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管理及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组织结构代码

组织结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机构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工作。

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一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统一赋予的单位身份证。

组织机构代码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对申领代码单位的资质审核也有数字档案(档案数字化)作为凭证,可以动态追溯每一个组织机构的历史发展变化。

从2016年1月1日起,各地质监机构不再向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机构发放和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2016年10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总局令第184号),正式废止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

组织机构代码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文名组织机构代码外文名organizing institution bar code类别资质证书功能单位身份证明目录.1意义.2管理部门.3编码规则.4代码字符集.5相关事件.6重大改革.7退出历史舞台意义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和自然人实行社会保障号码制度,是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具有紧迫性。

实施组织机构代码制度,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兴起的一种新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二十世纪末,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行了代码标识制度,例如欧洲企业注册处始建于1992年,参加EBR的国家已多达20个,通过EBR可以查到欧洲15个国家2000多万企业的基本信息 [1]。

我国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不仅有利于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政府各部门、社会各行业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整体效能,从而保证社会活动和积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有效地促进地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

XX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规范全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和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第6号令),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本办法所称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是指在各项活动中产生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含电子公文)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的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的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各类经济组织。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过程中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领导,将在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电子政务内网和各机关业务活动中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在档案馆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体系第六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与各单位档案人员、文书处理人员和数据管理人员的指导和联系制度,保证及时沟通、解决在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七条已开展电子政务的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在办公自动化软件中配臵电子文件归档接口和相应的档案管理子系统,保持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延续,实现电子文件的逻辑归档及在线管理和利用。

第八条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软件必须符合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换结构(见附录A—D)。

江西省档案馆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

江西省档案馆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

江西省档案馆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Metadata specification for Photographic Electronic Recordsof Jiangxi Archives(Version 1.0)江西省档案局(馆)2015年1月目次前言 (V)引言 (V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元数据实体及描述方法 (3)4.1 元数据实体 (3)4.2 元数据实体构成 (3)4.3 元数据元素的描述方法 (8)5 文件实体元数据元素描述 (9)5.1 文件标识符 (9)5.2 档案门类代码 (9)5.3 档案馆代码 (10)5.4 组织机构代码 (10)5.5 聚合层次 (11)5.6 档号 (12)5.7 题名 (12)5.8 摄影者 (13)5.9 著录者 (14)5.10 审核者 (14)5.11 时间 (15)5.11.1 摄影时间 (16)5.11.2 数字化时间 (16)5.11.3 处理时间 (17)5.12 主题 (18)5.12.1 地点 (18)5.12.2 人物 (19)5.12.3 背景 (19)5.13 拍摄位置 (20)5.13.1 GPS版本 (21)5.13.2 纬度基准 (21)5.13.3 纬度 (22)5.13.4 经度基准 (22)5.13.5 经度 (23)5.13.6 海拔基准 (24)5.13.7 海拔 (24)5.13.8 方向基准 (25)5.13.10 国际协调时间 (26)5.14 体裁 (27)5.15 文字说明 (27)5.16 保管期限 (28)5.17 附注 (28)5.18 存储 (29)5.18.1 在线存址 (29)5.18.2 离线存址 (30)5.19 外部文件标识符 (31)5.19.1 外部文件标识符值 (31)5.19.2 外部文件标识符类型 (32)5.20 捕获设备 (32)5.20.1 设备类型 (33)5.20.2 设备制造商 (34)5.20.3 设备型号 (34)5.20.4 设备序列号 (35)5.20.5 设备感光器 (36)5.20.6 软件类型 (36)5.20.7 软件名称 (37)5.20.8 软件版本 (38)5.20.9 软件生产商 (38)5.21 信息系统描述 (39)5.22 权限 (40)5.22.1 控制标识 (41)5.22.2 版权信息 (41)5.23 来源 (44)5.23.1 获取方式 (44)5.23.2 来源名称 (45)5.24 电子档案名 (46)5.25 电子档案生成方式 (46)5.26 文件编码标识符 (47)5.27 文件大小 (47)5.28 格式 (48)5.28.1 格式名称 (48)5.28.2 格式版本 (49)5.28.3 格式描述 (50)5.28.4 格式转换于 (50)5.29 图像参数 (51)5.29.1 水平分辨率 (51)5.29.2 垂直分辨率 (52)5.29.3 图像高度 (53)5.29.4 图像宽度 (53)5.29.5 色彩空间 (54)5.29.7 长宽比 (57)5.29.8 位深度 (57)5.29.9 每样本位数 (58)5.29.10 每像素样本数 (60)5.29.11 字节序 (60)5.29.12 方向 (61)5.29.13 头文件信息 (61)5.29.14 压缩 (62)5.30 文件关联 (64)5.30.1 关联文件标识符 (64)5.30.2 文件关系类型 (65)5.30.3 文件关联 (66)5.30.4 文件关系描述 (66)5.31 文件编码数据 (67)5.32 编码数字签名 (67)5.32.1 编码签名格式描述 (68)5.32.2 编码签名时间 (69)5.32.3 编码签名者 (69)5.32.4 编码签名 (70)5.32.5 编码证书 (71)5.32.6 编码证书引证 (71)5.32.7 编码签名算法 (72)6 业务实体元数据元素描述 (73)6.1 文件业务 (73)6.1.1 处置计划 (73)6.1.2 处置历史 (77)6.2 职能业务 (80)6.2.1 业务类型 (81)6.2.2 业务名称 (81)6.2.3 业务开始时间 (82)6.2.4 业务结束时间 (83)6.2.5 业务描述 (84)7 机构人员实体元数据元素描述 (85)7.1 机构人员标识符 (85)7.2 机构人员代码 (85)7.3 机构人员类型 (86)7.4 机构人员名称 (87)7.5 机构人员隶属 (87)8 法规实体元数据元素描述 (88)8.1 法规标识符 (88)8.2 法规类别 (89)8.3 法规名称 (89)8.5 生效时间 (91)9 关系实体元数据元素描述 (91)9.1 关联实体标识符 (91)9.2 实体关系类型 (92)9.3 实体关系 (93)附录 A (资料性附录)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表 (94)附录 B (资料性附录)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著录模板 (102)参考文献 (110)前言本方案由江西省档案局提出本方案起草单位:江西省档案局(馆)本方案主要起草人:汪晓勇、刘平原、毛海帆、李鹏达、田丹华、傅培超、叶超引言为保障照片类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系统有效地记录电子档案管理过程,特制定本方案。

天津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

天津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信息系统

Us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pth from the functional and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to detailed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then to the management and employment of system engineering. It has designed a set of code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query statistics,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ne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affs who manages organization code.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a running basi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organization code.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天津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 天津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组织机构代码已经成为连接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桥梁和 不可替代的信息传输纽带。组织机构代码号作为各个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效检 索信息,牢固地嵌入到了各个部门的信息系统,为今后大数据整合和部门间信息 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

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

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作者:陈晓晖来源:《兰台世界》2018年第03期摘要我国当前与电子档案管理相关的标准有63项。

从内容上看,主要有综合性标准、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标准、保存标准等。

其中相关性标准多,针对性标准亟待增加;内容覆盖面广,核心标准尚待出台;系统性有所加强,协调性有待提高;标准出台数量多,推广应用亟待加强。

未来标准建设发展要实现标准制定协同化,完善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加强宣贯促进应用,增强标准维护力度。

关键词电子档案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标准中国中图分类号 G270.7;G271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17-12-18Abstract China currently has 63 standards related to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In terms of content, there are mainly comprehensive standard, metadata standard, electronic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preservation standard, etc. Among them, there are many related standards while targeted standards are urgently needed to be increased. The coverage of the content is wide while the core standards are yet to be promulgated. Systematicity has been improved while coordination needs to be enhanced. The number of standards is large whil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s should be enhanced urgently. In the future standard construction,coordination should be achieved in standard setting, standard system perfecte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med, publicity and implementation strengthen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standard maintenance efforts enhanced.Keyword electronic record; electronic document; record management; standard; China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中,标准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标准建设工作不断加强。

组织机构代码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初探

组织机构代码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初探


少、 公条件差 等因素 , 办 工作重 点放在代 码发证量和推广应用上 , 代码档案 的管 对 理尚未排上议事 日程 , 只有 省级代码 中心 才有 力量对代码档案整理上架进行管理, 大部分 的市县代码 中心的做法基 本上是
发完代码证后 , 把档案塞进 纸箱 内然后堆 放在仓库 里, 待到要查询一家单位 的代码 档案就要翻箱倒柜得折腾 了大半天, 年代 稍微久远 的就无法找到 。 的仓库 因台风 有 进水 , 造成部分档 案损 毁。随着代码事业 的不断发展壮大, 以及在工作遇到一些实 际问题 ,使大 家意识到代 码档案 的重要 性, 国家代 码中心下 大决心 , 求各地对 要 所有 的代码 档案进行 规范管理 并全部实 现 电子化 , 每份 档案进行 电子扫描并上 对 报 国家代码 中心 , 国家代码 中心将对 电子 档量 的数量 、 质量及 时通报各地 。这就要 求我们转变意识, 一改只重发证不重档案 的观念 , 首先领 导要重视 , 把代码档 案列 入工作议程, 组织学 习领会有关代码档案 的各种文件及 规范, 使全体代码工作人员 都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 , 在实际工作中 自觉地支 持档案工作 。 转变 观念加强意识 , 是做好代码档案工作的前
提保证 。
310) 60 4 生变 更、 到期换证 、 审、 置等业 务 , 年 废 其 代码档案也不断地增长 , 就要不断地查找 原档案 , 然后往这个袋里插入档案。有个 机构不 断变更 , 案不断增 加 , 的机 构 档 有 不能准确预 留。 第二方式就是按流水号进行排列 , 一
组 织 机 构 代 码 档 案 的 规 范 化 管 理 初 探
口 姚 正 强
( 厦门市技术监督情报所, 福建 组织机构代 码是对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境 内依法成 立 的组织机 构颁 发一个在 全国范围内始终不变的 、 唯一 的法定标识 代码 , 该标 识代码 己在政府各部 门得到应 用, 是数据 共享 的桥 梁和纽带 , 为政府运

【重磅】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

【重磅】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

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的术语和定义、数据库结构和著录细则。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档案室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亦可作为编制相关档案管理软件、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的目录管理系统以及建立其他专门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88-1989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11714-199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15418-1994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18030-20RR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DA/T1-20RR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DA/T19-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22-20RR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分类法(1997年)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主题词表(1995年)国家档案局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国档发[1987]4号)3术语和定义DA/T1-20RR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著录项目itemsofdescription揭示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的记录事项。

包括题名、文件编号、责任者、密级与保管期限、控制标识、时间、分类号、档案馆代码、档号、缩微号、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文档号、脱机载体编号、稿本、载体形态、主题词和关键词、人名、附件、提要与附注等。

3.2著录格式formatofdescription著录项目(3.1)在条目中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达方式。

论组织机构代码数字化及标准化管理

论组织机构代码数字化及标准化管理
科 技 论 坛
・ 5 7・
论组织机构代码数 字化及标准化管理
张 玲 1 6 3 0 0 0 )
摘 要: 近年 来 , 随着我 国电子政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 政 府各部 门对于组 织结构 的代码 系统也提 出了新 的要 求。因此 , 在工作 中为 了 保证代码数据的 实效性、 准确性和全 面性 问题 , 从 而满足 业务 的扩展 , 就 需要在 工作 中以开发新 的信 息管理 系统 为基础进行工作 , 从而使 得整 个组 织机构数字化代码管理工作能够满足 时代发展 需要 。 本文就组织机构代码 系统的相 关定义入手分析, 重点探讨 了组 织机构代码 数 字化管理 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 , 提 出了相 关管理标准 , 以供 同行探讨 。 关键词 : 组织机 构代码 ; 数字化管理 ; 系统 ; 标 准化
组织机构 代码是政府部 门对于我 国境 内依法成立 、 注册 、 等级 在差异 , 要求解决方案能够灵活地适 应数 据源的变化 。f 4 ) 开放性 和 的企业 、 事业 单位 、 社团 以及其他 机构颁发 的一个 全 国范 围内唯一 安全性。 采用开放的技术 和标准 , 具备跨平 台运行支持能力 , 开放应 的、 始终 不变 的代码标志 。这种代码标 志的颁 发主要是为 了能够实 用程序接 日。具有很强 的扩展能力。能支持未来 的应用集成。可严 现更高效 、 更 合理的社会管理 做服务 的 , 特别是在信 息化技术 日益 格界定用户身份及权 限和严格的工作 流程控制 。 实现功能和数据的 成熟 的新世纪 , 做好组织机构代码 系统的管理作为统一单位法人标 安全控制 , 身份信息的安全传递 。 识系统 , 奠定 了信 息资源化 、 共享化的基础 ,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 2 . 2系统 结 构 详 细 设计 要条件和基础手段。 系统详细设计是对系统架构设计的精化 。主要是在系统需求 规 1 组 织管 理 机 构 代 码 概 述 格和架构设计 的基础上 , 对系统用例中使 用的类 和对象进行进一 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优化 , 政府对 于国 民经济活动的宏 的精化。确定每一个类的属性 和方法 。如果一个任务复杂到一个人 观调控和管理力度 日益深入。尤其是在近年来 , 政 府在 国民经济活 的能力难 于驾 驭的时候 , 我们就需要将它进行分解 , 分 解为更小 的 动 中的职责已 由传统 的行 政干预转变成 为加强对 经济活动 的宏 观 子任务 .如果 子任务还是不能很好 地解 决 , 就继 续进行分解 , 直 到 调控 , 这一调控 的应用是基于社会发展和 国民经济信 息掌控上实现 子任务可以由一个人轻松驾驭为止。 面向对象分析与结构化分析最 的。信息作为进行正确决 策的正确依据 , 可以说 没有一个合理的正 大的不同 , 就是面向对象分析是按照概念类( 对象) 进行分解 , 而不是 确的信息 , 就不能够有效 的做好相关的决策。 按照功能。下面以新 办档案数据扫描采集为例。设计系统的详细结 1 . 1概 念 构。该临时 目录以 日期时间命名 , 精确 到微秒 , 对于扫描后 的文件 , 组织管理机构代码是 以组 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为基础 , 以代码检 可以浏览查看, 点选某一份档案 中的某种证件 。或未进行识别 的某 索为 目的构成 的一个综合性 、 系统化的数据体 系 , 这一 数据库 的应 临时文件 , 都显示出相应 的正确 的证件图像。 用 比较大 , 为 了能够在政府 的管理 下更好 的发挥应 有作用 , 在管 理 3系统 数 据 库 设 计 工作中其搜 索效 率必须要得 到保证 , 同时其质量也要得 到有 效的管 数 据库设计 的基 础是系统的类 关系图 , 因为类 图表示系统 的静 理。组 织机构代码作 为我 国所 有依 法成立的组织机构统一 的标识 , 态结构 , 核心类一般是需要持 久化存储 的类 , 这些类对 于系统详细 是解决 数据共享问题 的主要依 据 , 也是实现各部 门数据 库相 互连接 设计来说 , 起 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在系统详细设计时 , 比较难 的是 和全面完善的综合性 管理 流程 。 各部 门管理工作 中数据库用组织机 如何发现 系统 中的核心类及其之 问的关系 。统一建模语言( U ML ) 作 构代码 作为法人 的标识 , 在全 国建立起信息资源平 台也就 能够很 快 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工具 , 在设计 的过程 中一个最大 的优势就是制 的实现应有 的工 作优 势。 品之 间的继承性 , 即在不 同的迭代周期 中。可 以逐步精化原来 的分 1 . 2应用优势 析 和设计成果 。 组 织机构代码 管理是一个综合性 、 单一 化 的管理 措施 , 其在应 4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中的标准化 用 中对 于数 据质量 的真实性 、 有效性 、 快速性有着极大的要求 。 就目 系统设计遵循 国家标 准 、 行业标准 , 成熟 的技术标准 , 组 织机构 前 我 国任何一个 省时的企业组织 分析 , 其都不下 于数 万个 , 每个机 代码 管理 已经 制订 实施 的软件开发标准规范等 。G B 1 1 7 1 4 ( 全国组 构在成立之初都需要办理一个组织机构 的代 码证 , 这一代码证 的迅 织机 构代 码编制规则 》 作为 国家强 制性 标准 , 已由国家技术监 督局 速、 快速的定期审验是一个 十分复杂而又繁琐 的工作 。因此在 目前 重 新 发 布 并 实 施 。该 标 准规 定 了 全 国 组 织 机 构 代 码 的编 码 方 法 , 使 的管理工作 中 , 需要采用一套先进性 、 实用性 、 全面性 、 稳定 性 、 可 扩 全 国各机关 , 团体 、 企 事业单位 均获得一个 唯一的 、 始终 不变的法定 展性 的管理 系统来对 当前 的组织管理机 构代码进 行有效管理 , 从 而 代码 , 以适应政府部 门的统一管理和业务单位实现计算机 自动化管 发挥 出工作 的真 实 、 快速 、 有效 的迈进 。 理 的需要 。 健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中的标准化是提高代码数据质量 2 组织机构代码数字化 管理 的有效保证 , 最终实现全 国范 围内组织机构代码赋码的唯一性和准 近 年来 , 我国的 电子政府发 展尤为迅速 , 其 在工作 中对 于各企 确性 , 必须实现 全国代码业务规范化 管理 、 建立 和维护各级组织 机 业部 门的管理也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尤其是在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 的 构代码数据库 , 实现全 国代码数据集 中处理( 包 括查重 、 数据 质量 检 代码机构管理 中更是较为常见 , 应用要求更高 。因此在共组 中保证 查 , 查询 统计 , 码段 管理等) 。 ’ 组织 机构代码管理 的数字化 、 迅速化至关 重要 , 是做好整个 代码业 5 结论 务拓展 和发展 的基础所在 。 在 目前的组织机构代码 数字化管理工作 总之 , 组 织机构代 码信息化建设 正处于 由面 向组织机构代码 管 中, 其通 常都是从下 面几个方面人手分析 的: 理信息 系统阶段 向建立全方位组 织机构代码服务 系统新阶段迈 进 2 . 1 系统设计原则 的关键 时刻 , 本文根 据组织机构代码工作 的实际需求 , 对 当前组 织 ( 1 ) 易用性和实用性 。界面风格友好和实用 , 符合统计行业用户 机构代码管理 工作做 了较深入 的分析 ,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 开发了一 的术语与操作模式 , 有人性化 的帮助信 息 .方便用户使用 。用户可 套专用于组织机构代码系统 , 旨在对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 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定制, 可进行二次开发 , 开 发 难 度 小 。系 统 处 理 参 考 文 献 最大限度采用 自动处理模 式 , 减少人工 干预以提高实用性和系统 的 『 l 1 冯燕 宁. 组 织机 构代码 电子 档案的 管理与应 用『 J ] . 科教 文汇( 中旬 效率 。( 2 ) 高可靠性和 高可用性 。在方案整体设计 中选用高可靠性架 刊1 。 2 0 1 0 00 ) . 构。 充分考虑应用 的冗余, 容错能力和灾难备份。同时合理设计网络 [ 2 ] 陈 兰姣, 吴建群. 组 织机 构代 码 受理 审核 对信 息采 集的重要 性l J 1 l 架构。 制订可靠 的质量保证策略 , 最大限度保障应用正常运行 。 f 3 1 高 商 生 文化 f 学术 版1 , 2 0 0 9 ( 9 ) . 可扩展性。 档案管理系统的索引信息 等业务数据源于业务管理信息 【 3 】 吕立 新 . 组 织机 构 代 码 电子 档 案 数 据 采 集 问题 与 对 策 『 J 1 . 陕 西 档 系统 , 不 同时期 系统的信息模型 ( 包括逻辑模 型和物理模 型) 可能 存 案 2 0 1 0 ( 2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管理及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采集、上报、接收、审核、保管、利用等管理及技术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代码管理机构。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机构代码纸质档案数字化图像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5-1995 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档案archives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2 电子档案electronic archives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档案。

3.3 组织机构代码organization code根据代码编制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3.4 组织机构代码档案archives of organization code全国各级代码管理机构在申请、年度验证、变更、换证、补证、注销等登记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3.5 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electronic archives of organization code全国各级代码管理机构在申请、年度验证、变更、换证、补证、注销等登记中直接形成的并经数字化设备转化、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档案。

3.6 采集collection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同时对已形成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进行整理的处理过程。

3.7 标引indexing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赋予检索标识的过程。

3.8 著录description对档案内容和形式特征等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9 保管custody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的活动。

3.10 载体medium可将信息记录于其上或其中的物质材料。

3.11 档案装具archives container用于存放档案的器具,包括档案柜、档案架、档案盒等。

3.12 耐久性durability档案材料在保存和使用情况下保持其原有物理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程度。

3.13 利用access and use利用者以阅览、复制、摘录等方式使用档案的活动。

3.14 统计statistics对反映和说明档案及档案工作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4 采集4.1 扫描4.1.1 扫描范围各级代码管理机构在代码登记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扫描人员应在完成登记的当天扫描,具体的扫描范围如下:4.1.1.1 在申请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及其它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及经办人身份证件;——代码申请表校对表(可选项)。

分支机构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申请登记时,还应扫描其隶属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外资企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申请登记时,还应扫描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4.1.1.2 在年度验证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或代码申请表校对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组织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机关单位批准设立文件如与前一份档案中的批准设立文件相同,则无须扫描);——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

4.1.1.3在变更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4.1.1.3.1在迁出组织机构代码业务中应扫描下列文件:——迁址证明(要求填写申领表的代码管理机构还须扫描申领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

4.1.1.3.2在迁入组织机构代码业务中应扫描下列文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组织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及经办人身份证件;——迁址证明。

4.1.1.3.3在除迁址外的业务中应扫描下列文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变更后的组织机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组织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有关部门核准变更的文件或证明(可选项);——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代码申请表校对表(可选项)。

组织机构名称和机关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发生变更时,宜扫描有关部门核准组织机构名称和机关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变更的文件或证明;非组织机构批准成立文件上的登记信息发生变更,但这些信息变更需经有关部门核定时,还应扫描有关部门核准变更的文件或证明。

4.1.1.4在换证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组织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及经办人身份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可选项);——代码申请表校对表(可选项)。

4.1.1.5在补证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基本信息登记表;——组织机构的批准成立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机关单位的批准设立文件、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其他组织机构批准设立或核准登记的文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组织机构批准成立文件相同时除外);——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单位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书遗失作废公告(因代码证损毁而补领的除外);——代码申请表校对表(可选项)。

4.1.1.6 在注销登记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注销申报表(代码管理机构根据与工商等组织机构注册、登记管理部门核对的结果,自行注销组织机构代码的除外);——有关部门核准的注销文件或证明;——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或代码管理机构根据与工商等组织机构注册、登记管理部门核对的结果,自行注销组织机构代码的除外)。

4.1.1.7 在预赋组织机构代码业务中应扫描下列文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扫描其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预赋码通知单;——对外贸易经济部门的核准登记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核准文件(可选项);——经办人身份证件。

多种登记同时发生时,应扫描各种登记中要求扫描的所有文件。

如补证与地址变更同时发生,不仅要扫描申领表、变更后的组织机构批准成立文件、经办人身份证件(与前一份档案中的经办人身份证件相同时除外),还要扫描单位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书遗失作废公告。

办证人员还应扫描除以上所列文件外、与代码登记有关的文件。

4.1.2 纸质档案整理要求扫描复印件前,应根据纸质档案管理状况,按下列步骤对纸质档案进行适当整理,确保档案扫描质量。

——纸质档案一般应为A4幅面纸张复印件;——按照4.1.1所列范围将纸质档案收集齐全,并依4.1.1的顺序排列,应避免将不同组织机构的档案混淆在一起;——已装订的档案,应拆除装订物。

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同时保证档案平整,没有折皱。

4.1.3 扫描方式纸张状况较差,以及过薄、过软或超厚的档案,应采用平板扫描方式;纸张状况好的档案可采用高速扫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4.1.4 扫描色彩模式4.1.4.1 扫描色彩模式一般有彩色、灰度、黑白二值。

4.1.4.2 扫描原件时,应采用彩色扫描色彩模式。

4.1.4.3 扫描复印件时,可采用彩色、灰度或黑白二值扫描色彩模式。

清晰度差的复印件应采用灰度或彩色扫描色彩模式。

4.1.5 扫描分辨率4.1.5.1 扫描分辨率参数大小的选择,原则上以扫描后的图像清晰、完整、不影响图像的利用效果为准。

4.1.5.2 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几种模式对档案进行扫描时,其分辨率不能低于l50dpi。

特殊情况下,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等,可适当提高分辨率。

4.1.6 图像处理4.1.6.1 每扫描形成一份电子档案后,应将纸质档案或原件与扫描形成的电子档案图像进行对比,调整不规范的电子档案图像,使每份电子档案图像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存储格式:Tif;——压缩格式:黑白二值页面:ccitt group4(2d)fax;灰度页面:JPEG;彩色页面:JPEG;——清晰:图像正文在原始大小或比原始大小小的情况下要清晰,要能被识认,不能过黑,也不能过浅;——完整:电子档案图像不仅包括有效区域部分,还应包含页眉、页脚等部分;——齐全:每份电子档案都包含4.1.1中要求扫描的文件;——单扫:每份文件扫描后是一张图像,不能将两份或两份以上文件扫描在同一张图像中,更不能将不同机构的文件扫描在同一张图像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