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

合集下载

中华文化概说(51779)-24年春季学期中华文化概说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电大一体化平台

中华文化概说(51779)-24年春季学期中华文化概说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电大一体化平台

电大一体化平台-中华文化概说(51779)-2024年春季学期中华文化概说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本文档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一、单选题(共5题,共30分)
1、()提出“非命”论,认为命是一种虚幻的超验之物,它往往使人放弃自身的努力,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惰性。

A : 儒家
B : 阴阳家
C : 法家
D : 墨家
参考答案是:D
2、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三纲
B : 五常
C : 五伦
D : 十教
参考答案是:C
3、在()看来,社会的治乱,国家的强弱,并非取决于天命,而在于君主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法、术、势。

A : 儒家
B : 术家
C : 法家
D : 墨家
参考答案是:C
4、()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A : 贵和尚中
B : 以人为本
C : 重和去同
D : 刚健有为
参考答案是:D
5、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 : 人文环境
B : 地理环境
C : 生活环境
D : 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是:B
二、多选题(共5题,共40分)
1、唐代在草书方面被视为楷模的书法家有()。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

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P3页)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

(P12页)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

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P16页)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国开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海南)作业 2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中华文化概说(海南)作业  2参考答案
·选项、
殷周
宋明
近代
先秦
【答案】
先秦
·题目、
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选项、
避讳
崇拜
漠视
尊称
【答案】
避讳
·题目、
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
·选项、
虚实相济
虚短实长
心物对应
虚实相抑
【答案】
虚实相济
·题目、
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选项、
偏重抒情,充满诗意
偏重表现,充满浪漫
偏重写实,充满实际
偏重抽象,充满离奇
【答案】
偏重抒情,充满诗意
·题目、
《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选项、
君主专制制度
分封制
九品中正制
什伍里甲制度
【答案】
君主专制制度
·题目、
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题目、
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
·选项、
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
升官发财
修身
齐家
治国
【答案】
平天下
·题目、
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选项、
分裂
统一
团结
和睦
【答案】
统一
·题目、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选项、
个人
家庭
家族
国家
【答案】
家族

【贵州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概观04-0002标准答案

【贵州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概观04-0002标准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概观04-0002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350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概观04-0002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1.(5分)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资产阶级改良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地主阶级革命运动参考答案:A2.(5分)洋务运动进入到七八十年代,洋务思想家们开始了新的思考。

他们在“国富兵强”的目标之外,提出()主张,并使此论汇聚成一个显著的思想潮流。

A、富民重商B、富上而足下C、西体中用D、平天下参考答案:A3.(5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的主张。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参考答案:B4.(5分)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参考答案:D5.(5分)维新变法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新派大力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B、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是斗争策略的需要C、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时就有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D、维新变法中建立并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宣传和活动的中心参考答案:D6.(5分)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B、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参考答案:D7.(5分)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参考答案:C8.(5分)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对西学的态度出现差异,其中较为科学的是()A、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全面接受B、以方以智为代表主张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西学,吸取优点弃其伪妄C、以儒学为本兼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D、只取西学中的神学部分参考答案:B9.(5分)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A、民用工业B、军事工业C、新式学堂D、新式军队参考答案:B10.(5分)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民主与博爱B、和平与民主C、民主与科学D、自然与科学参考答案:C多选题(共5题,共30分)11.(6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B、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C、反对封建愚昧落后,提倡民主科学D、反对独裁专制,提倡民主参考答案:ABCD12.(6分)下列人物,属于洋务派的有()A、奕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参考答案:ABCD13.(6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参考答案:ABCD14.(6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支持B、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C、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参考答案:ABCD15.(6分)以下不属于戊戌六公子的是()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康广仁E、林旭参考答案:AC判断题(共5题,共20分)16.(4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起一成文说:创造这种浅说法的人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来的,他的唯一根据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五百四十个部首“始一终亥”的排列顺序,即第一个部首是“一”字,第个五百四十个部首是“亥”字。

因此,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字可做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二、简答题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它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生存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形态的事物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它标志着一定社会区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知识、信仰、艺术、道德等)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政党、社团、法庭和学校等)。

2:简述汉语的特点(1)形态变化不发达、不普遍,汉语中,形态变化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很少。

有的词类虽然具有某种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所有的同类词都具有,也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通用。

(2)汉语十分重视词序和虚词(3)繁多的量词(4)庞杂的补语(5)单双音节对组词造句也有相当的影响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答:构成四字成语的“字”绝大多数是单音节语素。

它们集形、音、义于一体,具有独立的较完整的含义,可以自由或较自由地运用,参与构成各种词语,信息容量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答案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政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围。

毛泽东曾说:“以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

本书所论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3。

中国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4。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参考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化的含义主要指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中华”之“华”乃是“ 光辉、文采、精粹”的意思。

3.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性、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相当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开放性。

4 、在众多的氏族、部落之中,主要有三大文化集团,一是“华夏集团”;二是“东夷集团”;三是“苗蛮集团” 。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粗犷狰狞的审美追求。

6.中华饮食文化最主要的有三大方面: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

7、汉代的面食有发酵的,也有不发酵的,统称为“饼”。

8、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

9、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后之旌旗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

10.我国的烹调技艺的四大菜系指的是苏和粤,川和鲁。

11、到了汉代,封建的选官制度才逐渐确立,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察举和征辟。

12、.明代官员的官服上有补子,文官为“飞禽”,武官为“走兽”。

13、清代的地方官制较之明代略有改变,总督,巡抚固定为“ 封疆大吏”。

14、明代的学校有两大类,其中中央级的学校称“ 国子监”。

15.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还具有地域性、民族特色。

16.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吃粽子和挂蒲艾,龙舟竞渡和饮雄黄酒。

17、目前所知保存礼仪文化最早的书籍是由儒家学者整理的《周礼》、《礼仪》和《礼记》。

18.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 故事1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诗歌总集。

20、最能代表两汉散文成就的是历史著作《史记》和《汉书》。

二、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中华文化的“文化”基本上以《辞海》中的定义为准:“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中国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11、结合教材,阐述人群交流、文化碰撞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2、试从西北、南方、中原等不同的地域视角,阐述众人群对中国文化和历史产生的作用。

3、简述南北朝以前,中国文化在东、西不同地域中往复增长的概貌。

4、简述魏晋以后在中国文化由北向南的推进过和中出现的交相辉映的“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历史大景观。

5、结合教材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北、南两大地域不同的历史文化精神的理解6、结合教材,简析气候及农作物待秫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7、结合教材,谈谈你结“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和一元突破”的理解。

8、简述分封制的概念内涵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

9、结合教材,简要评析以“旧邦维新”为本质特征的西周文明路径在人类文明之路中的独特性。

10、试结合古希腊、罗马社会的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从原始部族走向国家时代的独特之处。

11、周礼体系庞大,子目繁多。

试结合教材,择其大端加以简述。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21、从个体自身修养、个体与他人交往两个方面,简述《礼记。

曲礼》对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所作的细致规范。

2、结合教材,谈谈周礼对中原、楚吴等不同的域的人群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

3、简术国人的概念内涵及其政治表现4、结合教材,试简析在历史的进程中国人所呈现的历史品格的复杂性5、结合教材,简述商鞅变法对民众的多方面控制。

6、简述在几千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从的各种反叛方式7、简述先秦时期人群在文化上的若干共同价值取向。

8、简述孔子“仁”道的内涵9、简述儒家教化论的基本内涵10、结合教材,简析孔、孟、荀诸子在人性善、恶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11、简述道家思想的两大渊源。

中国文化概观作业31、道家“无为”、“自为”、“无不为”等思想的内涵2、结合教材,简析《管子》中“轻重”治国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3、简术孔子的“君子”理想的内涵。

4、简述孟子的“大丈夫人生”的内涵。

5、简述《老子》中的智慧人生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文化概说》、《中国文化概观》作业题答案
第一次
一、填空题。

1.从本质上讲, 中华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以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为主体, 由多民族文化相互补充的具有鲜明整体特征的文化。

2.新石器时期, 先民的崇拜可分为三大类自然崇拜、生殖与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3.所谓”中”, 乃是居于四方之中的的意思, 故称”中国”。

”中华”之”华”乃是”光辉、文采、精粹”的意思。

4.在众多的氏族、部落之中, 主要有三大文化集团: 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粗犷狰狞的审美追求。

6.秦王朝时期最大的文化特征是”大一统”。

7.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 观车后之旌旗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

8.中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

9.诸子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10.唐代诗歌的发展, 一般分为四大阶段初唐、盛唐、中
唐、晚唐。

二、名词解释。

1.”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 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2.春节
春节, 即农历新年, 俗称过年,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3.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它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 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
4.茶禅一味
茶与道家以及佛教的禅宗也有密切关系人们往往将茶理与禅理结合在一起称之为”茶禅一味”。

第二次
一、判断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