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工艺学培训资料
粮油加工学复习资料全

粮油加工学以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科学即为粮油加工学。
描述稻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指标?(1)稻谷的色、香、味:新鲜的稻谷的颜色应是鲜黄色或金黄色,表面富有光泽,具有特定的香味。
糙米的颜色应是蜡白色或灰白色,未成熟的稻谷一般呈淡绿色。
(2)稻谷的粒形、粒度和整齐度1.粒形:稻谷籽粒的形状为椭圆形、卵圆形和细长形。
粒形也可根据不同的长宽比例分为3类:长宽比大于3者为细长粒形;大于2-3者为长粒形,小于2者为短粒形。
短粒形稻,在加工时,清理、砻谷、谷糙分离、碾米都较长粒形容易,籽粒愈接近球形,壳和皮所占的比例就愈小,胚乳的含量相对较高,加工时耐压性较强,碎米少,出米率高,。
粳稻的出米率比籼稻高,而出碎率较籼稻低。
粒形不同、大小相差很大的稻谷,应分批加工。
2.粒度3.整齐度:指稻谷粒形和大小的均匀一致的程度。
稻谷粒度变化围大,整齐度就低。
整齐度差,会增加碾米工艺技术参数制定的难度。
三、稻谷的千粒重、密度和容重1.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质量。
千粒重的大小,除了与稻谷的水分有关外,主要还取决于稻谷的粒度、饱满度、成熟度和胚乳的结构等因素。
千粒重与出糙率的高低呈正相关。
稻谷的千粒重一般为22-30g,千粒重大于28g者为大粒,24-28g之间的为中粒,20-24g之间的为小粒,小于20g为极小粒。
2.密度:密度是指稻谷籽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矿物质的密度大,淀粉次之,脂肪最小;密度:白米>糙米>稻谷。
密度大的稻谷,加工时出米率也比较高。
我国稻谷的密度为1.17-1.22g/cm3。
4.容重:指单位容积稻谷的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籽粒的粒形、粒度和饱满度。
一般为450-600 g/L。
一、谷壳率:指稻壳占净稻谷质量的百分数。
一般粳稻小于籼稻,同类型稻谷早稻谷小于晚稻谷。
谷壳率高的稻谷一般加工脱壳困难,出糙率低。
二、出糙率:指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重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稻谷质量的百分率。
粮油加工工艺学

粮油加工工艺学第二章:粮油原料的结构特征1:胚乳的两种不同结构:1 角质胚乳(硬质胚乳):如果填充的蛋白质多,胚乳细胞内的淀粉颗粒之间被蛋白质所充实,将淀粉颗粒挤得很紧密,则胚乳组织坚实而透明,颜色较深,断面光滑平整呈透明状,像角类断面或玻璃断面。
2 粉质胚乳(软质胚乳):如果填充的蛋白质少,淀粉颗粒之间及其与细胞壁之间有空隙,甚至细胞与细胞之间也有空隙,则胚乳组织疏松,断面粗糙呈白色粉状而不透明。
2:稻谷按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稻谷、糯稻谷、粳稻谷3:油菜分为: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4:马铃薯块茎是其在生长过程中积累并储备营养物质的仓库其结构:表皮层、形成层环、外部果肉、内部果肉5:木薯分为苦种和甜种,区别在于氢氰酸的质量分数。
甜木薯:< 50mg/kg 苦木薯:> 50mg/kg第三章:粮油原料的物质基础1:胚乳蛋白主要为:醇溶蛋白和谷蛋白2:同一麦粒不同部位胚乳的细胞结构及营养成分的差别:离皮层越近,胚乳中维生素含量越高,细胞壁越厚,灰分含量也越多,面筋质量虽相对高但品质次,磨制的小麦粉食用品质差;相反,越近心部,胚乳面筋质质量分数虽相对较低但品质好,细胞壁越薄,淀粉粒越细,磨制的小麦粉食用品质越好,但维生素含量低。
3:小麦中的蛋白质主要分为:麦胶蛋白(33.2%)麦谷蛋白(13.6%)麦白蛋白(11.1%)球蛋白(3.4%)4:引起麦粒色泽异常的原因:1 小麦晚熟使子粒呈绿色;2 受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麦粒颜色变浅,有时略带青色,严重时胚部和麦皮上有粉红色斑点或黑色微粒;3 储藏时间过久,色泽变得陈旧;4 受潮会失去光泽、带白色;5 发生霉变,麦粒上出现白色、黄色、绿色和红色斑点,严重时则完全改变其固有颜色,成为黄绿、黑绿色等。
5:引起小麦气味不正常的主要原因:1 发热霉变,使小麦带有霉味;2 小麦发芽,,带有类似黄瓜的气味;3 感染黑穗病,散发类似青鱼的气味;4 包装和运输工具不干净,使小麦污染后带有煤油、卫生球或煤焦油等气味。
粮油加工行业职业基础培训

第21页
四 食品企业机构设置
01 负责做好生产硬件设备、计
量器具维护检修工作
厂
02
负责编制作业、设备维修计划, 及时组织实施、检查、协调
务 部
03
负责整体的安全保卫协调、消 防、环保等事项
04
负责日常办公用品及包装 材料的采购、储存与管理
05
后勤的管理(包括员工的 衣、食、住)安排
第22页
四 食品企业机构设置
第5页
一 粮油加工技术
范畴
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加工成为粮 食、油脂产品,进一步制得各种食品及化 工产品的过程都属于粮油食品加工的范畴 。
第6页
一 粮油加工技术
谷物类 油料类 豆类 薯类 杂粮类
第7页
一 粮油加工技术
从稻谷制取的大米
米饭、年糕、米粉
谷物类 、白果干、汤圆粉、淀粉、制糖等;
小麦经过碾磨筛理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粮油食品的原料
食品的定义
小
食品的分类
结
食品企业机构设置
员工素质要求
第32页
第3页
一 粮油加工技术 农产品
种植业所获 得的产品
广义
狭义
粮、棉、油、 果、菜、茶、 药、糖、烟、 菌、花、杂。
粮油原料: 农作物的籽粒 和富含淀粉、 蛋白质的植物 根茎组织。
第4页
一 粮油加工技术
粮油加工业 粮油制造业
谷物脱皮碾磨→米、面 油料作物榨取→植物油
产品制造→面包 原料制造→果葡糖浆 粮油化工产品→变性淀粉
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订立与实施
品
负责对各部门品质管理工作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粮油加工学知识点总结

粮油加工学知识点总结一、粮油加工学的基本概念1.粮油加工学的定义粮油加工学是指将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经过一定工艺流程,利用专门的设备和加工技术,制备成粮油制品的科学和技术。
2.粮油加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的种类、性质和加工流程,粮油加工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及粮油制品的质量安全与改良等方面内容。
3.粮油的基本概念粮油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食品之一,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豆类、花生、菜籽等谷物和油料,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1.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清选、碾磨、脱壳、研磨、蒸煮、挤压、浸提、榨油、精炼等环节。
2.粮油加工的设备粮油加工中常用的设备包括清选机、磨粉机、脱壳机、蒸煮机、挤压机、榨油机、精炼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3.粮油加工的工艺技术粮油加工的工艺技术包括清选工艺、脱壳工艺、研磨工艺、蒸煮工艺、挤压工艺、榨油工艺、精炼工艺等。
这些工艺技术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的特点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4.粮油加工的质量控制粮油加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质量管理、加工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测和分析等环节,以保证粮油制品的安全、卫生和品质。
三、粮油加工学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粮油加工的关键技术粮油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新型加工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新型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粮油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2.粮油加工的应用粮油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食用油品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四、粮油加工学的发展趋势1.粮油加工设备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油加工设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粮油加工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2.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在粮油加工工艺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环保节能技术将被引入到粮油加工中,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粮油加工学》课件

探讨粮油加工行业的机会和挑战,为学员提出一系列的创新契机,打破陈规和传统思维。
面食加工工艺
解析面食加工的重要工艺环节、设备要求和面 条质量及保鲜控制等问题。
粮油加工设备
1 粮油加工设备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成品种 类和加工原料等维度进 行分类,简述分类特点 和使用范围。
2 设备运行与控制
探讨粮油加工设备的工 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介绍日常维护和保养的 要点。
3 新一代设备介绍
解析国内外最新的粮油 加工设备和技术,讲解 其优势和发展趋势。
《粮油加工学》PPT课件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粮油加工行业的基本原理、工艺、设备和质量控制,以及 现代粮油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成功案例,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和 掌握这一行业。
基本原理
粮食成分
深入探讨粮食的各种成分 及其特点,为后续的加工 工艺控制提供基础。
粮食结构
认识粮食的结构特征,为 粮油加工的方法和策略提 供理论基础。
问题与讨论
学员提问
在课程的问答环节,学员可以提出有关粮油加工 的疑问和问题,由专业讲师现场解答。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员可以深入交流,并共同探讨 粮油加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总结
1 课程回顾
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总体回顾,讲解每模块的核心要素及其重要性。
2 技能巩固
对所学技能进行巩固,介绍特定的操作和实践要点,提升学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粮油加工的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标准
• 介绍国内外主要的食 品质量标准,并深入 解析每项标准的实际
• 含讲义解。质量标准的重要 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 思想。
检验方法
• 详细介绍粮油加工过 程中的各种检验方法, 如含油率、硬度、酸
粮油加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粮食储备(2.0)A、个体企业粮食储备B、中储粮粮食储备C、农民粮食储备D、消费者粮食储备正确答案: B2、小麦籽粒中淀粉主要存在于()(2.0)A、胚B、胚乳C、糊粉层D、种皮正确答案: B3、制氮机组中实现氧氮分离的设备是()。
(2.0)A、冷干机B、过滤器C、PLC控制器D、吸附塔正确答案: D4、低温储粮中所用到的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常采用液体气化制冷法,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以及蒸汽喷射式制冷,在低温粮库中使用的制冷设备主要采用()制冷。
(2.0)A、太阳能B、吸收式C、蒸汽喷射式D、蒸汽压缩式正确答案: D5、下列哪种仓型储粮粮温粮温的年变振幅最小()(2.0)A、钢板仓B、土圆仓C、房式仓D、地下仓正确答案: D6、大米中所含主要蛋白质种类是(2.0)A、清蛋白B、球蛋白C、醇溶蛋白D、谷蛋白正确答案: D7、从蛋白质的组成及利用率等角度考虑营养价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2.0)A、稻谷〉小麦〉大豆B、稻谷〉大豆〉小麦C、大豆〉小麦〉稻谷D、大豆〉稻谷〉小麦正确答案: D8、“双低储粮”中的双低指的是(2.0)A、低氧和低剂量药剂B、低温和低氧C、低温和低水分含量D、低剂量药剂和低水分含量正确答案: A9、影响水分再分配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2.0)A、温度和粮种B、水分差异和粮种C、温度和大气压力D、温度和水分差异正确答案: D10、地下喇叭仓内贴的仓顶,从上到下依次为()(2.0)A、壳体、连接层、防潮层、吸湿层B、防潮层、壳体、连接层、吸湿层C、壳体、防潮层、连接层、吸湿层D、吸湿层、壳体、连接层、防潮层正确答案: A11、下列哪个粮种的后熟期较短?(2.0)A、玉米B、大麦C、小麦D、花生正确答案: A12、下列属于“慢气”的是()。
(2.0)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 C13、下列不能用来评价通风均匀性的参数是()(2.0)A、表观风速B、降温速率C、粮层静压D、总通风量正确答案: D14、降温通风结束时,粮堆温度梯度不大于()粮层厚度(2.0)A、0.5℃/mB、 1.5℃/mC、0.3℃/mD、1℃/m正确答案: D15、保管条件、粮食水分和质量基本相同的同种粮,粮温相差(),则粮温高者视为发热。
(完整版)粮油加工学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农产品: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菌、花、药、杂、种类繁多。
粮油加工学:以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科学即为粮油加工学。
碾减率:糙米在碾白过程中,因皮层及胚的脱落,其体积重量均有减少,而减少的百分数称为碾减率,又称脱糠率。
米粒精度越高,其碾减率越大。
一般重量减少约5-12%稻谷初加工:将原粮稻谷按清理、砻谷、碾米的常规方法,制成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食用大米(普通大米)的加工过程称为稻谷初加工。
留胚米:、稻谷精加工、免淘洗米、擦离碾白、面团流变学特性、饼干、质量热容、变性淀粉、砻谷、稻谷深加工、植物油料、粉路、焙烤食品、面团稳定时间、营养强化米、面团形成时间、麦路、面团衰减度、糕点、麦胶蛋白、碾削碾白、碾米、沉降值、淀粉糊化、粮油原料、葡萄糖值( DE )、淀粉老化、一次发酵法、逆流扩散法、蛋糕、淀粉糖、爆腰率、化学碾米、面粉营养强化、变性淀粉、组织蛋白、面筋质、锋角、钝角、淀粉糖、谷糙分离、润麦、自发粉、淀粉糖、稻谷爆腰率、油料、焙烤食品1、蒸煮米的质量决定于、、、及。
2、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后能形成,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分为、、麦球蛋白、麦清蛋白和酸溶蛋白等五种。
3、小麦搭配的目的:①;②。
4、米制品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如米粉、米线、年糕等;二是以,如白酒、黄酒、米酒等;三是以,如米果、雪米饼等。
5、面包的配方原则:根据生产面包的与、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的影响,在选用基本原料的基础上,确定添加哪些辅助原料。
6、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两种;按皮色分,可分为两种;按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多少来分,可分为。
7、面包与饼干、蛋糕的主要区别在于面包的基本风味和膨松组织结构,是主要靠发酵工序完成的,它有以下特点: ①、②、③、④。
8、生产淀粉原料的条件:①;②;③;④。
9、酶糖化工艺时,使用的β-淀粉酶是一种,它作用于淀粉时从依次切开相隔的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全是。
粮油加工工艺学复习资料

粮油加工工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油脂的制取: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油脂原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的过程。
如压榨法、浸出法以及动物油脂的熬煮法。
2.油脂的精炼:将毛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臭、脱蜡以及脱色等精炼工序后,去除毛油中的有害杂质,使油脂品质符合国家标准的过程。
3.油料的预处理:在油料制油之前,对油料进行清理、剥壳与仁壳分离、干燥、破碎、软化调理、轧胚、蒸炒或膨化等操作,以符合浸出或压榨要求,并能提高出油率的过程。
4.营养强化米:是在普通大米中添加某些缺少的营养素或特需的营养素制成的成品米,包括浸吸法、涂膜法和强烈型强化等方法。
5.蒸谷米:首先通过浸泡、气蒸的方式是稻谷中淀粉糊化,再干燥处理,最后进行碾米加工生产的大米。
它属于以内持法生产的一种营养强化米。
6.麦路:小麦入磨前(包括小麦的清理,小麦搭配,水分调节)的工艺流程称为麦路。
7.粉路:是指从第一道研磨到成品面粉包装所有工序的组合,此工段主要包括研磨,筛理,清粉,松粉,打麸和配粉等工序。
粉路又称为小麦制粉流程。
8.筛路是指每仓平筛中物料筛理流动的路线。
通常利用1仓平筛将研磨后的中间产品分成预定的几个等级,由于1组筛面只能分成筛上物和筛下物2类,当需要把中间产品分成N个等级时,在同一筛仓中要使用N-1组筛面。
这就需要把多个不同的筛格组合排列起来,形成合适的筛路。
9.自动分级:谷物在振动或移动时,同类型油料或杂质集中在料堆的某一部分,造成料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配,破坏了原来的均一性,这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10.变性淀粉:为了满足应用需要,把天然淀粉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改变其某些物理性质,如水溶解特性、粘度、色泽、味道及流动性等,此种经过处理的淀粉或其制品,称为变性淀粉。
二、问答题:1.压榨法、浸出法制油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蒸炒或膨化浸出法制油的优缺点:优点:出油率高、豆粕质量高、加工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
缺点:毛油质量差,采用的溶剂易燃易爆且具有一定的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加工工艺学第二章:粮油原料的结构特征1:胚乳的两种不同结构:1角质胚乳(硬质胚乳):如果填充的蛋白质多,胚乳细胞内的淀粉颗粒之间被蛋白质所充实,将淀粉颗粒挤得很紧密,则胚乳组织坚实而透明,颜色较深,断面光滑平整呈透明状,像角类断面或玻璃断面。
2粉质胚乳(软质胚乳):如果填充的蛋白质少,淀粉颗粒之间及其与细胞壁之间有空隙,甚至细胞与细胞之间也有空隙,则胚乳组织疏松,断面粗糙呈白色粉状而不透明。
2:稻谷按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稻谷、糯稻谷、粳稻谷3:油菜分为:白菜类、芥菜类、甘蓝类4:马铃薯块茎是其在生长过程中积累并储备营养物质的仓库其结构:表皮层、形成层环、外部果肉、内部果肉5:木薯分为苦种和甜种,区别在于氢氰酸的质量分数。
甜木薯:< 50mg/kg 苦木薯:> 50mg/kg第三章:粮油原料的物质基础1:胚乳蛋白主要为:醇溶蛋白和谷蛋白2:同一麦粒不同部位胚乳的细胞结构及营养成分的差别:离皮层越近,胚乳中维生素含量越高,细胞壁越厚,灰分含量也越多,面筋质量虽相对高但品质次,磨制的小麦粉食用品质差;相反,越近心部,胚乳面筋质质量分数虽相对较低但品质好,细胞壁越薄,淀粉粒越细,磨制的小麦粉食用品质越好,但维生素含量低。
3:小麦中的蛋白质主要分为:麦胶蛋白(33.2%)麦谷蛋白(13.6%)麦白蛋白(11.1%)球蛋白(3.4%)4:引起麦粒色泽异常的原因:1小麦晚熟使子粒呈绿色;2受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麦粒颜色变浅,有时略带青色,严重时胚部和麦皮上有粉红色斑点或黑色微粒;3储藏时间过久,色泽变得陈旧;4受潮会失去光泽、带白色;5发生霉变,麦粒上出现白色、黄色、绿色和红色斑点,严重时则完全改变其固有颜色,成为黄绿、黑绿色等。
5:引起小麦气味不正常的主要原因:1 发热霉变,使小麦带有霉味;2 小麦发芽,,带有类似黄瓜的气味;3感染黑穗病,散发类似青鱼的气味;4包装和运输工具不干净,使小麦污染后带有煤油、卫生球或煤焦油等气味。
6:粒度:麦粒大小的尺度整齐度: 麦粒群体中麦粒大小一致的程度比重:麦粒纯体积的质量与同体积谁的质量之比容重:单位容积内小麦的质量千粒重:每一千粒小麦的质量(g)角质率:硬质麦粒的粒数占所取样品粒数的百分数散落性:粮食子粒自然下落至平面时,有向四面流散并形成一圆锥体的性质悬浮速度:指粮食自由下落时在相反方向流动的空气作用下,既不被空气带走,又不向下降落,呈悬浮状态时的风速。
孔隙度:表示粮堆中粮粒之间的紧密程度自动分级:粮食子粒和杂质结合的散粒群体,在移动或振动过程中出现的分级现象。
(群体特性)7:散落性是谷粒群体的特性小麦的散落性与麦粒的形状、表面状态、水分和小麦中含杂有关:一般粒形较圆、表面光滑的子粒静止角较小,流散时的摩擦阻力小,故散落性较好;反之,则散落性较差。
含水量增加,一般静止角增大,从而散落性变差。
小麦的静止角一般为23-38, 内摩擦系数为0.445 —0.568: 胚乳的淀粉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糯米淀粉:只有支链淀粉,不含直链淀粉;粳米淀粉:直链淀粉多一些(占淀粉总量20%);籼米淀粉:直链淀粉更多;直链淀粉多,则米质松散,食用品质低,因此籼米食用口感较差,但适合加工米粉;粳米和糯米所含的直链淀粉少或没有,米质较黏,食用品质好,除食用外,还可加工年糕。
9:大米蛋白质组成: 米谷蛋白(主要,占总蛋白的80%)清蛋白球蛋白醇溶仅供学习与参考蛋白(最低,仅占3%—5%)10:稻谷加工最适宜的水分质量分数为14.5%;大米的精度越高,灰分(矿物质)的质量分数越低;新鲜正常的稻谷是金黄色,糙米大都呈蜡白色或灰白色,未成熟的稻谷和糙米一般呈淡绿色。
11:爆腰率:爆腰指糙米粒或大米粒上出现的一条或多条纵、横向裂纹的现象;爆腰米粒占试样米粒的百分率称为爆腰率原因:由于在急速干燥情况下的米粒外层干燥快,内部水分向外转移慢,内外层干燥速率不一致,米粒体积收缩程度不同,外层收缩大,内层小,因此形成爆腰。
另外,气候干旱、病害、过迟收割、机械打击、剧烈撞击或日光暴晒,以及高温稻谷受到急剧的冷却,或受潮吸湿时米粒内部与表面收缩膨胀不平衡等都可以是稻谷产生爆腰。
12: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蔗糖、棉籽糖、水苏糖以及如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类的多糖构成。
其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在人体消化道中不被分解利用,但能被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利用,是双歧杆菌生长的促进因子。
13: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湿热条件下易失活);凝血素(胃蛋白酶易是凝血素失活,湿热处理可使凝血素完全失活);致甲状腺肿胀因子(在大豆制品中加入微量碘化钾可消除影响,湿热处理)14:可溶性氮指数(NSI)=(水溶性氮量/样品中全氮量)*100%蛋白质分散度指数(PDI)=(水中分散蛋白质质量/样品中总蛋白质质量)*100%15:油菜籽的抗营养因子:芥子苷与芥子酶、芥子碱、其他(植酸和单宁)16:棉酚:是一种由生物活性的萜类物质,存在于棉花植株的许多部位的分散腺体中。
在棉籽的加工过程中,棉酚与棉籽仁中的蛋白质或油混合在一起。
17:龙葵素:糖苷是葡萄糖(或其他单糖)与醇、醛或酚相结合的。
许多糖苷具有苦味。
马铃薯中发现的糖苷属于龙葵苷(龙葵素或茄素),有剧毒,它由茄碱和三糖组成,纯品为白色发光的针形结晶体,微溶于冷热乙醇,很难溶于水、醚及苯,龙葵素晶体的熔点为280—285T。
龙葵素的质量分数以未成熟的块茎为多,占鲜薯质量的0.56%—1.08%。
其质量分数以外皮为最多,髓部最少。
18:木薯中的苦种薯含有一种有毒物:氰配糖体第四章:粮油原料的清理1:风选法:利用粮油原料与杂质在空气动力学特性上的差异,通过一定形式的气流使粮油原料和杂质以不同方向运动或飞向不同区域,从而达到清理目的的方法。
2:筛选法:利用粮油原料与杂质在粒度和粒形上的差异,通过运动适宜、筛孔形状和大小都合理的筛面,使粮油原料和杂质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从而达到清理的目的。
3:比重分选:利用粮油原料和杂质在密度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上的差异,通过筛面或其他形式的袋孔、凸台或凸孔工作面,并辅之以气流,首先促使粮油原料和杂质在运动中分层,再迫使它们向不同方向运动,使之分离,达到清理目的。
4:磁选法:利用粮油原料和杂质在导磁性上的差异,通过永久磁铁或电磁铁构成的磁场构件吸住磁性物质,而粮油原料自由通过,使之分离,达到清理目的。
基本结构:粮油原料通道、磁体装置和清杂装置,无需配用动力。
5:精选:根据子粒长度和形状的不同,将小麦中混杂的长粒或短粒谷粒或异种谷粒进行的清除过程。
精选机分为:碟片精选机、滚筒精选机、螺旋精选机6: 小麦的表面处理:在小麦入磨前必须将黏附在表皮上、麦沟中的泥沙、尘土、有害微生物等污染较彻底的清除。
干法处理:包括打击与撞击,称为打麦湿法处理:清洗,称为洗麦7:薯类的清洗方法:手工清洗、流水槽清洗、洗涤机清洗去皮方法: 手工去皮、机械去皮、化学(碱液)去皮、蒸汽去皮第五章:粮油加工主要工艺技术原理1: 一般的制粉、制米和油脂提取主要以干法加工为主,淀粉生产主要采用湿法工艺。
2:稻谷脱壳的工艺过程称为砻谷;挤压搓撕脱壳:指谷粒两侧受两个不等速运动的工作面的挤压、搓撕作用而脱去颖壳的方法;端压搓撕脱壳:制谷粒长度方向的两端受两个不等速运动的工作面的挤压、搓撕而脱去颖壳的方法;撞击脱壳:指高速运动的谷粒与固定工作面撞击而脱去颖壳的方法。
3:碾米: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稻糙米以及其他杂粮子粒表面的皮层部分或全部剥除的工序。
目的:碾除子粒皮层要求:在保证成品粮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持米粒完整,减少碎米,提高出米率,提高纯品粮纯度,降低动力消耗。
碾米四要素:碰撞、碾白压力(摩擦擦离、碾削)、翻滚、轴向输送。
碰撞:米粒与碾辊(决定作用)、米粒与米粒、米粒与米筛4:机械碾米法:摩擦擦离碾白:制成的大米表面细腻光洁,精度均匀,色泽较好,但碾白压力大,容易产生碎米;碾削碾白:所需压力小,产生碎米少,但成品表面光洁度较差,米色暗而无光,易出现精度不均匀现象,米糠含淀粉较多。
5:研磨:利用研磨机械对子粒施以挤压、剪切、剥刮和撞击作用;任务:将清理和润麦后的净麦剥开,刮净黏结在表皮上的胚乳,并将胚乳部分磨成一定细度的面粉;设备:盘式磨粉机、锤式磨粉机、辊式磨粉机(最主要)、撞击磨粉机和松粉机。
6:湿磨法:指被研磨的物料在水溶液中被碎解的方法(典型:玉米淀粉的生产)玉米淀粉湿磨法的基本过程:浸泡、磨碎、分离浸泡:玉米首先用亚硫酸溶液浸泡,使各组成部分疏松,破坏蛋白质网络,加速渗透及扩散作用,玉米大量吸水而膨胀,浸出可溶性物质;目的:在于软化玉米颗粒,降低玉米子粒的机械强度,削弱玉米粒中各组分之间的联系,破坏胚体细胞中蛋白质网,除去大部分可溶性物质,将玉米粒中仅供学习与参考的淀粉和非淀粉部分分离,使后序操作容易进行;亚硫酸的作用:1通过玉米子粒的基部及表皮进入子粒内部,使包围在淀粉粒外面的蛋白质分子解聚,角质型胚乳中的蛋白质失去自己的结晶型结构,亚硫酸氢盐离子与玉米蛋白质的二硫键起反应,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增强其水溶性和亲水性,使淀粉颗粒容易包围的蛋白质网络中释放出来。
2亚硫酸作用于皮层,增加其渗透性,可加速子粒中可溶性物质向浸泡液中渗透3亚硫酸可钝化胚芽,使之在浸泡过程中不萌发。
4因为胚芽的萌发会使淀粉酶活化,使淀粉水解,对淀粉提取不利。
5亚硫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乳酸菌发酵形成乳酸,一定质量分数的乳酸可使玉米粒内部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溶于水中6并可增加浸泡液酸度,使所含无机盐成为可溶状态,有利于玉米的浸泡作用。
磨碎:粗磨、精磨;分离:分离胚芽、纤维、蛋白质。
7:煮浆作用:借助煮浆,还能消除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血球凝集素、皂苷等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减少生豆浆的豆腥味,是豆浆特有的香气显示出来,还可以达到消毒灭菌、提高风味和卫生质量的作用。
8:水代法制油: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以及油水之间的密度差,在油料中加入适量的水,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将油脂和亲水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水剂法制油:利用油料蛋白(球蛋白)溶于稀碱水溶液或稀盐水溶液的特性,借助水的作用,把油、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分开第六章:稻谷制米1:稻谷制米的三个阶段:清理、砻谷及砻下物分离、碾米及成品整理2:稻谷脱壳方法:挤压搓撕脱壳、端压搓撕脱壳、撞击脱壳风选法是谷壳分离的首选方法3:留皮:指大米表面残留的皮层。
加工精度越高,留皮越少留胚:加工精度越高,米粒留胚越少留角:是指米粒胚芽旁的米尖,加工精度越高,米角越钝大米精度主要决定于米粒表面留皮程度4:糙米的适宜入机水分质量分数为14.5%—15.5%。
5:色选:利用光电原理,从大量散装产品中将颜色不正常的或感受虫病害的个体以及外来夹杂物检出并分离的单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