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2.26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分类与作用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原理与组成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3 电控点火系统2.4 电控变速器第三章: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3.1 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的原理与组成3.2 电子制动力控制系统3.3 电子悬挂控制系统3.4 电子辅助转向系统第四章: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4.1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原理与组成4.2 防盗系统4.3 舒适性控制系统4.4 车载娱乐系统第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5.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5.3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第六章: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6.1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6.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6.3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电控点火系统的原理与维修7.1 电控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7.2 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与注意事项7.3 点火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电控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维护8.1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原理与类型8.2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维护方法8.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分析第九章:汽车电子制动系统技术9.1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9.2 电子制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9.3 电子制动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十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升级10.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编程技术10.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升级方法10.3 编程与升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方法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故障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2.2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12.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12.4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汽车电子控制中的应用13.1 车联网技术概述13.2 车联网在汽车电子控制中的应用13.3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自动驾驶技术及其挑战14.1 自动驾驶技术概述14.2 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原理14.3 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第十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与前沿15.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趋势15.2 车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15.3 在汽车电子控制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包括概述、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底盘电子控制技术、车身电子控制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二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2.2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2.3 传感器的作用与种类2.4 执行器的功能与类型2.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三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3.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述3.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3.3 电控点火系统3.4 电控自动变速器3.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四章: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4.1 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4.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4.4 电子稳定程序(ESP)4.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五章:汽车舒适与安全电子控制技术5.1 汽车舒适与安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5.2 智能钥匙系统5.3 导航系统5.4 车载通信系统5.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六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诊断与维修6.1 诊断工具与方法6.2 故障码的解读与清除6.3 维修步骤与注意事项6.4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6.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七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保养与维护7.1 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7.2 定期保养项目与周期7.3 维护技巧与注意事项7.4 常见问题解答与建议7.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8.1 新能源汽车概述8.2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8.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8.4 燃料电池汽车控制系统8.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九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9.1 自动驾驶技术9.2 车联网技术9.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9.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9.5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章:课程总结与考核10.1 课程回顾与总结10.2 学习成果评估10.3 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0.4 提升学习效果的建议10.5 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脉络,掌握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突破。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简介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3 电控点火系统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简介3.2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3.3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策略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简介4.2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五章:车身电子控制技术5.1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简介5.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5.3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5.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六章: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6.1 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6.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原理6.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七章:电子控制点火系统7.1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类型7.2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7.3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策略7.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八章: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8.1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8.2 ABS控制策略与算法8.3 ABS系统的组件与功能8.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九章:电子控制悬架系统9.1 悬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9.2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组成9.3 悬架控制策略与算法9.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章:电子控制转向系统10.1 转向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0.2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组成10.3 转向控制策略与算法10.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一章: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11.1 自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类型11.2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1.3 换挡控制策略与算法11.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二章: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12.1 牵引力控制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2.2 电子控制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组成12.3 牵引力控制策略与算法12.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三章:车载网络通信技术13.1 车载网络通信技术概述13.2 常见车载网络通信协议13.3 车载网络通信系统的应用13.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四章:安全气囊系统14.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类型14.2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14.3 安全气囊的控制策略与算法14.4 学习目标与要求第十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5.1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15.2 车联网与智能驾驶技术15.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15.4 学习目标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教师王忠良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可以消除蓄电池电压方法二:如图所示。
直接用传感器滑臂上的输出电压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电压。
该电路中的.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在稳定的流体中放置一圆柱状物体后,在其下游的流体就会产生相互平行的两列涡旋,而且涡旋交替出现,这种物理现象叫卡尔曼涡流。
流速与涡流频率之间具有如下关系:dV S f t .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分类根据涡流频率的检测方法不同,汽车用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分为光电式和超声波式两种类.光电检测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光电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主要由整流栅、涡流发生器、反射镜等组成。
其中发光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反射镜构成了涡流频率的检测器。
.超声波检测涡流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所示。
超声波式空气流量传感器主要由整流栅、涡流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集成电路、进气温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超声波发生器、集成电路用于检测卡尔曼涡流的频率。
设置旁通空气道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传感器的气体流通截面积,以适应不同排量发动机的需要。
当由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通过进气流到达到超声波接收器时,由于涡流的影响,使接收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即单个波的相位)和时间之差(即相邻波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而且此时间和时间之差的变化与涡流频率成正比。
集成电路据此可计算出涡流的频率。
当进气流中没有涡流时,接收器接收到的超声波的相位、相位差和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完全相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是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传感器。
当时,首先必须知道哪缸的活塞即将到达排气上止点;当ECU控制火花塞跳火时,首先必须知道哪缸的活塞即将到达压缩上止点,然后再根据曲轴转角信号控制喷油和点火。
(一)曲轴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功用与分类Crankshaft Position Sensor)又称为发动机转速与曲轴转角传感器,其功②怠速稳定性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就是为了保证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而对点火提前角进行的修正。
《汽车电子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电子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374111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英文名称: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选修学时/学分:32/2 (讲课学时:26实验学时:6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相关理论及应用。
使学生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正确认识电子控制技术对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为本课程提供知识基础;后续课程,汽车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本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对节能、环保和安全的作用;正确理解汽车电了控制技术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理解和评价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实践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7.2)2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用传感器、执行机构的概念及原理,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创新意识;了解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政策和制约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车辆设计、制造及控制等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3.1、3.2、3.3、12.1)3了解汽车电控系统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的工程实践能力。
(支撑毕业能力要求4.2)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自学、实验、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1.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作用与重要性1.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与组成1.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概述2.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3 电控点火系统2.4 电控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2.5 电控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3.2 电控液力变矩器3.3 电控机械式变速器3.4 电控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与原理3.5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4.1 汽车制动电子控制技术概述4.2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4.3 电子控制驱动防滑系统(ASR)4.4 电子控制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4.5 电子控制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SC)第五章:汽车电子控制安全技术5.1 汽车电子控制安全技术概述5.2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SRS)5.3 电子控制防撞系统(BSM)5.4 电子控制车道保持系统(LKAS)5.5 电子控制盲点监测系统(BSD)第六章:汽车电子控制舒适性技术6.1 汽车电子控制舒适性技术概述6.2 智能空调系统6.3 电动座椅与座椅记忆系统6.4 车载娱乐系统6.5 车载通信系统第七章:汽车电子控制网络技术7.1 汽车电子控制网络技术概述7.2 CAN总线技术7.3 LIN总线技术7.4 MOST总线技术7.5 FlexRay总线技术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8.1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8.2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技术8.3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技术8.4 燃料电池汽车控制技术8.5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九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检测与维修9.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检测方法与设备9.2 故障诊断与排除策略9.3 汽车电子控制部件的维修与更换9.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维修案例分析9.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维修发展趋势第十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自动驾驶技术10.2 车联网技术10.3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10.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10.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第十一章:电子控制悬架系统11.1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概述11.2 主动悬架系统11.3 被动悬架系统11.4 半主动悬架系统11.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电子控制转向系统12.1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概述1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12.3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12.4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工作原理12.5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优点与挑战第十三章:电子控制制动系统13.1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概述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3.3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13.4 电子控制车辆稳定系统(ESC)13.5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四章:智能交通与车联网技术14.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4.2 车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14.3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14.4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4.5 车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十五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与挑战15.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创新点15.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15.3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可持续发展15.4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政策与标准15.5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概述、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到制动和舒适性技术,再到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和检测维修,是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编写人:肖旭课程代码:使用教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舒华、姚国平编着,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年。
适用专业及班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研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汽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1)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懂得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和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特点。
(3)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为本专业后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实训奠定专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2)掌握车用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功用、组成及控制原理。
(3)掌握车用汽油机电子点火控制技术、排放控制技术的结构与控制原理。
(4)掌握汽车行驶安全电子控制系统的类别、功用、结构组成与控制原理。
(5)了解汽车巡航控制技术、电控悬架技术的控制原理。
(6)了解汽车车载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分类与实际应用。
(7)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组成、原理和应用方法。
2.技能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车用柴油发动机、汽车行驶安全和故障诊断技术的组成、控制原理与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车用汽油机点火、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巡航、电控悬架与车载网络技术的组成、控制原理与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1.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1)教学重点柴油机电控喷油(EDC)技术的组成、结构和控制原理,汽车行驶安全电控技术的结构和控制原理,以及汽车电控故障诊断(OBD)技术的诊断方法。
(2)教学难点高压共轨式柴油喷射(CRS)系统的结构与控制原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汽车电控故障诊断(OBD)系统的诊断方法。
四、教学学时分配1.评价形式:(1)出勤;(2)考核:两次理论考试;(3)平时作业:上交作业手册和课堂笔记;(4)平时课堂表现.七、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舒华、姚国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参考资料:1.陈家瑞《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高建军《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八、课程教学和内容安排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涉及的内容多,课时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时:48学时开课学期: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方法。
2、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轿车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辅助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电控安全系统、车载网络系统、自诊断系统等一些先进的轿车新技术。
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二)素质目标1、具有自学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2、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1、具有元件测试、数据流分析、在线检测和总体故障分析的能力,以及现代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使用。
2、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所必需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基本技能。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是在先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在学习的。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五、教学资源及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尹力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二)教学参考资料《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张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现在汽车维修》黄虎夏令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王秀红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三)教师团队及教师素质(四)教学场地、设施、网络资源课堂教学:讲授内容以捷达轿车和别克轿车为主要参考车型;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卓越技师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课程设置目的
随着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使用的电器及电子产品不断增加,在汽车上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程就是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而设立的。
3.课程任务: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及维修等方面的内容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汽车电控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4.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单片机》为前导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后续课程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综合性能诊断技术实训》。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工作过程;
(2)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及诊断程序;
(3)掌握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汽车基本电控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5)将前导课程的知识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将电控系统的故障与机械部件和液压(气压)元件之间的关系理清,掌握全方位诊断汽车故障的知识;
(6)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