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集成材检查方法及标准

合集下载

木材行业质量检验标准

木材行业质量检验标准

木材行业质量检验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木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建筑、家具等领域的主要材料之一,木材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木材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木材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验标准。

本文将从木材的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论述,并详细介绍相关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原材料检验标准1. 湿度检验:木材的湿度对其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测定木材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的标准是根据木材的种类和用途来确定的。

例如,一般室内家具的木材水分含量控制在10%以下。

2. 原材料来源检验:原材料的来源与木材的质量直接相关。

需要检验木材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确保木材来源于合法砍伐和经过合规程序的交易。

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标准1. 弯曲强度和刚性:这是评估木材抗弯曲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在固定支撑点施加外力,测量木材在弯曲过程中的最大负荷和变形。

2. 抗压性能:用于评估木材在承受压力时的抗压性能。

测量木材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承载能力。

3. 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这是评估木材在拉伸和剪切力下的抗拉和抗剪性能的指标。

通过在不同方向上施加拉伸和剪切力,测量木材的最大承载能力。

4. 密度检验:密度是评估木材质量和硬度的重要指标。

木材的密度可通过称重和测量体积来确定。

三、化学性能检验标准1. 含水率检验:除了基本的湿度检验外,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木材中的其他化学成分。

如树脂含量、木质素含量等。

2. 天然毒素检验:检验木材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天然毒素,如有害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

四、环境保护检验标准1. 合规性检验:检验木材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是否使用有害物质,是否合理利用和处理生产废弃物等。

2. 无公害检验:检验木材是否经过环境友好型的防腐处理,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木材行业质量检验标准涵盖了原材料的湿度、来源、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性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实木集成材检查方法及标准

实木集成材检查方法及标准

实木集成材检测方法及标准本培训,按结构集成材、非结构集成材以及指接集成材和日本集成材的检测方法及标准进行具体的讲解。

一、结构集成材的检验分析1、外观检验①尺寸。

结构集成材加工的尺寸公差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集成材尺寸公差mm结构集成材公差短边±1.5长边±1.5%(但不超过5mm)材边±5在集成材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量其尺寸,精确至1mm,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集成材的宽度和材长。

②形状精度。

结构集成材的截面垂直度在1/100以下,用直角尺和钢板尺直接测量。

③材面质量。

集成材加工后的外观分为1级、2级和3级,各级要求见表2。

最外层层板采用水平指接接长时,在集成材的表面不得有指榫间隙,刨削时将指榫间隙刨削到零为止。

表2 集成材外观等级标准2、物理力学性能检验2.1 冷水浸渍剥离试验①试件制作:从各试验集成材的两端,截取与原截取尺寸大小相同、长度为75mm的试件各一个;对层积方向边长250mm以上、层板宽度方向边长125mm 以上的试件,在层板厚度方向的中间,将试件沿平行胶层方向锯割,锯割后各试件层积方向的边长应大致相等。

②试验方法:将试件在10~25℃的水中浸泡6h后,置于40±3℃带鼓风机的恒温干燥箱中,在经常排除湿气的状态下干燥18h。

取出后测量试件两横切面的剥离长度达3mm以上的剥离胶缝,在计算冷水浸渍剥离率:剥离率=两横切面剥离长度的总和/两横切面胶缝长度的总和×100%③评判方法:冷水浸泡剥离率在5%以下,且同一胶层的剥离长度小于该胶层长度1/4。

2.2 沸水浸渍剥离率①试件制作:方法同上。

②试验方法:将试件放在沸水中浸泡4h后,置于70±3℃的带鼓风机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8h。

取出后测量试件两横切面的剥离长度达3mm以上的剥离胶缝,在计算沸水浸渍剥离率:剥离率=两横切面剥离长度的总和/两横切面胶缝长度的总和×100%③评判方法:冷水浸泡剥离率在5%以下,且同一胶层的剥离长度小于该胶层长度1/4。

木门窗材料质量检验标准

木门窗材料质量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标准产品质量检查规定目的: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和最终检查,确保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做到未经检验或虽经检验,但仍不合格的产品转序、不入库、不出厂。

一、 生产过程中的检查:1、 首先由加工者自检。

自分、自标、在交转下序,进行互检接收。

2、 批量件首件加工完工必须交检(自检),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

3、 工序检验采取逐序检验,前序没检后序不准加工。

二、 当用成型刀具或工装加工批量件时,可采取抽检法,但必须按“三检”即:自检、互检、专检。

三、 喷漆工序为特殊工序,由喷漆工做好工艺纪录,由专检员进行逐件检查。

四、 生产主管和专检员要经常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反馈。

五、 成品检查、成装工序为成品最终检查:1、 当确认所有组装用加工零部件和外购质量合格,通过检验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组装。

2、 操作者必须按图纸,工艺、工装进行组装,组装完毕,达到成品验收标准后,由质量员签发“合格证”和记录。

六、 安装检查:产品安装前,安装者先检查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分析产生原因。

及时反馈给工厂,待产品质量问题解决后再进行安装。

七、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序,所有员工必须遵循“四个三”办事,即:“三对、三按、三不加工、三检制”。

三对:对图纸、对工艺、对工装。

三按:按工艺操作,按图纸加工,按制度办事。

三不加工:图纸有问题不加工,上序不合格不加工,工艺装备不符合要求不加工。

三检; 自检、互检、专检集成材检验标准1 目的制定本标准是为了指导采购、检验和分承包方相关人员,对集成材进行统一的质量判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铝包木门窗、纯实木门窗制造所需集成方材。

3 职责:3.1本标准由技术部负责编制和更改,由技术副总负责审批。

3.2采购部负责按本标准与承包方签订供货协议。

3.3质检部负责按此标准进行质量判定。

3.4生产部负责按本标准进行生产过程中流转品的质量控制。

4 检验内容:检验内容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1 材种 所有针叶木材及气干密度小于0.35g/cm3阔叶木材均可(供货应以我公司与供货单位签定树种为准)。

集成地板检验标准

集成地板检验标准

集成地板检验标准1. 引言集成地板是一种新型的地板材料,具有易安装、易维护、环保等特点,因其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保证集成地板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制定一套适用的集成地板检验标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集成地板的检验工作,确保集成地板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提供消费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3. 检验基础3.1. 国家标准: 集成地板检验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集成地板常规规格》、《集成地板抗滑性测试标准》等。

3.2. 企业标准: 针对不同的集成地板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企业标准,其内容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4. 检验项目4.1. 外观检验:- 确保集成地板表面无划痕、裂纹、色差等缺陷;- 检查地板的花色、纹理、光泽度是否一致。

4.2. 物理性能检验:- 检测集成地板的硬度、抗压性能;- 测试集成地板的耐水性、耐磨性;- 测量地板的尺寸及平整度。

4.3. 安全性能检验:- 检验集成地板对于火焰的阻燃性;- 测试地板的抗滑性能。

5. 检验方法5.1. 外观检验:人工目测和对比检验。

5.2.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硬度计、压力测试设备、摩擦磨损测试设备、尺寸测量仪等专业设备进行检测。

5.3. 安全性能检验:使用阻燃测试仪、滑移摩擦力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6. 检验标准6.1. 外观检验:集成地板表面不得有划痕、裂纹,色差允许范围在国家标准规定内。

6.2. 物理性能检验:集成地板的硬度、抗压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耐水性、耐磨性要达到预设标准。

6.3. 安全性能检验:集成地板的阻燃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抗滑性能应达到安全要求。

7. 检验报告7.1. 检验结果应编制检验报告,并载明以下内容:- 样品信息:包括生产企业、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等;-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安全性能等;- 检验结果:对检验项目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 结论:对样品的合格与否进行评定。

木材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木材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木材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家具制造原料,木材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木材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木材产品的质量保证。

一、木材的质量标准木材的质量标准是根据木材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和外观质量等方面制定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方面的标准。

1. 物理性能标准物理性能标准是指木材在不同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的膨胀、收缩和翘曲等特性。

常用的物理性能检验项目包括木材的密度、含水率、导热系数和电阻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机械性能标准机械性能标准主要包括木材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

常用的机械性能检验项目有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评估木材在受力情况下的抗性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3. 外观质量标准外观质量标准是指木材的表面平整度、色泽均匀性和表观质量等。

常用的外观质量检验项目有木材的脱皮、裂纹和孔洞等。

这些指标能够衡量木材的外观美观度和完整性。

二、木材的检验方法木材的检验方法是根据木材的质量标准制定的。

下面将介绍木材常用的检验方法。

1. 密度检测方法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质量,通常用于评估木材的质量。

常用的密度检测方法有浸水法和称重法。

浸水法是将一块木材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根据木材的浸水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密度。

称重法是通过称重木材样品和已知体积的容器来计算密度。

2. 含水率检测方法含水率是指木材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它能够反映木材的湿度和干燥程度。

常用的含水率检测方法有干燥法和湿度计法。

干燥法是将一定质量的木材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后,根据木材的质量变化计算含水率。

湿度计法是使用专用的湿度计测量木材的湿度。

3. 强度检测方法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力情况下的承载能力,常用于评估木材的使用性能。

常用的强度检测方法有三点弯曲法、压缩法和拉伸法。

三点弯曲法是将木材样品固定在两个支撑点上,施加一个垂直于木材长度方向的力,测量木材的抗弯强度。

木材的规范和检验方法

木材的规范和检验方法

木材的厚度和宽度
厚度:木材的厚 度通常以毫米为 单位,常见的厚 度有12mm、 15mm、18mm 等。
宽度:木材的宽 度通常以厘米为 单位,常见的宽 度有5cm、 10cm、15cm 等。
长度:木材的长 度通常以米为单 位,常见的长度 有2m、3m、 4m等。
面积:木材的面 积通常以平方米 为单位,可以通 过厚度、宽度和 长度来计算。
翘曲度:测量木 材的翘曲程度, 与标准翘曲度进 行比较
重量检验
目的:确定木材 的重量,以便于 计算体积和密度
工具:电子秤、 天平、磅秤等
步骤:将木材放 在秤上,读取重 量数据
注意事项:确保 木材干燥,避免 水分影响测量结 果
材质检验
木材的种类:硬木、软木、红木等 木材的物理性质:密度、硬度、弹性等 木材的化学性质:含水率、防腐性等
磨:用于磨削木材,包括手磨、电 磨等
THANK YOU
汇报人:
木材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木材的种类:根据树种、 材质、纹理等分类
木材的物理性能:包括密 度、硬度、弹性等
木材的化学性能:包括防 腐、防虫、防火等
木材的加工性能:包括切 削、刨削、钻孔等
木材的环保性能:包括甲 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等
木材的检验方法:包括目 测、仪器检测、试验等
木材的质量检测和评估
木材的物理性质:密度、硬度、弹性等
木材的表 面处理: 涂漆、打 蜡、贴面 等
木材的机 械加工: 雕刻、镂 空、成型 等
木材的防 腐处理: 浸泡、涂 刷、熏蒸 等
木材的加工设备和工具
锯:用于切割木材,包括手锯、电 锯等
刨:用于刨平木材表面,包括手刨、 电刨等
凿:用于凿削木材,包括手凿、电 凿等

集成墙面板检验标准

集成墙面板检验标准

集成墙面板检验标准竹木纤维板、装饰线条(墙面板)检验规范制定日期20190215 修改日期20190516编号版本页次编写审核批准Q/CQJZ-50-2019 B 1 / 4 liuyuan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判定标准检查工具CR MA MI1表面质量墙面板表面:①必须光滑平整水平、颜色均匀、无裂纹。

②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针孔、条痕、鱼眼、鼓泡、折痕、杂质印、露底及气泡、毛刺、挤压缩印、水纹、分层、无断裂、裂纹、剥离、面膜皱褶和面膜划伤、压印、彩虹、凹凸、胶痕、筋痕、污渍、木屑等;③板材不允许有膜接头;④板材的平面要呈一水平面,无荷叶边、波浪形现象弯曲现象;⑤膜折边处不得出现开裂、爆边、发白等不良现象;⑥基材切口应平整、光滑、无毛刺、缺口,切口形状应与断面一致,横向垂直角度偏差值≦2mm;每片墙面板表面本色斑点(杂质、针孔、气泡等)不得超过2个,斑点直径≤1.5mm,且斑点之间间距需大于10cm;点与点不得密集。

每片墙面板表面黑点不得超过4个,黑点直径≤0.8mm,且斑点之间间距需大于10cm;侧边:①不允许有缺损,端角处缺损要少于15mm;②压痕、划痕要少于3个且每个之间的间距都要大于1m;③板材的边缘直度要呈一条线,无弯曲现象;④表面PVC膜等材质要压入边缘及凹槽5mm以上,避免脱胶起皮;⑤侧边裙边等处不得出现开裂、断裂、变形、起翘等不良现象;装饰线条(角线、顶线、中隔板、踢脚线等):装饰线条还需检测其卡槽是否存在变形、收缩、起膜等不良现象。

√目测、手动撕膜2尺寸、厚度①用卷尺测量长度和宽度是否符合样品和图纸、订单。

长度公差+10~-10mm;宽度公差+0~-2mm;详见图纸或采购订单要求。

②共挤边厚度≤0.5mm;(详见图纸规定)③板材在2000mm至3000mm时,对角线公差值≦20mm;④基材厚度:根据图纸、订单;基材厚度9mm,总厚度>9mm;PVC膜厚度:一般0.12~0.16mm厚(±0.01mm);具体见样品或技术要求;⑤测量板材每边的不同位置,厚度需一致,无明显高低差。

集成材标准

集成材标准

集成材标准一、原材料质量1.1 所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明文件。

1.2 原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集成材的生产和使用要求。

二、尺寸偏差2.1 集成材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2.2 长宽和厚度的尺寸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确保集成材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三、外观质量3.1 集成材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色差、气泡、划痕、裂纹等缺陷。

3.2 集成材的边缘应整齐、平滑,无毛刺、崩边等缺陷。

四、物理性能4.1 集成材的密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4.2 集成材的吸水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湿度变化而产生变形或开裂。

五、力学性能5.1 集成材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2 集成材的弹性模量应适中,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力而产生过大的变形。

六、耐久性能6.1 集成材的使用寿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6.2 集成材应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七、环保性能7.1 集成材应采用环保原材料制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7.2 集成材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

八、加工精度8.1 集成材在加工过程中应保证精度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8.2 集成材的加工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不平、毛刺等缺陷。

九、表面处理9.1 集成材表面可进行涂层、贴皮等处理,以提高其美观度和耐久性能。

9.2 表面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保证处理后的表面质量和使用寿命。

十、检验规则10.1 每批集成材均应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本标准要求。

10.2 对于不合格的集成材,应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

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木集成材检测方法及标准本培训,按结构集成材、非结构集成材以及指接集成材和日本集成材的检测方法及标准进行具体的讲解。

一、结构集成材的检验分析1、外观检验①尺寸。

结构集成材加工的尺寸公差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集成材尺寸公差mm结构集成材公差短边±1.5长边±1.5%(但不超过5mm)材边±5在集成材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量其尺寸,精确至1mm,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集成材的宽度和材长。

②形状精度。

结构集成材的截面垂直度在1/100以下,用直角尺和钢板尺直接测量。

③材面质量。

集成材加工后的外观分为1级、2级和3级,各级要求见表2。

最外层层板采用水平指接接长时,在集成材的表面不得有指榫间隙,刨削时将指榫间隙刨削到零为止。

表2 集成材外观等级标准2、物理力学性能检验2.1 冷水浸渍剥离试验①试件制作:从各试验集成材的两端,截取与原截取尺寸大小相同、长度为75mm的试件各一个;对层积方向边长250mm以上、层板宽度方向边长125mm以上的试件,在层板厚度方向的中间,将试件沿平行胶层方向锯割,锯割后各试件层积方向的边长应大致相等。

②试验方法:将试件在10~25℃的水中浸泡6h后,置于40±3℃带鼓风机的恒温干燥箱中,在经常排除湿气的状态下干燥18h。

取出后测量试件两横切面的剥离长度达3mm以上的剥离胶缝,在计算冷水浸渍剥离率:剥离率=两横切面剥离长度的总和/两横切面胶缝长度的总和×100%③评判方法:冷水浸泡剥离率在5%以下,且同一胶层的剥离长度小于该胶层长度1/4。

2.2 沸水浸渍剥离率①试件制作:方法同上。

②试验方法:将试件放在沸水中浸泡4h后,置于70±3℃的带鼓风机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8h。

取出后测量试件两横切面的剥离长度达3mm以上的剥离胶缝,在计算沸水浸渍剥离率:剥离率=两横切面剥离长度的总和/两横切面胶缝长度的总和×100%③评判方法:冷水浸泡剥离率在5%以下,且同一胶层的剥离长度小于该胶层长度1/4。

对于冷水浸渍剥离率、沸水浸渍剥离率,如果样本合格是件数不小于进行该项测试试件总数的90%,则该项判为合格;如果小于70%,则该项判为不合格;如果合格件数占该项测试试件总数的70%~90%之间,则需进行复检,复检后该项测试合格试件总数占总件数之比必须大于或等于90%方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3、仿真试验以某电厂的汽包水位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试验,相关控制参数如下:T1=30s,T2=15s,kt=0.037,k2=3.6,r=0.1,采样周期2s。

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曲线①为传统的PID控制曲线;曲线②为引入预测控制环节后的控制曲线。

4、小结预测控制与传统的PID串级三冲量相比,具有相应曲线上升快、超调量小和调节时间短等优点,其控制性质也比传统的控制方法好。

二、先参照日本JAS非结构集成材性能要求以刨切薄木用集成材木方相关性能要求为依据,对3种树种木材的集成胶合工艺和性能展开试验和分析。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与设备试材水曲柳(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和长白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 komarovii)3种树种的板材。

将板材将加工成尺寸为192m m×100mm×20mm(长×宽×厚)的板块,含水率12%。

胶黏剂选用双组份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其组分配比为主剂:交联剂=100:15~20(质量比)。

设备QD-100压机和自制集成材木方用夹具,RCT-2TR木材万能力学试验机。

1.2分类试验说明1.2.1胶合试验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系常温固化型胶黏剂,故本试验仅选单位压力A、加压时间B、和涂胶量C为变化因子。

长白鱼鳞云杉木材的密度相对于水曲柳和核桃楸,材质较软,故其单位压力取值应略低。

3种木材的加压时间和涂胶量水平相同。

相见表1.按照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每种工艺条件下制造试样4个。

表1 3种木材集成胶合的试验因子和水平单位压力A/MPa 加压时间B/min 涂胶量C/(g.m-2)1 1.0(0.5)40 2002 1.5(1.0)50 2503 2.0(1.5)60 300注:括号内为长白鱼鳞云杉木材的单位压力。

1.2.2集成材胶合度检测参照日本集成材标准(2001年7月日本农林省水产省告示第991号)进行。

⑴浸渍剥离试验取不同工艺条件下每个树种的试样一块,截取长75mm的试件2个,即每个树种组件共18个试件。

将试件浸没在室温水中6h,之后放入(40±3)℃恒温干燥箱干燥18h,冷却后观察胶层有无剥离并测量剥离长度。

⑵胶层剪切强度试验每个树种取正交试验中各种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试样3块,按日本集成材标准的规定制作试件(见图1),每块试样制作试件6个,即每种试验条件下的试件共18个。

其中9个用于干状胶层剪切强度的检测,9个浸没在(63±3)℃的热水中6h,取出待冷却后,检测其湿状剪切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出胶层剪切强度。

2、试验结果与讨论2.1 浸渍剥离试验3种木材的胶合试件在经过浸泡、干燥处理后未发现剥离现象,表明试件的浸渍剥离试验达到了JAS非结构集成材的合格要求。

2.2胶层干状和湿状剪切强度3种木材胶合试件的干状和湿状剪切强度的检测结果见表2;湿状剪切强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⑴干状剪切强度在本实验范围内,3种木材胶合试件的干状剪切强度的平均值全部达到了JAS 非结构集成材标准中相对应木材的要求。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水曲柳和核桃楸第4、5和6次胶合试验以及长白鱼鳞云杉第7、8和9胶合试验所得试件的干状剪切强度平均值分别为15.17、10.64和7.53MPa。

同样达到了JAS的要求。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3种木材的干状胶层剪切强度随木材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⑵适宜的胶合工艺参数:压力2.0MPa(水曲柳,核桃楸)、1.5MPa(长白鱼鳞云杉);加压时间60mm;涂胶量250g/m2。

经F检验,单位压力的影响为显著或高著或高度显著,加压时间和涂胶量的影响不显著。

木材胶合时,压力的大小需根据胶黏剂的性质、涂胶量以及木材树种、表面的特性进行选择。

在一定范围内,压力越大,渗入木材中的胶液越多,胶合面积增加,胶合强度越高;压力越大,胶黏剂将过量渗入木材组织中去,造成胶合面缺胶,胶合强度反而下降。

在本实验范围内,3种木材胶合强度均随单位压力增大而显著提高。

由于水曲柳木材密度和硬度较大,压力对其强度的影响也最显著,长白鱼鳞云杉木材因其密度较小,所以压力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小。

在本实验中,胶层湿状剪切强度随加压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

涂胶量的3个水平对湿状剪切强度影响不大,只有水曲柳时间的湿状剪切强度随涂胶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这是由于水曲柳木块在加工时厚度变异大于另2种木材,且系环孔材,胶黏剂容易渗透,因而需要较大涂胶量。

但从整体而言,3个水平涂胶量均可满足工艺要求。

当涂胶量为300g/m ²时,加压过程中尚有部分胶液被挤出。

3、结论1.水曲柳、核桃楸和长白鱼鳞云杉3树种采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集成胶合,其试件的浸渍剥离试验符合JAS非结构集成材的合格要求。

2.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水曲柳、核桃楸和长白鱼鳞云杉集成材的干状剪切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5.17、10.64和7.53MPa,均达到JAS非结构集成材相应树种胶合的干状剪切强度要求;干状剪切强度与树种的密度成正相关。

3.3树种集成材的胶合试验表明:单位压力对水曲柳和长白鱼鳞云杉的湿状剪切强度影响显著;对核桃楸的影响高度显著;加压时间和涂胶量对三种木材的影响均不显著,胶合木块的湿状剪切强度随单位压力增大而增大,随加压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提高。

4.本实验条件下,3种木材集成胶合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单位压力2.0MPa(水曲柳、核桃楸)、1.5MPa(长白鱼鳞云杉);加压时间60min,涂胶量250g/m²三、指接集成材检验标准1.指接集成材检验引用标准:相关工艺文件和橱柜外观质量标准。

引用标准:GB/T18884—2002《家用厨房设备》2.检验要求:按要求检查集成材树种与采购要求是否相符。

注:要求每块指接集成材的基材为同一树种,且要求使用含水率在8%~12%以内、无腐朽、变色、开裂的实木板材进行加工,加工的指榫尺寸和胶合工艺及所用的指接胶合拼板胶应达到一定的胶结强度(需供货商提供相应的生产过程技术资料及所有胶接质量保证)。

四、日本集成材检验标准本集成材检测标准—NO.112,1996非结构材沸水测试标准取样数量:最少两块样品尺寸:75mm(端头到端头的长度)浸水测试条件:1. 沸水浸泡4小时2. 10—15℃冷水浸泡1小时3. 70±3℃温度烘箱烘18小时以上仪器设备:锯、烘箱、水浴锅达标要求:1.开胶长度不应超过胶线长度的1/4,小于3mm的开胶不计。

2.总开胶长度不超过胶线总长度的5%日本集成材检测标准-NO.112,1996非结构材冷水测试标准。

取样数量:最少两块样品尺寸:75mm(端头到端头的长度)浸水测试的条件:1. 10—15℃水温浸泡6小时2. 40℃温度烘箱烘18小时以上仪器设备:锯、烘箱、水浴锅达标要求:1. 开胶长度不应超过胶线长度的1/3,小于3mm的开胶不计2. 总开胶长度不超过胶线总长度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