 0.3
(3) 2 0.4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 R1=5Ω . .
.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视频小结
要探究当电阻一定时,
探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如何 设计实验方案?
你可以这样考虑:
究 1、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导体中的电流I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
过 2、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电流I——电流表;电压U——电压表
程
实验原理图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R’
V
A R
实验一.电阻为5Ω时,电流与电压弃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提出问题: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有什 么关系呢?
猜想假设:
当电路中的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 _越_大。
设计实验: 1)保持电_阻_不变,改变_电_压,研究电流与 电压之间的关系。
讨论
成功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坚持到底,一个是永不放弃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R,电 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P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PPT课件(初中科学)17张全)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10 4
2.5
2
10
3 20
25
4
5
想一想 U=IR
I=U/R
R=U/I
R=U/I跟I=U/R类似, 那能否认为电阻跟电压 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 质,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当电阻两端电 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成正比例改 变,而电压与电流比值(即电阻)不 变,是一个定值(可以看出电阻的大小 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故电阻跟电 压、电流无关,不存在正、反比的关 系。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 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1827年得出了如下
结论:
德 国 科 学 家
导体中的电流,跟 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欧
这个结论叫做欧姆定律。
姆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把P向左移 动,则 ( ) A.两表示数都变大 B.两表示数都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 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 值是20Ω,当滑动片P从口向b移动的 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____V, 电流表最小示数是____A。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将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滑动时 (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某电阻两端接1.5伏电压时, 它的电阻是5欧。请计算通过 这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PPT课件(人教版)

达2.0 V,经检查电路完好。为顺利完成实验,可行的措施有 ____增__大__变__阻__器__的__最__大__阻__值__或__降__低__电__源__电__压__或__增__大__设__定__的__电__压__值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9.(习题2变形题)小丽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 了如下实物电路,该电路接线存在错误,请你将错的一根导线打“×”并 改正过来。
解:图略,提示:将R与变阻器B之间的连线打“×”,将R 的右接线柱与电压表“-”接线柱相连
10.(原创题)小兰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 示电路图。 (1)小兰共做了2次实验,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后做第2次实验,她将A、B 间的电阻由24 Ω换成12 Ω,此时她应将滑片P向___C_(选填“C”或“D”)移 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此时表格空白处的电流为___0_.4A。
易错点 归纳结论时,易忘记前提条件,或将物理量的前后顺序颠倒 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数据,下 列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U/ V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6
6
6
6
AB..流导过体导的体电的阻R电Ω与流/ 电随1流电0、阻电的1压增5有大关2而0减小30 50 60 CD..电电压压一一定定I时时/A,,导流体过06.的导电体04阻的.与电电流03流.与成导02反体.比的电02.阻1成反01.比
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要求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阻变大) 解:(1)电阻右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下左相连。 (2)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_定__值_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_不变。 (3)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______电__压__表__示__数__保__持__不__变_________,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 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 ___电__压__一__定__时__,__电__流__与__电__阻__成__反__比_______。
9.(习题2变形题)小丽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 了如下实物电路,该电路接线存在错误,请你将错的一根导线打“×”并 改正过来。
解:图略,提示:将R与变阻器B之间的连线打“×”,将R 的右接线柱与电压表“-”接线柱相连
10.(原创题)小兰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 示电路图。 (1)小兰共做了2次实验,将第一次数据记录后做第2次实验,她将A、B 间的电阻由24 Ω换成12 Ω,此时她应将滑片P向___C_(选填“C”或“D”)移 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此时表格空白处的电流为___0_.4A。
易错点 归纳结论时,易忘记前提条件,或将物理量的前后顺序颠倒 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数据,下 列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U/ V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6
6
6
6
AB..流导过体导的体电的阻R电Ω与流/ 电随1流电0、阻电的1压增5有大关2而0减小30 50 60 CD..电电压压一一定定I时时/A,,导流体过06.的导电体04阻的.与电电流03流.与成导02反体.比的电02.阻1成反01.比
3.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要求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阻变大) 解:(1)电阻右接线柱与滑动变阻器下左相连。 (2)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_定__值__电__阻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_不变。 (3)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______电__压__表__示__数__保__持__不__变_________,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乙 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 ___电__压__一__定__时__,__电__流__与__电__阻__成__反__比_______。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PPT课件(初中科学)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V
1.0 1.5 2.0 2.5 2 .0 2 .0
电流/A
0.2 0.3 0.4 0.5 0.2 0.12
电阻/Ω
5 5 5 5 10 15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探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
究 的电阻成反比。
6、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过
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究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过
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程
实验二: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步骤
探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究
过
2、记下电阻值(如 5Ω ),闭合开关,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值
(如2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
程 在表格中;
电流同时受电压、电阻两
个因素的影响,我们该用什么
探 方法来研究每一个因素是怎样
影响的呢?
究 确定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具体做法:
过
1.控制电阻一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程
2.控制电压一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讨论 要探究当电阻一定时,
探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如何 设计实验方案?
究 你可以这样考虑:
程
总
综合上面的两个结论,可以得到: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结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结
I=
U R
这个结论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第一在19
论 世纪初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得出的,叫做 欧
姆定律。
乔治·西蒙·欧姆 ,生于德国埃尔 兰根城。少年时的欧姆因受父亲影响 就对物理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欧姆是一个很有科学抱负的人,他长 期担负中学教师,边教学生边做研究。 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这给他的研究 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 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科 学探索。欧姆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 电路定律(即欧姆定律)。当时还缺 乏明确的电压、电流乃至电阻的概念, 使用的电流表也正在探索中,他只好 自己动手制作仪器,进行测量。他使 用了温差电池和扭秤,经过无数次实 验和归纳计算,用了10多年时间才获 得成功。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测量?
应该用什么元件为研究对象?
如何得出多组数据?如何控
制电压一定?
换用不同的电阻
怎样设计实验电路图?
A
V
课堂探究
进行实验:
1.画出电路图,完成实物电路
图的连接。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定
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为适当
值(如2V),记录数据,改变电
阻继续实验。
3.控制成其他电压重复实验。
A
V
课堂探究
ppt论坛: . .cn
ppt 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课堂探究
实验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课堂探究
例题
(中考·毕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源是2节新
的干电池,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
应该用什么元件为研究对象?
如何得出多组数据?如何控
制电压一定?
换用不同的电阻
怎样设计实验电路图?
A
V
课堂探究
进行实验:
1.画出电路图,完成实物电路
图的连接。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定
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为适当
值(如2V),记录数据,改变电
阻继续实验。
3.控制成其他电压重复实验。
A
V
课堂探究
ppt论坛: . .cn
ppt 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课堂探究
实验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课堂探究
例题
(中考·毕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源是2节新
的干电池,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3 导体与绝缘体
定义
导体 容易 导电的物体
绝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物体中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举例
金属、人体、石墨、大地、酸、碱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干木材
盐的水溶液等
等
1.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当玻璃芯发黄变红时,
联系
灯泡能发光。这时移走酒精灯,灯泡不能发光。 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 绝缘体 ,高温 下的玻璃变成了 导体 ;
指
(1)电流表要与所测用电器并联,电压表要与所测用电器串联,电流均是从电 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2)电表读数时,要先弄清其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的 读数均是小量程读数的5倍。 (3)电路中,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不能直接连在电源两端,否则会造成电源短 路,烧坏电源;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可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指
知识点5 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接线
图例
接入的电阻丝
CB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PB 段
CA 一上 一下
DA
DB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PA 段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PA 段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PB 段
续表:
接线
图例
同上 CD
接入的电阻丝 电流 没有 经过下面的电阻
同下 AB
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AB 段
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则通过灯泡L1、L2电流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C) A.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 B.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 C.L1的电流小于L2的电流 D.无法比较L1、L2的电流大小
[解析]这是一个并联电路,由两条支路组成,电流表A1测 量灯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灯L2的电流;电流表A1选择的 是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指针指在0.4A后面第5个小 格上,读数为0.5A;电流表A2选择的是0~3A量程,分度值是 0.1A,指针指在1A刻度上,读数为1A;因此,灯L1的电流小 于灯L2的电流。
常见值
电视机的电流约0.5A; 家用空调的电流约6A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电脑SUB接口5V充电器5v
续表:
测量仪表
电流 电流表
电压 电压表
图形
读 数 小量程
0.46 A
1.8 V
大量程
2.3 A
9V
使
1.要串 联在电路中;
1.要 并 联在电路两端;
用 规
2. 不允许直接接电源两 不同点
结论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 长度 , 从而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 电流 。 2.能够改变电路中电阻的有效接法是 “一上一下”。连入电路的部分
是滑片P与下端接有导线的接线柱之间的电阻丝,这是判定电阻变大变
小的关键所在
知识点5 两种变阻箱的比较
拔出(插入)式
流;知道电阻箱的示数。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复习重点 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知道串联并联电
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知道电阻箱的示数。
2、复习难点 会根据电表的特征判断电路故障;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
素的实验。
考向·揭秘命名点
1.(2009·泸州)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灯泡L1、 L2均发光。下列关于A、B、C三点电流大小比较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D) A.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B点的电流 B.通过B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C.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C点的电流 D.通过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第四章电流电压电阻的复习 邱进忠
普占小学:邱进忠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的概念、表示方法、电流强度的单位。 2.知道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
值。 3.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4.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会根据电表的特
征判断电路故障; 5.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
极;
2. 允许 直接接在电源两 极;
则
3.内阻极小视为零
3.内阻极大视为无穷大
续表:
电流
电压
1.电流都从仪表的“ + ”接线柱流进,从“ - ”
使用 规则
相同点
接线柱流出;
2.被测物理量不能超过它们的最大测量值
相似点
1.不能估计被测量大小时都用试触法来选量程;试触 时指针如果发生微小偏转,则要改接小量程; 2.读数时先确定它所使用的 量程及分度值 ;指针指 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的读数都是小量程的 5 倍
旋盘式
图例
原理
当铜塞插入时,下面的电
阻丝被 短路 ,计算连入
各“△”所对的数字去乘对 应的“倍数”,再相 加 即
电路的电阻时以拔出的铜
塞所对应的阻值相
加
可。 。
盘面读数
4Ω
4688 Ω
能连入的 最大阻值
0~11 Ω
0~9999 Ω
考法·聚焦重难点
焦 点 1 电流、电压 例1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
2.有些物体如汞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它的电 阻骤然减小到 零 的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知 识 点 4 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 阻碍 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单位 主单位: Ω ;常用单位: kΩ、MΩ 。 3.表示符号: R 。 4.换算关系:1kΩ= 103 Ω,1MΩ= 106 Ω。
5.探究实验 (1)探究装置 (2)探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和转化法 ; 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或灯泡越暗,说明电阻越 大 。 (3)探究结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金属导体的电阻 大小跟导体的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和 温度 有关。在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 大 ;金 属导体的横截面积越 小 ,电阻越大;温度越 高 ,电阻越 大;但对石墨等极少数导体而言,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2.(2009·泸州)超导材料出现以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超 导体的电阻为 零 的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用半导体 材料制作的二极管仅允许电流由一个方向通过,即具有单向 导电 性。 3.(2008·泸州)水银在常温下是 导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 体”),若采用实验技术让水银降温,当水银的温度接近绝对零 度时,电阻会突然变为零,这种状态下的水银是 超导 体。
考点·梳理知识点
知识点1 电流、电压的比较
作用
电流
表示电路中电流 的 强弱 。
电压 使自由电荷 定向移动 形成 电流
符号 单位
换算 单位
I
U
安培(A);毫安
伏特(V);千伏(kV)、毫
(mA)、微安(μA) 伏(mV)、微伏(μV)
1mA= 103 μA 1mA= 10-3 A
1mV= 103 μV 1V= 10-3 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