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护理查房PPT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五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酶A管 50μl 酶B管 酶O管
•
酶处理BC 50μl
酶处理OC 50μl
放散液
25μl 25μl 25μl
酶处理 1 2 3
Rh-HDN放散试验 1号细胞 2号细胞 50μl
50μl
3号细胞 50μl
放散液
25μl 25μl 25μl
37℃孵育15min,以1030rpm离心10min。观察结果。
生理盐水 1份
56℃水浴 轻摇7分钟 立即离心
上清液即 为
放散液
• 2.乙醚放散:
1份RBC 1份盐水 2份乙醚
振摇1min(排气) 离心3min
上层乙醚 中层RBC基质 下层放散液
吸管吸出放散液,置37℃水浴中 30min,除尽乙醚,然后鉴定抗体。
放散液中抗体的检测(卡法)
• ABO-HDN放散试验 酶处理AC
• Rh-HDN游离试验结果判断:任何一管出现凝集则 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抗-D?进一步做抗体鉴 定)。3管均不出现凝集则血清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
放散试验
• 原理 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 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 测放散液中的抗体。
放散液制备
• 1.热放散
取洗涤压积RBC
1份(1ml左右) +
• Rh-HDN放散试验结果判断:任何一孔出现凝集则放散出不规 则抗体(抗-D?抗体鉴定)。3孔均不出现凝集则没有放散出 不规则抗体 。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释放试验结果判断
ABO-HDN放散试验结果判断
•
酶处理BC 50μl
酶处理OC 50μl
放散液
25μl 25μl 25μl
酶处理 1 2 3
Rh-HDN放散试验 1号细胞 2号细胞 50μl
50μl
3号细胞 50μl
放散液
25μl 25μl 25μl
37℃孵育15min,以1030rpm离心10min。观察结果。
生理盐水 1份
56℃水浴 轻摇7分钟 立即离心
上清液即 为
放散液
• 2.乙醚放散:
1份RBC 1份盐水 2份乙醚
振摇1min(排气) 离心3min
上层乙醚 中层RBC基质 下层放散液
吸管吸出放散液,置37℃水浴中 30min,除尽乙醚,然后鉴定抗体。
放散液中抗体的检测(卡法)
• ABO-HDN放散试验 酶处理AC
• Rh-HDN游离试验结果判断:任何一管出现凝集则 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抗-D?进一步做抗体鉴 定)。3管均不出现凝集则血清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
放散试验
• 原理 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 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 测放散液中的抗体。
放散液制备
• 1.热放散
取洗涤压积RBC
1份(1ml左右) +
• Rh-HDN放散试验结果判断:任何一孔出现凝集则放散出不规 则抗体(抗-D?抗体鉴定)。3孔均不出现凝集则没有放散出 不规则抗体 。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释放试验结果判断
ABO-HDN放散试验结果判断
新生儿溶血病 ppt课件

发生胎次
下一胎情况 临床表现 黄疸 贫血 肝脾大
晚期贫血
很少发生
ppt课件
可发生,持续至生后3~6周
18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ppt课件 19
实验室检查
血型检查
母子ABO和Rh血型
溶血检查
溶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早期新生儿毛细血管血 血红蛋白<145g/L可诊断为贫血; 网织红细胞增高(第一天>6%); 血涂片有核红细胞增多(>10/100个白细胞); 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
总胆红素已达到342μmol/L(20mg/dl)者。
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者。
※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ABO溶血病有任一指征者即应换血;
小早产儿、合并缺氧和酸中毒者或上一胎溶血严重者,应适当放宽指征 ;
ppt课件 35
换血疗法
方法—血源的选择
新生儿 换血血液的选择
Rh溶血病
如果由于输血、怀孕或类ABO物质的刺激使 抗体浓度增加,这种免疫抗A或抗B抗体多半为IgG, 特别是O型母亲。
ppt课件
8
ABO血型与抗体
血型 O A B AB 基因型 OO AA AO BB BO AB 血浆中可以存在的 抗体 抗A抗体和抗B抗体 抗B抗体 抗A抗体 无
ppt课件
9
ABO溶血病可发生在怀孕第一胎
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14实验室检查试验名称目的方法结果判定意义改良直接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最适稀释度的抗人球蛋白血清与充分洗涤后的受检红细胞盐水悬液混合红细胞凝聚为阳性红细胞已致敏为确诊实验rh溶血病阳性率高而abo溶血病抗体释放试验测定患儿红细胞上结合的血型抗体加热使患儿致敏红细胞结合的母体血型抗体释放于释放液中该释放液与同型成人红细胞混合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红细胞凝聚为阳性检测致敏红细胞的敏感试验为确诊实验rh和abo溶血病一般均为阳性游离抗体试验测定患儿血清中来自母体的血型抗体在患儿血清中加入与其相同血型的成人红细胞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红细胞凝聚为阳性估计是否继续溶血和换血效果不是确诊试验15诊断产前诊断既往所生新生儿有重度黄疸和贫血或有死胎史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检查
儿科护理查房--新生儿溶血 ppt课件

ppt课件 8
发病机理
• 母子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性溶血
当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 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绒毛进入母 体,使母亲产生免疫抗体,再通过胎盘绒毛 进入胎儿血循,在胎儿体内引起特异性抗原 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 、贫血、水肿、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 含铁血黄素沉积、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死 胎、新生儿溶血、核黄疽、死亡和脑性瘫痪 等一系列症状。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1.黄疸 Rh溶血者大多数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 迅速加重,而ABO溶血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 2.贫血 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并且重,ABO溶 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 3.肝脾肿大 Rh溶血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 大,ABO溶血患儿不明显 4.胆红素脑病 一般发生在2-7天,早产儿尤易发 生
占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症的86发病机理?母子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性溶血当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绒毛进入母体使母亲产生免疫抗体再通过胎盘绒毛胎循在胎进入胎儿血循在胎儿体内引起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贫血水肿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含铁血黄素沉积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死胎新生儿溶血核黄疽死亡和脑性瘫痪等一系列症状
ppt课件
15
胎儿宫内输血
• 指征:水肿儿,胎儿胆红素高于危险值,胎儿 未成熟 • 方法: 1 胎儿腹腔内输血。浓缩红细胞输入胎 儿腹腔以便通过腹膜淋巴系统进入胎儿血循环 以供给足量的红细胞,改善胎儿宫内生活条件 。 2脐静脉输血 • 时间:宫内输血一般在妊娠22-33周。 • 输血量 (胎龄-20)x10ml 16 ppt课件 • 并发症 感染、损伤
发病机理
• 母子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性溶血
当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 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绒毛进入母 体,使母亲产生免疫抗体,再通过胎盘绒毛 进入胎儿血循,在胎儿体内引起特异性抗原 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 、贫血、水肿、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 含铁血黄素沉积、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死 胎、新生儿溶血、核黄疽、死亡和脑性瘫痪 等一系列症状。
ppt课件 11
临床表现
1.黄疸 Rh溶血者大多数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 迅速加重,而ABO溶血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 2.贫血 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并且重,ABO溶 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 3.肝脾肿大 Rh溶血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 大,ABO溶血患儿不明显 4.胆红素脑病 一般发生在2-7天,早产儿尤易发 生
占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症的86发病机理?母子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种免疫性溶血当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血型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通过胎盘绒毛进入母体使母亲产生免疫抗体再通过胎盘绒毛胎循在胎进入胎儿血循在胎儿体内引起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出现溶血贫血水肿红细胞增多症胆汁淤积含铁血黄素沉积心脏肥大心力衰竭死胎新生儿溶血核黄疽死亡和脑性瘫痪等一系列症状
ppt课件
15
胎儿宫内输血
• 指征:水肿儿,胎儿胆红素高于危险值,胎儿 未成熟 • 方法: 1 胎儿腹腔内输血。浓缩红细胞输入胎 儿腹腔以便通过腹膜淋巴系统进入胎儿血循环 以供给足量的红细胞,改善胎儿宫内生活条件 。 2脐静脉输血 • 时间:宫内输血一般在妊娠22-33周。 • 输血量 (胎龄-20)x10ml 16 ppt课件 • 并发症 感染、损伤
《新生儿溶血》课件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黄疸,且迅速 加重,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 ,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二
孕妇既往有输血史,新生儿出生后出 现严重贫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 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诊 断为新生儿溶血病。
案例分析
案例一分析
该患儿出现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显示新生儿溶血指标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BO溶血病。 该病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
鉴别诊断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时,黄疸出现时间 较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 同时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时,黄疸出现时间较 晚,进展缓慢,且程度较轻。同 时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逐渐消
02
03
04
黄疸
新生儿溶血时,黄疸是最常见 的症状。黄疸出现时间早,进
展迅速,且程度较重。
贫血
新生儿溶血时,贫血也是常见 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苍
白,心跳加快等。
肝脾肿大
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 间接胆红素增加,肝细胞处理 能力有限,导致肝脾肿大。
胎儿水肿
严重的新生儿溶血可能导致胎 儿水肿,表现为皮肤紧绷、皮
喂养护理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 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皮肤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 感染和破损。
康复指导
定期检查
定期带新生儿去医院进 行检查,评估其生长发
一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鉴别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需与生理性黄疸、其他类型溶血性黄疸(如Rh溶血)及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黄疸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纠正贫血、防 治并发症。
治疗方法
包括光疗、药物治疗(如白蛋白、酶 诱导剂等)、换血疗法等,根据患儿 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加 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4
新生儿护理评估
度。
预期效果评价
01
02
03
患儿黄疸症状逐渐减轻 或消退,未发生胆红素 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患儿贫血得到纠正,生 长发育良好。
家长对疾病有正确认知 ,掌握相关护理技能, 能够积极参与患儿的康
复护理。
06
护理措施实施
光疗治疗护理
光疗前准备
清洁皮肤、保护眼睛和会阴部 ,调节适宜的光疗箱温度。
光疗过程观察
输血前准备,输血过程中的观察与护 理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胆红素脑病、贫血等并发症的预防措 施与护理要点
四、护理效果评价
黄疸消退情况
皮肤、巩膜黄染消退程度,胆红素水平下降情况 等
生命体征稳定情况
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有无胆红素脑病、贫血等并发症发生
五、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随访计划及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
出院后一周内进行首次随访,以后根据新生儿情况定期随访。
随访内容
随访时医生将检查新生儿的身体状况、黄疸消退情况以及家庭护理情况等。
注意事项
家长应按时带新生儿进行随访检查,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同时,家长应妥善保管好 新生儿的出院记录和随访资料,以便日后查阅。
新生儿ABO溶血病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因
病因
ABO溶血病的病因:母婴ABO血 型不匹配是引起ABO溶血病的主 要原因。
母体抗体产生的原因:产前或 产后胎盘出血、产程中胎盘剥 离不完全、堕胎、胎死宫内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ABO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贫血、 黄疸、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等。
不同类型ABO溶血病的特点:A型母亲与 O型胎儿、B型母亲与O型胎儿等。
诊断
诊断
ABO溶血病的诊断方法:血型鉴定 、血红蛋白测定、胆红素测定等。 其他相关检查:红细胞计数、血小 板计数、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
治疗
ABO溶血病的治疗原则: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
治疗方法:新生儿血液置换、光疗、输 血等。
治疗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高胆红 素血症、黄疸、贫血等。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ABO溶血病患儿的护理要点:监测生命 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温暖和 清洁、合理安排饮食等。
家庭护理:家庭环境卫生、合理饮食、 定期随访等。
预后与预防
预后与预防
ABO溶血病的预后:大部分患儿能 够康复,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智力 障碍、贫血等并发症。 ABO溶血病的预防:孕妇血型筛查 、早期发现和干预、合理防治产科 并发症等。
新生儿ABO溶 血病护理业务 学习PPT课件
目录 介绍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护理措施 预后与预防
介绍
介绍
ABO溶血病的定义:ABO溶血病是一 种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由于母体和 胎儿的ABO血型不匹配引起。 ABO血型的分类:AB型、A型、B型 、O型。
介绍
ABO溶血病的发病机制:母体ABO抗体通 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系统,与胎儿红细 胞表面的相应抗原发生反应,导致溶血 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查房PPT

新生儿溶血病 护理查房PPT
目录 简介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简介
简介
溶血病概述:溶血病是指机体血液 内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机体代偿 能力,导致溶血现象出现的一类疾 病。
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在新生儿期间 的溶血病,可分为免疫性溶血病和 非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 溶血病
早期干预和治疗:及时护理干预,保持 新生儿周围环境的洁净与安静,提供新 鲜空气,给予合适的营养。 皮肤护理: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 肤干燥清洁,避免擦伤和感染。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营养支持:合理安排喂养次数 和时间,提供充足的营养,保 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监测与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 的黄疸程度、贫血情况和血细 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 整护理措施。
谢谢您观赏聆听
新生儿非免疫 性溶血病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病因:由于遗传或内源性因素导致新生 儿红细胞破坏。 临床表现:黄疸、贫血、溶血等。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检查与诊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 数、血培养、骨髓穿刺等。 护理查房内容:黄疸程度观察、贫 血护理、饮食调理等。
新生儿溶血病 的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病因:由于母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胎儿红 细胞抗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 临床表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检查与诊断:血型鉴定、抗胎 儿红细胞抗体筛查、胎儿红细 胞计数、胎儿全血细胞凝集试 验等。
护理查房内容:对新生儿黄疸 的评估与观察、肝脾肿大的检 查、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监 测等。
目录 简介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简介
简介
溶血病概述:溶血病是指机体血液 内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机体代偿 能力,导致溶血现象出现的一类疾 病。
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在新生儿期间 的溶血病,可分为免疫性溶血病和 非免疫性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 溶血病
早期干预和治疗:及时护理干预,保持 新生儿周围环境的洁净与安静,提供新 鲜空气,给予合适的营养。 皮肤护理: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 肤干燥清洁,避免擦伤和感染。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营养支持:合理安排喂养次数 和时间,提供充足的营养,保 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监测与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 的黄疸程度、贫血情况和血细 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 整护理措施。
谢谢您观赏聆听
新生儿非免疫 性溶血病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病因:由于遗传或内源性因素导致新生 儿红细胞破坏。 临床表现:黄疸、贫血、溶血等。
新生儿非免疫性溶血病
检查与诊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 数、血培养、骨髓穿刺等。 护理查房内容:黄疸程度观察、贫 血护理、饮食调理等。
新生儿溶血病 的护理
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病因:由于母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胎儿红 细胞抗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 临床表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病
检查与诊断:血型鉴定、抗胎 儿红细胞抗体筛查、胎儿红细 胞计数、胎儿全血细胞凝集试 验等。
护理查房内容:对新生儿黄疸 的评估与观察、肝脾肿大的检 查、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计数监 测等。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查房课件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初步诊断:通过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 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 详细诊断: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 血常规、血型鉴定等,进一步确认患儿 的溶血病类型和程度。
护理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护理措施
环境护理:提供温暖、安静、洁净的护 理环境,避免感染和刺激。
皮肤护理:注意清洁和保湿,避免患儿 出现皮肤干燥、潮红等问题。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 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 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护理指导
护理指导
家庭护理: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护理方 法和注意事项,共同努力促进患儿的康 复。 预防措施:介绍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应注 意的预防措施,减少患儿再次发作的风 险。
护理措施
喂养护理: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正确 的喂养方式,确保患儿得到充分的营养 。
监测与观察
监测与观察
心率呼吸:监测患儿的心率和呼吸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体温测量: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提前 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体温异常。
监测与观察
尿液观察:观察患儿的尿液颜色和量, 及时发现尿液异常,如血尿等。
总结
总结
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帮助:通过以上 护理措施和指导,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 病情,并促进其康复。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新生儿溶血病护理查房 课件
目录 病情介绍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监测与观察 药物治疗 护理指导 总结
病情介绍
病情介绍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 一种血液疾病,主要由母体抗体对胎儿 红细胞的抗原产生反应引起。 分类:可分为免疫性溶血病和非免疫性 溶血病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