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教案(2篇)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同步教案 第5章 5-4 变压器(2篇)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同步教案 第5章 5-4 变压器(2篇)

第四节变压器●本节教材分析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在讲解变压器的原理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说明: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压器铁芯是带电的.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可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经过独立思考了解到变压器铁芯并不带电,铁芯内部有磁场(铁芯外部磁场很弱).要让学生明白,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基础上理解互感现象.这里的关键是明白原线圈和副线圈有共同的铁芯,穿过它们的磁通量和磁通量变化时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只与匝数有关.这样,原副线圈的匝数不同,就可以改变电压了.要使学生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中的能量损耗,它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相等,这样才得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在解决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的问题时,不做统一的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这类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4.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5.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二、技能目标1.用电磁感应去理解变压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讲解理想变压器使学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三、情感态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变压器是如何将原线圈的电能传输给副线圈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推理.●教学用具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自耦变压器、调压器、导线等.●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二、新课教学1.变压器原理[师]出示可拆变压器,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生]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演示]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生]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同.[师]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路并不相同,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生]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师]物理上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生]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师]如果无铁芯,并排放置的原副线圈也发生互感现象,但原副线圈所激发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只有一小部分穿过对方,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中传送电能.如有铁芯,由于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生]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师]与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及线圈匝数成正比.师生共同活动:1.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2.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设原线圈的匝数为N 1,副线圈的匝数为N 2,穿过铁芯的磁通量为Φ,则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 1=N 1Δt1ΦΔ E 2=N 2Δt Δ2Φ 在忽略漏磁的情况下,ΔΦ1=ΔΦ2,由此可得2121N N E E = 在忽略线圈电阻的情况下,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 1与感应电动势E 1相等,则有U 1=E 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 2与感应电动势E 2相等,则有U 2=E 2.于是得到2121N N U U =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生1]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生2]当N 2>N 1时,U 2>U 1,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生3]当N 2<N 1时,U 2<U 1,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生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升高到10000 V 以上属升压变压器;复读机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降到6 V ,属于降压变压器.[师]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生]P 出=P 入[师]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 1与I 2有什么关系?[生]据P 出=U 2I 2,P 入=U 1I 1及P 出=P 入得:U 2I 2=U 1I 1 则:121221N N U U I I == [师]绕制原副线圈的导线粗细一样吗?[生]粗细不一样.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2.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师]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生1]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线圈,滑动头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会连续发生变化.[生2]若把整个线圈作副线圈,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为升压变压器;若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副线圈,整个线圈作原线圈,为降压变压器.[生3]互感器分为两类,即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生4]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 2和变压比,就可以算出高压电路中的电压.[生5]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流I 2和变流比,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3.理想变压器:忽略一切电磁损耗,有P 输出=P 输入2121N N U U = 1221N N I I = 4.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原理.四、作业(略)五、板书设计六、本节优化训练设计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10∶1, 如图所示.在原线圈中输入交变电压,其瞬时表达式为U 1=2202sin(100πt ) V ,在副线圈两端接入一灯泡和一只交流电压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220 VB.电压表的指针周期性左右偏转C.输出交变电压频率减为5 HzD.灯泡承受电压的最大值是220 V2.(1993年全国)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由双线ab 和cd (匝数都为n 1),ef 和gh (匝数都为n 2)组成,用I 1和U 1表示输入电流和电压,I 2和U 2表示输出电流和电压.在下列四种连接中,符合12212121,n n I I n n U U ==的是A.b 与c 连接,以a 、d 为输入端;f 与g 相连,以e 、h 为输出端B.b与c相连,以a、d为输入端;e与g相连,f与h相连为输出端C.a与c相连,b与d相连为输入端;f与g相连,以e、h为输出端D.a与c相连,b与d相连为输入端;e与g相连,f、h相连为输出端3.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供电线路中,若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3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将_______.(不考虑输电线电压损耗)4.如图,在a、b两端与e、f两端分别加上220 V交流电压时,测得c、d间与g、h间电压均为110 V,若分别在c、d间与g、h间加110 V电压,则a、b间与e、f间电压分别为A.220 V,220 VB.220 V,110 VC.110 V,110 VD.220 V,05.在绕制变压器时,将两个线圈绕在如图变压器铁芯的左右两臂上,当通以交流电时,每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都只有一半通过另一个线圈,另一半通过中间的臂.已知线圈1、2的匝数比N1∶N2=2∶1,在不接负载情况下A.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110 VB.当线圈1输入电压220 V时,线圈2输出电压55 VC.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220 VD.当线圈2输入电压110 V时,线圈1输出电压110 V参考答案:1.A2.AD3.V1、V2均不变,A1变大,A2不变,A3变大4.B5.D●备课资料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是对实际变压器作理想化处理后得到的结果.中学物理教材对变压器的讨论,都是在理想化基础上进行的,即认为变压器线圈电阻为零,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以及变压器运行时内部损耗忽略不计.由此导出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U 1=E 1,U 2=E 2;电压关系:2121N N U U =;电流关系:1221N N I I =和功率传输关系:P 1=P 2.上述关系基本上反映了变压器的运行规律,但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某些条件下,这种差距还相当大,以致个别公式并不适用.下面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分析.(1)原、副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实际变压器考虑了线圈电阻以及漏磁通的影响,因此其电压平衡方程为:空载时;负载运行时.式中R 1、X 1和R 2、X 2分别为原副绕组的电阻和漏电抗,0⋅I 为空载电流,20⋅U 为副边开路电压.由于电流1⋅I (I 0)在R 1、X 1上的压降与主磁感应电动势1⋅E 相比数值很小,可以忽略,故有1⋅U =-1⋅E .同理,如将2⋅I 在R 2和X 2上产生的压降忽略,则在空载和负载下,均有2⋅U =2⋅E .仅考虑数值大小,我们就得到了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平衡方程:1⋅U =1⋅E ,2⋅U =2⋅E .不过从下面的分析可知,U 2=E 2的处理是近似的. (2)原、副绕组的电压关系式对于实际变压器,空载时有U 1E 1,U 20=E 2,因此201U U 21E E =21N N .负载时从图所示的外特性曲线可知,当负载为电阻性及电感性时,U 2随I 2的增大而下降,并且功率因数cos φ2愈小,U 2下降愈厉害;当负载为电容性时,U 2随I 2的增大而升高,U 2≠E 2,故21U U ≠2121N N E E =.不过由于电压变动率一般在5%左右,所以近似认为21U U =21N N ,即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关系成立. (3)原、副绕组的电流关系由磁势平衡方程,可得到实际变压器原、副绕组的电流关系:21201⋅⋅⋅-=I N N I I .因为变压器运行在额定负载时,0⋅I 只占1⋅I 的百分之几,故可略去,即有2121⋅⋅-=I N N I .如只考虑数值关系,则有1221N N I I =,这就是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关系式. 这里我们要指出,当变压器运行在轻载或空载状态时,I 1/I 2=N 2/N 1不成立,原因是此时0⋅I 与1⋅I 相比,绝对不可以忽略.(4)功率传输关系及效率效率曲线实际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关系为P 1=P Fe +P Cu +P 2,式中P Fe 为铁损,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P Cu 为铜损,即电流在线圈电阻上消耗的功率.变压器的效率η=P 1/P 2×100%,效率η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如忽略P Fe 和P Cu ,则得到理想变压器功率传输关系:P 1=P 2和η=100%.由于大型变压器运行在额定值附近时,效率可达97%~99.5%,故此时理想变压的关系式均成立.不过请注意,当变压器在轻载和空载条件下运行,其效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此时P 1=P 2、η=100%均不成立.(116)5.4 变压器【教学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及常见的变压器,了解其工作原理。

人教版选修3-2 5.4变压器 教案(2)

人教版选修3-2 5.4变压器 教案(2)

变压器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知道变压器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理想变压器工作规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4、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基本问题.5、理解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用变压器的功率关系解决简单的变压器的电流关系问题.6、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和正确读数的习惯.2、从变压器工作规律得出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3、从理想变压器概念引入使学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础和建立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绕线线径关系中体会物理学中的和谐、统一美.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三.教学仪器多媒体四.教学方法讲授演绎推理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介绍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器的使用电压,并通过这些提出问题:在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器中,所需电源电压各不相同,而日常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从而引入本节课——《变压器》,同时介绍变压器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

(二)进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变压器的图片,引入变压器的构造,并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变压器的构造。

(1)闭合铁芯(2)原线圈(初级线圈)(3)副线圈(次级线圈)介绍变压器的示意图以及电路符号。

2.变压器的原理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把两个没有导线相连的线圈套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一个线圈连到交流电源的两端,另一个线圈连到小灯泡上。

小灯泡可能发光吗?说出你的道理。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WORD教案3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WORD教案3

§5.4.1 变压器【学习目标】(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关系,电流与匝数关系。

(3)体会理想化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自学过程】一、变压器1、探究一:出示可拆变压器,仔细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变压器是由和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线圈(或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线圈(或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

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探究:(1).变压器的作用问题1:按照书上所给的电路图接好线路,从电磁感应方面入手说明小灯泡为什么会亮?问题2:变压器为什么能改变电压?问题3:原副线圈的匝数,与原副线圈中的电压有着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2、探究二: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1).设计实验电路(2).将不同的原副线圈接入线路测出线圈当中的电压添入下表:学生归纳,得出结论:3、升压变压器有什么特点?降压变压器有什么特点?二、理想变压器1.能量损耗探究1:使用可拆变压器有不闭合到闭合,观察接在副线圈两端的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试分析原因?探究2:做过实验的变压器铁芯用手触摸有什么感觉?说明了什么?触摸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小结:实际的变压器在运行时,哪些地方有损耗呢?强调: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化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伴随而来的损耗是一些次要因素。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把实际的变压器抽象成理想变压器——一个没有能量损耗的理想模型。

2.理想变压器是一种模型.理想变压器是实际变压器的近似.理想变压器有三个特点:(1)铁芯封闭性好,无漏磁现象,即穿过原、副线圈两绕组每匝的磁通量Φ都.(2)线圈绕组的电阻,无能损(即铜损)现象.(3)铁芯中的电流不计,铁芯不发热,无能损(即铁损)现象.说明:大型变压器能量损失都很小,可看作理想变压器,本章研究的变压器可当作理想变压器处理.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原理:变压器工作的原理是现象.4.能量转换:变压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又把磁场能转化为的装置.5.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1)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即:P出P入,U1I1 U2I2.(2)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跟匝数成,即:.(3)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匝数成(仅限一个副线圈),即:.(4)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周期T和频率f .课堂训练:1.一台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4400匝,与220V的电源相连,当副线圈接入额定电压为36V 的灯泡时,能够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副线圈的匝数为( )A. 36匝B. 72匝C. 720匝D. 1440匝2.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为110匝,副线圈匝数为660匝,若原线圈接在6 V的电池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A.36 V B.6 V C.1 VD.0 V3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和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正常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电压、电流、功率分别为U1和U2,I1和I2,P1和P2,已知n1>n2,则()A.U1>U2,P1<P2B.P1=P2,I1<I2C.I1<I2,U1>U2D.P1>P2,I1>I2 4.下列关于理想变压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B.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先转化为磁场能,再转化为电能C.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先转化为电场能,再转化为电能D.输送的电能经变压器的铁芯直接传输过去。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变压器》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五章《变压器》精品教案


手机充电器 4.2V 4.4V5.3V 录音机 6V 9V 12V
我们发现不同的用电器所需的额定电压是不同的, 但是我国民用供 电电压均为 220V,怎样才能让这些工作电压不同的用电器正常工 作呢?

二、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右图中为了 讨论使小灯泡对于左侧的电源有什 使小灯泡发光, 对于左侧的电源有什么要求?并说明原因。 (提示: 么要求?(3 分钟) 恒定电流、交变电流)



探究: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理想变压器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 电流和输入电流 1、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来分析变压器里面的能量转化情况。 变压器输入的是 ,经过原线圈转化为 , 通过铁芯传递到副线圈,经过副线圈转化为 。 2、对于理想变压器来说是没有能量损失的,所以理想变压器输入 的能量等于输出的能量, 也就是理想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 率。(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关系是怎样的?(提示:P=UI)
总结本节知识要点(2 分钟)
备注
课下练习 1、一个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下列的哪个物理量不一定相等 ( ) A.交流的频率 B.电流的有效值 C.电功率 D.磁通量变化率 2、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为 110 匝,副线圈匝数为 660 匝,若原线圈接在 6 V 的电池上,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 ) A.36 V B.6 V C.1 V D.0 V )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为 I1、I2,电压为 U1、U2,功率为 P1、P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I2 由 I1 决定 B.U2 与负载有关 D.U1 由 U2 决定 C.P1 由 P2 决定 4.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2∶1,当原线圈两端输入 u1=220 2 sin314t V 的交变电压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WORD教案1

《变压器》一课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电磁感应》整章的学习,已经对磁生电以及涡旋电流有了基本的掌握,在《交流电》前两节的学习,对交流电的特点也比较清楚,已经基本具备了学习变压器这一节内容的必备知识。

但对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原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关系这一知识点比较欠缺,在教学中需作出补充提示。

教材分析: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

”即学习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本节教材配有小实验,思考与讨论,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贴近生活的图片生动而形象,开阔眼界的科学漫步。

教材对变压器原理的表述比较浅,在处理时要将这部分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利于学生理解透彻。

另外,教材中“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建议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但我认为控制变量法在这个实验中不利于学生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实验中建议学生从和、差、积、比几个方面试探分析。

教、学用具:(1)教师的教具:台式电脑、投影屏幕、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可拆式变压器、学生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多用电表等(2)学生的学具:分组用实验器材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压器的结构(2)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规律2、能力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2)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变压器的原理及变压器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难点是变压器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工作?闭合铁芯在变压器效率上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我设计了四个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发现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课前收集变压器变压器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变压器这一名词并不陌生,因此课外要求学生搜集各种变压器,了解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变压器的极大兴趣,激发出学生对变压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了感性认识,使变压器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优秀教案5(重点资料).doc

新课标人教版3-2选修三5.4《变压器》优秀教案5(重点资料).doc

课题:变压器人教版选修 3-2 第五章第四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及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3.明白理想变压器是忽略了变压器的能量损失,它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4、能运用功率关系推导电流与匝数关系二、过程与方法:从探究“匝数与电压关系”全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压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它的价值。

重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基本问题,2.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深刻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难点:1.“探究变压器的匝数与线圈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2.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教法:观察现象—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教具: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多用电表、小灯泡、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国家民用统一供电均为220V,但在生活中的一些电器却需要不同的工作电压,比如可那这些元件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呢?出示已拆录音机,指出变压器。

这就靠我们这节将要学习的变压器来实现升压、降压,从而使我们各类用电器在供电电压220V以下都能正常工作。

变压器又是如何实现变压的呢?二、新课教学探究一:变压器的构造问题:出示可拆变压器,仔细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或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或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

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探究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按照书上所给的电路图接好线路,从电磁感应方面入手说明小灯泡为什么会亮?演示1:交流电源、闭合铁芯(实验结果小灯泡亮,目的是让学生亲自验证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演示2:恒定直流电源、闭合铁芯(实验结果小灯泡不亮,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变压器工作需要用交流电源,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认识)问题:原线圈接直流电时,副线圈灯泡不亮,原线圈接交流电时副线圈灯泡亮,这是为什么?子问题1:铁芯在传导电流吗?不会,如果是直流电也能亮,原副线圈都是用绝缘导线绕成,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的。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2 5.4变压器教案-精选教学文档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2 5.4变压器教案-精选教学文档

变压器重/难点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

难点: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

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

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

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变压器工作原理实际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而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有关,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变化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

而线圈中的磁通量做周期性变化,所以副线圈为交变电压。

从能量角度看,显然变压器不能产生电能,它只是通过交变磁场传输电能。

电能——磁场能——电能。

难点分析:要求熟记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公式是:①1122U n U n =,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 P =入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突破策略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111E n t D F =D ,222E n tD F=D 。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11U E = , 22U E =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12DF =D F 。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1122U n U n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而12P P = , 而111P I U = ,222P I U =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 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高中物理选修3-2人教版5.4《变压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2人教版5.4《变压器》教案设计

变压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及几种常见的变压器.(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理想变压器的特点.(3)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规律.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电流与匝数的关系.(2)通过探究变压器规律的实验,培养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总结概括能力.(3)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变压器在生活中的应用.(2)让学生充分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及辩证统一思想.教学重难点1.变压器工作原理及理想变压器的特点.2.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等规律.3.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的关系.教学准备闭合铁芯、学生电源、导线若干、小灯泡、可拆式变压器、交流电压表、开关、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1“变压器的原理”的内容,3.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互感现象.副原线(3)铁芯不发热.说明:大型变压器能量损失都很小,可看作理想变压器,本章研究的变压器可当作理想变压器处理.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1)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跟匝数成正比,即U 1U 2=n 1n 2.若n 1>n 2,则U 1>U 2,称为降压变压器. 若n 1<n 2,则U 1<U 2,称为升压变压器. (2)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P 出=P 入,U 1I 1=U 2I 2. (3)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匝数成反比,即I 1I 2=n 2n 1.(4)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周期T 和频率f 相同. 3.互感器(1)用途: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或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2)分类: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板书设计4 变压器一、变压器的原理1.变压器的构造:原线圈(初级线圈)、副线圈(次级线圈)、闭合铁芯,2.变压器示意图及符号:二、电压与匝数的关系1.理想变压器(1)无漏磁现象(2)线圈电阻不计(3)铁芯不发热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规律(1)\f(U1,U2)=\f(n1,n2)(2)P出=P入,U1I1=U2I2(3)\f(I1,I2)=\f(n2,n1)(4)原、副线圈的交变电流的周期T和频率f相同,3.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教学设计一、本节教材分析变压器是交变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也是远距离输送交流电不可缺少的装置.在讲解变压器的原理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电磁感应的角度说明: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流,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副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动势,副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对外界负载供电.要向学生强调,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变压器是把电能通过磁场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经过转换后一般电压、电流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认为变压器铁芯是带电的.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可让学生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经过独立思考了解到变压器铁芯并不带电,铁芯内部有磁场(铁芯外部磁场很弱).变压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课本中介绍了一些,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进行介绍,或看挂图、照片、实物或参观,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实际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2)理解互感现象,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4)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流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5)知道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变压器.2、能力目标(1)用电磁感应去理解变压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讲解理想变压器使学生了解建立物理模型的意义.(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会到能量守恒定律是普遍适用的.(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规律.难点:1.理解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交变电压.2.推导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关系.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对象的含义.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大致规律,了解了电感现象,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可自行预习课本,了解相关原理。

同时变压器的作用神奇,变压装置在生活中很常见,应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利用课余时间,带着自己的问题,搜集资料了解变压器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绎推理、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灯泡、自耦变压器、调压器、导线等.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改变交流的电压.大型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压有几万伏,而远距离输电却需要高达几十万伏的电压.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压也各不相同.电灯、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需要220 V的电压,机床上的照明灯需要36 V的安全电压.一般半导体收音机的电源电压不超过10 V,而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000 V以上的高电压.交流便于改变电压,以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变压器就是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这节课我们学习变压器的有关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变压器原理[师]出示可拆变压器,引导学生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生]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一个线圈跟电源连接,叫原线圈(初级线圈),另一个线圈跟负载连接,叫副线圈(次级线圈).两个线圈都是绝缘导线绕制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师]画出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下图所示:[演示]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生]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不同.[师]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路并不相同,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生]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既穿过原线圈,也穿过副线圈,在原、副线圈中都要引起感应电动势.如副线圈是闭合的,在副线圈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引起感应电动势.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就是这样产生的.[师]物理上把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的互相感应现象,叫做互感现象.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生]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师]如果无铁芯,并排放置的原副线圈也发生互感现象,但原副线圈所激发的交变磁场的磁感线只有一小部分穿过对方,漏失的磁感线不会在原副线圈中传送电能.如有铁芯,由于磁化,绝大部分磁感线集中在铁芯内部,大大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生]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师]与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及线圈匝数成正比.师生共同活动: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设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的匝数为N2,穿过铁芯的磁通量为Φ,则原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1=N1Δt 1ΦΔ E2=N2Δt Δ2Φ在忽略漏磁的情况下,ΔΦ1=ΔΦ2,由此可得2121N N E E =在忽略线圈电阻的情况下,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与感应电动势E1相等,则有U1=E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与感应电动势E2相等,则有U2=E2.于是得到2121N N U U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生1]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生2]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生3]当N2<N1时,U2<U1,这样的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生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升高到10000 V 以上属升压变压器;复读机的变压器将220 V 电压降到6 V ,属于降压变压器.[师]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有什么关系?[生]P 出=P 入[师]若理想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I1与I2有什么关系?[生]据P 出=U2I2,P 入=U1I1及P 出=P 入得:U2I2=U1I1 则:121221N N U U I I ==[师]绕制原副线圈的导线粗细一样吗?[生]粗细不一样.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2.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师]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生1]自耦变压器只有一个线圈,滑动头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会连续发生变化.[生2]若把整个线圈作副线圈,线圈的一部分作原线圈,为升压变压器;若把线圈的一部分作副线圈,整个线圈作原线圈,为降压变压器.[生3]互感器分为两类,即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生4]电压互感器用来把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它的原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压表,根据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2和变压比,就可以算出高压电路中的电压.[生5]电流互感器用来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它的原线圈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流表.根据电流表测得的电流I2和变流比,可以算出被测电路中的电流.(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变压器主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2.变压器可改变交变电的电压和电流,利用了原副线圈的互感现象.3.理想变压器:忽略一切电磁损耗,有P 输出=P 输入2121N N U U = 1221N N I I =4.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但它们遵循同样的原理.(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回顾变压器这节课,收获颇多,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和可以总结的经验,也一些不足之处。

收获:通过此次上课,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新课改新教材的新,教学目标,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在准备的过程中逐步的提高了对新教材本质的把握,用新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我采用了给动画配说解说词的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自己给动画配说了解说词,通过学生对动画的理解,解说的过程,加深了对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理解,达到了探究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通过这次上课,让我在课堂的安排上更加条理清楚,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水到渠成,由以前的给于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环节的过渡自然,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学习有层次感。

这次上课使我更加注重基本功的培养,让我的基本功又有了一次更高的提升,也让我懂得了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不足:下面说说本节课上存在的不满意的地方。

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衡量这节课,本节课存在着一个师生互动较少的问题,还是教师占主导的地位,启发学生不够,学生的讨论还应该在增加一些,教师要学会放手,要有能放能收,收放自如的能力。

比如在研究变压器的电学量之间关系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谈论下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最深刻。

而此环节处理的过于简单,教师说的太多,给学生的时间过少,需要改进。

还有本节课的课程安排有些紧张,给人一种时间短,知识范围过大的感觉,有些地方用时过多,介绍性的知识可以布置为作业或是课后研究,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重点更加突出。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要更加科学规范严谨,语速要稍微慢些,教学节奏要急缓适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加轻松自如。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选修3-2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压变流的规律和功率关系。

二、预习内容1、变压器的原理是变压器的工作基础。

由于互感现象,使得穿过原副线圈的 相同。

根据E= 得 ,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E 与匝数n 成 。

2、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变流规律和功率关系: ⑴、变压规律:⑵、变流规律: ⑶、功率关系:3、变压器有二个副线圈的情况⑴、电压与匝数间关系: ①、 ②、 ③、⑵、电流与匝数间关系: ⑶、功率关系:4、简述理想变压器各种物理量的决定关系。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及功率关系;二、学习过程1.变压器原理出示可拆变压器,请同学们观察,变压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回答:将原线圈接照明电源,交流电压表接到不同的副线圈上,观察交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I 1 U 1 n 1 I 1~ n 1 L 1 2回答:副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从电磁感应的角度去思考回答:变压器的铁芯起什么作用?回答:2.实验探究得出理想变压器得变比关系,推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推到过程: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理想变压器?(2)什么叫升压变压器?(3)什么叫降压变压器?(4)电视机里的变压器和复读机里的变压器各属于哪一类变压器?4.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变压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几种常见的变压器,并回答下列问题:(1)自耦变压器有何特点?(2)自耦变压器如何作升压变压器?又如何作降压变压器?(3)互感器分为哪几类?(4)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5)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什么?(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关于只有一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输出功率由输入功率的大小而决定B.输入功率的大小由输出功率的大小而决定C.输出端负载越大原线圈中的电流越小D.输出端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大输入功率越大2.如图所示,左右两个电路中,当a 、b 两端和e 、f 两端分别接220V 的交变电压时,测得c 、d 两端和g 、h 两端的电压均为110V .若分别在c 、d 两端和g 、h 两端加上110V交变电压,则a 、b 两端和e 、f 两端测得的电压将分别是A.220V ,220VB.220V ,110VC.110V ,110VD.220V , 0V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电阻为R 的输电线后接有两只相同的白炽灯泡L 1、L 2.开始时,电键S 断开.现将S 接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副线圈两端M 、N 间的电压将减小 B.副线圈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将增大 C.灯泡L 1的亮度将减小 D.通过原线圈的电流将增大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为n 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 2=200匝,交变电源的电动势e =311sin314t V ,电阻R =88Ω,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10AB.电压表V 1的示数为311VC.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75AD.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2.2V课后练习与提高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给负载R 供电.保持输入的交变电压不变,各交流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当负载电阻的滑动触头向下移动时,图中各交流电表的示数及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 的变化情况是 A.V 1和V 2不变,A 1增大,A 2减小,P 增大 B.V 1和V 2不变,A 1和A 2增大,P 增大C.V 1和V 2不变,A 1和A 2减小,P 减小D.V 1不变,V 2增大,A 1减小,A 2增大,P 减小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输入的交变电压为U 1,原线圈中的电流为I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U 1及R 不变,将K 由a 改接到b 时,I 1将减小B.保持U 1及R 不变,将K 由b 改接到a 时,R 的功率将增大C.保持U 1及K 不变,将R 增大时,I 1将增大D.K 不变,U 1增大,I 1将增大3.钳形电流表的外形和结构如图(a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