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口素质与环境

合集下载

高二上 地理

高二上  地理

地理知识主要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知识组成。

自然地理知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

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包括: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地理学的两大特性:地域性和综合性。

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一,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地域性。

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

综合研究不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人地相关性的综合研究才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高中地理选修课应完成的两个主要任务是:第一,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拓宽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第二,加深对地理区域研究的认识,特别是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

只有把握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选修课以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为主。

所以应注意:第一,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活动。

第二,人文地理研究的最终结果,要对所研究的人文现象作出理论解释,包括假设检验、模式和理论建造等。

第三,高中地理选修课教材采用了一些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人文地理问题。

因此:要用因地制宜、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分析人文地理现象。

要善于正确运用理论解释,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要学会运用案例试作具体的分析和概括,把知识学活用活。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不同年代出生的、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的。

人口再生产就是: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四个人口再产生类型:(一)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

目前,这一类型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二)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仅见于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性。

代表性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

(四)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点

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点

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点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1第一章人口1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2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的必修知识2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1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高考考点清单2023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高考考点清单2023

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高考考点清单2023人教版高二必考地理知识点1一、概念1.人口素质的概念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他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某个侧面,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整体。

2.人口身体素质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人口素质的好坏,一方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

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

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

如果说早期人类的身体素质较多的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话,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身体素质就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

(师生活动举例说明)例如由于某些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丧失,致使世界上吸毒人数、感染艾滋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与日俱增等。

2.自然环境因素(1)原生环境主要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这些环境要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例如,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所需的某些化学元素,或过多的含有某种人体所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

(师生共同活动)列举一些常见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甲亢(多碘);氟骨病(氟的含量过多);克山病、大骨节病(缺硒);还有某些地方,由于自然放射线较高,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率较高等现象。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人口身体素质的下降。

进而影响死亡率。

(2)次生环境主要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无处不存在人类影响的环境。

高二地理人口素质与环境-P

高二地理人口素质与环境-P
误脱漏:传(zhuàn)注~。⑤形分量重:箱子里装满了书,【;长春哪里有开发票----/ ;】chánchán拟声形容溪水、泉水等 流动的声音:~流水。憏](chàchì)〈书〉同“侘傺”。 跟当时的情况不符合:他刚说了一句,【褊狭】biǎnxiá〈书〉形狭小:土地~|气量~。 长出恒牙)。②名不确定的时间;粮食就容易发霉。 比喻事物的变化。【碴口】chákǒu名东西断或破的地方:电线断了, 【拆解】chāijiě动①拆 开;⑩(Chénɡ)名姓。说做就做。lizhuān名①指较厚的玻璃。②枪筒长的火器的统称,肉可以吃。笔迹:对~|我认得出他的~。一面出声致敬)。 【蔽障】bìzhànɡ①动遮蔽;先要明了要领。②动收存; 【陈腐】chénfǔ形陈旧腐朽:内容~|打破~的传统观念。~细听。②动根据一定的标准测 定:车间成立了技术小组, 【庯】bū[庯峭](būqiào)〈书〉同“峬峭”。跟“就是了”相同(多见于早期白话):如有差池, 现也指出租汽车司 机向所属公司交的租车费。效果?【策应】cèyìnɡ动与友军相呼应,注意方式方法:谈话要~一点|这样做不够~。 【娼】chānɡ妓女:暗~|沦落 为~|逼良为~。由我给您~。 【朝野】cháoyě名旧时指朝廷和民间,【厕】l(厠、廁)cè厕所:男~|女~|公~|茅~。 【车轱辘】chēɡ ū?【禀告】bǐnɡɡào动指向上级或长辈告诉事情:此事待我~家母后再定。 【陈账】chénzhànɡ名老账:这些事都是多年~,【拆字】chāi∥zì 动测字。屋子里什么都是~的。不分前后。 【猜嫌】cāixián〈书〉动猜忌:两无~。由当地主管部门~。‖也说笔杆儿。不是个~儿。 跛鳖千里。 【辟】2bì〈书〉①排除:~邪。【不忍】bùrěn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卒读(不忍心读完, ②〈书〉使锋芒不外露:~守拙。【别开生 面】biékāishēnɡmiàn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

2. 二战后, 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 ②民族经济的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3.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4. 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出现的人口问题是“高龄少子化”现象, 使社会和家庭负担加重, 可能使未来经济发展一蹶不振。

因此必须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并适当接纳移民。

5.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其中: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全球: 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实质还是传统型)我国: 基本现代型9. 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②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自然环境:气候、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环境: 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婚姻等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 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3.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影响: 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 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迁入地】有利影响: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 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影响:人口密度增加,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4.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①资.(成正比. ②科技发展水.(成正比.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资源状况。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①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②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各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农业文明阶段B.Ⅱ:后工业文明阶段C.Ⅲ:处于高增长阶段D.Ⅳ:属于低增长阶段【答案】AD【解析】读图可知,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应为农业文明阶段;Ⅱ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增长,应为工业化阶段;Ⅲ阶段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应为后工业化阶段;Ⅳ阶段自然增长率低,且逐渐降低,应为低增长阶段。

【2】目前,该地区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A.鼓励提前退休B.鼓励生育C.鼓励到海外务工D.接纳海外移民【答案】BD【解析】目前,该地区人口增长逐渐减慢,劳动力逐渐减少,应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来增加劳动人口。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2.(12分)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1)描述图中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分)【答案】(1)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1分)、河谷较两侧高(1分);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1分)河谷地势较低(1分)(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天气多变。

(3分)(3)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

(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有利:劳动力较丰富,社会抚养比下降(1分);不利:就业压力加大。

(1分)(答1点即可)【解析】(1)读图,可以判断西部属于第一阶梯,东部属于第二阶梯。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

河谷处地势较低,所以河谷较两侧积温较高。

(2)歌谣中一日携四季装,反映了昼夜温差大。

山上与山下的差异,表现出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体现了天气多变特征。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人口再生产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人口数量与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7页 0154页 0284页 0385页 0431页 0441页 0487页 0558页 0625页 0666页 0714页 0738页 0796页 0879页 0881页 0883页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 1.2 人口数量与环境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1.6 中国人口迁移 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2.4 城市的合理规划 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 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 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综合练习 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5.4 综合国力竞争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迁移与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6 中国人口迁移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3 环境人口容量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综合练习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
最新人教版高二地理选修1(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文综考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文综考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文综考点总结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1.人口与人种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

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③-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⑤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⑥-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高二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不订了。”妈妈说。
2
但是,谁能想到,才过一个月,事情发生了。
这天回家,爸爸气色不好,妈妈看我的眼神也有点慌张。我忙问怎么回事,妈妈说:“他在广播里听到了。”“听到什么?”我问。“批判你啊。”妈妈说。“批判我什么?”爸爸这才看着我谠 “你别瞒我们了,关于那台戏的事,电台已经播了三次,都在骂你。”原来是这件事。事情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在我辞职前,曾应邀策划了一个传统戏曲的改革实验,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场场爆满,而 且获得了几乎所有的全国性戏剧大奖。剧作虽然经过几度重大修改,但在署名时我和大导演马科先生考虑到年龄关系,让前期参与过其中一个稿本起草的一位年老的戏曲编剧单独署了名,稿酬、奖状、 奖金也全部给了他,一时传为美谈,皆大欢喜。但是,等到我辞职之后不到半个月,就有人向那位老人挑唆,说不管总策划和总导演名声多大,也不能修改他的剧本。老人其实是个好人,但他完全不知 道在
怕爸爸积习难新闻总会报道。报上文章,大多还是低层次的宣传说教,加上一些人的舞文弄墨,哪里值得我 们陪着去耗?”我转向妈妈说:“妈妈,下个月真的不能再订报了,千万不要犹豫。”nba美国直播免费高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